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宗女 >

第169章

宗女-第169章

小说: 宗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郡主是客?本郡主分明是主,她才是客。”赵淑示意小郭子将人推开。

    小郭子上前将人推开,守门的太监忙屁滚尿流的进去禀报,君郡主他们可拦不住!

    三两下,守门的人全部被小郭子一招撂倒,巡逻的彭城军看到了,装作看不见,继续巡逻,将军说了,郡主是万万不可得罪的,虽然此时郡主穿了男装,像个小公子,但那俊俏的模样,他们依然一眼便认出那是君郡主。

    赵淑微笑,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进嘉瀚殿,然脚刚踏进嘉瀚殿,话梅便过来了,先是规规矩矩的行礼,“奴婢给郡主请安。”

    不等赵淑让她起身,她自己便起身了,从袖口取出琳琅令,“我们娘娘身体抱恙,改日定亲自去给郡主赔不是,现在郡主还请回。”

    赵淑轻笑,视线落在那琳琅令上,“贵妃为了不见我,竟都用上琳琅令了,恰好礼部的大人也在随行名单中,本郡主这便去问一问,琳琅令到底能用几次,告辞。”

    话梅看她那得意的样子,心里直替自家娘娘着急,这君郡主哪里有外面传言的好?万分之一都不及,看看这身不伦不类的装着,分明便是一个刁蛮跋扈乖张任性的主,真是天理何在!天理何在!那些愚民难道都瞎了眼不成?

    心下气不过,却不能拿赵淑如何,只能忙让人将殿门关闭,琳琅令揣进袖口,回去禀报去了。

    刚到郝贵妃的寝殿门前,便听到里面砸瓷器的声音,她硬着头皮走进去。

    刚进门一个高脚瓶砸过来,她忙避开,高脚瓶砸在门上,“啪”一声落在地上,满地开百花。

    “她赵淑竟如此不把本宫放在眼里!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郝书眉气得脸都扭曲了。

    “娘娘,娘娘,您消消气,不过一个小毛孩,心性不定,且先让她得意几天,咱们不和她一般见识,您消消气,气坏了小皇子该如何是好。”话梅忙安抚。

    “哼,她还小?本宫像她那么大的时候都开始议亲了,气煞本宫也,江月呢?去告诉她,本宫不管她用什么办法,本宫要她马上立刻成为永王的继妃!”她说得激动,差点咬到舌头。

    话梅不停的给她顺气,然郝书眉的气岂是那么容易顺的?她转头问话梅,“父亲和祖父的消息查到了吗?”

    “未曾。”话梅低下头,所有的线索,都如同坊间传言的般,查不到半点不同的。

    郝书眉冷笑,“山庄上当时唯有赵淑、太子、霍丹兰和彭睿,太子伤重又对父亲和祖父深信不疑,便剩下赵淑、霍丹兰、彭睿,她们三人唯有赵淑有谋害父亲和祖父的动机,定是她没错,太后为了保住她的宝贝孙女封锁了消息,哼,以为销毁了证据,本宫便拿她没办法吗?”

    愤恨的说罢,话锋一转,问:“可找到祖父和父亲?”

    话梅知晓她问什么,他们至今未见到老爷和大爷的尸身,摇摇头,“娘娘恕罪。”

    “啪!”郝书眉甩了话梅一耳光,“废物!还不快去找!”

    不好意思,网络原因,传重了,偏偏还不能删除~~~~只能替换内容。(未完待续。)

    ps:  谢谢keppra宝贝的打赏,谢谢玲珑承影,蝶恋衣衣,若舞2010宝贝的月票,么么哒~~~~~

第五十五章 绝尘而去

    ~~~前一章重复的章节已改,大家刷新一下,或者删除再重新收藏一下,不重复收费,摸摸大~~~~

    赵淑与孙云扮成随行侍卫,跟在永王身边,一路从行宫去了行辕,行辕前已守满了人,福伯高喊:“永王殿下驾到!”

