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华嫁 >

第339章

华嫁-第339章

小说: 华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两个随后沉默下来,最终盛老夫人调子郑重的对盛钰说道。“想法子让你大哥回来吧。他年纪也不小了,和江氏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他若真的对江氏还有一分余情,便让他给江氏一个机会,如果没有,便早日找个合心意的吧。

    你们几个都成家立业了,有人在身边嘘寒问暖。我便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盛钰点头。“好,我会让大哥尽快回京。”

    “我留下坐镇。你一个男人,也不知道如何照顾月子。一会让玉嬷嬷去大宅把冬哥儿接过来。他如今有了弟弟,也该有个哥哥样子了。”

    “一切由母亲做主。”

    盛钰索性把府中诸事全全托付给盛老夫人。他只一门心思陪在锦瑜身边。

    至于如何让大哥回京?

    法子自是有的,只是要多用些心机罢了……

    半个月后,二少夫人同样生下一个男婴,盛老夫人抱孙女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

    盛四少再次得子,这次十分低调,知道的人不多,只和盛钰私交好的几人知道。

    渐渐开始有人上门恭贺。

    而盛钰趁此儿子满月之机,把几人约到书房。

    足足谈了一个下午。直到晚膳时,锦瑜才得机见到盛钰。

    怀里抱着孩子,锦瑜一边轻轻摇着哄小家伙入睡,一边用眼神询问盛钰。盛钰对她点点头,暖玉眉头这才一展。“今日光忙着在书房议事了,都没机会吃上一口小家伙的满月宴。”“不过是些平常菜式,有什么稀奇的。倒是该给小家伙取个名字了,总不好小家伙小家伙的叫。”

    对于二子的小名,夫妻二人一直没有决定。

    盛老夫人的意思是直接便叫秋哥儿……

    一个秋哥儿,一个冬哥儿。盛钰觉得这更像两个讨债鬼了。一个冬哥儿便够了,二儿子一定不能图省事了。

    “叫小九如何?”为什么叫小九,实在一目了然的紧。

    生他时正是阴九月天。

    “这和秋哥儿有什么不同?”不是异曲同工吗?干脆直接叫秋哥儿便是了,好叫又省心。

    “自然是不同的,秋哥儿三个字,小九两个字,而且听起来更朗朗上口。”盛钰一本正经的辩道。“若他早几~日,八月落地呢?”“自然就得唤小八。小八也不错,不过不及小九,九可是吉利数。没什么比它更大的了。”

    于是,才满月的小家伙,便有了小九这么个听起来小俗,盛钰却觉得大雅的名字。

    以至未来有人唤‘小九公子’四个字,总让那个模样承袭了父亲,性子也一脉相承的小少年蹙眉……小九小九小酒,这名字一听就不正经。

    这次,秦家没有送来贺礼,自从锦瑜有喜,盛钰便明显和秦家疏远了。

    秦戈似乎也没了野心。

    对于秦家的‘版图’突然间心灰意冷了。秦老爷便是再急,可是不管他怎么鞭策秦戈,骂也好,打也罢。秦戈都那么一幅要死不活的样子。

    事后锦瑜才知道,元寒和盛钰暗中安排了一场好戏。

    最终把‘秦茹’葬进了秦家祖坟。

    因为这件大事,盛钰和元寒最终顺利和秦家‘解约’。

    而后,元寒带着秦桑榆突然出京,据说秦桑榆最大的愿望便是重新走一遍小时候走过的那条路。就是她被拐出京中,最终到了长安的那条路,那条路虽然艰辛,而且都是不愉快的记忆。可是忆苦方能思甜,秦桑榆觉得如果不走一遍,自己心里始终有些事情悟不透。她的意思是自己出行,不想她一开口,元寒便表示愿意陪同。

    于是,夫妻二人静悄悄的离京了。

    秦家没了秦戈主持大局,秦皇后在宫中也越发的举步为艰了。

    皇帝如今明显更疼四皇子。方华在宫中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她倒真的派人几次上门,做出一幅求才若渴的样子。可是盛钰一直以来都是名声大,作为却小,渐渐的,有人开始传盛四少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那之后,方华似乎放弃了。再不来叨扰。

    梅夫人最终回了长安,按她的话说,她在长安城住了十几年,对梅园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她想以后余生都在那里……梅夫人离开京中数日后,无尘突然登门,锦瑜不知道无尘在书房和盛钰说了什么,盛钰只告诉她,师父最终参悟了,终于明白这世上,任何东西要想得到,都要苦求。

    所以他决定去长安苦求梅夫人的谅解。

    木桓本就是个伶俐的孩子,再加上盛钰从旁指点。小小年纪,已然出口成章,盛钰着重教导他如何为君?如何造福苍生,如何当一个明君。

    木桓确是不负盛钰的期望。

    随着年长,越发的老成持重。小九周岁时,他已经一手拉着冬哥儿,一手拉着小九,给两人讲三字经了。而且讲的有模有样,冬哥儿听的认真,小九竟然也似懂非懂的安静听着。那幅画面,让锦瑜突然对木桓有了信心……

    小九周岁生日后,盛大少终于回京了。

    他是带着伤回来的,原来开春后,北苑又兴兵事。

    盛崎带兵和北苑三皇子大打一场,最终二人不分输赢,伯仲之间。北苑皇位之争上演的越发的如火如荼。原本早该断气的老皇帝,一直苟延残喘着,以至三皇子苑昱谨最终没了争斗之心,他得急着赶回去争位,若是去的迟了,他连个闲王都捞不到,再加上他打探出盛崎是盛钰的长兄,更加不会对盛崎下狠手了。

