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105章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05章

小说: 九州河山皆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棵潜惆凑沾涡蚩龀峭狻7苫⒂薪谧钋埃辗妗⑾菡笥约芭釉狼茁实闹笔羧嗽苯羲嫫浜螅钗淮蟪家约胺醯募揖煲苍诙恿兄校┥接鹤糯笈⒅卮τ谧詈蟆

    面对大军的离去,大部分百姓脸上都是哀婉伤感,纷纷将“走好”、“保重”之类的话语送给将士们。

    在此临别之际,将士们也都神情凝重,毕竟这是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此去湖广有千里之遥,不知将来还能不能踏上这片土地。

    “让大家唱首歌吧,就唱华夏男儿从军歌。”庞岳朝卫远吩咐道。

    “遵命!”

    不一会儿,雄壮嘹亮的歌声便响了起来:“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歌声中,庞岳感叹:新的一页又将揭开。

    第二卷《初展身手》完

第一章 面圣

    隆武二年(1645年)八、九月间,福建境内烽烟骤起,面对汹汹而至的建奴铁蹄,久未经历战事的闽省百姓无不惊慌失措。由于当地的实权人物、平虏侯郑芝龙态度暧昧、将各地守军均从险要之处撤回,因此,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所率的南下清军主力于八月十六日轻而易举越过仙霞关,之后又不费吹灰之力攻州克县。

    清兵所到之处,无数百姓家毁人亡,含泪逃离家乡的难民队伍络绎不绝。在此国难当头之际,福建境内各地大明官员大都奴颜屈膝、递上降表,仅有巡按御史郑为虹等少数官员为国死难。时有民谣曰:“峻峭仙霞路,逍遥军马过。将军爱百姓、拱手让山河”,对郑芝龙的行径进行了尖锐讽刺。

    九月十九日,清军主力进抵隆武朝廷的原统治中枢——福州城下,城中仅有的少数明军打开城门、放弃了抵抗。留守福州的工部尚书郑瑄降清,礼部尚书曹学佺不屈自缢。

    九月二十日,自江西赣州率军入闽的正黄旗固山额真图赖在汀州击败明闽西总兵姜希正部之后,抵达福州与博洛会师。虽然庞岳事先已经派人给姜希正示警,但姜希正手下军队战斗力孱弱,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如狼似虎的满洲建奴和汉军旗兵,自身伤亡惨重。姜希正见大势已去,收拢败兵退入汀州附近山区。

    不过,汀州一战也让图赖所部付出了不少代价,不仅全军伤亡数字增加了近千,连图赖本人也因指挥时急火攻心而导致伤势恶化,过了汀州之后已经无法再骑马。

    在福州与图赖会师之后,博洛将主力驻于当地暂作休整,并开始着手解决已经退到老家南安的郑芝龙军。面对态度不明、意图讨教还价的郑芝龙,博洛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面派固山额真富拉克塔等统兵直逼郑芝龙老家泉州南安县,一面让与郑芝龙关系密切的泉州乡绅郭必昌写信招降,之后又派内院大学士额色黑等持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安平,信中声明“今铸闽粤总督印以待”。

    终于,在清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下,郑芝龙开始与博洛派来的使者接触,并很快与之达成了共识,准备亲自动身前往福州,其子郑成功苦劝无果。

    一时间,福建局势跌宕不定,山河似乎要为之色变……

    隆武二年九月二十日上午,湖广衡州府。

    衡州,初置于西晋初年,南北朝时期为东、西衡州,隋朝时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总管府,唐肃宗至德二年置衡州防御使,领衡、衡、涪、岳、潭、郴、邵、永、道八州。明初置衡州府,下辖衡阳县、衡山县、耒阳县、茶陵州、桂阳州,后设桂王、雍王藩国,都衡阳。

    此地被群山环绕,植被丰富、景色秀丽,其北更有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七十二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的衡州,虽然城市规模比不上北地的许多高城大邑,在湖广境内倒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重镇。并且,由于此处居于湖广南部,长年未经历战事,百姓们受到战乱的影响不大,虽然和其它的地方一样,各阶层等级森严,食不果腹者也不在少数,但总体秩序依然较为稳定。即便是在平常,城中的各条街道上的行人也都是熙熙攘攘。

    然而,与其它地方喧闹的景象所不同的是,城内东部的某处街道上却甚至安静,见不到几个行人,各种带着市井气息的叫卖吆喝声更是销声匿迹。…;

    “嘚儿,嘚儿…。。”伴着上午刺眼的阳光,街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一行人催动着坐骑过来。只见为首的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头戴乌纱帽、身穿带有狮子图案的二品武官团领衫、腰系花犀腰带,棱角分明的脸上透着一股掩盖不住的自信,虽未着甲也能让人轻易地感受到他身上那股自战场得来的特有气质。

    这不是别人,正是新任湖广总兵、湖广都指挥使庞岳。

    “大人,前面不远便到了。”亲兵队长卫远提醒道。

    “都下马吧。”庞岳说了一声,率先勒住缰绳,跳下了战马。紧随其身后的张云礼、石有亮、卢启武、崔守成、施琅五人也纷纷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的亲兵。与庞岳一样,这五人也都按照各自的官阶穿戴上了团领衫和乌纱帽,显得十分正式。

    不过,当看到石有亮那个五大三粗的家伙穿得正儿八经的样子,庞岳又不禁在心中发笑:这不是水浒传里的李逵吗?