    话音落下,所有人三叩九拜嘴里高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永王领着主要官员,以及以霍成趌为首的名士大儒,赵淑和孙云,福伯莫钦等人缓移脚步,慢行在夹道中央,福伯站在永王身边,落后一步,更后面便是蒲扇、锦旗和宝伞在风中飘摇,号角声,锣鼓声,声声震耳,场面庄严浩大,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穿过铺了地毯的街道,永王脚步稳健,举止文雅,样貌一等一的好,偶尔有胆大的百姓偷偷抬头看一眼,顿被永王意气风发的英姿折服,心想着,果然如同邻居说得般,王爷好风采。

    不算太长的街,赵淑觉得仿佛走了一生般漫长,她开心,高兴,同时也骄傲,前世她的父王最后被褫夺爵位发配边疆,更是死在发配的路上,现在不一样了,她的父王是代天子巡视天下的天子亲弟,万民都认识的永王殿下,盛名在外的永王殿下。

    与前世的不幸相比,好了太多,她长长舒了口气,离胜利又进了一步。

    此时她好想知道,那些欺他、辱他、轻他之人,在想些什么。不得而知。

    不过她知晓,那些曾举荐永王代天子巡视天下的大臣们,或是当初未曾死谏明德帝阻止永王代天子巡视天下的大臣们。这些人之中,有人此时定后悔不已。

    但那又如何?他们自诩能左右天下大势,自诩是社稷的笔手,是国朝的栋梁,绝对不敢自打嘴巴,就算再不愿意,也都会咬牙坚持下去。将永王的美名传遍天下。

    他们不敢去反驳,因为他们不想有污点,不想被指着鼻子骂佞臣。不想被后世子孙说成没有风骨,不想被人说成巴结皇室,所以永王这美名,必须是名符其实的。

    也定会有人无比有风骨的不与人同流合污。在千百年后。可能会有人为他歌功颂德,但身后的事,谁乐意管,谁管去,身前活得恣意便好,赵淑不会去管,说好话的是他们,说坏话的也是他们。圆的扁的,任凭他们说。

    不管说成什么。无非便是政治需要,家声需要,利益需要罢了,政治也好家声也罢,她都不在乎,也管不了,她要的只是自己的父王有尊严的活着,便好。

    永王行至早已安排好的座椅旁,轻甩蟒袍,转过身,“宣圣旨。”

    随着他一声令下,中书省的官员忙站出来宣读读了不知多少遍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受命于天,御统**,明德三十二年,海内升平环宇安泰,然朕亦常以古时三皇五帝诸贤君以自省……”

    长长的圣旨,中书省的官员,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才堪堪念完,赵淑听了好一会,总结得出,要义一,强调君权神授,要义二,明德帝以古时贤君为目标,执政极为认真努力,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以及歌功颂德了一番太祖、高祖……

    最主要的是,皇帝制曰,意味明德帝亲笔撰写的圣旨,而不是口述官员代笔。

    听到最后,赵淑膝盖头跪疼了,抬眸,恰好看到霍白川藏在行辕内靠前的二楼里,太子也在。

    若不去注意,根本看不到他们,是霍白川故意露出马脚让她看的……

    太子边上李卓愤愤的看着霍白川,心下暗暗焦急,也不知大人可有收到他的信。

    被李卓心中念叨到的霍白川正看书信,“阿嚏。”打了个喷嚏。

    边上张昌和严责葎对视一眼,默默退了出去,大人的脸都黑成锅底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两人刚退出去,门还未关,卫廷司便道:“谁能给我说说,李卓写了什么?”

