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647章

十国千娇-第647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离阴着脸上前,小声道:“老夫先前见了个河北的好友,告诉老夫一个秘密消息,大名府陆续调兵南下……似乎是奉了符皇后的密旨进京。”

    “卫王?”李处耘神情一变,“他一个地方藩王,带兵进京做什么?我怎么没听到半点消息?”

    仲离道:“河北地方兵偃旗息鼓,分批悄悄出城,东京的人暂时很难知道。”

    李处耘皱眉道:“这消息属实?”

    “好友也是仲家之人,多年交情,应该不会有假。”仲离道。

    仲离抬起手掌遮在眉间,眺望着远处的洛阳城门,又回望周围。

    李处耘也在看周遭,夕阳之下,地平线上的山势变成了黑影,此地仿佛四面都被封锁了一般,压抑的心情涌上心头。

    他以多年经验产生一个直觉:凶险。

    仲离喃喃道:“我大许禁军在自家地盘上,却被官吏防贼一样拒之门外,谁给了他们底气?”

    李处耘皱眉道:“仲先生想说什么?”

    仲离神色一凛,转身拜道:“李公,咱们不得不小心!您送回东京的那封信,可能成为叛|国的把柄……种种迹象看来,老夫怀疑官家不再理政,朝政已被大符皇后把持。在大符皇后眼里,公是最大的威胁和争斗对手,必欲处之而后快!她此时应该布好局,等着李公回去了。”

    李处耘垂首沉思,他拿粗糙的手不断用力摩挲着脑袋,千头万绪、犹豫不定。

    仲离的声音又道:“别人抓紧时日算盘布局,咱们却至今毫无方略……老夫实在担心公之安危!”

    李处耘道:“若真如此,皇室和枢密院一道命令,本公只好交出兵权,还能有啥办法?”

    仲离沉声道:“官家重病,实乃不幸;但幸好时间甚巧……公这阵子正好有兵权。”

    李处耘脸色一变:“有兵权又怎样?”

    仲离小声道:“把史彦超、魏仁浦等一干人召至中军,伏心腹亲兵斩杀!然后称官家已被奸佞夺权,号令诸军打‘清君侧’旗号,带兵进京!”

    李处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久久说不出话来。

    仲离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老夫知李公不愿意挑起内战,但事到如今,符家早已想置李公全家于死地,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别无选择了。”

    李处耘竟未反驳仲离,因为他心里也清楚,如果符皇后执政,李家是符家最大的对手实在是显而易见……

    “李公!”仲离心急如焚的担忧非常真诚,简直比谁都急。

    仲离的底细早已在下狱时被查得一清二楚,此人没有子嗣,年龄也大了,实在没有替自己谋前程的必要;他的情绪激动和焦虑,除了忠于主公,李处耘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

    “李公明鉴,今上当初就是通过在京城兵变得到的大权,接着趁出征在外手握禁军,于宋州被拥立黄袍加身。前事之鉴,不过才刚刚过去几年,符皇后不可能不提防。

    况且大符皇后与贵妃同为今上之妇,妇人最善妒,她能与李贵妃真心结好就奇怪了。现在离心离德,势所难免。

    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谁还会心慈手软,在有机会时放别人一马……”

    “你下去罢!”李处耘忽然冷冷地打断了仲离的话。

    仲离一愣,默默地抱拳深深地作了一揖,转身离开。

    只剩下李处耘独自站在洛河之畔,迎着河面的风,久久不能挪步。

    李处耘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因为以前什么都没有,所以额外看重。他贵为国公、皇亲贵胄,又不是亡命之徒,绝对不愿意随随便便就押上全部去赌。

    这阵子他被巨大的精神压力折磨得头发都白了不少,想了太多太多。

    但是,当年赵匡胤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都有了。一夜之间,不也是身败名裂,最后依然身首异处……

    大军在洛河岸边驻扎一夜,次日拔营仍旧照大路向东行军,一时什么事都没发生。

    数万人马已入中原腹地,路过西京,大许的都城东京已经非常近了。

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 
金祥殿低垂的帘子后面,侍立在外面的几个大臣能看见里面来回走动的身影。

    王朴抱拳道:“东北面辽西堡尚未建成,已遭契丹大军围困……另有兵曹司的人报枢密院,西北各族都出现在黄河附近,恐在密谋大事……”

    里面的身影是符金盏,她双手抱在绶带前面,眉头皱着一言不发。旁边的京娘刚刚还密奏了一个消息:确定郭进在寿州招兵买马,正在秘密准备。

    这些事要是在平时都是急迫的大事,但现在金盏顾不得,她心里最关心的、似乎是大伙儿都在场面上回避的事:李处耘的五万大军正在接近东京!

    良久后,她才开口道:“王使君请到养德殿议事。”

    “遵旨。”王朴的声音道。

    等到王朴从东殿书房那道门进养德殿时,见符金盏身边就两个人,一个宦官曹泰、一个京娘。

    王朴抱左右看了一眼,抱拳道:“大皇后,风闻符家大郎进京了?”

    符金盏皱眉道:“就算召昭序进京能有什么用?一时间,他能在禁军中有任何作用?”

