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覆手繁华 >

第313章

覆手繁华-第313章

小说: 覆手繁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要挟我父亲,我们家一次还去了寺里还愿,可是一夜之间方家却翻了口供,就连我们家的姻亲陆家也四处宣扬是顾家和裴家联手陷害他们,这样颠倒是非黑白却偏偏有人相信。从前被沈昌吉陷害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害怕,因为至少知晓是谁在害我们,现在不一样,父亲一直好好的办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太后想起之前琅华入宫时她说的话,她想要琅华嫁给宁王,琅华不肯答应,顾家该不会是认为,这件事是她授意人去做的吧?

    裴家是皇上的亲信,顾、裴两家若是结亲,顾家可能也会和裴家站在一起,顾家从前是为她办过事的。

    她的确有理由对不听话的顾家小惩大诫。

    可是她却清楚,她没有这样做。

    太后脸色阴沉,是有人在故意利用她,所以琅华会和太妃说那样的话,让太妃提醒她不要冲动行事。

    内室里响起轻微的声音。

    胡仲骨快步走进来道:“宁王爷快要醒过来了,太后娘娘过去瞧瞧吧!”

    太妃微微一笑:“醒过来就好,醒过来就没事了。”

    琅华上前将太后搀扶起来,太后走到门口吩咐琅华:“你们在这里等着,虽说行医之人百无禁忌,毕竟男女有别。”

    太后突然这样说,是想要告诉她,太后并没有因为宁王的事迁怒于她,顾家的事和慈宁宫无关,所以也不会让她因为宁王有失名声。

    琅华向太后行礼。

    太后一步步走向了内室,宫人上前打帘,太后走进去却停在了屏风后。隔着屏风,太后看到宫人在向宁王身上淋着水。

    宁王嘴里传来轻轻的呻吟声,整个人不安地在水中舒展着手脚,是要清醒过来的样子。

    太后向程女官点点头。

    程女官立即示意宫人将一瓢冷水浇在宁王身上。

    冰冷的水,让太后仿佛感觉到了寒意。

    此时此刻她心里不知被什么情绪塞满,担忧、犹豫、怀疑和恐惧,第一次她这样害怕看到眼前此情此景,生怕会发生她意想不到的事。

    她忍不住走出去先去喊宁王的名字,太后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冲动。

    ……

    终于宁王醒了过来。

    他茫然地睁开了眼睛,很快就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他下意识地动了动手臂,却发现整个人被浸在了水中。

    眼前的宫人显然发现他醒了过来,却没有发出半点的声音。

    他这是在哪里?这是在做什么?

    ………………………………………………

    这一章我只想说。

    嘿嘿嘿。

    谢谢大家的月票,让月票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爱你们呦。求月票,求留言,求推荐。

第五百一十章 备受打击

    宁王抬起头来,房间周围皆是雕梁画栋,再往上是一幅长长的山松图,这是太后娘娘过寿时,皇上命宫中画师为太后画的长卷,寓意康健、长寿,其实在提醒太后不要再插手朝政,安心颐养天年。

    这是慈宁宫没错。

    可是他为什么会在一桶冰水当中?

    身边的宫人见他醒过来,脸上是惊诧和欣喜,却一个个都不肯说话,他身边所有的一切都透着股蹊跷。

    宁王张开嘴想要说话,却又硬生生地将喉咙里的声音吞了下去。

    他不能说话,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地琢磨,随随便便说出来,就可能会换来不好的结果。

    他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是不是还在慈宁宫,他还是不是宁王,或者这里到底是现实还是他的梦境。然而袅袅升起的熏香扑向他的口鼻,让他的思维有些混乱,不如往常的清晰。

    宁王下意识地向屏风后望去。

    ……

    屏风后的太后静静地看着宁王。

    这一刻周围十分的安宁,仿佛已经没有半点的声音,宁王没有大喊大叫,更没有挣扎着惊慌失措。恰恰是这一瞬间的冷静,让太后的心沉下去。

    这就是她害怕看到的蹊跷吗?

    她的儿子,她最心疼的小儿子,会不会在骗她。

    太后慢慢地从屏风后走出来。

    四目相对,太后那双清澈的眼睛徒增了些伤感,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宁王原本沉着的眼眸中却多了几分的慌乱、无助。

    太后紧紧地攥着帕子,转眼间恢复了常态,先开口道:“宁王醒过来了?”

    模样十分的关切,声音中却夹杂着一种让人不易察觉的疏离。

    “母亲,”宁王挣扎着要起身,一时水花乱溅,“这是要做什么?母亲救我。”

    宁王向太后伸出了手。

    不知怎么的,太后忽然想起从前的事来。想起她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将几个孩子辛辛苦苦地生下来,又抚养他们承认的情形。她生皇上时野心勃勃地想要助先皇成就一番大业,将皇上交给了乳母,后来生了惠王和庆王,虽然当时内宫渐渐稳定下来,情况有所好转,她和几个孩子之间也是聚少离多。到了宁王,也许是她年纪大了些,想要亲手抚养自己的孩子,好好地做一回母亲,虽然这样不合规矩,先皇却力排众议,让宁王留在了她身边。

    太后还记得宁王小时候的模样,生了一张团团脸,就像只小圆子,五官长得十分的绵软,看起来就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最喜欢缩在她身边听她讲故事,每次她哄着他睡觉的时候,他的脸上都会浮起心满意足的神情。

    所以宁王中了毒,她才会感觉到扎心的痛苦。

    她的宁王,她善良又懂事的小儿子。

    难道是她错了吗?

