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偷香 >

第314章

偷香-第314章

小说: 偷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飞心中微凛。

    他知道地下可能还有杀手藏匿,孙尚香这招看似简单,但杀手若无其余的逃生道路,上方填石用土,再断瓦残垣的堆积在上面,那两人只怕从此葬身此地,却不用浪费孙尚香的一丝气力。

    刘备心中微动,不由瞥了孙尚香一眼。

    吕蒙遵令退下。

    孙尚香转望刘备道:“刘将军,很多事情我们没有说,但我们亦没有骗你。如果有人在这件事上当受骗,只能说他伊始就在骗着我们。”

    刘备心中微凛,琢磨着孙尚香的言下之意。

    就听孙尚香又道:“刘将军是值得信任之人,不过此事还未了结。”

    单飞暗想刘磐已死,山越被平,丹阳内乱早定,还有尚未了结一事只怕就是孙翊的下落了!

    孙尚香道:“我等尚要前往丹徒,不知道刘将军可有意跟随?”

    刘备一怔。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真诚道:“郡主若有需要刘备帮手的地方,刘备绝不推脱。不知……”他看了眼单飞。

    孙尚香道:“单统兵自然也会去的。”

    她说完后,不等单飞表明态度,已向山下走去。

    若是旁人这么说,单飞能推就推,但见孙尚香这么说,单飞还真的没法拒绝。孙尚香前往丹徒,肯定是找孙翊的下落,亦极可能向冥数宣战,这种机会他绝不能错过。

    赵云不也是前往丹徒了?

    孙尚香让刘备随行,是不是要借助赵云的力量对付冥数?她怎么会知道赵云人在丹徒?这少女究竟还知道什么没说,没有人猜得明白。

    这时曙色已现,孙尚香才到了山下,前方就有数骑疾驰而来。

    单飞望见来人时,脸现讶异之色。

    来的数骑看甲胄都是丹阳兵,但为首那人,却是庞统。

    庞统见到单飞,眼中闪过丝喜意,点头向单飞示意,庆祝他还没有断气。打过招呼后,庞统随即向孙尚香道:“郡主,卑职有要事禀告。”

    孙尚香摆摆手,不相干的人尽数散到一旁守住,场中只剩刘备、太史慈、单飞三人。

    庞统见孙尚香没有再驱逐的意思,再不隐瞒道:“郡主,你方离开丹阳不久,徐夫人就接到了孙翊太守的传信。”

    众人心中均震。

    “信中说什么?”孙尚香玉容上终有些激动之意,江东作乱一事声势浩大,她不过淡然视之。可听三哥有了音讯,伊人还是难掩关切之情。

    单飞一旁望见,暗想孙尚香对旁人冷漠,但对亲人着实看重,经方才地下一番言语,他倒相信孙尚香这种关切绝对是为了孙翊、而非为了长生香的下落。

    庞统道:“徐夫人没有让我看信,但临走前对我说了,她说孙郎让她前往丹徒。郡主吩咐卑职,若有消息及时禀告,卑职这才赶到狼牙峰。若是在这里见不到郡主,卑职就会前往丹徒了。”

    众人面面相觑。

    刘备、单飞暗自感慨,听庞统所言,孙尚香早就敲定了行动路线,不然庞统也不会到这里来寻。

    这少女一举一动,原来早就计算妥当。

    刘备心惊,单飞却是心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孙尚香越是高明,对付冥数不是越有把握?

    孙尚香略做沉吟已道:“太史将军、刘将军,单统兵、庞郡丞,还要烦劳你等跟我前往丹徒一行。”她号令一下,早翻身上马,径直向东而去。

    众人黎明出发,用的尽是快马,不过晌午时分,已至丹徒。

    丹徒在长江之南,又在江乘之东,已近长江入海口。

    单飞人在马上,远望大江如带,有冷风送水气扑面而来,虽是鞍马劳顿,还是为之精神爽快。

    可他目光掠远后,心中却惊。

    大江滔滔,江上不知何时早有船只连绵排开,远望如连绵山峰般铺在江面,看起来着实气势恢宏,景色壮观。

    ps:求票!

