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343章

贞观帝师-第343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急着看的不是第一版上面朝廷的新闻,而是先翻开到了后面——那《天龙八部》,可是等的叫人心焦了!

    不过,仔细找下来,今日的报纸上面,却并未见到新的一回《天龙八部》了,取而代之,却是另外一篇文章。

    不禁好奇,第一眼看下去,就先看见了一行字来——“余近来常观《天龙八部》一书,见其中诸侠客,心神往之。而尤敬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忠于国,贞于情。心系苍生,悲天而悯人;气吞山河,舍生而全义。今观其人,而念及往日,余尝从商,经略西域,自长安而出,须过突厥而至西域诸国。当是时,余结识一人。名曰慧彦道长。结伴而西行。适逢突厥掠边。而陛下新承大宝,突厥背信弃义,趁此时机兵发大唐。戍边之卒奋战而亡,而援军未至,余与边民数万,拘囿于城,惶惶不可终日……”

    这却读来不似之前的故事,反倒像是谁人在写自己曾经之经历。并无曲折情节。全然平铺直叙。不过,一看之下,也叫人不禁心中好奇,想要得知此人所经何事。

    “……为救一城之民,拒突厥之虏,其人独自出城,而突厥兵临城下。唯见阴风呼啸,黑云压城,道长孤身立于城门,合手称号‘三清道尊在上!请宽恕弟子!今日为免城中万民生灵涂炭。弟子要大开杀戒!三清道尊在上,弟子慧彦愿以一己之性命。同殉将丧命于弟子手下之突厥士兵,一切因果罪业,均由弟子一肩承担!’……言罢,道长缓步而行,至于突厥军前,朗声自言‘吾乃中原小道慧彦,尔等休想再前进一步!方才败战者不过前锋,大唐如贫道之侠客不知凡几,尔等欲入大唐,须先过贫道这关!’突厥铁骑蜂拥而上,只见道长忽而身形一纵,登时不见踪迹,唯见漫天残影,而突厥骑兵惨嚎毕现,纷纷坠落马下!……少顷,道长屹立不倒,身侧遍地尸首,然其人亦鲜血满身,合掌而立。半晌,两方皆无动静,数个突厥人以为道长寂灭,斗胆而前,却顷刻间为道长一掌劈成两截,污血遍地。突厥人大为惊骇,肝胆欲裂,不敢再前,纷纷勒马而逃。道长亦无动静,待援军而至,百姓纷纷上前,却见道长已然身体冰凉,驾鹤西去。唯余面前地上血书数句,正道是:漫漫红尘天道远,悠悠白云西山垂。孤岭深沙埋壮志,宿梦未酬我心悲!当是时,哀哭遍野,余亦泪目而悲,久久不能平复。恍恍惚数年已过,今观天龙之萧峰,复又忆起当日之道长,何其相似邪?余心有所感,终日思索,乃有所得——天下所谓之侠,恩怨情仇而已,此乃小侠,不可与道长、萧峰二人并论。而何可堪欤?乃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是而已。”

    读报之人,不觉间已然被这篇文章所写之事吸引,待看到后来,见道长一人而拒突厥铁骑,不由直觉浑身热血奔涌。再看及道长终于以一己之力败退突厥骑兵,却也身死阵前,顿觉满腔酸楚,却又豪情激荡,热泪盈眶!

    夏鸿升在自家门前,手中也拿着一张报纸。将上面的这篇文章仔细看过,仍旧不免心中一番动容。

    这本是后世里一个游戏之中的情节,不同的是,唐军变成了贞观年间的唐军,而大食换成了突厥,僧人慧彦,也变成了道长慧彦。

    后世里玩这个游戏,到此情节成为游戏**,慧彦大师以天下苍生为念,决心用武力舍身挽救大食和唐朝之间的兵祸之后,面对必死的结局,沉吟出了那首诗,生死已不再重要,心中惟一羁绊的是没办法去天竺求佛。这种大无畏的胸怀!不能不叫人敬佩,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如今蓦然回首,有一种“出师为捷身先死”之感,真是慷慨激昂,而令人感慨万千,不愧引得无数玩家落下热血之泪。

    夏鸿升将这个情节设计成了附和现下的背景的事迹,放到了报纸上面,通过一个行商之口,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视角,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事情展现给了众人,令众人容易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明日,报纸上还会有一篇从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笔法描写的,关于“慧彦道长”的事迹,以佐证这件事情。再往后,会有“深究之人”挖出“慧彦道长”的身份籍贯,以证明确有其人,确有此事。“慧彦道长”会被塑造成为一个榜样,这个榜样比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更加具有真实感,让人们知道原来现实中也真的有武侠故事里的那种大侠,因而拥有更加巨大的号召力。

    再往后,会有一本名字叫做《侠客行》的武侠故事面世,里面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慧彦,当然,会在开始就直接交代侠客行这个故事是虚构,是编的,只是借用了慧彦这一形象,以向“慧彦道长”致敬。这本故事里面,会围绕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侠客行。里面,是一群拥有各种身份的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和尚,有的是道士,有的文人,而无一例外,他们通过了某种传承或奇遇,都有如同“慧彦道长”一般强大的战力。而这本书里,就是围绕着这些侠客们的一个一个暗中保家卫国的故事。

    易秋楼负责吸收成员,自己负责造势,增强神秘感和吸引力。

    一武一文,分工合作。

    如当中遇到意外,让李奉出马。

    大唐版的“龙组”,就叫侠客行!(未完待续。)

