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扫明 >

第304章

扫明-第304章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争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给在场这些原明军提了个醒,不要再有你军我军之分,山东军内一如既往,军令如山,不要以为他不敢大开杀戒。

    “如若再有打着小聪明,想要试试本候底线的,尽可以试试,杀你全家,并非难事!都懂了吗?”

    话音刚落,所有人无论心下想着什么都不敢有丝毫的携带,赶紧齐身跪下整齐的行了个军礼,大声吼道:

    “谨遵侯爷之令,明晚之前,必克南京!!”

    正这时,一名亲兵走入帐内,抱拳道:

    “启禀侯爷,营外来一女子,看年岁十七上下,自称忻城伯赵之龙之女,有要事面见侯爷。”

    “侯爷,不可不防!”董有银当即起身,嚷道:“上次在凤阳那贼厮就说投降,结果暗藏杀机,这次一个女子孤身来到营中,绝非好事!”

    上次遇刺的事,给山东军上下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就连董有银逢事都多加了个心眼。

    邱武点头道:

    “董将军所言不错,还是让末将先去会一会这女子!”

    “侯爷,还是让末将去拷掠一番!”

    众人纷纷出言,见到王争起身,片刻后便即宁静下来,只见他微微一摆手,笑着说道:

    “不必了,我山东大军披甲十万,战将如云,难道还怕一介女流不成,说出去叫世人嗤笑。”说道这里,王争朝亲兵点头示意。

    帐内诸人议论几声,都打起十八分精神。

    没多久,一位少女缓缓进帐,说来也奇,此女年方十七,身穿素以粉袄,生得娇小水灵,该是文静淑娴,但却并不怕生。

    女子一双灵眸在帐内环视,最后才走几步上前,款款见礼道:

    “小女子赵婷,参见侯爷。”

    等他说完,邓黑子倏地站起身,故作莽汉状,一双虎眼瞪在黑脸上显得格外清晰,只听他大声喝道:

    “那个什么赵婷!你可知道此为何地?”

    “知道,乃是山东军大营,营中二十万大军,小女子瞧阁下脸色黝黑,话中带着登州口音,想必是山东军四员大将之一?”赵婷丝毫未有惊乍,直视回去,紧紧与这黑脸莽汉对视。

    “嗯。。。?”

    邓黑子意外的后退几步,心道此女有些不同寻常,自己随安东候征战南北,什么人物没见过,却从未有今日感觉。

    当即,他语气逐渐放缓,问道:

    “你怎么知道?”

    赵婷微微一笑,低眉道:

    “世人皆知,山东军安东侯爷帐下,素有四员登州系大将,一人文武双全,一人声如雷鸣,一人面色黝黑,一人谨慎有为,除此之外,还有军议司三位名士。。。。。。”

    听了这话,黄阳知道不能让她继续说下去,助涨了气焰,冷笑一声,起身问道:

    “姑娘孤身入营,勇气可嘉,然锋芒毕露,唇齿相讥,又有何意义?”

    “原来是黄副帅,小女子失敬。”赵婷揖身见礼,又微微一笑,方才问道:

    “那诸位将军对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女子深究细问,又是故意惊吓,又是东唱西和,有何意义?”

    “泼妇,你太放肆了!”

    董有银猛地大喝一声,拍案而起,正待他要说些什么,却见王争忽然起身,赶紧抱拳随众人坐下。

    王争负手站在上面,稍一摆手,帐内的议论之声便即寂静如常。

    “忻城伯赵之龙能得此女,三生有幸。”说到这里,王争伸出手,做了个拿来的姿势,举止自信。

    赵婷惊讶异常,忍不住问道:

    “侯爷是如何得知。。。”

    “姑娘言辞犀利,胆识过人,本候麾下这些粗莽大汉或许不如,可在你说话的时候,左手微微靠拢胸腹,浑然不觉已是暴露此行目的。”

    “姑娘算盘打的响,可我山东军却并非寻常官军。”说到这里,王争走下几步,上下打量起来。

    “侯爷高明。”

    众人皆作恍然大悟状,齐声说道。

    闻言,赵婷轻叹一口气,倒是有些心虚,不敢对视王争的目光。

    来之前赵之龙就告知她此行目的,虽身为一介女流,但犹有好强之心,所以才想为家族多争些好处。

    没想到,还是在区区几句话之间,就被王争发现意图。

    “既然侯爷开门见山,小女子也便不再多言。”说到这里,赵婷从贴身处取出密信,交到邓黑子手上,揖身说道:

    “家父久受魏国公徐家欺凌,听闻侯爷率大军来到,如觅明主,恨不能插翅飞出城外效忠帐下,此番小女子前来,便是为质。”

    果然不出所料,王争之前还一直都纳闷,历史上清军南下,南京城内那些文武大臣还有勋戚,争相投降的简直数都数不过来,怎么到了自己就一个都没有。

    听到赵婷的话后,这才是放下心来。

    李自成席卷半个中原,无论号称坚城的襄洛,还是古都西安,靠的从来都不是重械攻城,大军每每兵临城下,便不战而胜。

    老树盘根,躯干坚硬,然根基腐烂,内部虫蚁滋生,时日无多。

    王争接过信低头看了几眼,说道:

    “本候不需要女子为质,我山东军即便重炮强攻,拆了城池,也当必克南京,城中兵疲自乱,无可阻挡,然此法生灵涂炭,本候于心不忍。”

    “姑娘可以做一次信使,向忻城伯转达本候的谢意。”

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 
    赵婷有些意外,抬眼仔细看了看,遇到对方的目光又是闪躲起来,张口道:

    “那。。。那个。”

    “怎么,结巴起来了?”