    。(未完待续。)

第378节 怪船

    单飞、刘备见江上的船舶连绵起伏,煞是壮观,都是心中惊诧,见孙尚香径直向江边行去,更有些意外。

    这支水军难道是被孙尚香调遣而来?

    众人不等到了江边,早有兵士迎上来道:“郡主,贺齐将军请你至船上一叙。”

    刘备早有揣度,闻言暗道果然是贺齐贺公苗的水军。

    他知道孙策一统江东后就开始筹划水军一事,经孙权数年经营后,水军的规模更是壮大。

    贺齐是江东名将,一直在孙权左近行事,协助孙权平定吴郡的山越,所控的水军更是江东一绝。

    孙尚香微点螓首,带领众人到江岸后上了一艘小船。

    有水兵运桨送众人到了近江中的一艘巨舰旁。

    那巨舰如楼,高有四层,船首方形。

    大船极其壮阔,船上有旌旗如云,长枪如林,萧杀雄壮之处,让人望之凛然。

    单飞见到这般壮观的战舰,倒不诧异。中原素来南船北马,北方平原开阔,行兵多用马力,南方水道纵横,作战更靠船运。南方因更借助水路运输,制船技术极为发达,直到明朝时,船舶制作的各项指标,还远在世界之首。

    而在三国时期,虽说海运因内战早就停顿,但据史书记载,孙权所乘坐的飞云楼船,已达到五层的规模。

    孙尚香轻盈的踩战舰踏板而上。众人随伊人上了大船,见大船甲板宽敞直可跑马,舱阔更如大殿,殿中富丽堂皇,支柱均是经过精心的雕镂彩饰,甚为华美。

    刘备暗自叹口气。

    他听闻贺齐为人极具本事,亦得孙权的信任,生性奢侈。如今见到果然名副其实,刘备却是暗有忧心。

    大殿尽头正坐着一人,甲胄不离身,颌下黑须如针,目光精湛,望之着实气魄雄壮。一见孙尚香前来,那人起身施礼道:“贺齐见过郡主。”

    孙尚香摆摆手道:“贺将军不必客气。”

    贺齐又向太史慈微微颔首,目光从单飞、刘备和庞统身上略过,微皱下眉头。不过此人做事倒是干脆,知道郡主带这些人随行必有用意,径直道:“郡主,吴侯让我近海入江调船运兵发往江乘剿灭山越,然后吴侯说贺齐所领之兵,可尽归郡主调遣。”

    单飞暗想这帮人作战很是聪明,值得学习。

    贺齐将山越从吴郡赶往江乘,随即带兵包抄,但怕对方发现痕迹,这才移兵海岸,从长江口运兵。怪不得费栈就算狡猾,事先也是无法察觉江东大军的动向。

    孙尚香轻蹙眉头,“烦劳贺齐将军回禀吴侯,此番不用兴师动众,只需贺齐将军提供些有用的……行船人手即可。”

    这个要求不算高,贺齐听了却是皱起了眉头。

    孙尚香见了,反问道:“怎地?”

    贺齐沉默片刻,伸手从身后拿出个卷轴铺在桌案上,问道:“郡主可知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众人向卷轴上望去,见上面横七竖八的画了很多线条,众人能看到图样有如船舱的轮廓,不过别的地方就有点看不明白。

    孙尚香摇摇头。

    贺齐沉声道:“贺齐听吴侯所令,得郡主传信,立即在丹徒寻找孙翊太守留下的线索,然后就找到这个卷轴。我在郡主来之前,早问过丹徒施工的工匠,知道孙翊太守这些日子来,聚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就是在打造一艘船,这是那艘船船舱的设计。不过这船舱的复杂程度远超我的认知,郡主可知道这么设计为了什么?”

