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扫明 >

第76章

扫明-第76章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完后两人都送了口气,高山拍拍手,大笑道:

    “阳子,平日在州城挺忙吧,难得回来一次,喝点?”

    黄阳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不了,有时间你再去州城找我,到时再一醉方休。这次协台等着复命,这件事可耽搁不得,关乎盐丁和兵丁的饷银啊。”

    高山点点头:“说的也是,饷银是大事,前些年就是因为饷银拖欠差点闹出乱子,还是我帮着平息的。这边有我高山看着,不会出什么问题。”

    黄阳确实是急着回去复命,当天就带着人离开文登,先是大摇大摆的在州城转了几圈,这才是进城。

    黄阳刚回来没几天,范若海也颠颠的跑了回来,说是消息都给到了,各个盐场的师傅已经是开始全力制盐。

    王争一直挂念的事总算顺利完成,十分高兴,给了两人应有的奖赏,黄阳倒没什么,这小子向来稳重。

    范若海可就乐坏了,连连叩头拜谢。

    。。。。。。

    时间缓缓来到五月中旬,在赤山、温泉镇、养马岛的三处官家盐场制出了第一批的精盐。

    紧跟着没多久,文登几地的其余大小盐场盐田也是纷纷制出了精盐,这都是第一批的宁海州精盐。

    没有人明说,但盐道上的各位心里都清楚,这可是王争王守备的官盐,先不谈成色与品质如何,就冲王争这个名字,面子一定是要给。

    说到底,他们现在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还不是有王争暗地支持。

    只要是在他的下辖,根本不必担心被盐丁查缉,官兵甚至还帮着打掩护,私盐在这宁海的地界上那就是官盐。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每个人都是慢慢的富了起来,自然要回报一番。

    话说回来,去年王争还是个小小千总的时候,有几家不配合,他也只说了几句就把这几家全赶出盐道,现在都苦哈哈的种地呢。

    更别论如今的情形,以王争这么大的能量,在现下的登州府怕鲜有人能比,再把大伙赶回家种地估摸着根本用不上说话,授个意就有人争着抢着替他办了。

    总归总,这盐是想不想买都得买。

    精盐一出,除了几家反应迟钝点的,其余的盐贩盐商们纷纷是阔绰的出手购买,买完之后不管用没用都是夸赞连连。

    “这宁海盐看着就是盐中上佳之品,用来炒菜是美味佳肴,带在身上提神醒脑,更是有散发清香的特效!”

    “英雄所见略同啊!”

    更离谱的居然还有几个盐商找了几个医师证明,说宁海盐是上好的药材,可以起死回生。

    他们会买是王争意料之中的事情,没料到的是居然买的如此彻底,马屁拍的王争自己都有点尴尬。

    三天不到,这第一批的宁海精盐居然就卖出去近六成,这批盐王争都比普通的海盐提了点价,所以他的钱包以极快的速度圆了起来。

    各地的盐场才放出宁海盐半个多月,整个登州府的盐商盐贩子们都知道在宁海州出了一种新盐货,叫宁海精盐,简称宁海盐。

    既然自己制盐,王争就要打出自己的特色,现在用精盐的大多是有钱人,王争也就是奔着这些人的腰包去的。

    登州府总的来说,还是山东六府境最贫穷的一个,尤其是前几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兵乱,让本来就穷的登州府更是雪上加霜。

    这事说起来让人气愤,这几个大汉奸在登莱几府攻城拔寨,做的竟是那些禽兽不如的事,但人家摇身一变,如今都成了王爷。

    就是在这崇祯十年的五月十五日,奴酋皇太极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忠顺王,就连那个麻登云都成了督催粮草使。

    皇太极改变了他老子的政策,对投过来的汉奸们是百般优待,当初孔有德投过去的时候奴酋甚至是惺惺作态的亲自出迎。

    结果是好的,这使得不少汉人都是趋之若鹜,因为在他老子努尔哈赤的时代,汉人投过去都是要被祭旗的。

    皇太极有了更大的优势,究根溯源,这件事其实是另一个大汉奸提的点子——范文程。

    。。。。。。

    登州府如今是一月一个变化,王争管辖这一年多虽然好了不少,但还是与紧邻苏杭的青州、济宁等地差了太远。

    所以王争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宁海盐运到济宁那边去卖,要是在那头卖开了,拿的银子和现在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这事现在倒也急不得,饭要一口口的吃,宁海盐才流通半个来月,看这势头,算上原来海盐的利润,起码用于募兵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等着的就是那批木盒和磁窑,到时候宁海盐的价格还能再提一提,青盐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运到济宁去大赚一笔,最后再慢慢把宁海盐的路打通。

    当然了,这两个月王争也没有空等,已经开始着手编制整个文登营和嫡系盐丁大队的编制。

第一百二十四章:扩招 足额() 
兵戈不休,生民何罪。

    作为文登营的坐营官,王争深知,每一场战斗光荣胜利的背后,都是无数个家破人亡,无数妻儿生离死别,不计其数的好男儿血洒疆场。

    随着中原各省的大乱不止,山东的难民又开始多了起来,到了六月份便开始成批进入登州府境。

    现在文登营的主要操练场所有两处,一是后方文登的营盘,这个营盘年岁已久,经过重新修缮后已经焕发了生机,二便是州城内的两处军营,现在四哨战兵有两哨都常年驻扎于此。

    州城的军营旁边是一大块空地,远远看去,空地上好似有几百条木桩,走近一看,却是纹丝不动的几百名文登营战兵。

    最前方有一排人与众不同,后面的人手持长枪,他们却是人手一杆鸟铳,所有人都端着手里的武器,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见到这个场景都是莫名其妙。

    “他们在干什么,端着快两个时辰了,一动都没动啊。”

    “练兵。”旁边一个路人的回答很简洁。

    “练兵?哪有这么练的,就这么一动都不动,能练出啥哟!”方才问话那百姓更加疑惑,他以前也见过州城官兵操训,多是来回的跑,阵势大的很,而且多是没几下就完事了。

    不过话说回来,王争这么个练法虽然让人看不懂,但到现在文登营无论是对上水贼、土匪还是乱兵,还真没人听见败过。

    “或许是王守备独特的法子?”

