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演业 >

第4章

三国演业-第4章

小说: 三国演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推了两次,他还是被逼接受了,说实话,自己这身体需要营养,没有营养,再好的训练方式,也是白搭,要从36的数值回复到98,那简直痴人说梦。

    冠猴也随便掰了一块开吃大快朵颐,杨锡恰好趁此机会,跟他套话。果然,冠猴所知,恰好解开了杨锡心中疑惑。

    在得知了今年是光和六年之后,他马上进入科技树,输入关键词查询。

    “公元183年,农历癸亥,中国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巨鹿郡(河北宁晋西南)人。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起义。

    “麻烦!不是时候,晚了,早个几年,等我做好准备,或许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现在晚了,东汉已经进入大乱时期,以现在我的身份,无能为力啊!”

    想要推动历史进程,总得有个基础,其中一个就是人口。本来西汉黄金时期,有口六千多万,进入东汉末年,年年天灾**,记载只有一千多万人口。但其实有许多水分,由于豪强地主的崛起,世家的纵横,许多人口被隐瞒,加上一些奴隶,差不多也有人口两千多万,相当于一个上海市。

    可一个三国争霸,十几二十年下来,到了赤壁之战结束,人口只剩下八百多万,魏国最多,记载也只有四百多万,蜀国最惨九十四万,东吴也才不到三百万。

    满打满算一千万人口,两千年后的北上广深,任何一个都差不多两倍于这个数值。

    可以想想,把一个城市的人口,分散到全国范围,得多膈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平方公里就一个人,胆小的都直接吓死了。

    杨锡微微愣了愣神,把思绪从中抽了回来,眼下最重要的,是自己早日崛起,改变许多事情,尽可能多的保留火种。

    此时,冠猴也算是正式接受了杨锡,正式将其与自己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开始交往,不过,更加让其震惊的却是杨锡接下来说的这番话。

    杨锡轻车熟路,毕竟自己在家里已经算是排练过一次,再讲起来,更是丝毫破绽也无。

    冠猴开始有些目瞪口呆,不过此时的人,对于自己不能理解之事,基本都不用说也往鬼神之事上想,何况杨锡说的这事,属于人证物证俱在,更是让这个时代的人信以为真。

    到了最后,冠猴竟然说出要将自己女儿其中一个许配给杨锡的想法,不过杨锡却委婉拒绝了。

    最终,杨锡提出让其儿子与两个女儿一起来学习天书三卷之事,冠猴欣喜之极的答应了下来,并且约定明日一早,自己就亲自送自己的三个孩子过来。对于为什么杨锡要将自己两个女儿也全部算上,这个他就没有想太明白了,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好事,自然也不会提出任何疑问。

第五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冠猴的武痴性格,没有让杨锡这么快脱身,没办法,杨锡传了他一些基础剑法,耗费了两三个时辰。不过让杨锡惊喜的是,饱餐一顿,经过一套基础剑法的练习之后,身体机能竟然显示到了37。

    估计身体的机能之前就已经到了临界点,这次之后,有一个小阶段的提升。

    看看天色,已经到了下午,杨锡也不想现在就去找胡郎中了。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手电筒之类的,他可不想到时候还要走夜路。关键是碰到什么野兽之类的,以自己此时的能力,还真怕万一。

    告别了冠猴,杨锡就径直往回走了,这次可谓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知道了现在所处的环境,而且还在冠猴那里将那把足足有二十斤的大刀弄到了手。

    冠猴很好奇,杨锡建议自己用剑,而杨锡却向他索要刀。杨锡给他的理由,也说的过去,身体正在成长,需要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武器,才能让他进步更快。

    回家的路也才几里,看看天色还早,杨锡决定先走走其他地方。

    往南是杨家,往东则是相邻的竹山亭。

    杨锡虽然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但是融合记忆之后,审视的角度又不一样。

    黄麻亭为什么叫黄麻亭,因绵延十里,以黄麻最多,地处南方丘陵地区,山不高,但多,交通比较麻烦。

    整个官道就一条路,旁边山丘全是黄麻,然后就是一些低矮树类。杨锡选择往东走那一条道,这就是通往竹山亭。

    竹山亭就跟山没有任何关系,就方圆数里的一片竹林,在竹林尽头有一条河,河不大,由从黄麻亭后面的山间过来,经竹山往东,至于流向何处,却不得而知了。

    附近乡里,都管这条河叫采石河,据说沿着河岸往南走,有个做山叫彩石山,山体岩石有五彩之色,此河也因此得名。

    彩石河虽然叫河,但其实最宽也就不到数丈,窄的地方只有十来米,山民多有在此打鱼,鱼成为了附近山民的主要菜肴。

    沿河有许多农田,基本上这彩石河,就是附近几个乡的母亲河了。

    杨锡分析了一下这里的形式,往北走三五十里,是鄂县县城,往南走百里,就是山区了。

    往东是长江,大概也就不到百里,东南是属于江西。

    三国孙权221年,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里以后是东吴的政治经济中心。

    不过自己来了,那就不一样了,那还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想起这个,杨锡又冒出了许多想法,要推动历史进程,光靠打打杀杀,这只能是历史悲剧再次重复而已。

