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扫明 >

第182章

扫明-第182章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说完,郝掌柜倒是有些想不通,以王争从前为人处事的手段不会看不出来这是稳赔不赚的买卖,怎么这么积极的上杆子去趟这浑水呢。

    当下也是试探性的问道:

    “大帅有忠义之心,对买卖交易之事不放在心上,可就要弃我等于不顾,弃万千海州军民于不顾了吗?”

    郝掌柜说着,竟然从老脸上挤出几颗浑浊的泪水,看起来端的凄惨无比,这倒是让王争有些吃惊,说道:

    “郝掌柜这是为何,王某何曾说过这句话了?”

    “现下大帅若不仗义援手,只怕两淮盐业和地上的买卖运货都要受到波及,我等和山东军的损失都要惨重啊!”

    郝掌柜心中窃喜,打出感情牌后立刻又来了一招添油加醋,谁想到还真是有些奇效,王争居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一名海州盐商忍不住出言道:

    “既然大帅有意出兵,小人们也就开门见山了!”

    “咱们不知道山东兵到海州之后的钱粮用度,大帅还是先给个准信,小的们回到城内也好和商会的同业们筹办!”

    听到这话,王争立时眼前就是一亮。

    其实他对倭寇和海盗不算太过看重,早在登州的时候山东军就与这些贼人接触很多,其中大多都是出海的汉人,真倭根本没几个,战斗力十分有限。

    现在山东军到处都要用银子,此番出兵定然还要大批大批的花费出去,何不给了这个面子,出点人马稳定海州,还能顺便趁此机会敲上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百章:总兵知事,讨价还价() 
两淮盐商和官府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自然知道其中需要注意的点子,要是对方把兵马派过来那就等于掐住两淮盐商们的脖子。

    盐商们既然敢前来寻求援兵,那就自然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

    其实说起来这种事情以往也不是没有过,只要银子谈妥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小心应对等到地方上稳定,大家在官场上找点门路,到时候想把武将们弄走还不简单。

    商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一方面是多年以来给地方官府的孝敬,大多数士子官吏都拿过自家的银子,听到有忙自然是要帮扶,还有什么好怕的。

    况且在南北两直隶的衙门里他们也有深厚的关系,官场上大多数人都拿过贿赂,兵马调动的驻防之事想帮王争搪塞过去简单,再找法子把山东兵弄走更加简单。

    反正一切的运作都和武将扯不上边,只要把好文官和太监们的关,大义名头压上去,武夫们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当然了,眼前这种求人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的应对,莫不如直接开门见山的把银子提出来,大家心里交个底也算个明白。

    方才那盐商说话也就是个铺垫,关键的话还得让老奸巨猾见过世面的永昌号郝掌柜来提,毕竟他也算是山东人,说起话来比海州盐商们有底气。

    郝掌柜笑了笑,说道:

    “去年大帅在各地实行聚耕农庄,这马上又要出兵北上剿贼,朝廷的饷银向来以陕西和边事优先,眼下银钱的用度想必大帅这里也有些紧张。”

    说到这里,郝掌柜身子微微前倾,颇是自信的道:

    “盐商们既然放下面子来请山东兵镇守安靖,又怎么有让将士们白跑一趟的道理,出资军用自是理所当然~”

    王争不断点头,似是听得非常认真,显然对所说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不过等到郝掌柜说完后却是起身在最前方缓缓的踱起步来,有意无意的说道:

    “每月二十万两。”

    每月二十万两,那每年可就是两百多万两,要知道两淮盐业每年上缴给朝廷的税银也才一百万两出头,这厮说出话的时候难道没有一点羞耻心,简直狮子大开口啊!

    “大。。。大帅,这,每月二十万两。。。未免太多了!”

    郝掌柜也没想到,一直是笑眯眯的王争居然一说话就如此惊人,与其他商人瞠目结舌的互相对视,又有一名盐商已经有些愠怒,开口道:

    “大帅您手中山东军兵马还不到两万,就算尽数开到咱们海州平乱,怕也用不到这么多银子,未面有些太欺负我们两淮的盐商了!”

    “呵呵。。。。。。”

    见到方才还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因为一个银子就变了味,惊惶之间,这些人都露出原本的嘴脸,王争冷笑几声后也没顾着直接回答,先是回身说道:

    “把汉兴带回内宅,有些事情让小孩子看了不好。”

    等到奶婆抱着王汉兴走进里面,王争这才没了任何顾虑,既然对方都不再讲究什么礼节,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再装了,遂张口说道:

    “来者是客,但各位未面也太不讲我这个主人放在眼里了,若是一般不问世事的武夫,怕还就让你们蒙骗过去了!”

    闻言,立刻有一个盐商出口反驳道:

    “大帅讲的什么蒙骗,我等何曾蒙骗。。。。”

    “住口!”王争猛的喊出两个字,眸子紧紧朝正说话那盐商看过去,见对方被吓住不敢再说,开门见山的道:

    “诸位怕是忘了王某在登州时靠什么起家,靠的什么组建登州营了吧?”

    “孝敬官府和两直隶官家的银子什么时候也算在税银之内了,你们能交给朝廷的有一百万就已经了不起,但置办物件和攀比炫富的花费好像家家都不比这个数目少吧?”