    太史慈、刘备、庞统都是盯着桌案上的图纸,神色困惑。

    他们虽是能力不凡,庞统更是饱读诗书,但对这种事情并不了然。

    孙尚香蹙眉看着贺齐半晌,“我不知道三哥是为了什么。但我此番向前来,是向贺将军求助的。”

    伊人言下之意就是——这时候不要搞什么猜谜,有话直说就好。

    贺齐眉头微竖,沉声道:“如果郡主连这个事情都看不出来,我倒不认为郡主应该去找孙翊太守。”

    孙尚香知道贺齐这般说绝非无因,亦知他是为自己考虑,但想这件事如果我不去,难道派你贺齐去吗?

    她向冥数挑战看似轻描淡写,但她早知道冥数绝不好惹。这件事本是极为隐秘,她有不得不去的理由,除她之外,她实在想不出旁的合适人选,见贺齐在孙翊设计的船只上讨论不休,孙尚香轻叹一口气,“单统兵,你来说说我三哥这么设计是为了什么?”

    众人一怔。

    庞统正揪着胡子思考,闻言差点把胡子安在眉毛上。

    贺齐更是不屑,他早看到了单飞,亦知道这是丹阳新晋的统兵,可想就算郡主目光不差,此人年纪轻轻很有才华,可统兵不过是负责调度兵马,会和将作有什么关系?

    难道这个统兵以前是个船匠?可就算是船匠,百中也无一人能懂其中的玄奥。

    孙尚香倒和众人不一样的看法。

    女人是求安全的动物,因此对人的举止极是留意,孙尚香更是女人中的女人,在留意卷轴图案的时候,亦在留意周边人的动静。她看到了单飞观望卷轴时讶异的模样。

    单飞不是困惑,而是讶异。

    只凭这一点,她就知道单飞见过这东西,是以才让单飞说说。

    单飞见众人望来,倒不推搪道:“那我就献丑了。”

    见贺齐的笑容带着不屑,单飞并不介意,“这是一种水密隔舱的设计图。”

    众人多是茫然。贺齐目光微闪,已带讶然之意,他思索许久,又找极具经验的船匠询问,这才知道图纸设计的含义,哪想单飞随口道出,见识竟是这般广博。

    其实单飞心中讶异更深。

    他考古出身。考古并不局限于瓶瓶罐罐,如是适逢其会,对华夏某些方面的渊源流传也是需要涉猎。

    秦汉时期本是华夏造船业的一个巅峰——秦皇曾派遣徐福带数千人远赴海外,汉武帝更是屡次出海巡游,以盼见到传说中的仙山,仙山有没有不得而知,不过这两个皇帝的爱好倒促进了造船航海业的蓬勃发展。

    当初船只到现代已不可考,因为金石可传,木制品和书画却易腐烂,经岁月沧桑,现代人看到的古董多是鼎器瓦罐之类,而传世的木制船只可说是极为罕见,考古学家多是从史书记载或从墓葬里的船只模型来推演当初的造船水准。

    单飞知晓秦汉造船业发达,但见到孙翊让人设计的船舶图纸,还是难掩讶异。

    水密隔舱的设计兴起在宋元时期。

    那时华夏、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海上贸易极为兴旺,船只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穿梭往来,蔚为壮观。

    不过当时除了华夏外,旁国的船只多是触礁就沉,少有幸免,唯独华夏的船只在海中遨游,虽有损伤,但还能触礁后继续航行,到岸后再行修补,减少损伤。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水密隔舱。

    见众人都是神色困惑,单飞解释道:“江河行船,因河道不宽,船只偶有破损,也能及时救援,因此在船舱的结构要求上并不繁琐,贺将军所乘的楼船看似磅礴,但多在推动力方面考虑。不过若是出海行船,情况就要复杂许多,如撞到海上的暗礁,船体破损,海上孤立无援,可说是极容易覆灭。”

    他侃侃而谈,庞统暗自叹息,心道我也自诩博古通今,怎么和单飞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