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美利坚大帝 >

第333章

美利坚大帝-第333章

小说: 美利坚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就是大家的共同点多,文化上,国民的心理状态……

    但是,学这个新唐帝国还真的很不甘心,原因还是因为,这是个汉人搞的国家嘛……

    这……两个原因好像要说的东西是相反的吧?

    对呀,清廷现在就是这么的矛盾呀,他们一方面是觉得大家差不多,可另一方面他们在心里还设防,防备汉人!

    那么学谁呢?

    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目标,就是现在正在进行明治维新的日本!

    此时的中日两国还算是友好的,而且日本现在正在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君主立宪制改革,这整个的程序。还有立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呀。而且。大家都是黄种人嘛,日本以前不是也学习我们,大家在文化上有共通性。

    不得不说,满清的统治者并不傻,他们找的这个方法,从成本上来看,其实是很低的,这个方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于是。这个计划定了下来,要改革,要学习日本,要搞君主立宪制,那么具体要怎么搞呢?

    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也许是合计的挺好,计划的不错,可真的到了实施阶段,没准会难以成行,所以。真正的具体实施细节,这很关键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师现成立督办政务处。望地方各督抚,能对当今政事提出独到的见解……”

    这是一个圣旨,这个圣旨是直接发到各个地方督抚的手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中央现在成立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不干别的事儿,就是要搞体制改革,而现在这个机构,需要地方上的大员们,你来提一些个意见,也就是我们大清的这个改革可怎么改。

    那怎么改呢?也就是说这个具体的过程,地方上有什么意见吗?

    简单来说,就是慈禧以及恭亲王,此时这些个改革派,嗯,他们都变成了改革派了,他们需要地方上的大员写奏折,体制改革地方上也绕不过去嘛。

    那这个奏折怎么写呢?

    “老夫近来痼疾频发,此奏折实在无能为力……”这是曾国藩回的话。

    “臣读书少,怕误了正事……”这是左宗棠回的话。

    “臣的字不好,实在是有碍瞻观……”这是李鸿藻回的话。

    都不写!谁也不写!

    而且这些个理由,左宗棠5岁开始读书,他读书少?

    其实,满清政坛上有一种手段特别的有意思,要做一件事,或者不能做一件事,但是给出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就比如现在的左宗棠,但这么做其实是在传递一种讯息。

    我就是要搞,没有理由!爱咋咋地……

    或者我就不这么干,没有理由!爱咋咋地……

    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种理由简直是太扯了,而潜台词便是如此,只不过大家不好把话给说的太明白而已。

    满清的政坛上经常这么干,皇帝啊,臣子啊,大家都明白这个意思,那既然如此。

    你们不是这么干吗?没关系!

    “……曾国藩,李鸿章……,入督办政务处听差……”

    又一道圣旨,把地方上最重要的大人物给弄过来了,曾国藩都牛啊,他来督办这个政务,你们看着办吧!

    那这回写还是不写呢?

    还是不写!

    其实,就从地方上来说,这样的奏折他们根本就写不了。

    此时的满清地方大员,已经是各个都是诸侯了,就说之前闹义和团,这帮家伙都私底下跟洋人达成了协议,你们要去打京师,没问题呀,只要不打我们就好。

    还行,这些个协议没有搞的太公开,于此也能看的出来,地方大员们都是各怀鬼胎的。

    但他们不写这个奏折,不是因为怕朝廷的体制改革成功了然后威胁他们的地方权力,他们想的是别被朝廷方面抓住把柄!

    就这么简单,因为这是改革啊,就是要变化呀,那变化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跟以前不一样了,不一样的话那未来是对是错,会不会搞的不好,这谁也不知道。

    那么,身为一方大员,你现在去瞎白呼,说一通,未来要是改革出了问题,那还不就是你的责任吗?这一方大员还能当的下去?

    地方上的督抚都是久在官场之人,他们怎么会看不出这些个事情?

    那么如此情况,慈禧会怎么做呢?

    派出考察团,去欧洲考察君主立宪制!

    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不是不干吗?那老娘亲自来干!

    你还真别说,慈禧还真的是够坚定的,她现在还真成了改革派。

    这个考察团,那自然就是由爱新觉罗家族最信任的一些个王子王孙们组成了,让他们出去看看,他们总不会骗人吧?而且看到的东西,也就可以很好的带回来,我们大清要改革,定然用的上嘛。

    想的是非常的好,但是在考察团要在塘GU上船的时候……

    轰隆!(未完待续……)

    PS:那啥,香港的经济现在有一点儿小问题哦,那就是现在的房租大大的降低,特别是商业房租,这可是一个领先指标,也就是在房价之前的指标哦……那边的房子还没跌,但是交易量已经是巨缩了……然后,港青去挺李超人,呵呵……好吧,黑车不能多说啥,反正他们现在也算是求仁得仁,至于未来会如何,反正港府现在是撑着呢,苦撑……好吧,黑车真的不能多说了,真的,大家都当黑车啥也没说哦,好了,最后求支持!多谢!

第三百八十四章 慈禧,请叫她改革家!

    “告中华国民书:满清政权不得人心,他们对内压迫民众!对外谄媚洋人!极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能事!这样的政权简直就是我中华之大敌!在此,我杨广仁代表中华复兴党,号召我中华国民,共同对抗腐朽的满清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在塘GU的爆炸事件之后没多久,杨广仁便在日本的长崎发表了这么一片激情洋溢的讨清檄文!

