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覆手繁华 >

第417章

覆手繁华-第417章

小说: 覆手繁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军说完伸出手拉住了太子的头发,一刀抹向太子的脖子,狠狠地隔了几下,圆滚滚的头立即掉了下来。

    太子的头颅被挑在旗杆之上。

    ……

    马瑞和舒王足足跑了一个时辰才敢停下脚步。

    两个人都是气喘吁吁。

    “舒王爷真厉害,”马瑞钦佩地伸出拇指,“这一路多亏有了您,否则……”

    “没什么否则,”舒王咧嘴一笑,“就算我不来,你也会想方设法动手吧?”

    马瑞脸上一红。

    舒王拍了拍马瑞的肩膀:“你是什么时候看准了裴杞堂?”

    马瑞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是有些人,见过一次,就足以让人钦佩,更何况裴四奶奶在太原向他要军帐的情形,如今还历历在目。

    “不过,这也是我该做的,”马瑞道,“我也是太原知府,不能让太原百姓,再一次陷入金国之祸中。”

    ……

    韩璋站在舆图前皱起眉头深思,如果不是收到了琅华的消息,他可能已经带着骑兵杀到了京城。

    他知道这对裴杞堂来说的确是个好机会,可若是因此出了差错,他这辈子都要懊悔。不光是他,裴杞堂也定然已经心急如焚。

    多等一天,京城就多一分危险。

    “国公爷,消息……消息来了。”

    传令兵大声喊着,“思州知府来送消息了。”

    韩璋眼睛一亮立即大步走了出去。

    思州知府已经躺在了地上,几天的赶路让他用尽了所有的气力。

    “你们有什么战报?”韩璋低沉的声音响起。

    思州知府咬着牙坐起来,看着韩璋那威武迫人的气势,思州知府精神一振:“国公爷,太子爷被叛军害了。”说到这里他眼睛一红。

    韩璋一脸惊诧:“你说什么?”

    思州知府连连点头:“我们……亲眼所见,太子殿下真的被……呜呜呜……”

    跟着一起来的将士都泣不成声,他们赶了这么远的路,就是来传递消息的。

    韩璋半晌才回过神:“你说太子……薨了?”

    思州知府将发生的事向韩璋说了一遍:“国公爷,太子爷死于金国和叛军之手,为了大齐……太子爷说……”

    周围一片安静,韩璋仔细地听着。

    思州知府道:“太子爷说,封关、救驾。”

    封关、救驾。

    一个是对付金国,一个是对付宁王。

    如果说太子糊涂了一辈子,那么唯有这一次是英明的。

    但是韩璋知道,这恐怕并非太子的意思,如果太子能如此聪明,也就不会落得如今的地步。

    “国公爷,我们该怎么办?”副将上前询问。

    如果是封关,他就要去真定、太原主持大局,那意味着他不能再去京城救驾。

    “韩家军多年驻守边疆,”韩璋道,“我们不能让边疆有半点的闪失,只有边疆无忧,朝廷才能安心地平息内乱。”

    “回边疆。”

    “回边疆。”

    “回边疆。”

    身边的将士们大喊起来。

    “好,”韩璋道,“三日之内,我们要让边疆的狼烟烧起来。”

    ……

    京城。

    裴家的屋子里,裴大奶奶盘坐在蒲团上,不停地念着佛经。

    自从京城被围困,她就是这样,一天只吃一顿饭,从早念到晚。她闭门不出,直到等来最终的结果。

    是裴杞堂赢还是父亲赢。

    是宁王赢还是皇帝赢。

    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父亲是宁王的人,之所以会在广南闹出动静,就是为了将裴家和禁军引过去。

    这样,宁王才能如此快地达到目的。

    …………………………………………………………………………

    今天的更新结束。

    同学们求月票,求留言,好不好嘛。

第六百八十四章 噩耗

    “大奶奶,外面好像又有消息了。”

    下人来送饭低声禀告。

    裴大奶奶抬起了眼睛,心脏慌乱地跳起来,她很害怕会传来不好的消息。这些日子她闭上眼睛就会梦到父亲、母亲,她明知道父亲打仗很厉害,却又怕会输在裴杞堂手下,她希望父亲能赢。

    即便是裴家可能会因此迁怒于她,她也认了。

    “什么消息?快些说。”裴大奶奶忍不住问过去。

    “听说外面有一队兵马偷袭了叛军,守城的将领在城门上看到的。”

    裴大奶奶十分失望,这算是什么消息,两军对阵什么事都可能会发生。

    “但是听说那些兵马全都戴了孝,白花花的一片,将宁王的军队吓了一跳。”

    裴大奶奶皱起眉头,披麻戴孝为什么?皇上好端端的在宫中,还有谁跟宁王敌对?难不成是哪位将军、大人。

    裴大奶奶眼睛亮起来:“这件事好好去打听。”她不能放过每个对她有利的消息。

    ……

    城墙上的赵廖望着下面厮杀的一支骑兵,不过才一百来人,却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手,虽然被困在叛军队伍中央,却依旧顽强地抵抗,试图冲出战阵。

    “怎么回事?”赵廖道,“我看着怎么像是荣国公的骑兵。”

    只有韩家军才会这样的厉害。

    “快,”赵廖道,“快去将闵大人请来,让他看一看。”

    一百多人闯入了宁王的大营,完全是在以命相搏,他们仿佛是想要抢夺什么东西,有的人身上还背着传递军情的信筒。

    闵怀看得眼睛发热:“这是韩璋的骑兵,他们一定是来送信的,快想方设法帮帮他们。”

    京城被围困,只能用这样的法子送信。

    这些人是拼了性命才到了城下,他们知道京城的守军不可能打开城门,他们只有像宁王军队一样,想方设法登上城来,可是他们在他们面前除了高高的城墙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叛军。

    什么事让他们必须拼了性命也要将消息送到。

    闵怀心中一沉:“定然是出大事了。”

    这样拼命的架势,甲胄外的孝衣,都不是个好兆头。

    “快想方设法帮帮他们,”闵怀立即道,“这样才能知道他们要传什么消息。”

    万一……

    赵廖有些犹疑。

    万一是苦肉计怎么办?

