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169章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69章

小说: 九州河山皆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奴酋多铎对此城是势在必得啊!他是铁了心要至我们湖广镇全体将士于死地了!”庞岳毫无表情地感叹道。

    “自从跟随大人抗击清虏起,属下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张云礼脸上也毫无惊慌之态,反而显得凛然无比,“得知奴酋多铎在扬州、江阴等地制造了滔天血案之后,属下更是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今日能与其在此城堂堂对阵,即便战死也在所不惜。真到了形势进一步危急的时候,恳请大人允许属下亲自上阵与清虏厮杀。属下虽然长期掌管参谋司,但过去的搏杀之技也未曾有丝毫忘却。”

    庞岳点头道:“子彬能有此决心,甚好!只要我镇将士都能坚定决心,清虏也未必能逃得了好去。多铎想消灭我们,我们岂能让他轻易如愿?就算全军覆灭,也要先打断他的手脚,挑断他的经脉,让他今后再也不能从容作恶!”

    张云礼说得没错,能够与江南大屠杀的元凶、华夏民族的死敌多铎进行正面对决,亲手向他讨还血债,即便战死又有什么遗憾的?!眼下的形势虽然较为危急,但当初阎应元不过微末小吏,尚且能组织全城军民抵抗八十一日,自己手下尚有万余人马又有何惧哉?庞岳在心中默念了一阵,继续将目光投向了已经打得热火朝天的战线。

    ……

    东面城墙的两个大型缺口处,激战正酣。陷阵营以及临时火器队的官兵们依仗着城墙坍塌后留下的废墟抵拼命抵挡着清军的进攻。这两处的城墙坍塌后留下的废墟都形成了一个近一丈高的斜坡,虽然攀爬起来依然不太容易,但比起直接从城头进攻不知轻松了多少。因此便成了清军的重点进攻位置。

    当清军蜂拥着开始朝斜坡顶端爬来时,临时火器队的官兵先进行几轮齐射。等清兵冲到近前,陷阵营的刀盾兵和长枪兵便接替上来,与清军进行白刃战,火器兵则推到城墙后列队,准备随时对付清军中的那些漏网之鱼。

    由于地形限制,陷阵营自然没办法再像平地上那样发挥方阵作战的优势,而是拆分成一个个以鸳鸯阵为蓝本的小型战斗团体。团体的成员之间以及各战斗团体之间又相互配合,共同御敌。参谋司很早就之前根据庞岳的吩咐制定过相应的训练大纲,陷阵营的将士们也对这一战术进行过长期苦练,因此在面对清军的进攻时依然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将嗷嗷叫着冲上来的清兵一个个砍死或者刺死在断墙处。

    但清军也有着自己的办法,那就是使用火炮,也正是这种方法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有时候,缺口处的陷阵营官兵正在与敌厮杀,却不料正面的清兵纷纷向两侧散开。还没等明军官兵及时作出反应,远处早已装填完毕的清军红夷大炮便朝着缺口处开了火。不少躲之不及的陷阵营官兵在顷刻间化作漫天飞舞的血肉。

    不仅如此,有时候清军还使起了诈,先是假装朝着两侧散开,等到陷阵营官兵误以为炮弹打来、退下去躲避的时候他们便一齐从缺口处涌入,将毫无防备的陷阵营官兵砍倒在地。多亏了陷阵营官兵们训练有素、作风顽强,才一次将清军打了回去,但随着清军冲击的次数一次次增多,陷阵营的抵抗也显得越来越吃力。

    其他两面城墙的情形都是如此,并且。由于刚锋和破军营的装备水平和老兵比例都不如陷阵营,南北两面的防线比东面更为吃紧。

    除了从缺口处进攻之外,还有部分清军竖起长梯从城头进攻。衡山县城的城墙不高,两丈多不到三丈的样子,对于攻克了无数雄城险关的清兵根本算不得什么。并且清军指挥官也很善于抓住时机,往往先让炮兵对着城头进行猛烈的炮轰,将城头的守军逼退。然后炮声一停,步卒便开始向竖起长梯向城头攀爬。

