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92章

十国千娇-第92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音信回来,就他没有……郎君是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一指挥的步卒,我过淮水后问了很多人,他们都说在这里。”

    郭绍手下光是左厢就是三十八个指挥,但恰好记得第一军第一指挥的将领是李大柱,因为这家伙是跟着自己去打了秦、凤的部将。他便又问了妇人,是哪一都、哪一队。

    这妇人倒是灵巧,能把话说清楚。

    于是郭绍便传令道:“去找李大柱,让他把第三都第二队的十将叫到中军营门来。”

    没多久,听说主帅召见,指挥使和十将急匆匆就赶来了。一问,真的有郭二这么个人……看来基本可以肯定妇人不是什么奸细。

    郭绍下令道:“放人。”

    “我郎君呢……”妇人反而不走,缠着十将问。

    十将道:“战死了。”

    “甚……甚么?”妇人脸上的表情立刻如同死灰,她摇头道,“你骗我,骗我。”

    十将道:“我骗你作甚,就十来天前,咱们攻进寿州,被墙上倒下来的猛火油……”

    “好了!”郭绍制止道。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全身被石油粘住燃起火,黑乎乎一身大面积烧伤血肉模糊的惨状,简直生不如死的死法。

    第一军的将士跟着他打过蜀国,又在寿州城用命帮他打赢了生死攸关的一战。郭绍的情绪立刻被影响了,表情一正,温和地沉声对妇人说道:“你的郎君勇猛、忠诚,他为了结束内战统一河山的崇高事业、为了全天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献出了宝贵的性命,死的时候没有什么痛苦,很安详。”

    周围的将士听罢肃然起敬。那个十将忙附和道:“郭二死前对俺说了,见着他的媳妇,告诉她再嫁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

    郭绍又传令亲兵:“把她送到下蔡镇,找京娘。让京娘先照顾她,等回东京的时候一路捎带回去。我个人出钱,抚恤郭二的家眷钱五十贯。”

    但是妇人却不走,眼泪把她脸上的污垢冲洗成两排白印,摇头直哭:“我不相信,我要见到他……他的尸首呢?”

    十将小声道:“那天死了太多人,南唐兵和周兵混在一起。将士们怕耽搁久了起瘟疫,一股脑儿全埋了,不知道埋在哪里……喏,城东那边就有个坑,埋了几百人。”

    妇人见他一指,便向城东那个方向奔去。两名郭绍的亲兵刚被下令护送她至下蔡,便跟了上去。

    郭绍便不强求,率军继续出营,回头对部将道:“你们带兵打仗时,能减少伤亡、便尽量减少……传令诸将,沿途严禁滥杀无辜。”

    “喏。”部将抱拳应答。

    这时杨彪说道:“那赵晁下令一夜坑杀三千降卒,究竟在想啥,这么做有啥好处?”

    一个将领接过话来说道:“有的人心黑,就喜这么干,没啥理由。”

    郭绍等走上驿道,他转过头,远远地看见那妇人正在地里拼命地用手刨土,后面的亲兵拿铲子过去了。

    真可怜!

    他不禁心想,能不死就一定要活着。高级武将当然不用上阵拼杀了,被人阵斩的几率微乎其微……性命之忧,最大的危险来源于自己人!

    ……

    缺失的安全感让郭绍现在的心里很不安分。现在让他有点精神紧张的人是李重进。在印象里赵匡胤才是成大事的人,李重进是谁他以前根本不知道,肯定成不了大器;但是他成不成事暂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厮眼下能威胁到自己。

    这让郭绍有种急需提高权力、实力的本能反应,不然在李重进手下以后有好果子吃?

