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281章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281章

小说: 九州河山皆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嘘寒问暖又披衣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呼“明主”。

    降清之后,洪承畴便就此与之前判若两人,竭心尽力为“我大清”出谋划策,比起范文程、宁完我等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后世有人推测,洪某人降清,终究还是因为贪生怕死,而为满清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则是为了自身的脸面和利益考虑。其心理说得通俗点无非就是如此:你们不是都笑话我洪某人当了汉奸了吗?那我便帮着主子一统天下,让你们都梳辫子当汉奸,到那时你们又能比我强到哪儿去?

    但不管是因为何种心理,洪承畴的降清之举都已为万人所不耻,招来了无数明嘲暗讽。当年,他为了感念崇祯皇帝的隆恩,曾自拟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等他降清之后,便有人在原来这副联上加了两字,变成了“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表忠心的对联立时变成了对汉奸贰臣的讽刺。

    去年五月,坐镇南京的洪承畴在亲自指挥镇压了吴胜兆起兵之后,许多被俘的反清义士也对其极尽嘲讽、蔑视。著名的少年英雄夏完淳故意装作不认识洪承畴,并大骂他冒充英烈之名,被洪某人恼羞成怒地下令处死。随后,洪承畴希望找回点脸面,又亲自审问参与起事的原明朝中书舍人殷之辂:“汝是明朝多大官,作谋反大逆的事?”,不料却再一次被打脸。殷之辂反唇相讥道:“汝是明朝多大官?作谋反大逆的事?”,也被恼羞成怒的洪承畴下令处斩。

    单就名声上来说,洪承畴即便在自己的家乡也早已臭了大街,不值得一提。自从他去年因父丧回乡守制以来,早年的亲朋故旧几乎无人上门,就连他的母亲傅氏和弟弟洪承畯也都搬出了洪家老宅,不再与他见面。大门前的路面更是不知被多少唾沫浇灌过。

    此刻,洪家老宅深处一灯如豆,洪承畴披衣坐在书房里,愁眉紧锁。

    他这倒不是因为众位亲友乡邻对他的态度,对这些事他早已习以为常。而是因为今日有清帝的圣旨传来,委任他为湖广等五省经略,”驻于武昌,以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经略湖广、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并敕谕抚镇以下咸听节制,攻守便宜行事,满兵当留当撤,即行具奏。”

    另外,因去年的荆州之败,满清的湖广官场也被做了重大调整。原湖广总督罗绣锦因荆州之败而被追责免官、召还京师,湖广总督一职改由“剿抚地方得力”的原宁夏巡抚胡全才接任。其余地方官员,如湖广巡抚何鸣銮、偏远巡抚线缙等人也被一一追责,只不过由免官召还改为了戴罪留任。各镇守武将,武昌总兵张国柱、汉阳总兵魏守职、偏远总兵余世忠以及各督、抚标营总兵等也在之前被洪承畴以“剿贼不利”为由向清廷建议或撤职或调离,空出的职位由新来的一干武将接替。

    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委以重任,洪承畴既有感于“圣上隆恩”,也深切地预感到了此行的任重道远。(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洪公初定平南策,南昌阴云风满楼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白天接旨的时候洪承畴倒也表现得很干脆,叩首谢恩、山呼万岁,并热情地招待了宣旨的使者们。可是等送走使者后,洪承畴的笑容很快消失不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地图,看邸报,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至近,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端着一个黑漆木盘走进了书房,木盘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和两样小菜。只见这位年轻人眉目间与洪承畴颇有几分神似,他正是洪承畴的长子洪士铭。

    “父亲,多少吃一点吧。”

    “先放下,我自有分寸。”洪承畴头也不抬。

    洪士铭作为洪承畴之子,继承了父亲年轻时的读书天赋,年纪虽轻,但在去年已经中了满清的举人,见识自然也不差。此时,见父亲满脸的阴云,他立刻猜到了**分:“父亲可是在为湖广局势担忧?”

    洪承畴并未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邸报,又靠在椅背上仰头闭眼沉思了片刻,这才轻叹了口气道:“不为此事又能为何?虽然有时不得不说几句鼓舞人心的大话,可有些事终究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如今湖广局势危急至此,其根源大半在贼将庞岳,能够掀起这等风浪,此贼又岂是易与之辈?”

    洪士铭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道:“自去年荆州之战以来,湖广官场普遍弥漫着对庞贼的畏惧情绪。如今父亲为稳定人心,白天当着天使的面,言语上对庞贼略表轻视也未尝不可。可庞贼既能令智顺王、续顺公等百战骁将折戟沙场。在统兵用兵上便定有过人之处。又观其治理地方,屯田养兵等等。皆颇具章法。由此看来,庞贼实乃我朝之劲敌。需得小心应对才是。”

    洪承畴摇了摇头:“此贼用兵倒是的确无甚过人之处,排兵布阵上中规中矩,甚至略显拙劣。至于治理地方、屯田养兵等等,亦不过如此。单论统兵用兵之才,当今天下良将胜过此辈者,不说车载斗量,至少也是大有人在。庞贼之所以为庞贼,主要在于他拥有另外三点过人之处。”

    “不知父亲所说的是哪三点?”洪士铭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

    “眼力,胆量。心胸。”洪承畴不急不徐道,“而在这三点当中,又当数其眼力为最甚。让我至今难以理解的是,此贼仿佛总能看透我朝的虚实,进得以从容不迫地行事。”

    见洪士铭若有所思,洪承畴继续道:“这样吧,日升(洪士铭字日升),我不妨举个例子。倘若你身处庞贼之位,去年面对襄阳叛贼王光泰的求援时。首先会作何考虑?”