    一行人下马之后又向前走了近百步,来到了一处气势恢宏的府邸前。

    庞岳静静地站住,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处气度不凡的建筑群。读过后世史料的他知道,这便是曾经的桂王府,万历皇帝第七子、桂王朱常瀛的府邸。崇祯十六年,张献忠部进军湖南,朱常瀛带着家眷逃往了广西,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前不久,隆武帝来到衡州,便将此处改为了自己的行宫。

    前天,庞岳率军抵达了衡州,将大军驻于城外,并派人将诸位藩王和大臣的家眷们送进城。看到自己的家眷安然无恙地到来,一些对庞岳怀着偏见的大臣的态度也开始有所松动。与此同时,隆武帝的恩诏再一次传到庞岳军中,擢升张云礼为湖广副总兵、湖广都指挥使司指挥同知,石有亮、卢启武、崔守成、施琅四人也晋升为为参将。庞岳之前已经获得了提升,这一次倒没有更上一层楼,不过也得到了三千两白银的赏赐。

    今日,庞岳等人在兵部领取了官身印信之后,又接到宫中太监传来的隆武帝口谕,让他们入宫觐见,于是一行人从兵部出来之后未做丝毫停留便赶了过来。

    此时的衡州行宫虽然比不上过去的北京或南京的皇宫,但大门口那一队队身着华丽明光甲、神情严肃的御林军依然显示着一种皇家的威严。

    与庞岳等人一道过来的几个传旨太监向庞岳道一声稍等,便入内禀报。不一会儿,另外一个手拿拂尘的中年太监领着几个身穿飞鱼服、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出来,验过庞岳等六名武官的官身印信便让他们跟着进去,所有的亲兵当然全部留在了行宫外。

    马上就要觐见天子了,张云礼等人都是一脸的严肃,连一向大大咧咧的石有亮和随性无比的卢启武都是绷紧了脸。虽然他们都曾经见到过隆武帝,但是作为大明的臣子,他们骨子里对皇帝的那种敬畏感却是难以避免的。

    庞岳倒不像他们那么紧张,不过趁着走路的工夫,他又把等会儿可能要说的话在脑子里整理了一遍,希望能够让隆武帝满意。

第二章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进入行宫之后,庞岳等人在那个中年太监的带领下在一处处庭院回廊中穿梭着,途中随处可见带刀侍立的锦衣卫。

    不知走了多久,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一处大殿前。只见殿前同样站着一队如同标杆般侍立的锦衣卫,门口还侍立着两个小太监,想必隆武帝会在这里接见众人。

    看到这里,庞岳不禁在心中感叹:皇家就是皇家,不管到什么时候架子都不会倒,即便一时丢下了很快又会拾起来。史载,隆武帝并不是一个过分讲究排场的人,自己前几次与他的会面也都很随意,可没想到这一次却要费这么大劲了。

    “定武伯稍等,”就在庞岳略微分神的时候,中年太监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陛下就在殿中,请容咱家前去禀报。”

    “有劳公公了。”庞岳微笑着拱了拱手,并飞快地将一个银锭塞入太监袖中。

    那中年太监也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便转身进了殿中。

    不一会儿,殿门大开,另一个小太监走出殿来站在石阶上扯起尖细的嗓子传旨,让庞岳等人进殿。

    进殿之前,张云礼等人又不由自主地正了正乌纱帽,扶了扶腰带,生怕哪个地方又出纰漏。看到他们的举动,庞岳笑了笑,随后便敛起笑容大步走进了大殿。

    入得殿内后,庞岳看到隆武帝正坐在前方的一张御座上,连忙一撩下摆伏倒在地:“臣湖广总兵、湖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庞岳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湖广副总兵、湖广都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张云礼……”

    “微臣……石有亮……”

    ……

    庞岳身后众人也一一跪倒磕头行礼。

    “平身,赐座!”隆武帝的声音非常洪亮,看来他的心情挺不错。

    “谢陛下!”

    “谢陛下!”

    ……

    众人再次叩头谢恩之后,起身坐在了太监搬来的几张锦凳上,不过在皇帝面前谁也不敢坐实了,就连庞岳也只是做了锦凳的前半边、挺直了腰杆。

    “诸位从赣州一路至此,辛苦了!”隆武帝笑道,“昨日,兵部已经将赣州之战的战果核查清楚后呈报了上来。不错,斩首近四千级,真奴级便有数百。览此战果,朕心甚慰之!如今,东虏肆虐,大明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朝野上下人心不稳。而在赣州,尔等却能获得如此大捷,实在是极大鼓舞了我大明的军心士气啊!”

    微笑着看了众人一遍,隆武帝又对庞岳说道:“庞爱卿,你身为原赣州总兵、当居首功!”

    庞岳连忙拱手道:“陛下过奖了,微臣不敢。赣州之战,全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方能有此斩获,微臣岂敢妄自贪功?况且,建奴虽然离去,却并未伤到筋骨,微臣每思至此,总感羞愧难耐,陛下如此盛赞更是令微臣无敌自容。”

    “哈哈哈……”隆武钓头大笑了几声,“庞爱卿治军有方、屡立奇功却总是如此谦虚,实在难能可贵!若是大明的武将都能如你这般,朕无忧矣!”

    “只可惜,”说到这里,隆武帝的语气低沉了许多,“国事多舛,朝中却少卫霍之将。”

    听隆武帝这么说,庞岳自然不敢乱开口,张云礼等人更是无话可说。

    最后,还是隆武帝自己打破了这种暂时的沉寂,转移了话题,问起庞岳等人在赣州驻防的一些经历以及赣州之战的具体情况。…;

    庞岳开了个头之后便将这个答天子问的机会交给了张云礼。能得到这个机会,一向比较稳重的张云礼也是压住不住心中的激动,乍一开口语气中竟带着一丝颤抖,不过说着说着也就放松了下来,将赣州之战的情况一一向隆武帝道出。

    隆武帝的表情也随着张云礼的详细叙述而不断变化着。当听到清军在城下损兵折将却丝毫无果、赣州镇将士又在庞岳的率领下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