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扫明 >

第375章

扫明-第375章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将军,这两个。。。说自己是什么大学士又军师的,卑职看他们像个文人,所以。。。。。。”

    “所以你就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了?”黄阳面色更怒,“你且记住,战时不明来历之人,若是不将真实身份探听仔细了,任他说的天花乱坠,也不要带到皇上哪里去,明白吗?”

    什长面色肃然:“卑职明白了!”

    “好了,回去吧!”

    见到那什长掉头离开,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满脸尴尬,虽然知道自己方才喊错了人,马匹拍的不对称,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在下牛金星,这位是宋献策,有要事来找大齐皇上。”

    “哦?”黄阳眼神一冷,将手缓缓按在刀柄上,“可有凭证?”

    感受到周围逐渐阴寒起来的气氛,牛金星和宋献策便再也顾不得那么许多,赶紧从怀里掏出盖着大顺永昌皇帝印绶的书信,一下子全说了。

    黄阳看了一眼,这才淡淡的点头,挥手示意一名禁军兵士将他们带过去,自己则是继续转头观察战场,有条不紊的下达各种命令。

    他在发布命令的时候,牛金星刻意观察几眼,发现齐军虽然人多,但行动起来整齐划一,根本没给人任何哄乱的感觉。

    走了一段距离,两人一抬眼,见到了正坐在椅子上拿着千里镜观察的一个人,立马跪下去山呼万岁。

    王争身上穿着只有皇帝才能受用的金黄色龙纹甲胄,周围布满了同样穿戴着镀金盔甲的战士,两侧都是身披盔甲和官服的文武臣工,很容易辨认。

    看见这位彰武皇帝,牛金星和宋献策对视一眼,怎么都不敢相信,大战在即,怎么这御驾亲征的皇帝却如此悠闲?

    王争知道原本历史上张献忠在凤凰山太张扬被清虏一箭射死的事情,还有那奴酋努尔哈赤,也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太过高调而被红衣大炮击中。

    自己这一身金灿灿的盔甲,再加上周围那些龙骑,但想不引起注意都难,当然还是低调点好,这么多年的生死与共都过来了,要是在这西安城下马失前蹄可就太惨了。

    在这种必胜的战斗中,王争自然没必要再做什么亲自动员,再说了,檄文也不是白念那么长时间,该动员的都完事了,只要人在这里,效果比什么都强。

    所以王争这次没有亲自登车指挥,而是让黄阳位于高位督军指挥,自己缩在后面的龙帐之中,懒洋洋的用千里镜看着这一切。

    当然了,要是战事有什么意外的发展,有众多龙骑和禁卫军标兵在场,王争的旨意还是能迅速传达到战场上每一个角落。

    这可能是王争这一辈子到现在打仗最轻松的一回,大势已定,自己来基本也就是走个御驾亲征的形式,下面的人自然都不是吃干饭的,都给你办得明明白白,根本不用多说。

    天下无敌的彰武皇帝,作战时竟然只是躺在后面看着,牛金星和宋献策见到后,没什么其它感觉,反倒认为王争这是大智若愚,更加佩服起来。

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 
    “牛先生,宋先生,可是看过我大齐军威,觉得如何?”

    收起千里镜,王争问出这话同时还是一脸轻松地模样,哪里像是进行决定国运的重大战役,却像是来游山玩水的。

    此时牛、宋二人远没有来之前那么自信,远远在城上看去是一回事,等到你亲自从这些军阵中走过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两人面对王争的过于轻松,却是显得异常拘谨起来。

    这位龙驭天下的彰武皇帝,多年前不过是个贩卖私盐的赤民,可能连饭都吃不饱,但从那时候直到现在,王争就开始一步步在山东崛起。

    短短一年,就从哨官、坐营官一路干到了登莱总兵,虽然是个杂号总兵,但那地位就连当时的山东总兵刘泽清都是有所不及。

    经过一阶段发展,王争以迅雷之势发起几次火并,把山东境内其余几个总兵一一击败,将山东整合成一个铁桶,并且开始一步步有条不紊的扩张。

    直到今年初,以绝对的武力逼迫鲁监国退位,取代明朝,建元彰武。

    其实许多人会说王争的升官路程很快,可单单就职位上来讲,王争并不是最快的,高杰三年不到就坐上了正选总兵,王朴更是用银子直接买了个九边重镇的大帅。

    除此之外,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京师勋戚更是都有个什么都司指挥使的衔头,起步就比王争不知高了多少。

    王争与这些人不同,这些年来所前进的每一步,都有辉煌的胜利作为开头,加上坚实的物质和兵力作为基础,正是因为这些查有实据的军功,才能被迅速提拔起来。

    齐军在斩首上和其它明军一样作假,但他们却是为了低调而往少了说,像是与李闯的归德会战,只报上两万首级,就是有意之为。

    实际上,那次作战尸横遍野,齐军至少枭首五万,伤者和降者更是无计,不过这些人多半都被收纳进山东内部消化,所以根本没必要用他们当军功。

    还有那次松锦之战斩杀阿济格与孔有德,光是鞑虏的骑兵就杀了两万,算上乌真超哈的汉军旗,起码又要五万,不过王争只报上去几千。

    连杀两王,其中一个还是八旗亲王,这已经足够轰动天下,要是再把真实斩首报出去,就有些过于高调和张扬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若是你仔细去查,就会发现在齐军一步步崛起到如今的战绩中大部分都是如此,大齐之所以一经建立,就能有如今的规模,不是因为大顺和大西的运气因素,而是因为多年来有条不紊的发展。

