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覆手繁华 >

第395章

覆手繁华-第395章

小说: 覆手繁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显然是个计策,在城门领防不胜防时,趁乱混入城内。

    这不是能摆在台面上的路数。

    裴杞堂就像他们事先探查到的那样,喜好出奇制胜,他手下的那些人常年在朝廷的追捕之下,练就了一身脱逃的本事,但是又能怎么样?

    周子安微微一笑,还不是落入了他们的陷阱。他之所以去裴家找姐姐,就是要让裴家知道,他们不想让裴杞堂来广南。

    其实他们早已经准备好,要等待这场大仗。

    裴家离开广南这么久,早就不知道广南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形,以为光靠太后和裴家从前的老关系就能在广南翻天,想的也太容易了些。

    这一次他们定然要打个胜仗,这样他就能请父亲向三娘提亲,想到这里,周子安心中满是雀跃。

    等待了这么久,周家终于该翻身了,就让大齐的人知道,周家到底是什么人。

    ……

    京城。

    每天卯时琅华都会如约来到福安公主府。

    齐玉双正在和西夏的女使说话,见到琅华来了立即笑起来:“琅华,快过来坐。”

    “听说今天王妃会来。”琅华笑着走过去。

    院子里都挂起了红灯笼,看样子是要一家人吃顿团圆饭。

    齐玉双鼓起了嘴,看了看身边的女使,女使立即带着一干人退了下去。

    “我才不想让母亲过来,”齐玉双抬起头来,琅华一双清亮的眼睛照着她的影子,脸上满是笑容,看起来十分的漂亮,可是比前两日还是少了些什么,“琅华你……”

    齐玉双没有继续说下去。

    琅华有些奇怪:“怎么了?”

    齐玉双的脸豁然红起来:“我母亲最近特别奇怪,让我学这个学那个,每次过来都唠唠叨叨,从前母亲可不是这个样子,昨日干脆说,让我跟你学一学……”

    “学什么?”

    齐玉双这样吞吞吐吐,琅华一时不明白。

    齐玉双咬了咬嘴唇,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怎么才能夫妻和顺。”说完这几句话,齐玉双的脸上已经满是红霞。

    就连琅华也不由地羞怯,两个女孩子对视一眼又笑起来。

    齐玉双道:“其实我并没有想这些,这是两国联姻,那个李默大约只会将我看做大齐的公主,我也只是将他当做西夏的皇帝,说白了就算是普通的人家还会有妾室,更别提一国之君,大齐的公主,西夏的皇后,都是个名头……其他的……也不能强求。”

    琅华拉住了齐玉双的手,玉双是在出嫁之前有了恐慌。

    “你别在意……”齐玉双笑道,“我就是随便说说。”其实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打心里也羡慕琅华,能够有一份好姻缘,找到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多么的不容易,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愿望和福气。

    可她是和亲公主,是带着目的嫁入西夏的,不该有这样的期盼,否则将来的日子就会更难过。

    “我告诉你,”琅华道,“我也害怕。”

    琅华目光闪烁:“我也怕过几年,裴杞堂待我就不像现在这般,说不得他也会纳妾。”将来万一他真的坐在那个位置上,定然要充盈后宫,从古到今就没有哪个皇帝是守着一个女子过日子的。

    齐玉双没想到琅华也会害怕。

    琅华笑道:“成亲那天,我还后悔了,心里就是觉得没有着落,一时觉得不如留在家里,在娘家无论我将来做什么,祖母和父亲都会支持我。”

    齐玉双感同身受地颔首。

    琅华道:“可是嫁过去之后却很好,裴家长辈都爱护我,裴杞堂也真心待我,将来会如何谁又知道,就算是想破了头,也没有个答案。”

    “一定要我说,就是真心相待,能得到固然是福气,得不到将来也不会后悔。”

    齐玉双仔细地想着,心中忽然就舒服了许多,原来人人都一样。

    是啊,谁又能看到以后呢。

    齐玉双笑出声:“你现在是不是特别想让我早点出嫁,这样你就可以去广南找裴四爷了。”

    琅华伸出手按住齐玉双呵痒:“对了,我就是要你早点嫁走,这样我就少了麻烦。”

    齐玉双边躲边笑。

    琅华虽然担心裴杞堂,但是也舍不得玉双,她希望齐玉双能够幸福,李默是受过苦的人,应该懂得体贴和珍惜身边人,只希望玉双能够成为他的身边人。

    五月十六,福安公主的送亲队伍正式启程,琅华强忍着分别的情绪,却仍旧忍不住伤感。

    太后也跟着叹气:“真是便宜了西夏,送去一个东平还不够,如今又搭上了玉双,哀家身边就这么几个好孩子,一个个都被西夏人娶走了,东平就是眼光好,早知道应该将……”

    太后说到这里没有继续。

    琅华知道太后指的是齐玉环姐妹,那些获罪的女眷如今都在京中的宅子里关着,由宗室照顾,庄王妃和侧妃不用说,这辈子别指望会走出来,齐玉环这样年轻的女子,可能会被皇上赐婚,却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

    没有人愿意娶一个罪人,有这样的妻子,这辈子就别再指望会有好前程。

    太后将花斛递给琅华,琅华摆在矮桌上。

    太后道:“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琅华端了杯茶给太后:“再过两天。”

    太后盘算着:“东西都准备好了?”

