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103章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03章

小说: 九州河山皆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小吏不停地报着数,何吾驺的老脸上布满了惊奇,并不时地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身边的庞岳。

    让何老大人如此吃惊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赣州镇所斩获的建奴首级,总共五百九十六级,已经用石灰硝好,在库房里堆成了两座小山。

    虽然何吾驺之前一直在赣州城内,庞岳也将斩获数目告诉了他,但何吾驺对五百九十六这个数目不过是一笑了之,活了六十多岁了,他还没见过虚报吗?哂笑之余,何老夫子甚至还在感叹庞岳连虚报都弄得畏手畏脚。

    但今日何吾驺却是没话说了,至少已经清点过的那一百多颗建奴首级全部是货真价实的,那帮专门干这个的兵部小吏仔细地检查了每一颗首级的牙口、发辫,没有发现半点弄虚作假的成分。

    “此次赣州镇斩获颇丰啊!”何吾驺看了看两堆小山般的建奴首级,深有感触地说道。

    既然已经清点过的这一百多颗全部属实,剩下的应该也不大能有假。五百九十六级,还都是建奴首级,这让何吾驺不得不吃惊。要知道,崇祯年间大明边军与建奴对阵时,即便斩首数十级也足以让明军主将当成报捷的资本。

    “庞总兵治军有方、用兵得力,实乃国之栋梁!”还没等庞岳反应过来,何吾驺又加上了一句。

    “阁老过奖了,末将受之有愧!”庞岳赶紧说道,“阁老位居庙堂,时刻为国操劳,所付出的的心血是末将不能相比的。末将身为一介武夫,不能像阁老一样在国事政务上出力,也就只能通过拼命杀敌来为君分忧了。更何况,能有如此斩获,与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也是分不开的,末将一人可当不得阁老如此盛赞。”

    听到庞岳的话,何吾驺先是一怔,随后目光中的赞赏又浓重了几分,心说一个武将能如此明得失、知进退,实在是不简单啊!

    “大人!”就在这时,卫远跑了进来,先向何吾驺行过礼之后又来到庞岳身边耳语了一番。

    卫远说完之后,庞岳的脸色不由得严肃起来,赶紧向何吾驺抱拳道:“阁老,有件事等着末将去处理,恕末将失陪了。”

    何吾驺点点头:“无妨。”

    (ps:感谢十二章纹;后欢哥哥等书友的慷慨打赏;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书友;感谢编辑大大给的推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九十章 人心

    当庞岳赶到总兵衙门大门口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大批工匠,几乎堵塞了大半个街道。众人都伸长了脖子朝大门里张望着,脸上尽是期待之色。

    突然,不知是谁无意间扭头看见了从后面赶来的庞岳,大喊了一声:“庞大人在这儿呢!”

    这下,工匠们就像炸了窝一样,纷纷转过身朝着庞岳的方向涌过来,口中不停地喊着什么,由于人多嘴杂,让人听不清其中的意思。

    见此情景,卫远赶紧指挥着亲兵们护卫在庞岳身前,抵抗着汹涌前来的人潮。

    方才,庞岳已经从卫远口中知道了工匠们的来意,因此脸上也并未流露出吃惊的表情,而是从侧面跳到大门口的台阶上,大声说道:“诸位不要着急,有什么话进去之后慢慢地讲!”说完便朝大门内走去,并让门口站岗的士兵给后面的工匠们放行。

    于是,汹涌的人潮便又向大门内涌去,将门口的士兵挤得东倒西歪。

    这帮人是疯了还是怎么的?一名哨兵看着那些争先恐后往大门里挤、生怕落后半分的工匠,十分诧异地嘟囔了一句。

    总兵衙门里的院子很大,工匠们全部进去之后终于不显得挤了,并且此处不像大街上那么人多眼杂,说话做事都要方便得多。

    庞岳站上一处高台,看了看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脑袋,估计除了自己招募的那批工匠之外,属于赣州卫的匠户都来了。

    “诸位先安静下来!”庞岳制止了众人的喧闹,“有什么话,一个一个来说!”

    这时候,最前面的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工匠朝庞岳的方向挪了几步,说道:“大人,我们都知道,您马上就要率军离开了。小的们也别无他求,只是恳请您带着小的们一起走吧!”

    老工匠的话音刚落,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院子里再次喧闹起来。

    “是啊,大人,带着我们一起走吧!”

    “工钱少点都不要紧!”

    “大人,小的为大军打造过许多兵器啊!您还给小的颁发过勋章!”

    ……

    工匠们你一语我一言表达着自己想跟庞岳一起走的想法,一些人甚至还展示着胸前的劳动勋章,不断地向前挤,将亲兵们组成的防线冲得摇摇欲坠。

    跟着大军一起走!这几乎已经成了所有工匠心中的共鸣。这一年来的经历让他们明白,庞大人才是真正善待自己这些匠户的,也只有在他手下做事才有活下去的盼头。

    仅仅一年的工夫,不少工匠拿到的工钱和奖金甚至比前面二十年的总收入还要多,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女或孙辈也在专为工匠子弟开设的学堂里认识了很多字,开始迈向“读书人”的行列。每当想起这些,那些受益的工匠们甚至睡着了都能笑醒。

    然而,现在庞大人马上就要走了,他一走,我们还能继续拥有这些东西吗?工匠们在惴惴不安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稳妥的法子:跟着庞大人一起走!