    这篇檄文当然就是把满清给骂了个体无完肤,然后直指满清统治是非法,他们以少御多,就应该把这些个鞑子给赶出去,我们汉人江山就由我们汉人来统治,当然了,这个概念是中华民族,大了不少。

    但是这篇檄文也是直接的就承认了,那个爆炸就是我们中华复兴党干的!

    首先,这个党吧,当然就是杨广仁搞出来的,结党嘛,想干点儿事儿你就得这么来,先团结一批人,而至于这些个人,基本上还是以洪门的人为主。

    之前不是利用了一下太平军嘛,后来发现太平军不行,有了他们老百姓都不过来,于是就舍掉,而现在那就只有依靠自己的老哥们了,都是洪门中的骨干。

    这些个人之前大多还是从中国这边跑出来的,跑到了新唐国的,这帮人一开始就是跟着杨广仁又出来的,因为他们也想驱除鞑虏呀,着急嘛。

    这些人里就有一个叫周自立的,他就是写这篇檄文的,要不以杨广仁的水平。这还真有点儿费劲。

    其次。这个党成立的地方其实是檀香山。也就是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只不过现在的这个地方挺有意思的,这个夏威夷本来不属于任何一国,但是因为往来的华人实在太多,新唐国崛起了嘛,大量的华人在这里中转,那么干脆吧。

    这个檀香山已经是华人的天下,杨广仁在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土皇帝。一方面他本来就是帝国的大员,另一方面他还控制着橡胶生意,还有就是好多的华人需要从这里走,他也算是服务他们的。

    而又因为李梦杨对于自己的老战友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人家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嘛,所以这个地方也就算是默许了杨广仁。

    杨广仁算是把檀香山给搞成了一个基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基地,但这个……说实话,当这个爆炸事件出来的时候,李梦杨马上就联想到了另一个叫基地的组织……但你还真别说。吸收了不少的人来。

    虽然太平军的事儿杨广仁办的不地道,但是这个恢复中华。此时登高一呼,虽然不能说是云集而影从,但是在海外华人的心里,那绝对是非常拥护的!

    于是,复兴党就吸收了不少的人,好多都是热血青年,而且本身这个党还是从洪门发展来的……这回杨广仁学乖了,他没有直接打出洪门的旗号,因为洪门跟太平军,在老百姓的眼中真心差不多……所以,这样的一个组织,自然就吸引了不少的江湖人士。

    王隐林,梁坤,黄澄可,周泰,苏黑虎,苏灿……

    当初,李梦杨得知这些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别的人他不认识,可是这个苏灿……

    “这几位都是谁啊?黄飞鸿你认识不认识呢?”好奇之下呀,李梦杨这个皇帝还给杨广仁去了一封信,因为这个苏灿啊,他真心的是不能不想到星爷跟大哥龙啊!

    结果很快那边杨广仁就回信了,里面还写的是惊讶万分。

    “本来我们也想拉黄麒英入伙的,可是……陛下,你怎么知道人家的儿子呢?”

    算来也对,以李梦杨去美利坚的时间,他是不可能知道黄麒英的儿子呀,纵使他很可能知道黄麒英这个人,因为毕竟他有些名气呀。

    这个……李梦杨只好先忽悠过去了,可是现在杨广仁怎么在日本呢?

    他不在日本不行呀,因为檀香山毕竟离大陆太远了。

    党也是结了,然后还给了满清一个下马威,之所以炸这个清廷的欧洲宪政考察使团,这背后自然有着深意,那就是杨广仁也觉得,如果让清廷改革成功了,也就是他们进入了君主立宪制,那么自己这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工作就不好办了呀!

    对,就现在,好多的人都觉得是体制问题,定体问嘛。

    那么,清廷的反应如何呢?

    这个爆炸呀,说实话,真心就是一个恐怖事件,虽然复兴党把这个爆炸的执行人,也就是跟这一起被炸死的刘三胖,赞扬为民族英雄,为反清革命流血只第一人,但是这真的是个恐怖行动。

    “复兴党的行为是不道德!是恐怖的!我们大英帝国表示强烈谴责!”

    “复兴党根本就非法的组织!我法兰西共和国不能坐视不理!”

    “我德意志帝国表示强烈谴责!”

    反正欧洲列强对这个事儿那自然要说三道四了,就连之前在巴黎杀了好几万的巴黎公社成员的法国人都好意思出来谴责,这……没办法,他们一直都是双标婊。

    那清廷呢?

    “即日起,再选贤能出访欧洲!”

    这就是慈禧的态度,她是一方面积极的抓革命党,一方面是又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欧洲,去看看人家的君主立宪制是怎么搞的。

    也就是手,慈禧铁了心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改革家的气度呀!

    按理来说,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很年轻就进入了深宫的老娘们,虽然她很聪明吧,但是她的经历很难让人往改革派的方向联想呀,她肯定是一个保守派呀!

    其实,这没错,慈禧自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她想的就是要守住这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呀。但是,这里面可是有几个原因的。

    改革的事儿,恭亲王力推,虽然慈禧对恭亲王那是看不上眼儿,总想着把这个老家伙给弄下去,可是恭亲王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呀,他可是慈禧老公的弟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