    ……

    “赶快示警,鞑子又上来了!”东面城墙上的某处,一名留在城头警戒的陷阵营什长对着身边的旗手大喊道。

    刚才。清军对这一段城墙进行了猛烈的炮轰,将城头的守军逼了下去。炮声刚停,等在侧方的清军步卒便再次如同潮水般抬着一架架长梯冲了过来。

    旗手赶紧向正在城下躲避的官兵们发出信号,等到示警信号的官兵迅速沿着马道冲上城头。在摸清了清军炮兵眼下的主要意图已经由摧毁城墙专为杀伤城头的守军之后,明军官兵们便不再躲得过远,就在城墙根下躲避,一有情况便立即上城,以免被清军抢得先机杀个措手不及。

    “狗鞑子,爷爷就在这儿等着你们!”罗文广一边大喝着一边带着身边的一司火铳兵冲了上去,一双腿虽然粗短,但速度却丝毫不慢,几乎可以排在前十。这种每战身先士卒的作风丝毫不像一个千总,倒像一个什长,连累得他身边的旗手也有些手忙脚乱,举起他的千总认旗气喘吁吁地跟上。与此同时,陷阵营的长枪兵和刀盾兵也在本营军官的带领下紧跟在火铳兵身后往城头上跑去。

    罗文广刚率队冲上城头,便听到一阵“梆梆”的闷响,只见十来架长梯搭在了垛口处,溅起了一片土灰。

    在罗文广的命令下,冲上城头的火铳兵们迅速散开,第一排士兵举起事先装填好的火铳对对准了垛口外已经踩上了长梯的清兵。陷阵营的长枪兵则在火铳兵之后列队,持枪而立,做好了与敌近身搏杀的准备。

    “开火!”

    “砰!砰!砰!……”

    城外的墙根下顿时传来一阵惨叫,随后,城下的一片箭雨接踵而至。

    ……

    二里外的织金龙纛下,多铎看着前方的战况,面色铁青。他已经暗暗地做出了决定,如果这一次依然打不开局面,便继续像昨日那样,集中多门红夷大炮直接对着城墙猛轰,把原先的口子扩大,再多轰出几个口子,看明军还怎么据城而守!

第八十四章 衡山血战(五)

    时间在血腥惨烈的厮杀中一点点流过,很快便临近中午。又是一上午的激战过去,但清军依然没能彻底攻下城墙,突进到城中的兵力都在明军的反击下退了出来,总的态势又回到了开战前。城头依然飘扬着湖广镇的红旗,只是城墙比之开战之处更显残破。

    临近中午,双方的官兵厮杀了许久,已经显出疲惫之态,都需要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以恢复体力。于是,随着多铎下令鸣金收兵,上午的战事便正式告一段落。城中的明军自然是没有余力出城追击的,因此没有轻举妄动,除了重伤员被抬往城中救治之外,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原地休息,等着伙夫们将饭食搬到阵地上。辅兵们也没有放过这一宝贵的停战时机,抓紧时间对城墙的缺口处进行修补,能补上多少是多少。

    再次攻城失利,多铎的心理虽然有些恼怒和焦躁,但还没有到爆发的地步。他知道,城中的庞岳所部在前些日子便已经历过数日的大战,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恢复元气,此次又经过己方大军的持续攻击,即便守住了城墙,恐怕也早已是疲惫不堪。只要自己能坚持下去,继续加大进攻的力度,明军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或许在今日天黑之前便能彻底拿下城墙,攻进城去。

    虽然多铎曾听孔有德等人说过,以庞岳部在万寿桥挖掘的那些防御工事来看,这一次明军恐怕又会在城中构筑大量防御工事以迟滞清军的攻势。但多铎却丝毫没把这事放在心里,只是付之一笑。因为事情是明摆着的,只要拿下了城墙,把大炮往城头一架、对着城内开炮,不管什么样的防御工事都将化作齑粉。

