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宗女 >

第13章

宗女-第13章

小说: 宗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王走后,赵淑收了笑容,“去请十个大夫回来,我有用。”

第二十章 做鱼汤

    托好朋友阿九的福,赵淑也会做几道还算不错的菜,世界各地的名菜她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毕巧着人去请大夫后,赵淑就去了厨房。

    “郡主,您想做什么菜?奴婢将材料准备好,您下锅就是,您放心,奴婢看着,绝对坏不了。”

    毕巧忠心的开始给赵淑想后路,只要拿着勺意思意思,端出去就能当做她亲手做的了。

    菜还是那个菜,不过这一次的菜是郡主对王爷的心意,毕巧不敢大意。

    赵淑笑了笑,也不答话,看了一眼厨房现有的材料,便已经胸有成竹。

    大庸的饮食文化远远算不上发达,许多菜品都还未开发出来,赵淑是吃过现代各色美食的人,哪里还愿意将就?

    “诗人范仲淹有诗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说的便是这鲈鱼味美,可惜,打捞得过早了,鲈鱼秋后更肥美,罢了,今日就给父王做鲈鱼汤罢。”

    给赵淑和永王二位王府主子做饭的厨子有四人,打下手的也有四人,此时都低着头守在一旁,听了赵淑的话,心中不以为意,不过面上不敢表现出来。

    在王府,赵淑一直比永王凶残得多。

    毕巧满脸欢喜,郡主会不会做鱼汤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郡主会念诗就好了,至于那范仲淹是谁她才不管。

    “还不快杀鱼,郡主要做鱼汤。”她马上吩咐。

    掌勺秦嬷嬷抬起头看了毕巧一眼,又看赵淑一眼,忐忑不安的说:“郡主,毕巧姑娘,这鱼做汤有土腥味,不好喝,您看要不换一样?”

    毕巧也是个不会做饭的,她是掌事姑姑,哪里需要做饭,一听有土腥味,一会卫大人也要跟着王爷喝鱼汤,若是鱼汤不好喝,岂不是有碍郡主的名声?

    个中厉害一分析,毕巧就觉得做鱼汤不适合了,“郡主,要不,咱们换一个?”

    赵淑好笑,坚持的摇摇头,“无碍,嬷嬷先把鱼杀了吧,不好吃不怪你,本郡主说话算话。”

    秦嬷嬷哪里敢忤逆赵淑,战战兢兢的,生怕赵淑一个不高兴把她卖了,她家里可是有儿有女等着她养活的。

    为难的看了一眼毕巧,毕巧也着急,不过看赵淑笃定,她也不好劝,就没回应秦嬷嬷。

    秦嬷嬷面如死灰的亲自杀鱼,她手艺很好,几下就把鱼鳞给去了,掏出内脏,赵淑没有回避,周围的婢女们看得暗暗咋舌。

    郡主果真凶悍,连杀鱼都不怕,要知道一般的大小姐连踩死一只蚂蚁都吓得要去佛堂抄三天佛经以渡蚂蚁亡灵。

    “嬷嬷,把鱼肚子、鱼鳃、还有上面的小鳞都去掉吧,看看肚子有没有黑膜,有的话也要去掉。”

    厨房的丫鬟婆子们偷偷看了一眼赵淑,郡主去过厨房?以前从未来过,怎懂这些?

    她们是不敢问了,在心里还给赵淑找好了借口,郡主经常去宫里侍奉太后,在宫里学的也说不定。

    秦嬷嬷将赵淑说的都去掉后,抬起头来看赵淑。

    作为王府掌勺,秦嬷嬷的手艺和京城第一酒楼的大厨都能比上一比,作为手艺人,还是大师傅,在做事的时候其实很不喜欢有人指手画脚。

    秦嬷嬷此时是又怕又气。

    她抬头看赵淑,赵淑却没有看她,只见赵淑盯着鱼尾和鱼鳃之间的部位,指着鱼鳃与鱼尾只见的一条线道:“嬷嬷,将这条线取出来。”

    “郡主,赎奴婢无能为力,取下这条线就要割掉这块肉,会有碍瞻观。”秦嬷嬷觉得自己的手艺被冒犯了,那个人就算是郡主,她也不高兴。

    郡主可以卖了她,也可以打她,骂她,但是不能冒犯她的手艺!