    王朴一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符金盏又把两份奏章丢在桌案上,轻轻扬了一下下巴。曹泰便立刻走上前,默默地把东西传递到王朴手中。

    王朴展开浏览了一遍,一份是魏仁浦的亲笔,禀奏军中无异动,一切遵枢密院令返京;一份李处耘的请功书,禀奏“河西军”在丰安大败党项诸部联军。

    王朴看完立刻鞠躬道:“魏仁浦这封信发出时已经让李处耘看过。”

    “哦?”符金盏想了想,微微点头。

    王朴见状,觉得大皇后已经想明白缘故了。李处耘回来的时间,几乎是出征到西北的一倍,明显有拖延,可以大胆料想李处耘早有猜忌,因此魏仁浦很难私自送信出军营;且从书信的内容看,丝毫没有说拖延的原因,所以魏仁浦的信是一份公信。

    “李处耘的奏章,则非请功,而是告诫。”王朴又道。

    金盏听罢冷冷道:“据报罗延环私下见过左攸,又派人出了东京,不是与他那好友李处耘内外私|通是什么?!李处耘已经知道官家昏迷卧床,许久不视朝了。”

    王朴沉吟道:“李处耘这份奏章看来,他虽暂有兵权,却不想铤而走险。只是告诫朝廷,他刚立战功,并无过错。若此时动他,会让大皇后失德……以大皇后的威望,摄政本来就不易服众,擅杀大将可能造成朝政不稳。”

    王朴又不动声色道:“老臣以为,以目前的局面看,真正麻烦的是今后朝廷可能内斗……不过毕竟几万精兵聚集到东京,慎重一点确是应当。”

    金盏沉默许久,道:“等李处耘到京,让杨彪节制东京守备,下令四城戒严,在西门部署内殿直精骑。下令李处耘和前营军府把卫军人马调到北门校场、禁军到西门校场,先分为两股。然后从内库运银币铜钱,封赏将士,叫各军交付甲胄兵器,分批解散、从南门进城。”

    王朴顿时吃了一惊,忙道:“只要大军先清付兵器,自然可化险为夷,不过……如此一来会让李处耘的猜忌更甚!”

    金盏颤声道:“顾不得那么多了!”

    王朴皱眉道:“皇后,还请三思。”

    金盏冷冷道:“我没有派人拿着圣旨,将李处耘径直带进皇城,便已三思过了。”

    ……符金盏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没有,或许真的错了。

    她对王朴的告诫仔细想过,完全清楚由此带来的后果。她不是任性,而是不能过自己心里一道坎……那年疯狂的乱兵直接杀进李守贞内府的往事,如一个阴影,在无数次的噩梦中让她加深印象。

    几乎每个人都有弱点,那件事对金盏不是一个回忆,却是内心深处的一个噩梦。

    虽然王朴和她自己从头到尾想了很多遍,李处耘不太可能铤而走险;但是如今这局面,城内的大将是拥兵大将的兄弟,朝臣又与大将有隐隐若现的关系,都让符金盏忧惧不已。

    还有王朴暗示她,魏仁浦的信都不能擅自送出来。谁知道那些武夫是不是布了什么局?

    她想了对手可能设的很多局,但都是凭空猜测,身在皇宫,实在不知道军中具体是怎么回事!

    符金盏内心深处最不信任的就是武夫,因为他们有了刀枪根本不讲理……但荒诞的是,她却在武夫中的名声极好,有宽恕信任将士的美誉。

    实则一切都是她做出来的样子罢了,她对一些人越提防,越是要伪装。她算妇人之中很聪慧者了,不过依旧是个女子,依然不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武则天,哪能如强主似的对付武夫?

    当夜金盏一夜未眠。

    次日她到金祥殿养德殿,下旨召见国公杨彪。平时国公们不上朝办公的,等待杨彪进宫比较长,金盏不安地等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竟然用手臂支撑着头、坐着就睡着了。

    半睡半醒之间,她忽然看见一群凶神恶煞披坚执锐的甲兵冲进来了!恍惚之中她分不清是在李守贞府还是在东京大内,武夫们疯狂地怪叫,有的还在大笑,金盏怕到了极点,只想用死来逃避难以忍受的惊慌恐惧……

    她猛然惊醒,发现背心里全是冷汗,胸中咚咚咚直跳如同擂鼓,呼吸也有点困难。

    一个声音道:“娘娘,辅国公(杨彪)奉旨觐见,正在殿外等候。”

    金盏目光茫然,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宣。”

    不多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杨彪身穿戎服披甲入内,抱拳道:“臣拜见大皇后。”

    金盏心中惊魂未定,但神情姿态已恢复了端庄从容,她不动声色道:“据说当年辅国公与官家义结金兰。结义时应该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哐当!”杨彪忽然单膝沉重地跪在地上,斩钉截铁地说道,“为护官家及他的后人,杨某便是肝脑涂地碎尸万段,眨一下眼皮就妄为男儿!”

    狠话让金盏听得有些心悸,她深吸一口气道:“官家幸得有辅国公等忠臣。”她说罢拿起一张盖了玉玺的诏令,“辅国公接旨罢,枢密院也会下军令给你。”

    杨彪爬起来,眼睛看着地板,躬身上前双手接过东西,猛然一拜:“谁若敢接近皇宫,必从臣的尸首上踏过!”

    接着金盏又分别单独召见了韩通、董遵诲等人,一一授予机宜。

    ……

    东京大梁,在这座城池曾经上演了多次改朝换代的大戏,突然的戒严让整座城笼罩在恐怖之中。

    城门关闭戒严的命令,无疑是加剧人心惶惶的直接原因。

    东京已经多年没有点燃过烽火了。近些年来,战争仍频但总是发生在国门外,城门戒严也几乎没有再出现,饶是两次在幽州发生大规模决战,东京也没有戒严……而现在,内外城的城门陆续关闭了。

    衣甲崭新的宫廷禁卫骑着高头大马,以整齐的队列在御街上行进。步兵的脚步声更是震撼着城池。城门关闭的消息正在市井间扩散,各处的商铺陆续关门了,平素繁华到拥挤的东京城渐渐变得人迹稀少,那么多人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而此时的西城外,驿道上、城厢中,全是铁甲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