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日本1946 >

第4章

重生日本1946-第4章

小说: 重生日本19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省太原煤矿等地。

    三菱财阀的船舶部于1943年独立出来,和股份公司岗崎本店合并设立了三菱汽船公司(后未的三菱海运),承担运送水泥、钢铁、水产、石油等物资。

    1937年,三菱又设立了三菱房地产,它在合资公司中成立最晚,从事建筑设计、监督和继续扩大九之内等地的业务,同时它向朝鲜投资,从事办公楼租赁和住宅公寓的建设、管理等。后来,它在国内还设立了军需工厂。

    三菱的化学工业是起步较晚的部门。1934年,由三菱矿业和旭销子共同出资在福岗县黑崎正式创立了日本焦油工业股份公司,生产以煤为原料的化肥以及工业药品和特殊化学药品等,后来也同其他部门一样在中国东北、台湾和朝鲜等地投资,并在日本国内各地设立工业公司,着手建设综合的化学工业。该公司1940年改为日本化成工业,成为三菱的分系公司;

    1944年,又和旭销子合并,改名为三菱化成工业股份公司。旭销子是岩崎小弥太的弟弟岩崎俊弥创立的。

    1930年岩崎俊弥死后,由岩崎小弥太继承。在日本化成时代,它又合并

    了新兴人造丝股份公司,经营化学针织工业,它是今日三菱人造丝的雏形。在三菱重工业方面,1938年,开始建造超级战舰。“武藏”号(7·2218吨),历时4年,于1942年竣工,成为海军主力舰艇。1939年,建成“零战”号。又大批量生产车辆、枪炮等兵器,形成包括造船、航空、内燃机等多领域种类齐全的综合重工业基地。无论规模,还是生产能力以及技术水平,

    都可谓雄居日本首位,令其他部门望尘莫及。

    充当三菱组织润滑剂的三菱银行,1943年的存款额达4。8亿日元。1945年,存款额达121。7亿日元。这一年,该行以政府的金融机关强化政策为指导,合并了第百银行,又买下了森村银行、金原银行、东京中野银行。当时,该行分店达170个,从业人员达6900人。

    第五章三菱的灭亡

    一、美军占领

    1944年7月开始,日本本土遭到美军飞机的大规模空袭,三菱旗下的工厂遭到极大破坏,生产力急剧下降。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军占领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8月30日,麦克阿瑟的座机徐徐降落到日本的厚木机场,麦克阿瑟身上没配带任何武器,只戴着太阳镜,嘴里叼着烟斗,潇洒轻松地从座机上走了下来,充分显示了胜利者的骄傲与威严。

    美军占领日本以后,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占领政策,如解散日本军部、指定战犯、解体财阀、开放土地、妇女参政、组建工会、内务省解体等,这些政策彻底动摇了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如果从社会学观点来看,在盟军对日占领政策当中,开放土地和解体财阀两项措施,具有最为深刻的意义。在日本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财阀是造成战争犯罪的元凶,必须承担战争责任,尤其三菱是日本重工业的重心,曾协助日本军部大力推进军需产业,是协助大日本帝国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对占领军颁布的解体命令,其他财阀很快就作出了反应,大都对占领美军表示了恭顺服从态度,申请作自发性解体。而三菱财阀则顽固不化。岩崎小弥太至死都强调:”我们只是遵从国策、全力以赴为国家尽义务,毫无可耻之处。”岩崎小弥太认为如果是占领军直接下达命令,要求财阀解体,作为战败国的国民,无可反抗。然而,由日本政府出面要求财阀解体,日本政府成为美军的代言人,对此岩崎小弥太一直耿耿于怀。战争期间,岩崎小弥太过于劳累,早已卧病在床。日本战败两个月以后,岩崎小弥太还支撑病体,与当时的澁泽敬三藏相进行交涉。岩崎小弥太与澁泽敬三藏相的会谈,自然不会有什么成果。在与“终战联络事物局”的儿玉谦次总裁面谈时,岩崎小弥太也怒气冲天,激烈抨击日本政府。然而,日本政府当时已完全受控于美国占领军,不仅政府的政客、军人,甚至连财阀的负责人都有被指控为战争

    犯人的可能。

    盟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极为强硬,没有丝毫回旋余地,而且国内攻击财阀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应由财阀来承担,正是财阀疯狂追求利润才引发战争的。因而财阀也越来越孤立,无论岩崎小弥太如何抵抗,最终依旧没有逃脱被解体的命运。

    1944年10月29日,岩崎小弥太因患病住进了医院。当天,日本四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的代表人员被召集到大藏省。三菱商事会长田中完三代表三菱财阀参加会议。大藏省要求四大财阀发表愿意采取自发性解体的共同声明。

    1945年11月1日,在东京丸之内的三菱本馆,按照岩崎小弥大的解体承诺,召开了最后一次定期股东大会。这次大会,岩崎小弥太因病未能参加,由船田雄一理事长代理主持。

    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办理了岩崎家族的退任手续,并选出了新的领导成员。退任的除了岩崎小弥太社长、岩崎彦弥太副社长以外,还有众多在三菱中担任高级职务的人,如董事会理事长船田雄一、常务理事平井澄、董事加藤武男(银行出身)、三桥信三(仓库)、山室宋文(信托)、斯波孝四郎