    “我确定这是韩璋的兵马,”闵怀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宁王练不出这样的兵,韩璋也绝不可能投奔宁王。”

    赵廖思量片刻终于下了决定:“快,弓弩手上,助这些骑兵破阵。”

    几百支箭呼啸而至,打乱了叛军的队伍,让骑兵终于得以喘息,他们兵分两路一支队伍向城门奔来,另一支队伍却继续杀向了叛军的兵马。

    信筒被绑在了飞爪上向城墙抛来。

    赵廖松了口气。

    赌对了。

    在这样的时刻每次的决定都可能关乎于所有人的性命。

    赵廖拿到了信筒,还没来得及仔细查看,闵怀已经看到叛军中有人用长枪挑起了一颗人头。

    “那是什么。”

    方才骑兵争抢的就是这颗人头。

    “是谁?”

    闵怀的心快速地跳起来,会是韩璋吗?宁王杀了韩璋,所以韩家军才会来夺人头。

    叛军拿着那人头就像是用一只绣球逗引着那些骑兵。

    那人一定没有想过,死了会被人这样对待。

    混乱之中,人头被不停地传来传去,穿着孝服的骑兵几次差点取回来,却很快又被击退。两军再一次支起了巨弩和抛石车,城上的守军也正式加入了新一轮的对战。

    终于人头再一次被抛起来,眼见就要落入骑兵的手中,有人掷出一柄长枪,不偏不倚将那人头钉在了城墙之上。

    短暂的安宁过后,骑兵望了望人头的方向,调转马头退出了战圈。

    赵廖看过去,那颗人头就在不远处。

    “拿回来。”赵廖立即吩咐。

    如果这支骑兵不出现,他也许不会在意,可是方才的情形让他知道,这人头定然非同小可。

    他必须拿过来仔细看一看,知晓这到底是谁。

    “快去,”赵廖大声叫着,“用抓手将人头拿上来。”

    一声令下,百户带着人立即去取。

    那头颅已经被砍下来好些日子,散发着一阵阵的恶臭,长长的头发垂下来,将整张脸挡住了。

    赵廖皱着眉头将那头发撩开,露出了藏在里面那张惨白的脸,他的一双眼睛仍旧睁开着,里面的眼珠却已经塌陷,仿佛已经被蝇虫蚕食剩下了空壳,可是那怨恨、恐惧、不甘的情绪却仍旧留在他的眉眼之中。

    赵廖的手开始发抖,一张面容慢慢浮现在他面前,他差点就将人头丢在地上。

    太子。

    这竟然是太子。

    太子死了,太子被宁王杀死了。

    怪不得,今日叛军会这样嚣张。

    赵廖正失魂落魄时,叛军的攻击更加猛烈起来。

    一只只燃烧的火球被抛进了城,城头的士兵被击中惨叫着摔滚在地上。

    满目苍夷。

    赵廖从来没有过这样颓败的时刻,也许他们会输,他们真的会输。

    这一战最为惨烈,守城的禁军死尸被高高地堆在一旁,城门好像随时都会被攻破。

    皇帝也被人从勤政殿后的暖房里请了出来。

    等在一旁的刘景臣等人都是面色难看。

    皇帝一时恍惚,仿佛宁王已经攻破了城门,杀进了宫。

    皇帝正要开口询问,常安康低声道:“皇上,老寿王来了。”

    寿王年事已高,早已经卧病在床,今天怎么会进了宫。

    皇帝愈发觉得不安。

    寿王被抬上了大殿,还没有说话却咳嗽一阵。

    皇帝吩咐内侍赐座,寿王却摇了摇手,带着颤音道:“是真的吗……外面的传言是……真的吗?”

    皇帝看向了刘景臣。

    大殿里一阵安静,刘景臣半晌才道:“皇上……太子爷……太子爷被叛军……被叛军害了,荣国公送了密报进京,请皇上查看。”

    皇帝仿佛被人一刀扎在了心脏上,滚热的鲜血冲进了头顶:“你说什么?”

    刘景臣道:“皇上,是……是荣国公的人在抢夺太子爷的……尸身,叛军就将太子爷的头颅钉在了我们的城墙上。”

    皇帝听着这话,眼前一阵发黑。

    头颅。

    太子被砍了头。

    皇帝忽然想起他杀了惠王和庆王之后,曾亲眼看过他们的头颅,不太像他们平日里的模样,带着失败者的苍凉和腐烂的味道。

    如今那头颅变成了他的儿子,会不会终究也会变成他。

    皇帝的手落在脖颈上,不,他怎么会有这一天。

    ………………………………………………………………………………

    所以说,这就是报应。

    求留言,求月票宝贝。

第六百八十五章 逼迫

    “太子尸身如今在哪里?”

    老寿王虽然声音沙哑,如今却带着几分稳住大局的威势。

    刘景臣道:“就在宫门口。”

    老寿王看向皇帝:“皇上总要去瞧一瞧。”许多事是真是假,要亲眼见过了才知道,尤其是这样的大事,不能假手旁人。

    皇帝站起身,寿王说的有道理,太子是他现在唯一的子嗣,太子的生死关乎着如今的政局,他必须要弄清楚整件事来龙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