    刚叨咕几句,后头茶馆里的伙计忽然叫了一声:

    “看那边,动了动了!”

    几乎是所有人都围过去,站了刚两个时辰的战兵们一个转身,一眨眼就列成紧密的阵型,迈着整齐的步子哗啦啦跑出军营。

    茶馆的伙计成天在这边干活,早就习惯了,说道:

    “要我说,王守备的兵就是与寻常的官兵不同,自打进了城,这操训就没见断过。”

    战兵的步子十分齐整,跑起来的脚步声都是声容划一,路人听见伙计的话也是毫不怀疑,点头道:

    “就这么练下去,大伙都能高枕无忧喽。”

    “哈哈,我还要去给家里那位买米买面,先行离去了。”

    “再会再会!”

    王争看着兵士们缓缓跑出军营,不断点头的同时也细细想起一些事。

    南人乘舟,北人骑马,江南这片自古就没有强悍的骑兵,比如洪武帝朱元璋,他的部队中还要以水师最为精锐,那支鄱阳湖水师便是后世可称天下第一的大明水师前身。

    明军打八旗兵一直都是败多胜少,以至传出了‘女真满万不可敌’这一说法,王争想要对付骑射无双的鞑子兵,现在还差的太远。

    回想起来,八旗兵之所以能横扫中原,继而一举下江南,靠的可不仅仅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立国,更重要的是老奴酋努尔哈赤开创的八旗军制特色。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作战时绝无粮饷军备之运转,军卒皆可自备而行。”

    洪武帝朱元璋开创卫所军制,所为的就是——“养雄兵百万,不耗国家钱粮。”

    但是这一点如今的卫所制却无法满足,农田都被豪绅地主阶级占据,军户名为军户,实则是佃农,成了地主豪绅们的种地户。

    空有军伍之名,却无丝毫战斗力可言,这也是中原各省官军屡屡大败的原因。

    压迫达到极致,没有丝毫归属可言的军队,自然是连年逃亡。

    这些人一旦逃到流寇中立刻就从绵羊变成好战的虎狼,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战斗目标变了,以往是得过且过,但是到了流寇那里,杀掠所得皆是自己所有。

    你杀一个人,不仅可以拿到军功,让自己日子过得更好,更可以将那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抢到自己腰包,何乐而不为。

    反观,文登营的兵士们拿着足额饷银,为保卫家园、妻儿家小而战,战斗胜利后王争对他们的奖赏没有丝毫吝啬。

    每户人在入军前皆会分给田地,家人都过上了难得舒坦的日子,没有人再想回到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这也是文登营的战斗精神所在,屡遇强敌却死战不退的原因。

    严格说起来,这种战斗精神更容易成为一种军魂,而李自成的那种做法虽然在段时间内成效显著,但后患无穷,是抄近路。

    没有纪律的军队,凶恶起来立刻就回了原型,从李自成进京后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真到了那种时候,这些恶狼就连李自成的话都不听了,那还是军队吗?

    不,那只能算是无恶不作的流寇,发展的再大,终究也只是流寇罢了。

    山东既不属江南,也不属于北镇,居中的位置,造成山东既没有好马可编练骑兵,也没有什么正规的水师。

    不过在王争看来,这正是山东的好处之一,有盐路作为财政支撑,同朝鲜隔海相望,又有大量熟悉水性的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出一支偏师,向东直捣黄龙。

    另一方面,山东作为盐路大省,各地的盐丁们终日刀口舔血,又是极好的辅兵。

    只要用好了,就像现在的文登几地,既可在大军出征时保后方无逾,又可以在关键时刻聚在一起,迅速拉起一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庞大队伍。

    在台子上缓缓踱步,想到这里时兵士们正巧刚刚跑步回到军营,王争抬起头朝身后点头示意。

    “咚隆隆。。。。。。”

    军营周围突然传出一阵巨响,兵士们茫然看过去,却在这里早就摆起一圈大鼓,激昂的鼓声振奋着所有人,三通鼓后王争缓步出列,凝视军营:

    “开始招兵。”

    。。。。。。

    文登营扩招了,同步扩招的还有巡检司下辖的嫡系盐丁大队,据说这次文登营将从原来的四哨战兵扩充至八哨,四大队嫡系盐丁也扩充为六大队。

    这可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文登营和嫡系盐丁上次招募还是在一年多以前,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王守备继任平乱以来一直都没有消息。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大伙关注的都是文登营公布的考较地点与要求待遇。

    考较地点有两处,一自然就是州城的军营与城外的校场,二便是文登营盘。

    盐丁系统比军兵更为复杂,其原因是需要招的人太多,不仅是嫡系盐丁需要扩充,各地的盐丁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先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