    琅华颔首。

    “就剩我这个老太婆在宫里了,”太后忽然觉得寂寞起来,真是越老越怕冷清,她习惯了琅华时不时地进宫来陪她,“希望这件事快点结束……不过到时候,你们又要搬去广南了。”

    太后话音刚落,程女官进来禀告:“太后娘娘,方才勤政殿那边传来消息说,金国派了使臣来。”

    “什么?”太后抬起了眼睛。

    ……………………………………………………………………………………

    来了。

    让章节评论区热闹热闹。

    来吧都来吧。

    寂寞地深夜,就靠这点安慰了。

    这个月马上月底了,还有没有月票,给教主点吧,可怜巴巴~

第六百四十七章 求和

    金国建国至今不过才十个年头,几年前还是舆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却一眨眼的功夫吞下整个辽国,成为雄踞北方的大国。

    就算是大齐,也没有如此让人惊诧的历史。

    太后道:“当时金国和辽国开战,谁也没想到金国打了一路的胜仗。”

    没有人会相信,否则太子也不会在金国和辽国交战的时候,赶去西京捡便宜,结果连自己也折了进去。

    虽然大齐和金国没有太多的冲突,但是金国俘虏了大齐的太子,光凭这一点两国就算结下了恩怨。

    “金国使臣怎么会在这时候来。”这才是让琅华最在意的,若说是为了庆贺大齐和西夏联姻,应该在玉双启程离开大齐之前递国书。

    若不然就是皇上有意在隐瞒此事,皇上这样做,是因为太子吗?

    现在看来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赵氏怀了身孕,可是没生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一胎到底是男是女,太子尚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儿子,自然有他的价值。

    太后看向程女官:“去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程女官很快就打听到了消息:“金国确实是来庆贺大齐和西夏联姻的,只是皇上一直没有下令让金国使臣进京。”

    太后脸上浮起一丝早有预料的神情。

    程女官接着道:“金国送来了不少的贺礼,听说还有蒋老将军的遗骨。”

    琅华听得这话,十分惊讶。当年那场战事结束之后,朝廷下令收敛大齐将士遗骨,却一直没能找到蒋老将军,蒋家人只得为老将军立了衣冠冢,没想到时隔这么长时间,金人却将蒋老将军送回了大齐。

    金人在盘算些什么?

    太后靠在软榻上:“来者不善,”说着看向琅华,“你想去广南,恐怕要等些日子了。”

    金国使臣突然到来的确让人起疑。

    琅华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在她离开京城之前,定然要弄个清楚。

    琅华和太后说完话,坐车出了宫。

    刚刚到了裴家,老乐就迎上来:“奶奶知道金国使臣的事吗?”

    琅华点点头:“你也收到了消息?”她要说消息传得太快,还是一切安排的太过悄无声息,宫里宫外竟然同时知晓。

    老乐道:“金国使臣已经到了山西的驿站,今天下午蒋家人也出了城。”

    蒋家得知了蒋老将军遗骨的消息,所以才会着急去往山西。

    蒋家人见到金人会怎么样?

    琅华一时也吃不准,这件事定然会起波澜,到底哪里会出问题,还要静观其变。

    可惜裴杞堂不在家,否则她可以和裴杞堂好好商议一下。

    琅华吩咐老乐:“你也安排几个人追着蒋家人过去。”有什么消息,她要立即知晓,这样才能有所准备。

    ……

    勤政殿,皇帝脸上浮起一抹冷笑。

    刘景臣将金国的国书逐字逐句地念给皇帝听。

    这已经是第三遍。

    皇帝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国书中满是对大齐的恭维之词,语气低声下气,如同一个属国。

    皇帝觉得自己仿佛豁然高大起来。

    西夏和大齐结亲,几十年内绝不会起战端。让他最为厌恶的金国,也送来这样一封如同降表般的国书,只能证明大齐在他手中国力鼎盛。

    他特意等到福安公主离开京城之后,才同意金国使臣前来觐见,就是为了让金国难堪,没想到金国还是照样送来贺表,一群人启程前来京城恭贺。

    “他们到底要什么?”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

    刘景臣立即跟了过去:“金国虽然吞掉了辽国,但是国内的情况却不太好,辽国的旧部四处起战端,金国的国力本就薄弱,这样长年累月的打仗,已经难以应付,去年北方大旱,金国粮草不济,饿死了不少的战马。面对同样情形的西夏,却因为与大齐的榷场贸易轻易地度过了难关,所以金国才会这样迫切地想要与大齐互市贸易。”

    皇帝冷哼一声:“那些金人在太原杀了朕那么多兵马,转脸却要与大齐交好,亏他们想得出。”

    刘景臣目光闪烁:“若是金国肯还回太子爷呢?皇上也不会考虑与金国开设榷场吗?”

    皇帝皱起眉头:“刘卿是什么意思?太子失德与那李常显串通,在太原损失了我大齐几十万兵马,就算是回到大齐,朕也会废了他的宗室身份。”

    刘景臣躬身道:“太子回到大齐,自然任由皇上处置,只是如今流落在外,到底让皇室颜面无光。”

    这句话戳到了皇帝心里。

    再不济也是他生的,每次只要想起太子,他心里总有几分不舒服。这些年后宫嫔妃的肚子全都没有动静,无论他吃多少仙丹,竟然都没有半点的用处,现在能够依仗的也就只有废后赵氏。

    王朝没有储君,就等于少了半壁江山,他总是觉得皇位摇摇欲坠。

    皇帝重新坐下来,他已经拟了名单给礼部,很快后宫就会进新人,等到紫金观修葺一新,天师炼出仙丹,也许就会有变化。

    可万一没有效用呢?

    趁着金国一心求好,他是应该未雨绸缪,哪怕那逆子无用,他也可以亲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