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384章

贞观帝师-第384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性,当初那个历史老师说近年来通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惜当时夏鸿升听课听了半截就没了心思,抠起了手机来,没能听到具体的东西。

    倘若李世民找来的真是墨家的传人,那可简直就是老天开眼,自己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了。

    “朕之前偶得一本墨家之言,观之,顿觉其与夏卿所求颇有共通之处,尤以明鬼、天志之论,与夏卿的格物之道最是相近。朕思之,自从军机坊成立以来,于大唐所利者甚多。又念及夏卿之言。夏卿曾言,学术之争,争到最后,大抵都是相互融合。因为各有对错,各有益害。不过,无论学术之间如何相争,朕所要做的反而是跳出其外,掌控大局而冷眼旁观。盖因圣君眼里,文臣武将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轻骑,一为悍马。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所以无论是儒、是法,是墨、是道,是阴阳,亦或是纵横,这些都是朕手下的棋子,朕的目标是赢得棋局,若車有机,则用車,若马可用,则换马,单用車或马,而不用其他棋子,又如何能够得赢全局。朕每每思之,都觉得很有道理,又联系军机坊观之,确如夏卿所言呐!”李世民感慨道:“当年汉武之举,何不若单用車而弃马、象、卒、炮?”

    “所以陛下就开始寻找那被罢黜的百家了?”夏鸿升问道。

    “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对于学术,朕不应独一,而该是杂取百家之长,弃用百家之短,如此,方能使诸子百家皆为朕所用。”

    夏鸿升心中又是惊讶,又是狂喜,立刻躬身下来,呼道:“陛下英明!此实乃圣人之举!”

    自己的思想到底还是影响到这位本就开明的君王了!夏鸿升见到了李世民对于学术的态度的转变,似乎看到了大唐文化繁荣的新时代正在大步奔来。

    李世民对于学术的态度的转变,可谓是大唐“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啊!(未完待续。)

第535章 虚与委蛇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接近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的哲学体系。

    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而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的阶层。

    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

    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

    墨家能够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说到底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家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将墨家思想的先进行一条条的用力回忆,然后列举书写下来之后,夏鸿升看着自己那写的满满的几张纸来,不禁有一种想要呼喊的冲动从心底油然而生,而那句几乎要脱口呼喊而出的话是:墨翟,你丫是穿越回去的吧!

    不过,要是墨翟真是穿越回去的,兴许他本来所处的时代比本公子原本所处的时代要早不少啊!

    历史上最疑似穿越者之人,看来除了王莽之外,还有这个墨翟啊!

    “公子,突厥人已经到了四方馆里面了。”门外面传来了齐勇的声音。

    “好。”夏鸿升在里面应和了一声,放下了笔头。起身走出了书房。

    外面将近正午。夏鸿升又问道:“突厥的使团是何时进去的?所陪同者何人?”

    “陪同的人是公子的那个同窗。并未见到莒国公。”齐勇对夏鸿升说道,随即,又咧嘴嘿嘿的笑笑,说道:“公子,您猜怎么着?突厥人在四方馆里面住下的地方,正巧就紧挨着薛延陀人!”

    “挨着薛延陀人?”夏鸿升下意识的就咧嘴怪笑了起来。

    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真是冤家路窄,一看就是出自李世民的恶趣味啊!

    夏鸿升无良的笑了起来。对齐勇说道:“走吧,干活去!”

    齐勇驾着马车,两人离开了府中,一同到了四方馆中。

    正准备进去四方馆,却听见了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夏侯!”

    回头一看,正是薛延陀的主使扎古。

    “扎古特勒。”夏鸿升回到笑道。

    “夏侯怎的今日到此?”扎古上前问道,显然,他见到突厥的使团了。

    夏鸿升笑了笑:“我弄丢了突厥的主使,今日是来道个歉呀!”

    “哦?”扎古吃惊的看着夏鸿升。

    “这场面上的活,还是得做到。”夏鸿升笑了笑。又提醒道:“扎古特勒还有留下来购买兵器,仍需在这四方馆之中待上一段时间。四方馆乃是接待东西南北四方他国使臣之地。故而突厥人也会被安置进来,扎古特勒当以大局为重,莫要同突厥起了冲突啊!”

    “这是自然,扎古省的,多谢夏侯提点。”扎古点头笑道。

    “如此,本侯就暂且告辞了。”夏鸿升笑道:“突厥那里还等着本侯去虚与委蛇啊!”

    夏鸿升告辞了薛延陀人,进去四方馆,径自去了突厥人的居所,问明了突厥主使的房间,过去敲了敲门。

    房门打开,里面正是突厥主使,阿史那穆金。

    “恕罪,恕罪!”夏鸿升一看见他,就拱手说道:“主使没事就好!在下惭愧!未能保护好主使大人,实为在下失职,如今幸得主使安然无恙,在下真是诚惶诚恐!”

    “哦?”阿史那穆金似笑非笑的看着夏鸿升:“是么?在下怎么听说侯爷一回长安,就接手了同薛延陀人的商谈,还答应了薛延陀人使其可以从大唐购入兵器,这可是平生头一回见啊。”

    听了阿史那穆金的话,夏鸿升笑了笑,说道:“此乃鸿胪寺之责,本侯因主使被绑之事,已然被陛下罢免了一切官职,如今只剩一个虚爵侯位,又如何能够促成此事?想必,是主使听错了传闻吧。不过,主使又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的,主使上午方才抵达长安吧?”

