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华嫁 >

第262章

华嫁-第262章

小说: 华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冬哥儿第一次来园子散步,被园中那绿色,黄*色,红色的花草和叶子吸引住了,小东西恨不得一头载到花草丛中。锦瑜一边用力揽着他的小身子,一边回应盛家两姐妹。

    心思被说破,盛瑞灵小脸泛红。盛瑞萱则不当回事。

    在锦瑜面前,何必在意面子里子。“四嫂既然看破了,我们也不瞒着了。我和六妹后天想出门,还请四嫂替我们在母亲面前美言几句。四嫂,四嫂。”盛瑞萱扯着锦瑜的袖子,一叠声的恳求着。盛老夫人的意思是,姑娘家要矜持,虽说亲事已定,便是私下见一面倒也无伤大雅,可盛老夫人对于女儿的德行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些刻板了。年轻的公子小姐,又互相倾心,哪里忍得住久不见面。

    这下,姐妹两个商量一番,便拉了锦瑜来游园。顺便使出浑身解数相求。

    见锦瑜不应,盛瑞萱调子一沉。这次却是对着锦瑜怀里的冬哥儿说话了。

    “……冬哥儿,你母亲心真狠心,自己如今是儿子在怀,夫君在侧。可我和你小姑姑,却是黯然神伤,便是想出门参加个诗会都没有机会。我们真可怜。”盛瑞萱扯扯盛瑞灵的衣角,想让她再接再厉,可是盛瑞灵对于‘死缠烂打’这门功夫显然修的不到家。

    脸憋的通红,愣是没说出一句话来。

    盛瑞萱简直恨铁不成钢。“我们好可怜啊,整天被关在宅子里。都说京中美景如云,可我们哪有机会去见啊。难不成,便这么关到出嫁前,然后两眼一摸黑的嫁人。冬哥儿,还是你有福气,将来你想去哪里,只管和你祖母说,你祖母一定应允。不像我和你小姑姑……”(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母所求

    第四百七十一章盛母所求

    “罢了,我帮你们便是。就当我前世欠了你们的。不过一个诗会罢了,我还是有法子的。”锦瑜在耳朵被磨出茧子前,终于点了头。

    盛家两姐妹一脸心喜。

    一口一个四嫂的唤着,冬哥儿左看看,右看看,觉得两个小姑姑那一脸傻笑和他简直如出一辙。

    “只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母亲对你们要求虽严,也是为你们打算,莫要辜负母亲。”锦瑜叮嘱。盛家两姐妹自是连连点头,她们何偿不知道,只是上次诗会上见面时间太短,颇有几分意犹未尽。如今既然关系已定,总想再见一面。

    见面过多,有伤姑娘德行,她们也是知道的。

    所谓过犹不及的道理她们还是懂的。

    “四嫂放心,事情轻重我们还是拎的清的,上次只是匆匆见了一面。我对宋随的品性还是不了解,我想再见一面,多问几句。”盛瑞萱大大咧咧的道。

    锦瑜点点头,转向盛瑞灵。

    盛瑞灵永远改不掉脸红的毛病。好半晌才轻声道。“上次宁公子出了个对子,我昨天想出了下联,想要告诉宁公子。”这借口,比起盛瑞萱的要委婉多了。

    饶是盛瑞萱向来清冷,听完盛瑞灵的话,再想到自己刚才对锦瑜所说的,脸也有些微红。

    “上次宋随作了首诗,我觉得不错,苦思良久才想了一首更出色的,我要念给他听。”要文雅的借口吗?她盛五小姐也有。

    锦瑜:“……”

    冬哥儿:“……唔唔。”冬哥儿吐着口水泡泡附和锦瑜的沉默。

    盛老夫人院中。

    盛钰只说了几句,盛老夫人便神色大变。“你说什么?你要去北境?”盛老夫人觉得不是她疯子,便是盛钰疯了。大儿子如今还身陷北境呢,小儿子竟然主动请缨。还说什么京中无趣,养出的不过是富贵闲人。

    他不愿被当成废人。所以才决定暂时留在北境。

    或许一年,或许两年,或许……总之,一幅要在北境扎根的意思。

    盛老夫人如何不气?