    赵淑知道手艺人,尤其是大师傅,都是有脾气的,在现代有的大师傅,一个月就做一道菜,还要看心情的呢。

    她也不计较,毕竟自己还不能服众。

    “不能吗?我试试。”她拿起旁边的刀。

    “郡主,郡主,别伤到自己,小心。”毕巧站在旁边,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秦嬷嬷的为难,大怒,指着秦嬷嬷就厉声道:“秦嬷嬷,郡主说什么就是什么,哪那么多废话!”

    包括秦嬷嬷,一干厨房的丫鬟婆子都慌了,郡主竟然拿起了菜刀……

    赵淑在现代大部分时间都是需要做饭的,而且这一次她一点不介意用实力收服这帮厨房的丫鬟婆子。

    她用刀在鱼鳃和鱼尾下各切一刀,掰开,露出一条线,又用刀轻轻的拍打,慢慢将那条线扯了出来。

    “还真有一条线。”有人细声说。

    毕巧也愣住了,没想到郡主真的从鱼身上拔出一条线来,“郡主,您真厉害,奴婢都不知道这鱼身上有条线呢。”

    赵淑净了手,对毕巧道:“现在不就知道了吗?”

    “郡主,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毕巧已经决定,郡主要做就让她做,大不了不好吃再让人重做,然后说是郡主亲手做得就是了。

    “谁切豆腐的刀法好?”赵淑问。

    跟在秦嬷嬷身后的一个小丫头,低低的道:“奴……奴婢……切,切得好。”

    秦嬷嬷皱眉,很显然她不喜欢这个丫头此时站出来说话。

    赵淑将她拉过来,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长得很瘦,像是运营不良,“不要怕,我又不会吃了你。”

    小丫头想缩回去,但她的手被赵淑拉着,用蚊子才能听得到的声音道:“是。”

    “见过菊花吗?”赵淑和气的问。

    她这样和气,让厨房里的丫鬟婆子都看呆了,郡主原来这么温和?是谁说郡主凶神恶煞来着?

    那些传言莫非是假的?

    小丫鬟飞快的点了点头,赵淑放开她的手,指着水里放着的豆腐道:“把这豆腐切成几朵菊花,可以做到吗?”

    “可以。”小丫头松了一口气。

    “好,去吧。”赵淑示意她去切豆腐菊花,自己则吩咐道:“生火吧,准备好姜,姜要且成条状,要细。”

    人手充足,动起手来就快,很快锅洗净,放上油。

    闻到油香以后,她亲自将姜丝和葱放进锅里翻炒,闻到浓香后,“毕巧,把鱼放进来。”

    毕巧已经看傻了,听到赵淑的吩咐,她急急忙忙将鱼放入锅中。

    鱼煎黄后,秦嬷嬷递来一瓢水,赵淑看了一眼,“再加点,不够。”

    秦嬷嬷又加了半碗,赵淑看了没再让加,“放水。”

    水倒入锅中,小丫头的豆腐菊花也切了五朵,动作非常之快,赵淑看了那小丫头好几眼,真是身在宝山不知宝。

    “把菊花放进来。”

    小丫头有些迟疑,看了看秦嬷嬷,煮鱼放豆腐,真的可以?