    总之,多铎已经下定了决心,此次绝对不能无功而返,一定要攻进城去将庞岳以及他的部下彻底诛杀干净。一来,庞岳这个对大清存在着巨大威胁的敌人决不能放过。二来,就这么走人的话。不仅自己面子上不过去,更为产生一系列恶劣影响。若是费了这么大周折把庞岳所部包围在这座小城却死活攻不进去,传出去只能是一个笑话,还会激起其余地区残明势力的抵抗意志。

    匆匆地吃完午饭,多铎叫来了军中的所有高级将领,如此这般地进行了一番布置。

    *********

    中午过后,城中的湖广镇将士刚刚吃完饭还没休息多久,清军的红夷大炮便再次发出了怒吼。上午的火药味和血腥味还没散尽,破败的衡山县城又迎来了清军炮弹的洗礼。

    这一次。清军炮击的意图又转为与昨日一样,以摧毁城墙为主。多门大炮集中对着城墙上某一处进行猛轰,打得已经破损的城墙砖石飞溅、摇摇欲坠。看来,先前两度进攻的失利已经让他们意识到,城墙上的开的口子还不够宽、不够多。

    衡山县城的城墙之前便已经在清军的炮击下变得破败不堪,如今又遭受如此猛烈的轰击,整体情况更是急剧恶化。原先的缺口、裂纹迅速扩大,其余的一些不牢固的地方也也出现了坍塌的预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城头的守军下了城之后不敢再紧紧地靠着城墙根躲避,但也没有躲得过远。以免清军步卒发起进攻的时候措手不及,只是在城墙后十余步的地方待命。

    炮声隆隆,巨大的声浪一潮盖过一潮。清军炮兵仿佛又发挥了昨日的不怕炸膛的精神,操纵大炮对着城墙持续猛轰,开火的间隙缩短到了极限。腾起的漫天尘土中,整座小城犹如汪洋大海里的一片孤舟,在来自多个方向的海浪冲击下苦苦支撑。

    ……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和席卷而下的土石洪流。衡山县城的南面城墙上出现了第三个贯通城内外的大型豁口。随后,北、东两面城墙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加上清军前天路过衡山县轰开的那个缺口,每面城墙上的缺口都达到了三个。总的宽度加起来已经有七八十步。

    城墙垮塌之后,城外的清军兵将的欢呼声接踵而至,虽然他们曾经攻入了城墙也被明军击退,但他们知道,这一次轰开的豁口更多、更宽,也就意味着己方能够一次性投入更多的兵力,城中明军的防守兵力也将更加捉襟见肘。只要再加把劲,胜利就在眼前!

    炮声一停,清军阵中的战鼓和号角声再次响起。紧接着便是山呼海啸般的震天呐喊,三个方向上的清军又一次朝衡山县城发起了进攻。

    ……

    城中湖广镇官兵的情况和多铎所预测的差不多,先前在万寿桥之战中遭遇了不小的损失还没来得及恢复,大量战斗骨干的损失使得整体战斗力下滑了不少。有些基层的作战单位如旗、什等,由于人员损失过多,上一级的明军指挥官为保持整体战斗力不得不从其他作战单位中调了部分兵员过去。如此一来,虽然兵员缺损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新来的士兵和原有士兵之间的配合却远不如之前那样默契。这一次又在衡山县城遭遇了清军的两度猛攻,虽然都将其暂时击退,但自身的损失也在逐渐地增大。再加上城中地形特殊,湖广镇官兵们难以充分发挥出曾经苦练过的方阵作战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清军的抵挡和反击越来越显得吃力。

    好在庞岳一向体恤士卒、赏罚分明,官兵的士气还没到低落和涣散的地步,再加上严厉军纪的制约和平时高强度训练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全军依然还保持着比其余明军要强的战斗力。但再勇敢的人也终究是血肉之躯,总会感到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