    她大老远从长安赶到京中,图的是什么?图的便是儿女都在身边。眼看着两个女儿要嫁入京中,算是在京中安了家。二儿子一家也在来京途中。

    长子虽然领兵在外,想来将来也会回京述职。

    眼看着一家便要团聚,这时候小儿子竟然说,他要去北境……盛老夫人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盛钰并不和盛老夫人争辩,任盛老夫人叫嚣着数落他。“你这心到底是什么做的?石头吧?怎么连个冷暖都不知。京中眼看着一片大好,你二哥和二嫂这一两天便会到了。等你大哥回京,我们一家人便能团聚了。可你倒好,这时候却和我说,你要去北境?你去北境做什么?你一不是武将,二不通蛮夷教化。你去做什么?”

    不等盛钰开口,盛老夫人又继续道。“再说冬哥儿还这么小,你是带他一同前去,还是把他留在京中。锦瑜呢?你打不打算把她带在身边?若是你一人前往,等你回来时,冬哥儿恐怕都满地跑了,他连自己父亲是谁都不知。见到你,就像见到个陌生人。你能受得?”

    自然是受不得的。

    盛钰心中回道。

    自己母亲啊。这性子,还这么暴躁。他又没说现在便去,他和锦瑜谈过后,确是动了心思。

    与其留在京中,在权势漩涡中倾轧浮沉。倒不如做件有意义的事。

    这几天他抽空去见了师傅无尘。对于他的想法,无尘虽然觉得意外,可却是支持的。按无尘的话说,他的命数已变。如今已不是大凶之相,不管他去哪里,不会再有厄运缠身。

    也不会再牵连无辜。

    以前之所以让他留在京中,和元寒争斗不休,是因二人命数奇异。

    无尘怕放他们出去,祸害一方百姓。倒不如让他二人全留在京中,在无尘的眼皮子底下。虽说不能保万全,便出了事,他能迅速补救。

    好在他们二人虽争斗不休,倒也没造成什么大孽来。

    他如今既然心存大义,想着为百姓谋个千秋万载的太平盛世,无尘自然是高兴的。他教给盛钰的东西终于派上了用场,无尘自觉功夫没有白费。

    这事既然已有了眉目,他便试着和母亲交涉,却不想,他话不没说,盛老夫人已经发作了。“母亲息怒,锦瑜是知道的。她嫁自从嫁我那日,生是我盛家人,死是我盛家鬼。我去哪里,她便跟去哪里。再说,如今京中局势不稳,我便是要走,也不会立时动身。我总要等京中局势太平,你们安居在此,我再无后顾之忧再动身。”

    盛老夫人火气缓了些。

    可想到儿子终究还是动了去北境的心思。

    这心里啊,七上八下的。一边觉得儿子有抱负,是件幸事。虽说京中都传盛四少文采卓然,实是良才。可盛钰除了名声响亮些,并未做出什么值得人称颂的大事来。如果他真的能让北境安定下来,北境百姓再不受战乱之苦,再不会流离失所,实在是件大功德。

    可一方面,她又觉得如今一家人在京中安居乐业。

    实在没必要再去折腾什么……

    千秋万代也好,青史留名也罢,都不过是个虚名,人死如灯灭,留不留名又如何?