    其实在王争称帝以前,江南、湖南、山东甚至是北直隶一带,就已经牢牢掌控,三分之二的江山都已经在手中。

    称帝之举,一是王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二也是满足下面一干人等的无奈之举,也有个原因是为了让天下人能有个真正的主心骨。

    宋、牛二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看见外面大齐的旗帜遮空蔽日,甲兵漫山遍野,顿时觉得心潮澎湃,心道这才是能改朝换代的军队。

    他们两个都是野心家,当初在明朝不受重用,跟随李闯就是为了追名逐利,牛金星迫害高一功更是急于证明自己在大顺中的地位,来之前二人已经想过种种说辞,但见到懒洋洋躺着的王争,却是都被紧张代替。

    听到对方懒洋洋的问话,牛金星连忙膝行几步,磕头说道:

    “大齐军威,无可比拟,当真是让小人心惊胆颤,就凭那些顺贼,一定是无法抵挡王师入城。”

    “顺贼,要是朕没记错,你不是那大顺的大学士吗,还有这个,叫宋献策是吧,你不也是开国大军师吗?”

    王争说的平淡,可听在宋献策耳中,却好像是有颗惊雷在身边炸相,看来这位彰武皇帝对自己的印象不算太好。

    “皇上,什么大顺,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贼兵罢了。只有大齐,才是一统天下的王道之师,小人就是跟在皇子身边做个伴读,都比那大军师强多了。”

    宋献策说完,牛金星唯恐落后,赶紧搭腔:

    “是啊,小人们早就对皇上仰望有加,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哪,这次李闯投降,便是小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其劝说。”

    “小人这么说,不是为了名利,只是想表达对皇上的敬仰之意,对大齐的效忠之情!”

    这两个人倒是想的挺长远,一个知道王争不是好控制的人,将心思放在皇太子身上,另一个说的冠冕堂皇,实则是借着议和书信请求加官进爵。

    “呵呵。”王争忽然一笑,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宋献策,说道:

    “朕的皇儿要是让你这种人来教,我大齐岂能长久!?。。。你还是先在农务部做个一年半载的书办历练历练,要是干的好,还是有可能进幕僚府供职的。”

    说着,王争转头继续说道:

    “还有你牛金星,李自成忽然想要议和,都提了什么要求?”

    “皇。。。呃是李贼。。。李贼说要受封西北王,大顺下辖的各营将领归顺大齐之后,起码也要有个营官的衔头,并且大顺军中的老营不能被整改。。。。。。”

    “哈哈哈哈,这李闯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是啊,这哪里在求和,分明是在要挟!”

    牛金星说话的时候也感觉李闯简直可笑之至,这种求和,占据碾压形势的大齐军能接受就有鬼了。

    听见周围大齐的文武臣工纷纷大笑,牛金星自己也是跟着笑,看了一眼王争面上的不悦,立刻明白什么,闭嘴不再继续说下去。

    “你且回去告诉李自成,封王是不可能的,让他彻底绝了这份心,而且大顺和永昌年号必须取消!”

    “天底下只能有大齐一个朝廷,朕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分裂!既然是投降,那大顺下面所有的将领和文官,甚至最普通的兵卒,都要接受朕的整改和调派!否则待朕一声令下,三军攻入城内,万事皆晚矣!”

    方才王争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好像对什么事都不在意,听到李自成的“求和”后忽然变脸,冷笑不止。

    牛金星却是面色慌张,仓皇拜倒在地:

    “小人愿留在大齐内从头做起,恳请皇上另派信使!”

    王争想了想,确实,牛金星这个时候再回去,大顺里面那些莽夫听到后肯定是拿他报复,将他和宋献策都留下来,也算是向其余大顺文武抛出橄榄枝。

    王争坐下来点点头,说道:

    “李健,你亲自去闯营走一趟吧。”

    闻言,站在右侧文官叙列中的李健施施然走出来,恭恭敬敬的拱手作揖,微笑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宁失命,不失势。”

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 
    听说闯王要亲自投降,大顺内部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说到底,只要是在大顺内部时间稍长一些的军将,或多或少都知道己方对阵大齐军的战绩如何,像是归德府会战,像是三攻开封之战,每次都是在所向无敌,高奏凯歌的时候,被大齐军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对方野战上的无敌,一直都是大顺军众人心中的一个阴影。

    从进入陕西开始,到潼关击败前明的五省精锐,再到进入北京城,东征山海关,大顺军看似席卷中原,势头不错,但实际上一直都在刻意避免与山东方面接触。

    李自成每每提起王争这个名字,眉眼间都带着深深地畏惧。

    这种状况,大顺军的将军们自然都能发现,也就造成下面这些人对齐军心同样怀恐惧,听闻王争举兵百万西征,意在统一天下,明白己方劣势的人,当即就都是胆虚不已。

    对战局的评价,他们当然明面上都是说大顺必胜,但谁心中都知道,这实在是句屁话,除了那次李过率老营趁朝廷讲学乔装偷袭睢州侥幸获胜以外,大顺面对齐军根本没有任何胜迹。

    以前大顺正当如日中天之势,况且难以战胜对方,现在是对方以强横的态势西征围都,更别提能打赢的可能性了,实在是微乎其微。

    看着眼前这位异常镇静的“信使”,在众将前列站着的郝摇旗倒是心中感慨,这大齐和大顺,人心一聚一散,怕是还没等对方信使说出话来,不少人就已经打算投降了。

    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