    最终,二人各领各兵,各回各家。

    皇帝不知苑昱谨‘放水’了,只当他和传说中从无败绩的北苑三皇子打了个平手。

    虽说没胜,可也没败啊。而且顺利守住了北境门户。皇帝例行嘉奖,盛崎这次回京,是来受封赏的。同行的自然还有盛子实。

    锦瑜已经许久未见盛子实了,上次见他,还是冬哥儿周岁生辰前,如今小九都能满地跑了。

    再见盛子实,锦瑜心中早已一片坦然。盛子实见到锦瑜,先是躬身行礼,随后抱起小九,拉上冬哥儿,说是要和小兄弟交流感情。晚上小兄弟二人回来时,已经一口一个子实哥哥了。

    盛大少的伤并不致命,在家休养了三个月后,痊愈的连块疤都找不到。

    这时,突然有传言在京中悄然传起……盛崎回京后,燕聿接了盛钰的班。领兵在北境驻守……突然间,有人暴出燕聿的身世,还说他幼时曾有高僧替其卜算过。说他是‘杀神’降世。虽说身带杀*戮,可却是个难得的‘福将’。杀神何以称为福将呢?自然是因为杀神遇神杀神,遇佛弑佛了,所以面对北苑来犯之敌,自然不在话下……

    得了‘杀神’。

    皇帝对于盛崎回北境的事,便不那么着急了。

    何况一个将军,总在一个地方镇守,终究难以让皇帝放心。拉帮结伙占上山的事,还是要堵截在萌芽的。

    最终皇帝给盛崎安排了个京畿营统领的职位。说是统领,却不是统领京畿卫,而是统领训练京畿卫……训练出来的京畿卫,编入京中京畿营,由皇帝亲自指挥。也就是说,盛崎最终当了教官。虽说官位不低,可手上却没了实权。

    这对一个武将来说,算是不错的位置了。

    毕竟功高盖主这种事,哪个皇帝也不喜欢。

    锦瑜二十岁那年,让她提心吊胆的事情没有发生。盛大少身位城外京畿营,虽说有那么几分郁郁不得志,可却保住了性命。

    同年,盛大少和江映玉和离。

    盛老夫人又开始张罗盛大少的亲事,最终连同盛子实的亲事,全都托付给了骆夫人。

    骆夫人忙着在诸家小姐中挑挑拣拣……

    五小姐和六小姐先后出嫁,两人的夫婿是京中新一代清贵之臣的典范。

    偶遇难事,会上门请教盛钰。盛钰对两个妹婿倒也照顾,每次都不吝赐教……其间,二人也提议让盛钰出仕。不仅是两个妹婿,骆大人一直鼓动盛钰出仕为官。

    便是当不成肱骨之臣,造福一方百姓也是好的。可是盛四少说他这辈子,只造福锦瑜一人便好。

    至于旁的,他已经没了兴致。

    骆大人每次说起这些,都气的吹胡子瞪眼睛。木桓十二岁下场,一举夺得魁首。十六岁,他终于得进大殿,完成了他先前所说的,凭着真本事,登上金殿,朝见皇帝。

    皇帝对木桓十分喜爱,委以重任。木桓小小年纪,俨然已成了新一代权贵之首,更得宁青林,宋随等一干清贵文臣的赞誉。风头简直压过了当年的盛四少。

    终于……

    华妃按捺不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盛世盛家'全文终'

    盛世盛家'全文终'

    方华的性子,锦瑜这几年也渐渐看透了。

    她是个看起来温和,实则心思狠辣的……锦瑜常常后怕,第一次见到方华时,她竟然会认为她是个可交之人。第一观感害死人啊。盛钰对此的解释是,锦瑜是个心善的,所以看人的目光也是带着善意的,可是方华却是个习惯以恶度人的,所以锦瑜看不透方华实属正常。

    这几年,盛家生意顺风顺水,只是盛四少的名声却和生意相反。渐渐的已经显少再有人提及当年的盛四少了。反而是木桓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

    青年才俊,颇得圣心,在外人看来,这妥妥的是新一代朝中权贵啊。

    过个十年八载的,必然是朝中重臣,权势滔天的……

    秦皇后唿方华竞相拉拢也成了情理之中。不管是二皇子还是四皇子,背后都需要势力。木桓如今代表的可不是他一人,而是京中万千寒门子弟,还有朝中那些清贵文臣。得木桓一人,可以说得了京中半数的‘笔杆子’。都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是读书人手中都有根笔,他们最擅长的不是杀鸡宰猪,而是用笔杆子杀人于无形。

    若能得木桓相助,不仅得到一个大的助力,而且还能得到京中文人的支持。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绝对大于二。

    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秦皇后和华妃自然都少不得要参一脚。

    如今宫中的一后四妃。

    贤妃因为八公主的事失*宠*,被贬冷宫,皇帝感念旧情,虽未夺了她的妃位,可是困守冷宫,有的也不过是个贤妃的名头了。

    余下的二妃,早在这几年看透了宫中形势。

    二人干脆抱了团,一幅谁也不帮的架势。

    这两三年,宫中秦皇后和方华斗的不相上下。皇帝对这种事睁只眼睛闭只眼睛,一副放纵之态。这样的态度也不能猜测,毕竟皇帝如今年岁渐长,可是储君之位悬而未定,皇帝自然也急,可是不管是二皇子还是四皇子,皇帝都不能放心将江山托付。

    便在这时,木桓拒绝了华妃的盛情。

    一个人如果以恶意度人,想当然的以为木桓拒绝了她,必然是转投二皇子麾下。

    华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暗要杀掉木桓,不能为她所用之人,留之无用。木桓重伤,若不是一块长命锁护住了他的前心,木桓绝无生还的可能。这事情传到皇帝那里,皇帝大惊,觉得事情稀奇,派人调查凶徒的同时,有了一观那长命锁的心思。

    身边内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