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420章

贞观帝师-第420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年纪小小便已经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朕细细回想,大唐能有今日,卿居功至伟。”李世民笑着对夏鸿升说道:“从制盐之法,马掌、马刀,到后来的军机坊,军校……大唐从民间乃至朝堂,方方面面的改良革新之中,竟皆是为卿所推动。更加难得的是,夏卿一片赤诚之心,于大唐,于朝廷,于百姓,于朕,皆是忠心耿耿,谦卑恭和,毫无异心,事事处处都在为百姓考量,为大唐考量,朕心中清楚,也甚为感动啊!如今,夏卿业已成年,终成大唐栋梁,朕心甚慰。”

    “陛下此言,倒是叫微臣心中愧疚了。”夏鸿升躬身行礼说道:“想那三国之中,若无刘备三顾茅庐,倚附重托,信任有加,从之如流,则诸葛孔明也终不过南阳一农翁而已。陛下对微臣之信任,不以微臣年少而轻之,足可与昔天策府诸贤相提并论,微臣又如何能够辜负这番信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士为知己者死,陛下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

    哎呀,这是拿自己比作人诸葛亮了啊,感觉有点不要脸。夏鸿升说完之后心中便想到。

    夏鸿升的话令李世民听的很是高兴,当即便笑道:“哈哈哈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夏卿所言,一语中的啊!哈哈,朕能发现夏卿这匹千里马,足慰平生了!”

    这话说的……这就是“发现了你,洒家这辈子值了”的意思啊!夏鸿升赶紧谦恭的行礼。

    李世民自然又是一番勉励,总之就是两人互相说好话,戴高帽子。李世民通过这来表达自己对夏鸿升的重视,好让夏鸿升更加忠心于他,夏鸿升通过这来展示自己的谦卑和听话,不让李世民觉得自己难以控制,因而生出更重的疑心。

    “夏卿冠礼,朕虽未曾亲临,却也准备了一份厚礼。加之夏卿之功绩,朕因夏卿年少,也是数次都未曾好好的有所封赏了。如今夏卿既已成年,朕当一并有所赐。”李世民对夏鸿升说道:“明日早朝,夏卿便可知晓。”

    夏鸿升一愣,在早朝上宣布,这么正式,这是又要升官了还是又要进爵了?我去,本公子已经是四品的职阶,难不成本公子要变成三品大员?要是进爵的话,那更加碉堡啊!大唐凡爵九等,本公子如今已是第六等的开国县侯,若是再往上进,那可就是开国县公了啊!哎呀,是不是以后侯爷就要变公爷了?!吊炸天啊!想想还有点儿小激动!

    心中虽然疑惑,但夏鸿升口中却还是推辞了一番,李世民也只是笑而不语,只叫夏鸿升莫要贪睡,错过早朝。

    退出了皇宫,夏鸿升的心情,其实还是挺美滋滋的。畅想着明日早朝加官进爵,以后自己也跻身朝堂之上的紫袍大佬行列,旁人见了自己,称呼就得从侯爷变成公爷,简直不要太牛必。

    夏鸿升一路哼着小曲儿,连带着看长安城里面的景致也比平时分外迷人了。

    齐勇驾着马车,跟在夏鸿升的身后,马车里面全都是礼品,分的现成的一摞一摞。除了皇帝,冠礼之后还要拜访长辈,夏鸿升干脆将关系还算可以的长辈全都摆放一遍,毕竟礼多人不怪,特别是在人脉极为重要的这个时代,多去拜访一些人,终归是好的。这是在机关工作的那几年里学到的厚黑学。夏鸿升的人缘,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那些朝中的大佬们能都照顾着夏鸿升,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借着同他们的子侄辈是同窗的关系,常去家中走动,连带着拜见家中长辈,多记挂着些,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自然就关系好了。

    整整一个上午,夏鸿升就在拜见之中度过,这家出来到了那家,凡是比夏鸿升位阶高的,除了一些平日里几乎没有过来往的人外,其他都被夏鸿升拜见了遍。

    倒不是夏鸿升装孙子,只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夏鸿升独自在这个大唐,比起其他如同巨型蜘蛛一般盘踞着一张张巨大的关系网的那些大佬们来说,他仍旧太过势单力薄,倘若不这样做,若是在朝中有个什么事情,那就连个帮腔的人都没有了。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若求己不成,还是得去求人。

    自从到了长安,夏鸿升就一直在编织自己的网,情义、利益……这些都是夏鸿升织网的工具,到如今,也算是有所成效了。

    而做这些原本在后世里被夏鸿升所鄙夷至极的事情,则都是为了能够让孤立的自己在这个大唐能够站的更稳,更久,更好。

    “夏哥哥,你在出神想甚子呢?”最后一站是徐孝德家,准备在这里用了午饭,歇息一下,再回家里去。正想着的时候,就听见了徐惠的声音。

    夏鸿升转头看看徐惠,心中原有的一丝因自己不得不厚黑起来而不爽的心思,忽而又释然了:若是不这么做,又如何有幸得遇她?便是遇见了,只怕也终究是自惭形秽,可望而不可及了。