    (重工)、监查役铃木祥枝(东京海上)等人。由田中完三(三菱商事)就任新社长,铃木春之助、石黑俊夫就任常务理事,开始进行清算工作。

    岩崎小弥太在东大医院的病床上听到了该次大会的详细报告。12月2日深夜,他病情突然恶化,大动脉破裂,转瞬间就离开了人世。有人说岩崎小弥太是气死的,不管事实是否如此,总之,他是在三菱王朝覆灭之秋离去的。岩崎小弥太过世,留下了先行退离第一线、年纪较长的岩崎久弥。岩崎小弥太生前曾站在第一线,以独裁者的身份至死抵抗,而岩崎久弥则以强烈的自我抑制,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岩崎久弥在东京下谷茅于的住宅被没收作为美军将官的住宅,他所剩下的财产,仅只有土佐老家的土地,以及在东京驹丛的基地。由于无法缴纳税金,未广农场一半的土地,也让给了富里

    村。

    岩崎久弥于1955年去世,时已91岁高龄。在去世之前,他一直住在千叶县三菱所经营的未广农场的别墅中,未广农场后来全部让渡给千叶县以及佣人们。这个才华横溢、远见卓识的老人,一直默默忍受着命运的转变。岩崎久弥的长女——泽田美喜,在神奈川县大矶从事保育事业,开设育幼院“伊利沙白圣达斯之家”,以收养混血孤儿闻名于当地。

    二、接受股份

    最初的财阀解体是把被指定的控股公司即财阀家族所拥有的股份全部放出去。执行机构是1946年8月成立的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

    控股公司及财阀家族被放出的股份是非常庞大的。战前的1945年,三

    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财阀控制着国内法人企业经营资本金的1/4,这样庞大的股份最终被哪里吸收了呢?有这样一组数据:

    1949年度个人持股比率是69。14%。这就是说,财阀的股份被分散给大

    量的个人股东。但实际上,个人股东只是徒有虚名的空架子。因为在当时的通货膨胀下,一般百姓都勉强维持生计,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再购买股票。所以,这些股票是由公司向领导、从业人员提供贷款,以个人名义购买下来的,本质上还是公司拥有股份。而且财阀们为了躲避盟军总司令部属下的“经济科学局”的追查,还拚命地把股份向关系户手中转移。

    曾有人说这种财阀解体的“空架子”为战后财阀的再集结提供了温润的

    土壤。但是,当时对岩崎家族而言,财阀解体却是严峻的、逃避不掉的。岩崎家族被指定为财阀家族以后,担任三菱公司的领导成员,受到严格的限制。岩崎家族共有11人被禁止到三菱任职。这些人是:岩崎久弥、岩崎彦弥太、岩崎高弥、岩崎恒弥、岩崎忠雄、岩崎淑子、岩崎孝子、岩崎胜太郎、岩崎康弥、岩崎辉弥、岩崎八穗,其中只有岩崎忠雄一人曾于1972年担任三菱水泥化成社长。岩崎家族的独裁控制彻底土崩瓦解了。

    三、被指定为控股公司

    1946年9月6日,三菱本社被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指定为控股公司,同

    年10月1日正式决定解散,到了1952年,才完成清算工作。除三菱本社以外,被指定的三菱关系公司还有三菱重工、三菱商事、三

    菱电机、三菱化成和矿业(都是1946年12月8日第三次指定),亲戚公司

    日本邮船也于12月7日第二次被指定为控股公司。在一连串的的财阀解体命令中,三菱商事的解散和三菱重工的分割是最猛烈的。

    1946年12月28日,三菱商事被第三次指定为控股公司后,31日,美国占领军接管了总公司大楼。转年1月4日,美军发布了追查战犯的第一号敕令,1月15日,服部一郎社长退出临时股东总会,商垣膝次郎就任新社长。半年以后,盟军总司令部属下的“经济科学局”下达了解散三菱商事的命令。接到解散解命令时,三菱商事职员达4086人,经营额达60。7亿日元,资产

    达19。7亿日元。三菱商事曾提出若干个分割方案转达给经济科学局,却被毫不留情一律驳了回来,最终,三菱商事被分裂成139个独立公司。

    比起三菱商事来,三菱重工可以说算是幸运儿了,三菱重工当时在各方面都堪称日本最大最强的公司,它下属的军需工厂是日本对外战争的强大后盾,在财阀解体中,自然是重点对象。

    1946年4月,三菱重工制定了按造船、机械、车辆三大行业分割的方案·并提交经济科学局。之后又准备了多种分割方案,甚至提出独立成23个事业所的提案。但不知什么缘故,经济科学局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态。在这段时间里,三菱重工做了最坏的打算。

    但是,随着美苏对立及矛盾激化,美国的对日政策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三菱重工最后受到了宽大处理,于1950年1月按地域被分割成东日本重工、中日本重工、西日本重工三个公司。

    1952年4月日美签订了和平条约,三菱商标又重新复活,上述三公司分

    别改称为三菱日本重工业、新三菱重工业、三菱造船。直到1962年6月再合并的这段时间里,三公司各自独立存在发展着。

    三菱重工被分割成三大块之后,三菱矿业只剩下了煤炭部门和金属部

    门,后者分离出来,设立了太平矿业(现在的三菱金属)。三菱化成被分割为日本化成(后来的三菱化成)、旭硝子、新光人造丝(现在的三菱人造丝)。三菱电机因为在战前曾和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签订了技术援助合同,经高杉晋一社长的巧妙周旋,毫发未损地保存下来。另外,由于担心分割金融

    机关会产生大混乱,三菱银行被改为千代田银行。

    贰二战后的三菱第一章三菱企业再集结

    一、三菱商事大合并阳和不动产事件

    七零八落的三菱公司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战后,它们以强劲的势头进行集结与重组。

    在比较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