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宗女 >

第15章

宗女-第15章

小说: 宗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民告辞”李大夫写好方子,递给在一旁伺候的福伯,收拾了药箱,出了抱夏。

    在外边遇到赵淑,躬身行了礼,道:“郡主。”

    赵淑将早已准备好的方子递给他,给李大夫的方子要多一则,算做他在永王面前将那番话说出的酬劳。

    验看了方子,没有缺少后,李大夫深深一鞠躬,“草民多谢郡主,日后若有需要草民的地方,请郡主尽管吩咐。”

    辞别了李大夫,赵淑走进抱夏,永王正在看他的‘大将军王’,见赵淑进来,伸手招呼道:“阿君快来看。”

    “父王,府上的几位百夫长都是去过战场立功之人,这几年又为王府兢兢业业,父王是不是该赏赐于他们?”赵淑拿起旁边的牛筋草戳了戳盒子里的蛐蛐。

    永王戳另一只与赵淑戳的那一只相斗,听了赵淑的话,也不抬头,只专注的盯着盒子里的蛐蛐,“阿君以为为父要如何赏赐于他们?”

    “金钱财帛自然是要给的,但阿君打听到好几位百夫长都未曾婚配,阿君以为当给百夫长们一门好亲事为上策。”

    永王放下手中牛筋草,盖上盒子,“何人看重了百夫长?”

    他以为是府里的丫鬟们看重了百夫长,求到赵淑那里。

    赵淑摇头,“阿君只是提议,哪里知道谁人看重了百夫长们。”

    旁边伺候的福伯心思一动,刚才他已得毕巧的提示,上前一步,躬身对永王道:“王爷可还记得心云、静月、姝祺、冰清、芳竹这几人?”

    永王摇头,“这几人是何人?”

    福伯与赵淑对视一眼,道:“王爷,这几位姑娘都是当初您怜惜她们身世凄苦求生不已带入王府,如今这几位姑娘眼看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婚配的年纪,她们身世可怜,无人替之做主,郡主说起百夫长们,老奴觉得将这几人配与百夫长们,倒是挺合适,只是这几位姑娘在王府都是享姨娘礼的。”

    永王英雄救美的事迹多了去了,哪记得谁是谁,侍妾而已,又没生孩子,既是人选,立刻点头,“你去办吧,这种事不用来问我。”

    “父王心善,这几位百夫长既要成家,不如放他们归去,也好自寻一条出路,咱们王府又不可能让他们做大将军,您觉得呢?”

    “放走了,咱们岂不是无人可用?”永王其实也不认识这些百夫长们,他只是本能的思考问题。

    “怎么会?咱们还有八百府兵,可以再选百夫长,而且阿君听说去年北边有旱灾,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好些人家还是到年初就断了粮,如今还有好些已断粮之人住在城外破庙讨生活呢,咱们将这些人收容起来,不但是一件善事,还能给咱们招人手,岂不妥当?”

    永王听了这话,正视赵淑,“阿君懂事了。”

    “阿君都九岁了还不懂事,岂不是草包一个?父王觉得呢?”赵淑扯着永王的袖子撒娇。

    一般在别人府上,女儿与父亲不会如此亲密,但永王府却不同,永王是个经常离经叛道之人,而且他只有赵淑一个孩子,自然当眼珠子宠。

    “这事阿君吩咐人去办,父王放心,咱们阿君可是要选府兵统领之人。”永王捏了捏赵淑的脸,与有荣焉。

    事情商定后,赵淑马上吩咐福伯下去准备,同时毕巧也去通知那几个要配给百夫长的女子们。

    这几个姨娘都是完毕之身,毕巧对照过了,确实入府几年从未被永王宠幸过,也是悲催。

    几人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忧喜参半,忧的是不知那百夫长是胖瘦高矮,喜的是终于不用守活寡了。

    大庸的早晨,朝阳很美,空气很清新,最适合晨练。

    姨娘们睡眼朦胧的来到后花园,就看到赵淑已经等在哪里了,顿时一个个打起精神。

    赵淑也不说话,只是冷着脸,她身边的毕巧也是面无表情,见人窸窸窣窣的到齐后,道:“各位姨娘进府七八年有之,五六年有之,二三年亦是有之,但均未为王府添上个一男半女,各位可知是为何?”

    姨娘们面面相觑,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都觉得是永王的问题,但她们不敢说,宁愿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也不敢说是永王有问题。

    毕巧看她们神色各异,接着道:“各位姿如蒲柳,妖娆有余,却健朗不足,那日大夫们入府给各位姨娘一一把脉,想必各位姨娘已经知道自己身体的不足所在,古有五禽戏强身健体,但已失传,大夫们众议,得出日日晨练,可强身健体之法,今日起,无论天晴或是下雨,各位姨娘为了王府都要坚持日日晨练一个时辰。”

    听了这番话,众位姨娘才明白过来,原来郡主让十位大夫给她们把脉,还让她们在脉案上签字,各位大夫又一一签字,证明脉案绝无作假,而且脉案上还都写上一句‘未曾有孕’。

    轰轰烈烈的闹了那么一出,原来是想让她们都晨练?聪明的几位姨娘,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二十四章 礼

    赵淑在现代的时候,也日日晨练,已经坚持了十多年,现在捡起来,半点不难。

    姨娘们怨言丛生,却又不敢不去,只能跟在赵淑身后紧跟慢跟的,跑得斜斜歪歪。

    两个时辰后,赵淑终于满意了,泡了澡后,跟永王进了宫。

    在她沐浴的时候,永王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收到了姨娘们的一致诉苦,内容都是郡主如何如何欺凌她们,如何如何虐待她们,让王爷做主云云。

    可惜,永王不会听。

    走在宫道上,永王好奇的问:“阿君就那么肯定早晨跑步对身体好?”