第460章 商队归来

    将侠客行组织的筹办推给了易秋楼和李奉,夏鸿升自己借口军校有事,跑到了军校里,躲进自己的办公室不出来,偷奸耍滑,落得个清闲。

    宁缺毋滥是侠客行组织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将门槛弄的极高,才能筛选出来合适的人选。道义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这是用不能变的规则,等日后侠客行组织规模大了,就能适度的放松一些条件,不高大全的人,只要能力出众,又愿意服从侠客行组织的调度管理,不危害无辜,也是可以的。

    易秋楼认识一些人,李奉也能拉来一些,这个雏形就先弄起来了。

    夏鸿升在军校的办公室里面设计着泾阳书院的又一份图纸,管家又买来了一块地,地不错,就是位置有点偏,夏鸿升寻思着,可以给弄成一个四百米跑道操场,周围再修几个排球场、篮球场之类的。地面做不成塑胶,真没这个本事,所以跑道准备做成沥青石子儿路,中间的场地则做成水泥。

    就算是照现在的规划,泾阳的书院建成了之后,估计也该是大唐最大的书院了。不过在夏鸿升看来还不够,因为夏鸿升不仅仅把它当作书院那么简单,而是准备要将其办成一所实质上的综合性大学。所以仍旧远远不够。

    场地事小,泾阳有的是土地。

    师资力量事大。

    没有会教的人,这就很棘手了。

    到目前为止,阎立德可以来就教工程这一块。孙思邈和何太医也已经同意编纂好了《千金方》之后来教授医学这一块。其实这些都容易解决。关键是基础学科。没人有能够为以后的那些学子打下一个科学思维的基础。这个问题急不来,只能慢慢找人,慢慢培养。

    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啊,也不能好高骛远,得脚踏实地。一开始就打算真的如同一所大学一样,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夏鸿升的规划中,泾阳的书院不应该——最起码在刚开始的几年中不应该拘泥于后世里大学的形式。这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夏鸿升有一个构想,那就是连读。连读,这是见效比较慢的一个办法,但是却也是最稳妥的一个途径。从小就在泾阳书院里面学习的学生,拥有科学的基础,等他们读到更高的层次,泾阳书院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建立起来,走上夏鸿升规划的正轨。

    夏鸿升从桌上抬起头来,朝窗户外面看看,柔柔眼睛。起身走到落地窗的窗台前,拉开里面的一层白纱。极目往远处看过去,然后做起了眼保健操——他不想成为近视眼,在这个难以校准近视眼睛具体的度数的年代。

    正好就是做完一套眼保健操的时候,身后的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公子,家里来人了。”门外传来了齐勇的声音。

    “进来。”夏鸿升应了一声。

    齐勇推开门,身后跟着家里面的一个小厮,走进来之后,就对夏鸿升说道:“公子,商队回来了!刚到了长安,带回来许多东西,好些个人都在围观呐!那个胡子去了家里求见,说是不负公子所命,带回来了公子想要东西。老夫人便让小的前来寻公子,禀报给公子知道。”

    “阿尔罕回来了?”夏鸿升一喜,立刻也顾不得刚刚画好的设计图了,感激过去往抽屉里面一放,就冲齐勇说道:“走!回去!”

    三人出了军校,立刻打马而还,不多时就已经到了家中。

    匆匆进了门,就见院子中已经放了不少大箱子了,一眼看过去,足足有数十箱!

    夏鸿升顿时大喜,若是按照每个箱子里面装满一百本,那眼前就已经是上千本了啊!

    这上千本书,应是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战争、自然、科技、天文,甚至于医学、炼金术、建筑……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除了宗教之外,所有的领域都有所涉及,这是当初商队出发的时候夏鸿升给的命令,除了宗教领域之外,其他的所有领域的书籍都大肆收集。这对于开拓大唐人的视野,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希腊文明之中,有着不亚于华夏文明的精华部分,且能够对华夏文化形成互补,有句话是怎么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改一下,你有一个梨子,我有一个苹果,大家各吃各的,你只吃了梨子,我只吃了苹果。彼此交换分享,你既吃了梨子,又尝了苹果。我既吃了苹果,又尝了梨子!这些书籍,就是来自希腊文明中的梨子啊!引入希腊文明中的文明成果,是为了给华夏的文明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一向是华夏文明的长处和优点,倘若能够给大唐的相关领域的人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下的参考,那就足够了。聪慧的唐人,自然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自己更加完善。

    夏鸿升走进堂中,阿尔罕看见了夏鸿升,立刻起身前迎过来,到了夏鸿升面前,一脸喜意的躬身向夏鸿升施礼,说道:“睿智的侯爷大人,您的茶叶,玻璃制器和白酒,受到了沿途所有国家人民的追捧,以至于才到了半路,我们就不得不限量贩卖了!而到了拜占庭,更是已经卖出到了数百倍于出发时候的价钱!哦!请容许小人向您致敬!外面的那些箱子就是阿尔罕的诚意,为了报答侯爷,阿尔罕在拜占庭四处搜集侯爷想要的书籍!跟随侯爷,是阿尔罕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待阿尔罕将从拜占庭带来的东西售完之后,就同侯爷的账房一同计算红利,分给侯爷!”

    “这个先不说,本侯且问你,带回来了多少书籍?”夏鸿升问道。

    “各种书籍,共计不下一千两百多本!”阿尔罕讨好般的笑道:“而且,小人返归长安途中,还为侯爷找来了精通汉话和希腊语的人来,可以帮侯爷把这些书变成汉话!”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