    人的需求真的是无穷尽,生存、安全、欲|望。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做梦都羡慕郭绍这样的地位;但到了这个地位,还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

    不是郭绍贪得无厌,他对眼下的物质生活已经比较满意,比那些无数的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过得好得多;但权力小了实力弱了,没有安全感。

    战功,更大的权力;联姻,更宽的人脉、更雄厚的后盾。

    ……

    濠州,柴克宏刚刚得到任命状。他现在开始接手濠州城内五万大军、以及整个濠州地区所有唐军的兵权,并全权负责部署防御。

    南唐国主李璟,寄予了这位名声大噪的名将极高的厚望。圣旨中殷切的言语如在耳际,皇帝几乎要对一个武臣掏心窝了,淮南乃至整个南唐国就靠这一战!希望柴克宏能打赢周军,为全国的将士振作士气,扭转被势如破竹一败再败的局面!

    柴克宏走上濠州城楼,城上城下的唐军将士一片欢呼,气氛之热烈如果过年过节。

    “濠州终于有望了!”濠州城的官员、将领甚至军民都激动万分。

    柴克宏向城下挥手,顿时又是一阵疯狂热烈的呐喊,场面之热情,比起现代的追星族齐聚并不逊色。

    唐军战无不胜的大将!出征以来连克常州吴越军数万,又以老弱败周军精锐的神将!他是淮南以百万计军民的希望,害怕精锐而强悍的周朝军队的南唐将士,将追随这位大将找回唐军的尊严!

    就在这时,一员武将走上城,在柴克宏旁边小声说道:“据报,周军先锋军两万已经从寿州开拔……主将是郭绍,打败刘仁瞻的郭绍!”

    “哈哈哈……”柴克宏忽然仰头大笑。大声说道:“刚刚接到军情消息,周军来了,主将是郭绍!破寿州刘公的郭绍!不过,他遇到的是我柴克宏!濠州的将士、乡亲拭目以待,且看本将如何替刘公找回颜面!哈哈哈哈……”

    濠州城的武将们愕然,那是因为他们不熟悉柴克宏。柴克宏自己的部将倒见怪不怪,主公就是这样一个嚣张自傲的人,不过柴克宏有嚣张的本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 
柴克宏夜归,忽闻家母送信来。他急忙掌灯细读。

    如果这个世上还有柴克宏不敢藐视、十分敬重的人,那就是他的母亲。母亲一介妇人,却能给柴克宏以极大的影响。

    征吴越国之前,柴克宏尚不出名,许多大臣都不信任他。但柴母亲自上书,说她的儿子可以带兵做武将,如果做得不好,她愿意和儿子一起承担死罪……

    柴克宏赶紧读完家母的亲笔信,顿时大惊诧异。

    内容和以前的鼓励截然相反,他甚至怀疑是伪信!但再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实笔迹和用语都是柴母无疑。连母亲写的信都分辨不出来么,柴克宏这点还完全可以判断的。

    柴母劝他装病,不要接受濠州的兵权,急流勇退!她说,你现在名声太大、皇帝和南唐军民给的期望太高,一旦遇到了挫折,后果就承担不起;不仅是个人和一家的荣辱,更关系南唐国的兴衰、数十万将士的士气。这样大的责任,不是你一个人能担得起的。

    况且儿子因为军功大、升得太快,历练不够,现在整个濠州有近十万大军,已经脱离了儿子的能力。你的父亲常说,一万人的军队可以巧取,十万人只能以正胜。你的能力和南唐军的战斗力,都不足以担任如此大的重任……万一失利,愧对皇帝给你的恩赐和信任。

    如果濠州战败的人不是你,而是一个没有被南唐**民爱戴和寄予厚望的将领:丢掉的就只是一个州,而不是整个南唐军的士气。

    柴克宏看完信,心里深受打击,很不高兴。

    他想了一夜,次日又恢复了自傲,不打算听从母亲的劝诫。柴克宏召见部将时说:“抓到了周军斥候,来的人马是虎捷军左右二厢。右厢都校赵晁,就从此人身上开始入手。”

    众将不解,忙问其故。

    柴克宏冷笑道:“数月前正阳兵败,降三千余众。俘虏交赵晁之手,他当夜就全部屠杀。此人嗜杀成性,但我南唐国数以百万军民,他杀得完吗?