    秦嬷嬷现在哪里还敢乱说话,低着头,谁也不看。

第二十一章 大夫

    小丫头求助无门,只好听话的将豆腐放进锅里。

    盖上盖子,“加大火。”

    秦嬷嬷的嘴角抽了抽,想说话阻止,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郡主,然后呢?”毕巧这么问,纯属是觉得接下来已经没什么技术活了,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堂堂郡主做一道菜就好了,厨房这种地方,不能久呆。

    “毕巧,府上可还有地骨子?”赵淑记得在这一年毕巧有过一此很严重的咳嗽,这年代感冒咳嗽都是不容易治好的,后来毕巧不药而治了,吃得就是枸杞。

    枸杞,又名地骨子,有清热止咳之效,在后来的几年后她也曾受冷咳嗽过,毕巧拿出枸杞对她说泡着喝,喝久了病就能好,她还不听。

    毕巧点头,“有。”

    “去拿几颗来。”

    毕巧走后,水已经开了,“现在用中小火。”

    露了一手,现在没人敢再有疑议,马上大火转中小火。

    赵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这些火,不知道添多少柴算是大火,多少柴算是中火。

    从厨房到毕巧的住处,其实不是特别远,来回差不多也就二十分钟。

    毕巧回来的时候,锅里的鱼汤已经全白了。

    她将一小袋子的枸杞都带了过来,赵淑取了七八颗,洗干净后,放进锅里,再次盖上盖子。

    眼看着差不多后,她便让人拿来双耳清花白瓷盖碗盛鱼及汤。

    做了鱼汤,她便没有再做其他菜,以前她是不进厨房的,突然一下子会做许多菜,说不过去,鲈鱼汤相对简单,不管别人怎么问,她都能圆过去。

    吩咐秦嬷嬷等人做了几个菜后,她便回了沉松院。

    刚到沉松院,派去请大夫的丫鬟们都还没回来,永王也去找卫廷司不在沉松院,她坐在抱夏,想着接下来的事。

    “毕巧,咱们去书房。”

    “哎。”毕巧本就忠心,更不会多问。

    来到书房,她提笔写了十张纸,每张纸上都有一个方子。

    在现代,她是学中医的,虽然还没正式出校工作,但当年她上学的时候记性还不错,实用的书她都会背下来的。

    她的导师经常说不把书背下来,不把每一株药材的药性背下来,到时候是会无心害人的。

    开错方子,用错药,古往今来,比比皆是,医者万万不可大意。

    写好方子后,外面有人来禀报,“郡主,大夫都已经上门了。”

    为了请动这些大夫,丫鬟本可是嘴皮子都说破了,众所周知,永王得罪了太医院院判,大夫们都不是很想搭理永王。

    不过,医者父母,他们也不会真的不来永王府,十个大夫,京城三分之一的医馆大夫差不多都被请来了。

    “毕巧,你去安排,把这些大夫们伺候好了,一个一个的带来见我。”

    毕巧迟疑,“郡主,这……”她想说这对声誉有碍。

    “没事,你跟着一起进来。”

    毕巧无奈,只得下去请人。

    十个大夫一碰头,大家心中就火了,好你个永王府,请了我来又请我的对头,这不是打脸吗!

    顿时就吵着要离开,小丫鬟们都没辙了,刚好毕巧走过去,她们像是遇到救命稻草般抓着毕巧不妨。

    “毕巧姐姐,您快劝劝大夫们。”

    作为王府的掌事姑姑,毕巧做事颇有一套,她笑盈盈的走过去,对着各位大夫们福身行礼。

    “怎不上茶?各位大夫是府上请来的贵客,要上最好的茶,还有宫里赐下的点心,都端上来给各位大夫们享用。”

    美人笑盈盈好吃好喝的奉上,这些男人们本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则,倒是不吵着要马上走了。

    喝了茶,吃了点心,有人忍不住问:“敢问姑娘,不知王府把我等唤来,是为何?”

    “对啊对啊,医馆里还有方子要开呢,若无事,我等就先行告辞了。”

    十个大夫,加上药童,七嘴八舌的,又开始吵起来。

    毕巧依旧是笑盈盈的,“各位大夫请听我一言,我知道各位大夫的手艺都是家传不传外人的,郡主已经安排好了,一个一个的去见郡主,费用是平时各位开方子的三倍如何?”

    作为王府掌事姑姑,这点主她还是能做的。

    君子是钱财如粪土,可谁没事和钱过不去?还是这么漂亮能干的女孩子请求,各位大夫都安奈住心中的不快,冷静了下来。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