    倒不如一家子平平安安居在京中。能求个一世安稳也是极好的。可同时她也知道自己儿子并不是个甘于平庸的……盛钰一直以来在她面前都是极有分寸的。看起来便是个矜贵公子,可实际上,她何曾见过儿子这般晶亮的眉眼。

    那目光中,似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她是母亲,她如何忍心将这些打碎。可是……“一定要是北境吗?”那里终究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她如何能放心?“一定是北境。”盛钰肯定的答道,盛老夫人重重一叹。

    盛钰知道这算是答应了。

    他也知道自己所求太过。可是,他是真的不愿在京中虚度年华。

    等京中大局定下,他继续留在京中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也许还会被新君猜忌,倒不如前往北境……去做一件‘大义’之事。“常言道,儿大不由娘。你要做的事,对天下苍生来说有大功德,我更不能拦你。只是四郎,母亲是真的再不想让你离开身边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劝解

    第四百七十二章劝解

    儿子自幼长在京中,她这个母亲当的实在心有愧疚。好容易看他娶了妻,生了子,如何舍得他如今携家带口的远赴北境?盛老夫人希望自己有生之年,都能守在儿子身边,亲眼看到孙子冬哥儿长大成人。可她也知道,儿子志不在此。

    让他在京中当个富贵闲人,他必不愿。

    所以,便是不舍,她也只能放手让他去飞……“不管将来如何,你永远不要忘记,母亲在家中等你。”盛老夫人说完,眼圈便红了,盛钰上前,半跪在母亲面前。“惹母亲伤心了,是儿子不孝。”“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是你母亲,你不管要做什么,便是全天下的人都指责你,母亲也会站在你身边支持你的。好在你命好,娶了锦瑜。想必你之所以做了这样的决定,那丫头也是鼎力支持的。”

    盛钰点点头。

    盛老夫人欣慰的笑笑。不管盛钰走到哪里,总不会孤单的。

    有人陪在他身边,比她这个母亲还在尽心尽力的陪在盛钰身边。“锦瑜是个知晓大义的姑娘。你可一定要好好待她,莫不要负了她。”“我知。”他怎么会负她。他把全部的情都倾注到她身上,这一生,除了她,他再不会对哪个女人另眼相看了。

    关于锦瑜,盛老夫人还有事情要叮嘱儿子。

    “以前我觉得娶个小家小户的姑娘进门,总少不得要生些闲气。现在想来,是母亲心思狭隘了。锦瑜自进门那一日,便好的让我挑不出错来。我如今是越发的心疼锦瑜小时候。她那个嫡母啊……不说也罢。好在锦瑜是个拎的清的,对嫡母虽不亲近,亦不疏远。并未因嫁个富贵人家,便像别的姑娘那样,要处处周济娘家。我倒不是说不能帮宋家,实在是那个宋夫人啊……我一想到她那样对锦瑜,我这心里便恨的慌。我盛家便是银子再多,也不愿多给她一毫不厘。”

    “我知母亲的意思。母亲放心,只要宋夫人不再来欺负锦瑜,我念在她好歹养了锦瑜一场的份上,必不会亏待宋家。宋家两位公子对锦瑜倒是照顾有佳。便是看在二人份上,我也不会为难宋家的。”

    不必盛老夫人明说,盛钰已经懂其话中深意。

    盛老夫人虽然口中数落着宋夫人的不是,可是却担心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盛钰因为宋夫人苛责锦瑜,而对宋家下手。在得知儿子竟然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后,盛老夫人便开始忧心忡忡。总怕自己看到的时候,儿子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宋夫人固然惹人厌。

    可是宋家好歹是锦瑜的娘家,便是看在锦瑜的面子上,不管宋夫人曾经做了什么,也该不笔勾消了,锦瑜都不介意了,盛钰一个大男人,难道心胸还不及一个姑娘。可盛老夫人若是直言,怕盛钰不忿,反而事得其反,所以她才大大夸奖了锦瑜一番,只希望盛钰看在锦瑜的面子上,以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追究。

    以宋夫人的性子,如果有机会,是一定不会‘放过’锦瑜的。

    这些事情,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盛钰轻声应着,心中却十分感激母亲一片心意。

    很多事情他并未说的那么清楚。以至盛老夫人心中,一直以为他娶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