    寿州、濠州诸州有数以十万计的屯田农兵,但因朝廷官吏经营不善,这些人在周军入境后就立刻望风而降,迎道纳款。要让这些屯兵明白周军残暴的本性,激起他们的反抗;如此一来,周军数万众在濠州面对的就不仅是濠州城五万人,而是数以十万的汹汹起义!赵晁便是突破口。”

    柴克宏说到这里,已经把昨夜的不快抛弃得一干二净,哈哈大笑道:“届时无数的南唐儿郎袭扰其粮道、哨营、斥候,必让周军深陷濠州境内。

    各地兵乱,周军劳师日久,粮道不济、运送更是困难。我再部署城防,严守濠州,拖延时日疲劳其军。待寻找到战机,必破周军!”

    众将拜服。

    柴克宏部署濠州城防,先是加强城墙防御,找来修筑城墙的官吏,详细考察城墙地基和风水情况。

    柴克宏曾派人去观察过寿州豁口,知道城墙是被地道里埋火药炸开的……周军是如何炸开了城墙没人搞得清楚,但情况是城墙可以被炸开;柴克荣专门针对这件事考察部署濠州城防。

    他的打算是在濠州和南唐义军内外呼应,在这里和周军耗个一年半载,或是一两年。所以对濠州城坚守的希望很大。

    如果城墙某处被攻破?很好,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真是柴克荣制胜的法宝。

    柴克宏和身边的部将说道:“自古守城,不谙巷战。今我反其道而行之,在城内部署伏兵;周军从某处入城必奔各处城门和中央十字大道。届时鸣炮为号,以烟雾大火乱其阵,再以精兵各个击破。反攻城墙,反复争夺,濠州城不成焦土,周军别想攻占此城!”

    他想了想又开怀大笑:“我还有一妙计,以后告诉你们。”

    ……

    陆孟俊和柴克宏同时任职濠州,他为监军使、柴克宏的副将。

    时周军罗彦环部为前锋率先进入濠州境内,四面派出斥候打听情报。一个斥候佯装成百姓,深入唐军控制区,不料口音不合被人识破,遂骑马返身狂奔。

    路上马匹的腿伤了,斥候无奈只好杀了战马用稻草匆匆掩盖,躲入了一个户百姓家。

    斥候在柴房里被一对年轻夫妇发现,情急之下跪地哀求。说自己被仇家追杀才逃到淮南来的,被抓住会死得很惨。

    那年轻妇人见这个斥候年纪轻轻的、又长得人高马大十分强壮,这完全是可以顶起一个家的强壮劳动力,死了好可惜!妇人心生同情,便劝丈夫救他一命。

    丈夫情知淮南正遭兵祸,此人操北方口音可能是周军斥候……不过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周军、唐军差不多,打来打去反正都是汉人。在危难之际仗义救一条好汉,反而结了一段义气。丈夫不顾父母的反对,将斥候藏到地窖,并送膳食和饮水。

    周军斥候感恩戴德,询问了这家的姓名,诅咒发誓等战争结束了,要专门携家中妻子到淮南来拜谢,以结兄弟之义。但那匹死马的尸体很快就被唐军追兵找到,并在附近搜查。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了周军斥候。

    唐军小将查明状况,这家百姓只是出于同情心才收留奸细、且并不知情,便抢了他们家的一头水牛以示惩罚。

    不料陆孟俊刚好带着亲兵在大路上巡视,听闻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亲兵队到了百姓家中,下令将其全家绑在堂屋里。但见那年轻妇人有点姿色,便欲下令亲兵当场侮|辱。

    部将劝诫:“做此等事似乎不太妥当。”

    陆孟俊不顾,大骂奸细就该严惩,遂与众亲兵围观取乐。又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