    张昌与严责葎对视一眼,硬着头皮折身回来,严责葎毕竟憨,没张昌机灵,秉着流血断头也要为大人分忧的原则,将卫廷司甩在桌上的信拿起来。

    顿时皱眉,只见信上画了好几个圈,每个字前面都画了个鬼画符,着实让人看不懂,仿佛天书般。

    严责葎皱眉,他较为憨,没有张昌机灵,看不懂,便很干脆的将信往张昌怀里一送,”张兄,你给大人念念。”

    张昌一脸的苦大仇深,这李卓也真是,早便让他习字,怎这些年过去了,还是这不长进的样子。

    但大人的脸实在是黑得厉害,他毫不怀疑,若自己说不会,接下来等着他的会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咽咽口水,“拜……拜大人。”念到这里,张昌连杀了李卓的心都有,“郡主不让属下保护,让属下去保护太子殿下。”

    边上严责葎悄悄给他竖起大拇指,心下叹服,张兄果真比自己聪慧,原来是郡主而不是圈主,原来是属下,而不是圈下,原来是太子殿下,而不是太子圈下……“

    张昌恶狠狠的刮了他一眼,继续念,“霍先生对郡主多有不敬,经常来找郡主。”

    严责葎已对张昌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是霍先生,而不是火先生。

    “郡主对霍家人极为亲厚,常与霍家姑娘秉烛夜谈。”纵是张昌再机灵,也翻译不出接下来的圈圈叉叉鬼画符,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卫廷司看了两人一眼,从张昌手里取走信纸,塞进怀里,声音极为平淡的说:“子安呢?”

    “王大人在柳州。”张昌如实回答,不明白大人为何会如此问,王大人在柳州收编宁国候麾下十五万铁骑的事,难不是大人您安排的吗?

    卫廷司听了,点头,“要过年了,你们也许久未沐休了,传令下去,不可懈怠,在不给敌人可乘之机的前提下,可轮休。”

    张昌嘴巴张大,一脸的不可置信,大人莫不是魔怔了?竟……竟告诉他们可沐休……他不是在做梦吧?不是说了,今年年关极为关键?

    严责葎心眼儿则实多了,一听可沐休,立刻兴奋的摩拳擦掌,准备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底下的兄弟们,视线落在卫廷司的脸上,觉着今日大人格外的英俊。

    “下去吧,我有事要办,需离开数日,营里的事,你两给我看好了,若出一丁点差错,为你两是问!”

    卫廷司话一出,严责葎和张昌二人一凛,大人要外出?对视一眼,很是默契的准备将可沐休的好消息暂时压下,开玩笑,若真出点什么事,他们可承受不住大人的怒火。

    极为默契的打定主意,两人齐声道:“是,属下定不放过哪怕一只苍蝇!”

    卫廷司点头,两人退下,他换下铠甲,穿上青灰长袍,披上衣架子上的斗篷,翻窗来到马厩,牵了那匹红枣马,绝尘而去。(未完待续。)

    ps:  谢谢肴既馨宝贝的打赏和红包,摸摸大~~~~

第五十六章 拜师(请支持正版)

    拜师这件事,赵淑是有些惴惴不安的,心里总想着,若先生干涉她开铺子做生意该如何是好?毕竟投师如投胎,拜了老师,入得师门,便全权由老师管教,许多时候家中父母都无权干涉。

    不过心里再担忧,这师依旧是要拜的,太后得知赵淑竟捡了个老师,还是洛鹄,直呼她运气太好。

    许是洛鹄以前名声实在是太大,虽然赵淑压根不知晓,太后竟不嫌洛鹄出生平常百姓家,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尊师教导,莫要玩闹,也莫要耍威风,可都记下了?若又像以往般,哀家可不饶。”

    赵淑忙点头,以前的那些懂几个字便想着扬名立万为人师表受别人几句挑唆便弃她而去所谓老师,怎可与洛鹄这个大诗人相比?

    太后看她点头极快,也不知她把话听进去了没有,亲自让张楚备了拜师礼,如今大庸拜师,依旧延袭了孔圣人诸弟子拜师时以十条腊肉为束修的惯例,极为中道。

    自然,张楚准备的拜师礼,除了十条腊肉,便是衣袍锦鞋,还有府邸,丫鬟奴仆等,毕竟洛鹄如今是极为落魄的。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