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日本1946 >

第75章

重生日本1946-第75章

小说: 重生日本19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处“异国”,没有钱。被当作外来敌对分子,户栗郁子焦灼万分。她的那些阿姨、叔叔们为了自保,在左邻右舍的压力下,也不得不撇清“海外关系”。他们要求户栗郁子离开。所谓“亲戚”,在利益攸关的时刻。格外经不起考验。

    战争就像海啸,席卷一切,对谁都不留情。二十五岁,原本是个尽情享受大好青春的年纪。如果在美国,户栗郁子很可能已经有了第一份工作,也许是为家里的杂货店搭把手,也许是做与自己学习了几年的动物学专业有关的事,她会拿自己的钱买喜欢的东西,口红,发夹,漂亮衣服……她也可能有了自己的男朋友,周末约会,煲电话粥,谈着青涩而甜蜜的恋爱,畅想未来。

    可战争击碎了一切幻梦,残酷的现实是:她被困在日本,在日本人的监牢里,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不过,即使身陷囹圄里,她似乎也只对美国有好感——她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她始终视自己为标准的美国人,黄皮肤的美国人,她要求狱方把她美国公民关在一起,她需要依靠融入一个小团体冲淡内心的孤单。日本官方答应了她。可作为交换条件,她得去日本广播台做播音员。播一档英语节目,名字叫做“午夜时分”。

    户栗郁子开始以“孤儿安”为名在午夜的短波频率中播音。时尚的美国流行乐,甜美的女性声线,包括户栗郁子的“午夜时分”在内的日本电台英语女播音员的节目,很快在美国海军士兵中打开了市场。温婉的女声点亮了“寂寞军士俱乐部”漆黑的小岛之夜。

    纵使户栗郁子们愿意保持着低调,美国海军也开始执意管这些娇滴滴的日本女播音员叫“东京玫瑰”,后来,这个名字几乎成为日本女播音员代称。据说,当时参与日本电台播音的女播音员有十二个人之多,她们大多数会说英语,并且,她们大都在战争时期就已经放弃了美国国籍。

    只有户栗郁子坚持立场。她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可历史的反讽在于,当战争结束后,偏偏是这个选择“效忠”的户栗郁子,成为“东京玫瑰”里唯一被美国政府逮捕的人。

    作为“东京玫瑰”的代表人物,户栗郁子一直否认自己为日本电台做过反对美国的宣传。即使在被捕之后,她也一直强调,自己在不得已的为日本电台工作期间,也始终以一种隐蔽的讽刺的声调播音,好来破坏日本的战时文化宣传。而且,作为美国人,“叨在同胞”,她帮美国战俘想办法弄来食物、药品、衣服,一有时间,她甚至还会去关押地看望战俘,好让他们心里存有希望,继续撑下去。

    美国政府却不相信户栗郁子。战争结束后,美国人登陆日本,他们足足把她关了十二个月,在穷尽各种方法也没能找到给她定罪的证据之后,终于在1946年秋天,将她无罪释放。(未完待续。。)

    ps:  这个是真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武器专家

    可能是真的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军队呆三年,母猪变貂蝉”,温柔俏皮的东京玫瑰成了当时美军士兵的大众情人,理由是‘东京玫瑰‘甜美的声音,是伴随着他们度过艰难岁月的一个礼物,很多美国兵就是抱着‘一定要打到东京看看这个东京玫瑰‘的念头才挺了下来。麦克就是当时美军士兵的其中一员,所以他和他身边的战友对东京玫瑰的感情很深,因此当他得知户栗郁子将要以叛国罪被论处,才会自发的组织起来为她的事情而奔走努力。

    而唐宁则是因为当初他刚到日本的时候负责的就是宣传部,自然会对这个本领域的传奇人物有所了解,不过当他看完这个东京玫瑰、海上女妖的照片之后,就一丁点别的想法都没有了。今天听到麦克提起这个人,才勾起自己曾经在宣传部的回忆。

    以唐宁的本心来说,这种事他是不愿意管的,不过麦克这个老朋友难得开一次口,他总不好直接拒绝。而且也不需要他去奔走,只要做个态度,给吉米发个电报也就是了。但是为了表示重视,他特意对麦克表示,自己将亲自跑一趟美国去为此事奔走,不过事实上他这只是一个借口,他真正要去的地方是英国。

    唐宁此次英国之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人,这是一位德国金属冲压专家,名字叫做格鲁诺夫,说起他的名字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的一项发明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

    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原有工艺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看来,这实为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但实战中mg42的优越性却显露无疑,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底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美国兵称mg42为‘希特勒的电锯‘。

    格鲁诺夫虽然不是像卡拉尼什科夫或者加兰德(m14的发明者)那样的枪械大师,但他的研究思路倒是很合乎唐宁的要求,如果说二战时期的德国极度缺乏金属资源的话。那么现在的日本就几乎是根本没有金属资源,所以能省则省。