    忽而又觉得,倘若有一人,你只要看见她朝你微微笑,便觉得所经历,所承受,就全都值了的话,那这便就是爱了。

    “夏哥哥!……”见夏鸿升久不出声,只是盯着自己笑,徐惠低头羞臊的又唤了一声。

    “哦,只是想起来了一句话。”夏鸿升笑了起来,在心里念着: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这样互相微笑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未完待续。)

第600章 把狗变成人

    站在朝堂上面,夏鸿升都记不起来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上过早朝了。

    朝臣们在争论该如何处置那些突厥的俘虏,数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如何处置他们是一件大事。

    “陛下,微臣以为,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若不加怜愍,弃而不纳,则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也。臣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所谓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怀我厚恩,终无叛逆。”温彦博走了出来,对李世民躬身行礼说道。

    听了温彦博的话,夏鸿升撇了撇嘴,这一听就又是怀柔嘛,让李世民将那些突厥战俘当作百姓一样安置起来。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另外有人也站出来说道。夏鸿升听了之后还是撇嘴,这不还是对大唐一点儿利益都没有么?还给那些突厥人分散到各地做农民,教他们耕织?突厥人一群白眼狼,光教给他们耕种织布,就能不让他们再有二心了?笑话。

    “陛下!”这时候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臣李百药启奏: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放屁,简直放弃!李百药的意思是,突厥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他里面部落众多,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统帅。可以将那些部落全都放回去,让他们各自为政,互不臣服,这样一来,突厥就变成了许许多多个小国家,各自争斗各自保全,就不能再联合起来对抗大唐了。丫还想在大漠上搞出一个战国时代啊!

    这办法若是放到灭突厥以前来做,是个不错的办法。可眼下突厥都已经被灭掉了,将抓来的人重新放回去让他们搞出个战国时代来,那这一仗不就白打了么?到时候利之所趋,他们自然还会重新再联合起来!

    “荒谬!”一声高喊突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中,夏鸿升眼中一亮,总算还有能看明白的人!抬眼看去,就见魏征疾步出列,躬身行礼之后言道:“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此是上天剿绝,宗庙神武。且其世寇中国,万姓冤仇,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

    说得好!夏鸿升直想给魏征竖起个大拇指来。对,前面几个人的处置办法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怀柔之策,终究是养虎为患。就好比打伤了一只老虎,然后又怀柔给它治疗了伤势,以为这只老虎以后就能安安生生的臣服于自己了。却不知道,等给老虎养好了伤,它就要反咬一口了。

    “魏大人此言差矣!”温彦博听了魏征的话,连连摇头,反驳道:“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又曰:“隋文帝劳兵马,费仓库,树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信,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

    夏鸿升直皱眉头,貌似历史上李老二就是采取了温彦博的办法,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札仪。后来结果呢?高宗的时候不是照样又出事儿了么?

    果然,就见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点头说道:“温卿之言,不无道理,朕大军十万,征灭突厥,天威已施,若再施天恩,恩威相并,其必畏而敬矣,不敢再犯。”

    “陛下!请陛下三思!”魏征听见李世民这么说了,急忙高呼起来:“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啊陛下!”

    “那魏卿说该如何处置?”李世民反问道。

    “将突厥余众,统统遣出河北,而不应使其留于内地。”魏征答道。

    “遣出河北,就能不使其重集部族,再度为患了么?”李世民又反问道。

    朝臣这时候都看出来了,李世民是偏向于温彦博几人的怀柔办法的。

    于是当下就又有好几个人出来赞同温彦博几人怀柔的办法。只有一个人,赞同的魏征的观点。看的夏鸿升直摇头叹气。

    李世民抬了抬手,示意争论着的那些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夏卿,朕看你摇头叹气不已,可是有其他的看法?”

    夏鸿升没想到自己躲柱子后面也被李老二给瞧见了,朝堂中人的目光立刻全都看了过来,夏鸿升一抬头,正对上了魏征的眼睛,见魏征眼中明晃晃的看着他,定然是以为夏鸿升所想同他一样了。而皇帝对夏鸿升的信重,对其建议的采纳,整个朝堂都是有目共睹的。

    于是众人都盯着夏鸿升,想要听听夏鸿升会怎么说。

    夏鸿升想了想,心里面组织了一下语言,出列躬身行了礼,说道:“陛下,微臣想先问一个问题。微臣家门外这几日不知道从何处窜来了一只疯狗,逮人便咬,已然咬上了微臣家中好几个下人了。在下想请问诸位大人,该怎么做?”

    夏鸿升话音未落,就听一只没有吭声的程咬金突然大笑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