    王争微微一笑,仍旧是负手站在上面,也能发现赵婷脸色变得微红,当下继续说道:

    “姑娘不用多想,王某虽不才,但若真正想让某人死心塌地,软硬方法多的是,姑娘年方十七,正值花季,不该因为家室原因留在营中为质,辜负了大好年华。”

    听到这个,赵婷还想说什么。

    “可是。。。”

    “姑娘快走吧,战斗残酷,刀枪无眼,岂同儿戏。”

    王争说完这句话便是朝门外一招手,背过身去,不复再言。

    两名山东军战兵走入大营,赵婷也知道王争这是要送客的意思,自然不能再厚着脸皮留在这里,只能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看着安东候坚毅的背影,赵婷忽然感觉自己的心被触动了一下,这种感觉,前所未有。

    待这女子离开,大帐内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李岩微微皱眉,开口道:

    “侯爷,若控制了此女,赵之龙便尽在我手,这放了回去,赵之龙若是后悔。。。”

    顾君恩却满不在乎,说道:

    “侯爷方才也说了,我山东军当世强军,想要控制一人,软硬方法有的是,何必寄心于一女子身上,当可仿效顺贼陷襄阳之法,攻取南京。”

    王争转过身来,静静说道:

    “赵之龙想投本候,定是算计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将他的女儿放回去吗,也是令其安心之举。”说到这里,王争拿起挂在帐前的家传钢刀,沉声道:

    “传本候军令,三军备战,胜负就在今夜。”

    尽管众人还不明不白,但还是毫不犹豫的齐声遵令。

    大家看见王争信心十足,觉得安东候必是胸藏妙策,自有计较,做下属的遵令而行就是,该说的,王争自然会告诉他们,不该说的,若非要深究细问,那可就是傻子了。

    赵婷走出大帐后,并没有最开始来之前那般神气十足,反倒显得恍然若失,心中想着的,都是方才那个负手而立的背影。

    走了没几步,一名亲兵队官若无其事的从旁路过,将一张纸片塞到她手中。

    此人动作很快,待赵婷反应过来想要细问的时候,周围却事事如常,看不见塞给自己纸条的人跑到哪去了。

    一队山东军兵士迈着整齐的脚步巡逻走过,紧跟着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七八个骑兵狂奔而过,赵婷紧紧将纸条抓在手里,迈着小脚离开。

    出了山东军大营后,赵婷转到一处角落,拿出纸条,只见上面静静躺着一行对仗工整的小字。

    “忻城伯如见,夜半时分,开门为号,当立大功。”

    赵婷满脸震惊,回头看向山东军大营方向。

    。。。。。。

    崇祯十七年七月十五日晚,南京外郭城夹岗南门。

    巍峨的楼阁在南京城上矗立,无数身披制式衣甲的卫戍兵力在不断走动,丝毫不敢懈怠。

    魏国公徐宏基带着亲丁和家仆,手持火把,走在城楼上来回巡视。

    南门的守备千总见到后,赶紧带着几名百总前来迎接,但徐宏基摆手制止,说是不能擅离职守。

    “山东军一直没什么动静?”

    千总点点头,留在自己的位置,待徐宏基带人走来,方才回答道:

    “回国公,自打今儿个午时起,山东军就没什么动静了,炮声没有,骑兵也看不见,想必是怕了。”

    说到这里,他和几名百总都笑起来,有人按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说山东军此时应该在商量如何撤退的事情。

    徐宏基点点头,皱眉看了一眼不远处寂静如常的山东大营,说道:

    “不可大意啊,传闻王争那厮狡猾如蛇,亲自领兵从未有败绩,此番大费周章来到南京,不会轻易退兵。”

    千总满不在乎的点点头,仍是笑着说道:

    “国公放心,卑职在每个望楼上都设置了把总防备山东军趁夜偷袭,只要他人马出了大营,咱们这边立即就能得到消息。”

    徐宏基点点头,但心中仍然有些不安,多呆了一阵子才带人去其他地方巡视。

    他走后没多久,一名参将慌慌张张从女墙跑上来,大声喊道:

    “奉史尚书之令,调南门兵力回防尚书府!”

    “尚书府出了何事,你可知轻重缓急?”

    南门守备千总大惊,并没有留意这名参将身上的衣甲和本身不搭,只是怒声询问。

    那参将并不领情,说道:

    “尚书府燃起大火,史尚书、王大人、钱大人联名下令,调十八门兵力缉捕纵火乱贼,守备尚书府。”

    南京外城开有十八门,每门设一守备千总,常备兵力三万人左右,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分布在十八道城门,已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不是护城河池深,城强高大,己方占据地利,早就被山东军破城而入,哪能支撑到现在。

    眼下再调人去城内抓什么乱贼,山东军若是趁虚攻城,哪有人来守,这些基本的道理就自己这小小千总都明白。

    他有些不可置信,史可法怎么能如此糊涂?

    “事分轻重缓急,城内乱象自有五城兵马司平定,哪用得着抽调城防兵力?”

    “你还不知道?”参将诧异的看了一眼南门守备千总,这才说道:

    “前不久,乱贼在城内各处作乱,早已是一片乱象,五城兵马司尽数出动也是约束不及,若不抽调城防兵力,城内自乱。”

    千总犹豫不决,还是想去禀报魏国公决断,对方豪不让步,甚至将大义抛了出来。

    这可是兵部史尚书,户部尚书钱谦益和大学士王铎联合下令,你一个小小的千总,违令不遵,难道等着徐宏基得罪以上这些大员替你求情?

    省省吧,人要向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