    “母亲……”宁王嘴唇冻得发紫,眼睛通红,仿佛是只受了惊吓的小动物,随时随地都可能再晕厥过去。

    “快将宁王扶出来。”太后吩咐程女官。

    说话间,满身是水的宁王被宫人七手八脚地抬出来放在了榻上,女官七手八脚地将宁王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拿来锦被盖在他身上。

    宁王手脚不停地挥舞,屋子里顿时乱成一团。

    “宁王,”太后声调略高,“不要再闹了,这是在给你治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虽然受些苦楚,好在已经平安醒过来,好好地让女官给你换了衣服,免得着凉。”

    程女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太后要对宁王说这些话。

    虽然句句都是实情,可是宁王心智不全,根本听不懂这话的含义。

    太后这是怎么了?急昏了头不成?

    “娘娘,”程女官立即上前,“奴婢扶着您坐一会儿吧,既然宁王爷醒了您也该安心了,其余的就交给奴婢们做。”

    程女官拉起太后的手,才发现太后手指冰冷如霜,也难怪会这样,皇上和太后母子之情已经淡薄,所以实际上太后只剩下了宁王唯一一个儿子,宁王再有个三长两短,太后娘娘定然是大受打击。

    “顾大小姐说了,只要快些换好衣服,再用些药,王爷不会生病。”

    太后点了点头,坐在锦杌上。

    宁王的情绪也渐渐平稳下来,缩在被褥之中,一双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

    “你好好歇着,”太后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宁王,“想要做什么就跟宫人说,不要再乱来。”

    太后垂着眼睛,声音有些僵硬。

    宁王一把拉住太后的手:“母亲别走……母亲在这里……”

    “外面还有事等着哀家去处置。”太后说着直起身,没有再看宁王一眼,转身走出了内室。

    宁王紧紧地看着太后的背影,目光中仿佛有一丝光芒渐渐地沉了下来。

    ……

    见到太后走出来,太妃立即站起身:“宁王怎么样了?有没有大碍?”

    太后收敛了心绪,恢复常态:“已经好了,还是琅华的法子好,没有半个时辰人就清醒过来。”

    “阿弥陀佛,”太妃念了句佛语,“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琅华服侍太后坐下来,又从宫人手中接过热茶端给太后。

    “那赵氏……”太妃眉头微蹙,一脸为难,“要怎么处置?宁王有没有说昨日都有谁给他端了吃食?昨晚侍奉的宫人不多,审问起来应该也不难。”

    太后端起茶喝了一口,整个人看起来异常的沉静,半晌才道:“让人将赵氏送去勤政殿,就说慈宁宫出了事,到处乱成一团,赵氏怀了身孕,留在这里万一有什么闪失,哀家可是追悔莫及,赵氏虽然有错,她怀着的毕竟是皇上的骨肉,要怎么处置就看皇上的意思……”

    太妃惊讶地张开嘴,她怎么也没想到太后下这样的决定,这样一来不管赵氏和赵家会怎么样,都与慈宁宫无关了。

    太妃道:“那宁王的事……”

    “慢慢查,”太后放下茶碗,迎上太妃的目光,“你说的对,越是遇到大事,哀家越不能冲动,有些事既然出在慈宁宫,就必然能查出个结果,不急于一时。”

    ………………………………………………………………

    下面继续。

    那些说见到后面就投票的同学,该你投票啦。

    求月票,求留言,求推荐~

    乖乖地求。撩。

第五百一十一章 震怒

    太妃从太后淡然的语调中听出一股雷霆万钧的气势。

    仿佛整件事已经被压下。

    内侍将赵氏送去勤政殿,太后娘娘的怒气也消减了些。

    可不知道为什么,太妃却感觉到,太后准备要大动干戈。

    太妃不由地看向旁边的顾琅华,顾琅安静地坐在太后身边,仿佛并没有察觉出异样。

    太妃却知道,这样恰恰表明了,琅华是真的已经明白太后的用意,也知道太后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太妃再次对顾琅华另眼相看,她活到这样的年纪,在宫中一辈子,自认为没有什么参不透的,可是这次的事,却让她眼前蒙了一团迷雾。

    相比之下,顾琅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比她要看得要透彻。

    太后看向程女官:“在宁王住处仔细地找,所有侍奉过宁王的人,都要搜身,包括宁王从宁王府带来的下人。”

    “将问的每句话都记录清楚,呈给哀家查看。”

    程女官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从太后眼睛里看到了沉静。

    此时的太后像极了先皇驾崩时的模样,威慑地把控着朝局,眼睛里却平静如水,不起任何的波澜。

    这样才是最可怕的。

    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太后用出了这样的气势。

    程女官不明白,是她看漏了什么吗?

    “太后娘娘,”一阵疾呼声传来,“太后娘娘,奴婢冤枉啊。”

    那声音越来越近,宫人上前撩开帘子,宁王身边侍奉的汤嬷嬷顿时被推了进来。

    汤嬷嬷是宁王还在宫中做皇子的时候,太后赐给宁王的,皇上登基之后,汤嬷嬷带着四个宫人,两个内侍跟着宁王一起出了宫。

    这些年汤嬷嬷将宁王照顾的很好,太后娘娘一直很满意,不论年节都会给汤嬷嬷一份赏赐。

    汤嬷嬷抬起头,恳切地看向太后:“太后娘娘明鉴,从王府到宫中奴婢一直忠心耿耿侍奉着王爷,奴婢怎么可能会害王爷,绝不会动这样的心思啊。”每次太后召她说话,目光中都满是信任,宁王妃出了事,也不过是对她稍加盘问,并没有难为她,这一次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