    “大夫们说的,必定是有道理的,卫大人也说了,习武之人身体要强健许多。”

    永王点点头,深信不疑。

    到了慈宁宫,太后拉着赵淑的手,“让皇祖母看看,阿君真是长大了。”

    赵淑心中感动,依偎在太后怀里,“皇祖母说的有道理。”

    皇后正好进来,听了赵淑这话,噗呲笑了起来,“阿君的这张小嘴真是越发伶俐了。”

    “见过皇嫂。”永王马上行礼。

    赵淑也从太后怀里爬起来见礼,“阿君给皇伯母请安,皇伯母万福金安。”又屈膝向太子行了万福,“太子哥哥安。”

    太子是跟在皇后身后进来的,见赵淑给他行礼急忙还礼,又给太后和永王一一行礼问安。

    “前几日太子得了把弓,想着要给十九叔看看呢。”皇后像是见到永王才想起这件事般,对太子道:“太子,今日你十九叔进宫,你还不赶紧请十九叔去你的东宫?”

    太子一愣,他是得了一把弓,但没想过要请十九叔看看啊,有蛐蛐请还差不多,但他不喜欢玩儿蛐蛐啊。

    不过,母后既然这么说了,他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即,就对永王道:“十九叔请。”

    “那母后,皇嫂,十九就去仪儿的东宫走走。”

    也只有永王敢说去东宫走走这样的话了,若换做别人,必定会好好巴结一番未来的君主。

    太后点头后,太子赵仪带着永王出了慈宁宫。

    永王走后,皇后便问赵淑,“听说七夕那日你的小姐妹林姑娘要办茶会?日子确定了吗?”

    如今离七夕还有一段日子,林秀雪还未派发请柬,大家也都只是听小道消息。

    以前赵淑一直不明白,林秀雪为何要选在七夕那日般茶会,后来她明白了,七夕白天因为太热其实大家都不怎么出门。

    但办了茶会,大家一起玩儿,到了晚上就去放河灯,这一天的时间足以做很多事。

    “还未收到请柬。”赵淑道。

    “那如何是好,哀家也想在七夕那日办冰宴,就怕日子撞上了你小姐妹的茶会。”

    赵淑自从听钟嬷嬷说皇祖母要办赏冰会后,心里就开始琢磨,太后一般不喜吵闹,不是重要日子一般不会办什么宴,为何突然要办冰会?

    她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要给父王选继妃。

    前世的时候,皇祖母没少也张罗给父王选继妃,但都没成功,这一次能成功吗?

    “皇祖母为何要办冰宴?夏日炎炎的,还要与那些个人周旋,多累啊。”赵淑打心眼儿里不想太后难过。

    前世皇祖母办宴会给父王相看继妃的时候,那些个适龄未婚配的小姐们都会以各种理由不参加,来参加的要么是已说亲,要么就是已成亲。

    为此,皇祖母非常之恼火,但又无法。

    “哀家的阿君真孝顺,但这一次务必要办的。”太后怜爱的摸摸赵淑的头。

    “皇祖母,真的,多累啊,您想要看热闹,七夕那日去林家看看就是了,反正热闹看了,又不费神,您说呢?您要是害怕林家的茶会去的人不多,这好办,让人透漏消息出去,就说您会亲临林家的茶会即可。”

    太后和皇后相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好,打她们个措手不及。

    赵淑见太后异动,急忙道:“皇祖母觉得阿君聪不聪明?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真聪明。”太后搂着赵淑,心里已有了主意。

    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十分了,毕巧准备了几分礼物,都是明日去江家要带的。

    看了礼单,“大姨还未定亲么?”

    “是的,对外称是不能生养。”毕巧现在对赵淑说话没以前多顾忌了,试问一个连春恩册都好意思看的人,顾忌太多是不是显得自己很矫情?

    而且,王府总要有个管事的主子,王爷她劝不住,好不容易郡主愿意管管,她是一千个一万个支持。

    不能生?这确实难办。

    “许久未去看外祖父和舅舅、大姨了,要封厚礼。”

    邑光侯府虽然是侯府之尊,却只是个空壳子,靠两个田庄养活,她想把王府里的好东西给亲的人用,而不是等着某些有心人来打秋风。

    “前几日皇祖母赐的蜀锦选几匹给大姨做衣裳,还有给舅舅的也要选几匹,舅母和表姐表弟的都不能落下,反正库里有很多,多给些没关系。”

    毕巧低头称是,退下去重新拟了礼单,又让人将东西提前准备好,这才又来回话。

    赵淑看了丰厚的礼单,才点点头。

    一夜无话

    第二日,赵淑让人强制姨娘们继续晨练,她自己在院子里练完太极,便与永王去了邑光侯府。

    邑光侯府江家,虽然也是江家,但与宁国侯江家一点关系的没有。

    侯府收到赵淑的帖子,今日一早就派人来接,来人是江穗计身边的长随江平。

    “平伯,您怎么来了?”见到江平的时候,赵淑想起前世,外祖父一家迁回老家时,给她留了江平,后来江平却莫名其妙死在外面,现在回想起来,正是江平说顾重宣不安好心之后才死的。

    虽然江平跟她的时间不长,但却很有可能是为了她而死,再次见到,她感动之余,又无比庆幸,幸好她回来了,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人。

    “老爷吩咐奴才来接王爷和郡主,若不是奴才拦着,老爷恨不得亲自来接。”江平说得坦诚,是真心关心永王和赵淑,听上去一丝丝巴结王府的感觉都没有。

    赵淑感动,“阿君与父王也甚是想念外祖父,咱们快走吧,别让外祖父久等了。”

第二十五章 邑光侯府

    永王是亲王爵,赵淑是一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