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422章

贞观帝师-第422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啊!”夏鸿升一拍手:“咱们要修水泥路,需要人手吧?要建造宫殿,需要人手吧?陛下体恤百姓,不愿使百姓徭役过重,所以咱们就差人手。这十几万突厥人,个个人高马大,健硕有力,来干活再好不过了啊!让他们进行徭役,一来,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百姓必然对陛下感恩不尽。二来,解决了徭役不足,人手不够的问题。三来,徭役的同时,就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对其进行洗脑……呃,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改造,教化他们,如此一来,几年过去,这十几万突厥人,可不就成了十几万汉人了么,而去咱们的工程也没有耽搁。三来嘛,还可以用他们给朝廷挣钱!

    “挣钱?!”听见挣钱,户部尚书刘政会立马就跑出来了:“俘虏咋挣钱?”

    “这个,泾阳书院的修建需要人手啊,那不必军校,军校是朝廷的工程,有徭役的。可泾阳书院是在下的个人工程,只能自己找人来修。人手不够怎么办呢?不如陛下把这些突厥战俘加入徭役,然后租给微臣。微臣从朝廷租用了这些战俘去干活,那自然就要给朝廷付租金了。这不就是让朝廷挣钱了么!”夏鸿升两手一摊,对刘政会说道:“嘿嘿,少人手的地方多着呢,光是微臣知道,云中的煤矿上每个矿上都缺人手,若是朝廷能出租这些战俘去干活,那绝对很多人需要。”

    “那这中间的衣裳吃住呢?”刘政会问道。

    “谁租谁管呗!”夏鸿升说道。

    “跑了呢?死了呢?干完活了呢?”

    “中间若有有人跑了,赔!若是有人死了,也陪给朝廷,都算成钱来配!”夏鸿升说道:“干完了活,自然要还给朝廷,朝廷可以再租给其他人嘛!”

    “这,好处倒是不少。”刘政会笑了笑,似乎又觉得自己好像过于功利了,于是又补充道:“只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显得咱们大唐不够仁慈?”

    夏鸿升摇了摇头:“小孩子做错了事情还要打板子呢,何况是侵略咱们大唐这种大罪呢?不杀他们已经是仁慈了啊!这样,加个期限,十年,活着五年,这个期限里面是劳动改造,军事管制,强制劳动。出去这个期限,就是个佣工。可以娶妻生子,再劳动的话就跟平常雇佣干活一样,发工钱了,这真是仁至义尽了。”

    “呵呵呵,夏侯的思量……”高士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当真是出人意料,新颖奇特,却又对大唐极其有利,叫人眼前一亮,不能反驳。夏侯之考量,老夫自愧不如啊!陛下,臣附夏侯之议!认为可对这些俘虏进行劳动改造。”(未完待续。)

第603章 敕封

    夏鸿升的主意得到了许多人赞同,也被孔颖达等人所反对。认为这不合仁义,不是圣人之道。

    而夏鸿升的回答则是,圣人之道用了数百年,却也没见那些游牧民族真的感恩戴德,停止侵犯中原。而突厥南下肆虐的时候,驱逐他们,保护百姓的也不是圣人之言,而是铁血兵戈。可见对于大唐自己的子民,圣人之言才算数,而对于那些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外族,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削弱乃至吞并他们,将其同化,只有同化,才是长久之策。

    “诸位爱卿且莫要再争了。诸卿之言,都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仍需朕思量过后,再做定论。”李世民抬手向下压了压,朝堂上支持夏鸿升的人同反对夏鸿升的人这才各自住口,重新回到了两侧站好。

    却听李世民继续说道:“今日听诸位爱卿所言,朕所得甚多。且不说眼下如何处置营中的那些突厥俘虏,方才夏卿对我大唐周边民族进行文化同化之举,朕所思尤深。此策可谓巧夺天工了,若成,则是我大唐百年之大计,对外族之国策。呵呵,能想出此策,教朕意外,也惊喜。夏卿不愧于坊间‘谪仙人’之称呼啊。”

    “微臣岂敢!那只是友人醉后胡闹而已,陛下谬赞了!”夏鸿升躬身很是谦虚的说道。

    “夏卿前几日行了冠礼,往后成人,更该以百姓为己任,匡君扶国,报销朝廷才是。”李世民笑着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又是一礼,答道:“陛下不以微臣年少无知,长长口出狂言乱语,而对微臣信重有加,皇恩深厚。臣必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说道:“夏卿自入朝以来,屡建奇功。不仅之于百姓民生,更有功于国之重器。朕闲来有所思,从百姓的吃穿用度,到大唐所向之披靡,皆有夏卿推动之功,而朕却少加封赏。夏卿可知为何?”

    “微臣年少,若陛下所赐外物太多,官爵加身,未免容易孤骄倨傲,目中无人,自负自大,反而不利于微臣。陛下一番苦心栽培,微臣焉能看不明白?”夏鸿升对答道。互相拍马屁嘛,谁不会。

    李世民听了果然心怀大悦,笑着点头说道:“不错,夏卿能明白朕的一片苦心,也不枉朕这一番功夫了。”

    “臣拜谢陛下!”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

    李世民又笑道:“不过,如今夏卿业已加冠,已为成人,朕念夏卿久来之功绩,当有所表。王德,宣旨。”

    “大唐皇帝诏曰:夏鸿升年少有为,为大唐屡建奇功,乃国之栋梁……”王德那浑厚且高亢的声音回荡于太极殿中,文武百官皆侧耳细听皇帝对夏鸿升的敕封:“着其为太子少师,教授……”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王德手中的诏书还没有读完,朝堂之上就已经是一片震惊之声了。

    无他,这敕封太不合规制!