    阿史那穆金呵呵一笑,却是话锋一转,笑道:“在下此次有惊无险,幸得莒国公设法搭救,总算是活着逃出虎口,顺利抵达长安。夏侯也未曾知晓那伙贼人竟然敢胆大若斯,暗中潜入刺史府中劫人,却是也怪不得夏侯。”

    见阿史那穆金控制了脾气,岔开了话题,夏鸿升哈哈一笑,也随即岔开了过去:“主使若是能如此想法,在下却是松了一口气了。时至正午,不如本侯作东,为主使及其他诸位使节接风洗尘,如何?”

    “多谢夏侯挂念,在下又岂能劳夏侯破费?不如在下作东,算是感谢夏侯记挂。”阿史那穆金笑道。二人之间如同之前的那番话从未曾出现过一样。

    “还是本侯做东罢!”夏鸿升摆了摆手:“该是本侯向诸位赔罪才是,还请主使莫要再推辞。”

    “如此,那便谢过夏侯了。”阿史那穆金抬手谢道。

    夏鸿升同一众突厥使臣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四方馆。夏鸿升知道突厥人在长安不可能不布下眼线,方才阿史那穆金所言,自然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了薛延陀的事情,还如此客客气气的,抛却场面不提,突厥所图非常明显。

    阿史那穆金得知薛延陀的事情之后,肯定当即改了目的。他自己不会不知道和亲已经无望,夏鸿升猜着,突厥见都薛延陀可以从大唐购买兵器,不可能不眼红。薛延陀如今已经被大唐所承认,成了大唐的附属国。而薛延陀、回纥诸部的兵卒战斗力本就不弱,若是再得到了大唐的兵器,那就会对突厥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挤压。所以,夏鸿升觉得,很有可能阿史那穆金也想要促成此事,想要借着如今还是盟国的条件,也获得从大唐购入兵器的准许。(未完待续。)

第536章 突厥使团的新目标

    李世民接见了突厥的使臣,看了颉利可汗的表书,但是却并没有接受突厥的称臣纳贡以及和亲的请求。原因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突厥使团带来的诚意是出于意外被劫,可最终的结果终究还是大唐没有见到突厥人的诚意。想要称臣,却没有纳贡,想要求取和亲,却没有聘礼,这样还接见他们,已经是出于盟友之义,却是断无答应的可能的——泱泱大唐,若是这么也能答应的话,那简直就是屈辱了。

    不过,李世民却也并没有彻底说死拒绝,而是知道突厥人的东西被劫了,让他们回去重新准备好东西来,再行商谈这些事情。

    朝中的文武百官一致认为,皇帝此举已经是体现出了大唐足够的道义和大度了。

    而突厥的使臣,对此似乎也并无意外。

    长安城中颇有些流言蜚语,说突厥这回请求称臣和和亲,只是为了迷惑大唐而已,说不定抢走了那些东西就是突厥人自己!

    这些传闻虽然朝中的人不会当真,然而却总归是要有些影响的。再加上之前突厥的所作所为,以及夏鸿升不短时间里面在报纸上面的努力,如今大唐社会各个阶层中的反突厥情绪都很是严重,所以突厥使团的到来并不怎么受到欢迎。为此,金吾卫不得不在四方馆外面专门派去了一小队人手,以防长安城中的居民去找突厥使团闹事。

    也因为此,朝中的文武官员对突厥使团是避之唯恐不及,也就唯独夏鸿升还会接受阿史那穆金的邀请。坐在一起吃饭了。

    “自打上回夏侯为在下等人接风。这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今日也合该在下回礼了。”阿史那穆金跟夏鸿升坐个对面。对夏鸿升笑着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给夏鸿升面前的杯盏之中添满了酒。

    “好说好说,本侯为诸位接风洗尘,实乃心中愧对主使大人,今日却又承蒙主使大人破费,实在惭愧至极。”夏鸿升摇了摇头,然后端起面前的酒盏,说道:“这一杯。就当本侯赔罪,先干为敬!”

    一口饮下,感觉**辣的酒精味道沿着喉咙烧下去直烧到了胃里,心道这厮今日是要灌醉自己啊,竟然点了度数最高的一种白酒。

    “好!夏侯不愧是英雄少年!”阿史那穆金也端起一杯:“干!”

    饮罢,旁边立刻有人又给满上。阿史那穆金笑道:“如今,只怕也唯有夏侯敢与我共饮一叙了。殊不知漫长安城中的朝臣王公,避吾如避祸,见吾则旋走,夏侯反倒能通吾面对面的坐下饮酒。这份气度胸襟,倒是高出了不少。”

    夏鸿升笑了笑:“主使大人说的哪里的话。朝臣如何避着主使大人了?只是平常事务繁忙,无暇而已。本侯被罢免了一切实职,反倒落得个清闲自由,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方能陪主使大人小酌一杯。”

    “夏侯可真是一张利嘴。”阿史那穆金笑道:“听闻凭着夏侯这张嘴,薛延陀永为大唐臣属,纳贡牛两万头,羊两万头,貂皮两万张,草原良马五千匹,养马人一千,另有黄金珠宝无数,此后每年还要照此一半之数向大唐纳贡。夏侯真乃奇士!”

    “没什么真本事,纸上谈兵而已。荣华富贵,就指着这张嘴了啊。”夏鸿升也不否认,笑着说道:“若非这张嘴还能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