    就算自己特殊,在这个吃人的时代比别人领先一步,统一汉朝,本质上跟其他诸侯统一天下,又有什么区别。

    人类的进步首先要从认知开始,当所有人都有自己这样的认知,这个时代绝对是翻天覆地。

    当然,这个也要一步步来,不可能一开始就告诉所有人,地球是圆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他杨锡的命运,将与哥白尼、布鲁诺之流差不太多。

    万丈高楼平地起,杨锡心中隐隐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

    沿着河边往北,再往西,回到杨家,一路上,看到河边田里耕作的农人,杨锡心中感叹。此时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又能改变什么。一石粮食100钱,换算一下,相当于两千年后五十块左右,一石是31公斤,这物价也算是够低的,但是一头耕牛,要三千钱,好一点的要五千,作为这个时代的农人来说,也算是天文数字了。

    每个农人二十岁以后,要无偿服徭役两年,每年还有一个月的更役等,若是县里有事,还要无偿抽调劳力,不给任何工资。这种剥削程度,已然把农人变成了半个奴隶,这也是农人渐渐变成佃户或者奴隶,失掉土地资源的重大原因。

    “这种现象,一定要打破,造成这种农人生活艰难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力低下。当务之急,先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重中之重农民的生产能力问题。”

    杨锡感觉到亚历山大,不知不觉已然日落西山,前面也就到了杨家了。忽然,一阵悉悉索索之声,从两旁枯黄的黄麻丛内传出,杨锡一惊,莫非有大型野兽?虽然身体孱弱,但是作为特种兵的本能反应却在,本能的往后一闪,瞬间向后窜出三步。

    杨锡刚刚站定,如临大敌,但想象的猛兽没有出现,而是从两旁窜出四条人影,每条人影的身高,都有七尺左右。

    只见四人两两一组,每组手中端着一个大木盆,盆中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事,有些黑臭。

    四人一声吆喝,同时将木盆中的物事往杨锡倾倒而来,瞬间覆盖了周身一仗。

    杨锡虽反应灵敏,奈何这身体不听使唤,手忙脚乱之下,也只躲过了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沾到了身上。

    “好了好了!成功了!大伙儿上,将人捆了!”四人中最高的那个大声吆喝。

    其他三人也不慢,伸手就往杨锡胳膊上拽。

    杨锡根本没有时间去取背上绑着的大刀,只是本能的,就用上了擒拿手。

    他这擒拿手,可是大有来头,对与两千年后的特种部队来说,这是常用招数,但却是两千年来各个门派贴身肉搏之精华,经过特种部队反复试练的实用招数。

    四双大手伸过来,杨锡只是身子一矮,屁股往下坐了半尺,四双手就捞了个空,身体一抖,往后又退了半步,一个转身,人已然到了左侧。

    此时,左侧其中一人,已经将其他三人挡在了身后,杨锡也不管这几人是谁,是什么目的,左手一捞一索,就抓住此人左手,往后按在此人背上,将这貌似领头之人给扣住。

    “尔等何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就欲向我行凶!”杨锡也不客气,直接用力一扭,此人顿时脸色发青,哇哇大叫。

    “好叫你知道,我四人是三老大人吩咐过来,专门擒拿你这妖言惑众的贼人,还不放手,将三狗老大放了,三老大人随后就到,到时候可没人救得了你!”一个六尺左右的尖嘴猴腮嘴里大声嚷嚷,脚步却往后连退三步。看来这个被称为三狗老大的,武力应该比其余三人要强些,平时也颇有威望。

    杨锡却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一定是自己神乎其神的事情,被一天之内传了出去,有人到乡上报告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三老主管乡里教化,管这种事情,只是为了愚弄民众,若是自己真能证明些什么,又能惹得更多人知道,那他也不能拿自己如何,反而给自己做个免费广告。

    关键在于,自己要有实力才行。

    “三老大人!哼!三老大人也要讲道理,你叫三狗是吧,那就是说,你还有两个哥哥,是大狗和二狗咯!”

    “哎呦!是!是!我大哥在罗地主家当差,他比我强多了,你最好放了我,不然到时候你………哎呦!啊啊!”

    “别威胁我!不然扭断你的胳膊,让你下辈子变残狗,你们三个,过来将他给我捆了,我倒要看看,三老大人凭什么断定我是妖言惑众!”

    两三里的路程,变成了四个人一个,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日头已然开始西落,杨家老宅已然隐隐出现,杨锡却感觉到有些不对。此时的杨家院子外面,共有十多条人影。看上去,似乎院子里面也有人的样子。

    的确,此时的杨家老宅子,院子虽小,外面却有十几二十人,还在陆陆续续增加,整个麻山亭,也就百十来口,此时已然到了五分之一,大人小孩都有,当然,这些人只是来看热闹的。

    虽然有十几二十人,却没有人大声喧哗,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样子,有胆大点的汉子,此时也没敢做声。唯独有两三个二十多岁的妇女,在窃窃私语,仿佛在八卦着什么。

    而杨家的院子往里的厅屋,情况却又不同,只见厅屋的正中央,坐着一位老者,哟莫五十来岁,胡子有一尺多长,头上扎个棕子,眼睛微闭,头还慢慢的打着圈圈,仿佛在默默念诵着什么。

    这就是那时候典型的读书人。

    做到三老这个位置上的人,管一乡教化,自然是有些底蕴的,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乡官,却也秩百石,用后代的话来说,是吃国家粮的,此时的乡官,都是由县功曹直接指派,在县里,必定有些后台。

    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老者忽然停下摇晃的脑袋,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