    太子少师,与太子少保、少傅,合称东宫三少,是太子身边最亲近的官位。少师之责,在于传授太子知识,如今的太子少师是萧瑀,也即是说,这一道诏书下来,夏鸿升竟然同萧瑀有了同样的地位!

    夏鸿升自己也惊呆了,抬头惊诧的看着御座上的李世民,却见李世民一脸的云淡风轻,只是微微笑着,好似没有看到底下群臣的反应。

    “陛下!太子少师身负重责,非同一般,夏侯虽然屡建奇功,然其毕竟年少,阅历不足。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他赏!”王德刚一念完诏书,房玄龄头一个立即处理向李世民说道。

    “陛下!臣亦以为不妥,还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另行封赏夏侯!”李靖也是赶紧站出来,向李世民说道。

    ”陛下不可!“颜师古同李纲二人也是立刻赶快出来说道。

    朝中文武全都反对,李世民却仍旧面色平静,待百官劝说了好一会儿,这才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朝堂之上一刹间变得针落可闻,只见李世民看向了夏鸿升,淡笑着问道:“夏卿作何处置?”

    一瞬间,夏鸿升的脑中转的飞快。太子少师,这绝对不是以他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地位和等级可以担任了。李世民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从他的反应来看,似乎对于朝臣全然反对早已经预料之中了。可他这么做到底目的何在?若是不顾文武百官劝阻,那不仅仅是给夏鸿升树敌,而且还让李世民自己也落得口实。他为何要这么做?电光火石之间,夏鸿升脑中就做出了决断。

    动一动眼珠,就先看见徐孝德一脸慌张,频频的看向自己直摇头。李靖虽不显得慌张,但也是紧缩眉头,见自己看过去,也微微摇了摇头。再看平素关系很好的那几个长辈,都在反对这个诏命。对于李靖几人,夏鸿升是信得过的,难不成他们还会害了自己?

    于是当下夏鸿升立刻躬身行礼,说道:“陛下!陛下对微臣的恩德,古之少有!微臣感激不尽!然,微臣少不更事,又性行惫懒。不怕陛下怪罪,便是为太子伴读,也常常借口逃跑。太子殿下大度,故而未曾怪罪微臣。微臣实在不能堪当此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众人一听如此,又是立刻再次异口同声的反对起来。

    李世民又任由百官反对了一会儿,这才摇了摇头,抬手叹了口气,说道:“夏卿之博学,世所周知,列位臣工也看在眼里,我大唐能有如今之局面,与夏卿提供的那些技艺知识分不开。朕以此封夏卿为太子少师,希望太子能随之传习,也有何错?……也罢!既然诸位都不同意,夏卿自己也推辞,那朕便不再强求了。只是夏卿,尔推辞了朕的敕封,朕之所赏,便勿要再推辞了!”

    见李世民松口,百官立刻高呼英明,夏鸿升也躬身行礼道:“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而报于陛下!陛下所赏,不敢再辞!”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看了王德一眼。

    却见王德再次从袖中抽出一抹黄娟,朗声念道:“大唐皇帝诏曰:夏鸿升文采无双,博学多闻,屡建功业,乃国之英杰……今有帝女长乐,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下嫁泾阳县侯夏鸿升,特册夏鸿升为驸马都尉,钦此!”

    夏鸿升直觉脑中轰的一下,一片空白。(未完待续。)

第604章 难以抉择的选择题

    其实夏鸿升试想过无数次,穿越到了古代,混的风生水起,连皇帝老儿都得跪舔,争着抢着要拉拢,取公主,救女侠,撩花魁,逗丫鬟,三妻四妾,有官有爵,挥金如土,匡扶中华,走上人生巅峰……这本是一个大龄宅男每天晚上关了电脑,躺在床上,临睡前拿出手机看一眼追的小说今天新更新的章节,闭上眼睛入睡时的片刻美梦与臆想。

    真的穿越的,才发现其实远不如想象般顺利与美好。

    而到了今日,也才终于体会到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有些事情想起来可以很风光,但真正经历时,却全然不是那回事。

    夏鸿升也忘记了自己是怎么一路走出来皇宫的。

    吃惊?那是当然的。

    难过?窃喜?

    夏鸿升说不清楚。

    长乐多好的女孩子啊!

    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这些话用来形容她一点儿都不过分。皇帝将她嫁给夏鸿升,简直就是小说里面才会有的事情。

    可——

    有人深情付于我,又如何能有负于她?

    “公子……”齐勇在身后提醒了一声。

    夏鸿升一抬头,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徐府的门外。

    不知道该以如何的面目进去,于是走到了墙根下面,在一方青石墩上面坐了下来,又继续盯着地面出神。

    “静石……”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夏鸿升抬头看看,不知徐孝德何时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徐伯伯……我……”夏鸿升看看徐孝德,忽而感到无地自容。

    徐孝德撩起袍襟,也在夏鸿升的身侧坐了下来,说道:“皇命难违,老夫如何不知道。陛下今日故意准备两道诏书,头一道诏书敕你为太子少师,便是知道这道诏书你无论如何也会推辞不接。第二道诏书才是陛下的本意。头一道,只是为了让你不再推辞第二道诏书。”

    “徐伯伯放心,小侄这就去找陛下说明清楚!”夏鸿升说着就要站起来,却被徐孝德一把拽住了。

    “陛下之所以用两道诏书,定然是知道你与惠儿的事情的,为不使你因惠儿而推辞,故而才用第一道诏书不让你再开口推辞第二道。”徐孝德摇了摇头:“如此,你就是去找陛下说清楚又如何?”

    “我不在乎!”夏鸿升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