    庞岳看着台下神情诚恳的工匠们,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这便是大明的百姓,华夏的子民!自己给出的那点工钱和奖金要放在后世,多半会引起罢工,可是给予了他们却能换来如此回报!可以说,他们的品质是那些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了心窍的人们望尘莫及的。

    “大家不要着急,听我说!”庞岳清了清嗓子,将声音提高了几分。…;

    看到庞岳开口,工匠们立马安静了下来,唯恐漏掉一个字。

    “诸位能如此信任我庞某人,我很感动!”庞岳说道,“你们为赣州镇所作出的贡献,我也都看在眼里。说实话,我也很想将你们全部带走!”

    听到这话,工匠们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不少人都裂开嘴笑了起来。

    “不过,”庞岳继续说,“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章制度,你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属于赣州卫的匠户,若是都走了,赣州卫的兵器甲胄生产还如何延续下去?”

    工匠们脸上的兴奋再次被焦急所代替,闹了半天,还是不能跟着大军一起走?这可如何是好?情急之下,一些人开始重复刚才的呼声,刚刚安静下来的人群再次闹腾起来。

    庞岳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怪自己没把话说清楚,一边让大家安静一边解释道:“诸位不要心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虽然不能将你们全部带走,但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会从你们当中选出一批人来,跟随大军一同前往湖广。至于如何选拔,恕我暂时不能透露,各位回去之后耐心等待便可。即便不能跟随大军前往湖广,诸位也无需担心,我会与赣州卫指挥使黄大人和新任赣南总兵郝大人仔细相谈,让军器局和铁厂继续保持之前的奖惩制度。这铁厂和军器局的开设,诸位都是有功的,我想你们也不希望看到它们就此衰落下去。因此,今后无论是在哪里,大家都要安心做事……”

    经过庞岳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工匠们终于平复下激动地心情,开始陆陆续续地回去。尽管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庞岳所给出的这个答复仍然不太满意,但他们也知道,庞大人一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所决定的事情一般都不会轻易改变,过多的纠缠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更何况,不是还有那个“选拔”吗?只要选上了就能跟着庞大人一起走!想到这儿,一些技艺娴熟的老工匠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昂首挺胸、步履轻松地往家里走去,等待着接下来的选拔。

    工匠们离去之后,庞岳正准备回库房去陪同何吾驺巡视,却在门口碰见了黄文远和郝永忠。

    “庞大人,卑职该死!”黄文远一看见庞岳就开始请罪,“卑职没能及时掌握匠户们的动向,让他们惊扰了大人,还请大人降罪!”

    如今庞岳的职务又得到了提升,黄文远的态度自然是更加恭敬、诚惶诚恐了。

    “黄大人言重了。这些工匠不过是来和我商量一些事情,如今已经商量好,他们便离开了,谈不上惊扰二字。”庞岳说道。

    “没想到定武伯在赣州是如此得人心,郝某实在佩服!”郝永忠拱手道,但那语气中似乎带着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哈哈哈,南安伯过奖了!”庞岳笑道,“不过,我大明子民品行纯良,只要善待他们,哪怕是滴水之恩也能换来他们的涌泉相报。”

    “嗯,定武伯说的是。”郝永忠愣了片刻,笑着点了点头。

    “不知黄大人和南安伯来此有何事?”庞岳问道。

    黄文远赶紧答道:“回大人的话,卑职和南安伯前来,是为了铁厂和军器局上的事。”

    “原来如此!”庞岳说道,“原本我也想找个时间和二位说说这事,马上要走了,有些事情还要及时与二位商量一下。现在正好,也就无需另外安排时间了,二位里边请吧!”

    “定武伯请!”

    “庞大人请!”

第九十一章 即将启程

    此次,郝永忠和黄文远前来找庞岳,主要还是郝永忠的主意。

    早在前来赣州的路上,郝永忠就曾对施琅手下士兵所使用的精良鸟铳赞不绝口,认为这种火器射程远、又不容易炸膛,实在是好东西。后来,当他得知这种鸟铳是赣州镇的军器局自己生产的,而且每月的最大产量可以达到数百支时,几乎目瞪口呆。

    郝永忠吃惊的表情让一向严肃的施琅也不由得想发笑。当时,为了准备即将来临的大战,庞岳将燧发枪全部留给了城中的赣州镇将士使用,只给施琅率领的护驾军队配备了鸟铳。若是郝永忠见到了不用火绳的燧发枪,嘴巴还不知道会张到多大。

    此外,当得知赣州镇士兵身上的棉甲、头盔也是军器局自主生产的时候,郝永忠的心情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军器局,真是个好地方!震惊之余的郝永忠毫不犹豫地下了这个结论。

    等昨日到了赣州并接到圣旨之后,郝永忠的心中更是狂喜,自己将出任赣南总兵、江西都司都指挥同知,率军驻防赣州,那不就说明,那个什么都能造(郝永忠自己的看法)的军器局,还有那个每月能生产数万斤熟铁的铁厂不都将归自己所有了?

    激动万分的郝永忠顾不得吃晚饭便跑去军器局看了一番,虽然那些核心的作坊如燧发枪、火炮作坊等等被庞岳派兵驻守着,他没能进得去,但是外围的那些冷兵器和盔甲作坊中流水化的生产依然让他大开眼界。

    看到眼前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郝永忠似乎看到了自己手下的军队全部披上了精良的甲胄、拿上了精良兵器的那一幕,回到住所之后依然兴奋地难以自已,胃口也为之大开,一连干掉了好几碗白米饭而不自知。

    不过,等躺到了床上,郝永忠又感到了一些不安:那军器局和铁厂是庞岳一手操办起来的,他会这么轻易就送给自己?就算他为人谦和,在这种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上,他恐怕也不会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