    历经接近两年的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唐宁在小仓的军工厂终于初见规模,可以生产一些轻型枪械,而且由于受到了红色中国即将成立的影响,美**中加快了“轻型步枪研究计划”(其实这个计划从1945年二战结束就开始启动了,主要是由于m1的质量太大、弹容量太少。所以一直都想研制一款新的步枪来取代),现在已经允许各家兵工厂拿出样枪参与竞选。

    由于唐宁的军工厂甚至都没有正式的运营资格,所以他根本就没办法邀请到那些枪械大师,原本还想仗着先知优势去把卡拉尼什科夫的ak47给弄来,在武田毅雄这里失败之后。他才开始四处寻找优秀的轻型武器设计师,可结果让他很是沮丧,现在好的武器设计师要么在苏联,要么在美国。

    最后当唐宁看到格鲁诺夫这个不算是武器专家的武器专家的资料之后,却是眼前一亮,脑洞大开。他的想法是虽然自己的军工厂没有实力来设计新的武器,但是借由地域优势和身份优势,自己必定会获得一部分轻武器军需订单,那么到时候如果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料,自己的利润相应的也就越多,这样看来,这个格鲁诺夫反倒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对于格鲁诺夫来说,mg42虽然举世闻名,但对于他个人来说却是一个噩梦,首先,他是一个金属冲压专家,而不是武器设计师,设计mg42只是无心之举。其次,mg42并没有带给他什么荣耀,反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二战期间,甚至有特工为此前来刺杀他。而等到战后,由于德国是战败国,他又是德军中出名的研发人员,所以几乎没有人来聘请他。苏联人绝不接受一个德国鬼子来做自己的同事,而美国那里虽然不介意他的国籍,但是研究思路上完全不同,所以他也没去。至于其他国家,都是在致力于恢复经济,没有人想要研发武器,自然就没有人来聘请他。

    因此当唐宁前来找他的时候,他虽然感觉很是意外,但还是同意了见面,不过当他听到唐宁的要求的时候,还是显得非常郁闷,抱着头说道:“天啊,难道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把我当做一个武器设计师了吗?可我明明是一个金属冲压博士啊!”

    唐宁反应了一下,才听明白格鲁诺夫的意思,于是笑着解释道:“格鲁诺夫博士,我想您是误会了,我这次请您来并不是来设计武器的,我是看重了您在金属冲压上的研究,可以使得生产过程中省时省力、节约资源。”

    格鲁诺夫不敢相信的看着唐宁,问道:“你说的是真的?你不是来找我做机枪的?”

    唐宁耸耸肩:“就像您刚才所说的,您是一位金属冲压专家,又不是机枪专家,那我找您做机枪干嘛?您的任务就是怎样在现有工艺上节省更多的金属,来降低我的成本。”(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主

    听到这样的条件,失业许久、生活窘迫的格鲁诺夫自然再无顾虑,很是痛快的就答应了唐宁的邀请,这就回家进行安顿和整理,三天之后就跟随唐宁前往日本。说起来,他对于日本的印象要比欧美更好,因为他觉得到了那里或许就没有人再拿他当做一个武器设计师来看,而可以放心的研究自己的金属冲压技术。

    搞定了格鲁诺夫的唐宁心情大好,离开了咖啡馆就逛起街来,打算给自己的几个女人买点礼物带回去,但是当他经过一个剧院门口的时候,他的脚步却停了下来,这个剧场今天上映的是一部音乐剧《鞑靼酱》。

    正常来说,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唐宁都不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音乐剧这种东西从来就不是他所能欣赏的了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部音乐剧的名字他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纠结了半天,他索性买了一张票。

    果不其然,唐宁绝对不是一个适合看音乐剧的人,才看了不到五分钟他就伴着歌声睡着了,直到身边的人将自己推醒,他才摇头笑笑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实在是太过荒唐,有这个时间做点什么不好,非得跑来看什么音乐剧。

    可就在他站起身打算离开的时候,他再一次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极为熟悉的身影,为了确认一下,他特意揉了揉眼睛,又往前走了几步仔细看了一下,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自己为什么看到《鞑靼酱》这个名字的时候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因为这部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剧里有一个他在后世最喜欢的女明星参与其中,那就是在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的奥黛丽赫本。

    由于唐宁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奥黛丽赫本,她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他更是看了无数遍。所以对她的生平也仔细的关注过,因此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现在也就是1949年正是赫本刚刚渡过最艰难的岁月,开始步入演艺道路的时候,这部《鞑靼酱》也可以算是她正式参演的第一部音乐剧。

    见到了自己曾经的偶像,唐宁自然不肯错过机会。虽然他在英国认识的人不多,而且也不方便高调行事,但他知道有一个方法肯定能过吸引这个时候的奥黛丽赫本,那就是好莱坞。

    奥黛丽赫本一直都梦想能够成为明星,在1944年荷兰饥荒的时候,即便她吃不饱肚子,经常要以郁金香球根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