    “自然是先辨明敌我态势,考虑敌方是否会有大批后续援军赶来支援,之后再决定是否出兵。”

    “没错,为将者一般都会先做这般考虑。哪怕是再雷厉风行之人。也总免不了耗费一些时日。而到了长驱深入敌境之后,因为心存顾虑,不知敌方援兵会何时抵达。通常又会力求速战速决。”洪承畴说到这儿,脸上竟浮现出一丝隐隐约约的苦笑。“可庞贼却是恰恰相反,出兵前雷厉风行。刚从广东班师便又主动挥军北上,深入我境之后则又是大摇大摆,即便在荆州城下受挫也是不慌不忙,放心大胆地施展他那并不高明的诱敌之计。他既能如此行事,唯一的解释便是,他早已看出我朝暂时无太多精力顾及湖广,故而才如此胆大妄为。若单只一次倒还能解释为巧合,可他的判断已不止一次得到了印证。从当初敢以万余人马横扫两广,到如今全无顾虑地在辰州练兵,莫不是如此。其眼力之准,实在是出乎寻常。”

    洪士铭听得也是一脸的严肃,的确,一个总能看穿你虚实的敌人,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是多么平庸,都会随时给你带来致命的威胁。这种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另外,只要想到了便果断去做,这便是他的胆量。能够顾全大局,不为微末之利而与友军相争,这便是他的心胸。庞贼既有了这三点过人之处,尽管用兵上有所欠缺,亦不再妨碍他成为我朝之大敌。而应对这一大敌,也绝不会像我在众人面前说得那般轻巧。”

    “那敢问父亲可有了良策?”

    “好在只有一个庞贼,应对起来虽有些棘手,却也并非毫无破绽可循。只要找准根源,此贼将不攻自破。”洪承畴直起了腰,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庞贼当前的最大弱点便在于钱粮,其麾下水陆兵马已将近四万,在广东甚至还有一支海师,每年所需岂是小数?湖南各卫所虽有产出,也不过是令其全军勉强果腹而已。至于军械铠甲、战马车船以及将士的薪饷等等,耗资甚巨,目前远非庞贼自身所能筹集,伪朝的拨付亦不过杯水车薪。据我所知,目前庞贼军中所需的这些款项有一部分是他劫掠所得,大部分还是来自两广。其岳父乃原南海巨寇刘香,曾与郑芝龙并驾齐驱、纵横海上多年,攒下的财富无可估量,如今刘香虽已死,其家族仍可在财力上称雄两广,替庞贼供养几万大军完全不在话下。不过,这既是庞贼的助力,也是其最大的弱点。”

    洪士铭顿时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如今庞贼兵锋虽盛,但在钱粮上已过多地依赖两广,而他又远在湖南不能及时顾及这处财源之地。只要我朝能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福建或赣南攻取两广,再以大军自湖北压境,庞贼便会犹如无根浮萍,不攻自破?”

    洪承畴脸上的欣慰之笑稍纵即逝,叹息道:“只可惜,摄政王给我的密信中……”

    说到这儿,洪承畴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密信中涉及的机宜,即便是父子之间又岂能泄露?而洪士铭也甚是机敏。不动声色地将话题移开:“那么父亲准备何时动身前去武昌赴任?”

    “正月一过,便立即启程。只要我走了。你祖母自然也就肯回老宅来住了。”洪承畴脸上尽是苦笑,“到时候,你再替我多尽孝道吧。”

    听到这自嘲之语,洪士铭心里也不大好受,正想说点什么却被洪承畴制止:“行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些事我从来都没放在心上,你也不必耿耿于怀。旁人说三道四也好,往我们家门口吐唾沫也罢,都随他们去好了。史书。终究不是由他们撰写。”

    洪士铭点头应诺:“是,父亲。”

    等到洪士铭收好盘子离开,书房内便又只剩下了洪承畴一人,坐了大半天,他也感到有点不舒服,于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随后又慢慢地踱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大地图前,若有所思。

    地图上,只有湖南、贵州、两广、云南以及四川和江西的南部少部分地区依然用朱砂涂着红色。虽已偏居一隅。可依然是那么的醒目。看了一阵,洪承畴伸出右手遮住了湖南、赣南和广东,用一种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自言自语道:“若无庞贼,这些地方恐怕也早已纳入大清治下了吧?”放开手的同时。一声叹息。

    此时,多尔衮的那封密信的内容又浮现在洪承畴的脑海里。大意是:洪承畴上任之后,应立即收拾人心。尽快稳住湖广局势,不管是需要人、钱还是物。均可如实奏报,朝廷都会优先拨付。此外。大概在二月底或三月初,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与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将率一支八旗大军南下,在会合江南等地绿营之后抵达武昌,再度南征,力求一举歼灭明军庞岳部以及闯营余部忠贞营。洪承畴到任后,需得提前为南征大军筹集部分粮草等等。

    对于南征,洪承畴自然是赞成的,对南征确立的两个主要作战对象——庞岳部与忠贞营,他也没有异议,只要先搬掉这两个障碍,之后的事自然会水到渠成。唯一令他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多尔衮在信中表示,此番南征仍将以岳州一带为突破口。

    舍易求难!洪承畴当时就暗自摇头,这就好此,面对一头恶狼,不去打它薄弱的腰部,反而面对面地去和它撕扯,该是何等的不明智!难道去年豫亲王多铎南征的教训还不够吗?

    不过后来,洪承畴也很快理解了多尔衮的决定。如果今年这次南征不以堂堂之阵找回去年丢失的脸面,而是选择绕道,那将来还有哪一部兵马敢与湖广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