    王争几句话就毫不留情的将盐商们揭穿,郝掌柜心中惊讶,但却面色不改的坐在那,他脸皮厚倒是没什么,因为本来济宁号也不以盐货生意为大头。

    这次被商行同业推出来才打的头阵,心中说起来倒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王争所说的数字是顺口胡诌,自然不是完全准确,但这数字在盐路上根本不是什么秘密,稍稍一琢磨,出入在百万两也是差不了多少。

    前来的海州盐商们喧闹了一阵,脸上青红皂白不定,就连身体都在发抖,甚至有人上唇嘚嘚索嗦的说不出话来,由于过于惊惧一时也闭合不上,过了半晌都颓然的丧气坐了回去。

    “哼。”

    冷哼一声,王争放缓语气,慢慢的说道:

    “既然各位觉得这个数字接受不了,那王某就再提一个,这个若是还不行,那诸位想必要自己驱逐倭寇和海盗了,海州一地的买卖,山东军不做却也损失不了多少!”

    听到这番话的前半部分,盐商们总算觉得心里不是那么难受,但全部听完的时候心里又“咣当”的沉了下去。

    王争说的没错,眼下确实是他们求着给山东军银子,收人银子拿人话柄,到时候也不怕山东军不出兵平乱。

    况且山东军到了如今的地步,早不是最初在登莱只靠盐货吃饭的时候了,各种买卖都有涉猎,这一地的盐路就算完全放弃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但海州盐商们就不同了,海州是他们的根本,眼下海盗和倭寇纵横,没有什么商人会来这边交易,盐货堆积成山根本就卖不出去,多耽搁一天他们多亏本一日,当真是拖延不得。

    尽管心中胡思乱想,但他们也明白,这个时候只能是等王争提个新数目大家再和和气气的商量,也许王争方才打着试探的心思呢?

    王争想了一小会,说道:

    “每月十万两,这是王某的底限了。”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肥胖的盐商直接一屁股从椅子上滑落到地上,可他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疼痛,只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王争,其他人也是呆住不知所措,每月十万两,那一年还要有一百二十万两这么多啊!

    见到对方还是这个样子,王争哈哈一笑,来回踱步的道:

    “众位何不仔细想想,你等一年到头缴纳给朝廷的税银在收入之中究竟占比如何,剩下的数目又在多少?”

    说到这里,王争悠然的来回走动,又是继续道:

    “你们一年花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在这里买的是长治久安,王某反应慢,这才想起来,要这些,是不是少了点?”

第三百零一章:有马有刀,唇舌无谓() 
这句话说完,场中就好像有一阵寒风从海州盐商和苏杭商户们身边吹过,都是齐齐的打了个寒颤,那副失态的样子也在侧面印证了王争方才所说应当不假。

    其实也不光是海州盐商,一旁落座的其他商户也差不多如此,大家各自都有逃避税款的方式,赋税不达商,这也是苏杭商户和海州盐商们暴富的根本所在。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这边缴纳了多少税银向来都是绝密,只有自家商行的同业们才会知道,王争所说的数字是从何而来?

    俗话说越有钱就越抠门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苏杭商户和海州客商们人人手中都握着惊人数量的财产,但却和王争在这区区一百多万两的犒军银上讨价还价,哭穷哭短。

    济宁号的郝掌柜没了动作,但那些海州的盐商可再也坐不住,一个人忽然起身向前几步,颤颤巍巍的抬手说道:

    “大帅,眼下正是灾荒连年,两淮盐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大伙就算砸锅卖铁也筹不出如此巨量的银子啊!”

    “这真是个笑话。”

    王争刚刚拿起的酒碗直接摔在地上,明显是没了任何耐心,他拂袖转身说道:

    “若不是看在今日是汉兴满月宴,定要你们出二百万两不可,一百万两还和本帅在这里哭穷,拿不出来是吧?好!”

    说到这里,王争朝管家王福喝道:

    “传本帅的军令,山东军水师两营、陆十二营以及正兵各营,即日起不可出境一步,海州就算被倭寇闹翻了天,也不必理会!”

    “遵令!”

    王争这话一出,各人纷纷是大吃一惊。

    他们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却也知道山东军军令如山的传闻,这道军令若是传到了军中,怕事情也没什么好商量的余地了。

    那些凶恶的倭寇和海盗只靠海州的官军是万万抵挡不住的,眼下唯有山东军能震慑其威,山东军若不出一兵一卒,海州怕是要被这些贼人闹个天翻地覆不可,到时候损失可就真的无法估量了。

    按说这讨价还价双方都是满面笑容客客气气的推诿,彼此斟酌各自的想法决定,谁想到这王争开门见山,一点都不装腔作势。

    盐商们见到的官,没有一个不爱财的,但面子上都是做出一副天下为公的模样,拿腔拿调,好像自己先提出来就是有辱斯文。

    商谈的次数多了,大家也都知道这种事情总归急不来,要“慢火慢炖”的投其所好。

    王争这种人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见了面直接火烧屁股似的要钱,总归就是一句话:

    你给不给,不给我就看着你玩完也不出兵。

    这可当真是一点官家体面也不讲,什么脸皮都不要了,即便是姿态放低到方才那种地步,王争也还是最初那句话,不给就不发兵,没什么好商量的。

    盐商们不禁在心底大骂,这王争果真是贩私盐的出身,和那些正统的总兵巡抚就是不同,完全是趁人之危,极度的无耻之徒。

    可眼下还就是有求于人,没有王争的兵马守卫,两淮盐业怕是要遭受巨大的损失,大家可毫不怀疑王争会坐着看戏,这种人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见到王福板着脸出去发布军令,商户们这才是着急,火烧眉毛似的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