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556章

十国千娇-第556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岚听罢若有所思。

    郭绍进屋让她们母女帮自己把沉重的盔甲脱了,费了挺大劲,不熟悉这玩意的人,确实不太好办。郭绍想起女人中,京娘最娴熟。

    陆岚又为郭绍煮了解乏的草药茶,郭绍在屋子里说了好一阵话,才满意地离开。

    郭绍回到万岁殿,台基上下的全都跪伏于地,敬畏的表现比以前更甚。他先是想起符金盏,但权衡再三,忍耐了下来,已经忍了那么久,最后一步定要布局得好看一些。

    接着他马上想起京娘,一想到那饱满夸张的身段,便欲|罢不能。他立刻喊道:“王忠,王忠!”

    宦官王忠提着袍服,小跑着进来,一脸恭敬地笑道:“陛下有何吩咐?”

    郭绍道:“京娘应在宫中?去传她来见朕。”

    王忠急忙道:“奴婢即刻去传旨。”

    ……京娘正有事在内侍省衙门里。她的脸色十分不好,不知道正为什么生气。

    王忠一脸高兴地进来,一副报喜的样子,却见京娘大模大样地坐在椅子上,冷冷地看着自己。王忠的表情顿时十分尴尬,笑得十分难看,“谁惹着京娘了?您消消气,有喜事!官家招京娘万岁殿侍寝,今晚可是官家回朝第一天哩!”

    不料京娘更怒,“我又不是嫔妃,为什么要侍寝?”

    王忠的脸顿时僵了,张着嘴站在那里,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京娘很气,胸口上下起伏,冷冷道:“那小娘体弱,官家刚从她哪儿回去,就叫我去,是不是没吃饱?可我受不了那腥味,找别人罢!”

    王忠听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沉默了好一会,问道:“您这是要抗旨?”

    京娘看了他一眼:“你回禀,我身体不适,怕扰了陛下雅兴,望陛下收回成命。”

    王忠道:“既然如此,杂家便告辞了。”

    王忠从内侍省出来,转身向里面竖起大拇指,“厉害!杂家算是长见识了!”

    跟上来的小宦官忙道:“王公公息怒,回去告诉官家她抗旨,官家一句话就叫她吃不完兜着走!”

    王忠想了想,说道:“你不懂,得要官家愿意说那句话呀!”

    他赶紧跑着回到万岁殿,见着郭绍,躬身道:“陛下恕罪,奴婢没能传来京娘。她说她不是嫔妃,不侍寝!”

    郭绍瞪眼看着王忠,王忠沉着气等着下文。

    过了一会儿,郭绍恍然道:“原来如此,朕给她封一个不完了?”

    王忠:“……”

    他又如实道:“她又说身体不适,不愿扰了陛下雅兴。”

    ……郭绍在地上踱了两步,心道:因为朕出征没带着她?或者什么原因……女人的心思太奇怪,现在我有心思了,北伐前哪顾得上?

    他站在原地,转头看着侍立在宫门内的一众宫女。

    王忠也弯着腰转头去看。

    这时郭绍道:“叫车来接朕,去周娥皇那里。”

    及至周宪处,她十分欢喜,喜迎郭绍进屋。郭绍见到她绝美的脸、婀娜的身段,也是十分高兴,坐下来便道:“总算不是谁都嫌朕呐。”

    周娥皇面露诧异,笑道:“谁还敢嫌陛下呀,陛下横扫天下,方击败辽国,这天下还有比陛下更厉害的男子么?”

    郭绍摇头笑而不语。

    周娥皇招呼一个宫妇过来,小声交代了几句,又转过头柔声道:“妾身没料到陛下会来,临时才叫人准备一些酒菜,得稍等一阵,陛下饿了么?”

    郭绍道:“不要紧,朕今日都不用做别的事了。”

    周娥皇笑道:“陛下辛苦征战归朝,就得歇口气。”

    “这话朕爱听。”郭绍的心情依旧十分好。

    这时宫女端着炒过的杏仁、榛果,还有点心、茶上来了。郭绍喝了一口热茶,看着周宪的脸,听她说话。他此时已彻底放松下来,只觉得纷乱的世道似乎终于纷纷沉淀,所有人都似乎渐渐找到了各自的归宿,只是人事早已两非。

    周宪道:“陛下怎么不说话了?”

    郭绍随口道:“朕喜欢听你说,你的声音好听。”

    周宪美艳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红晕,轻轻拿金线刺绣袖子遮掩半张脸,动作说不出的温柔,“陛下若喜欢听,妾身唱首曲给您听。”

    郭绍兴致勃勃道:“娥皇舞跳得好,唱曲一定也好听。”

    周宪想了片刻,含情脉脉地看了郭绍一眼,目光如同秋波,她哼了两声,便清唱起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用江宁那边的方言唱的,虽是清唱,却字正腔圆,十分有韵味。

    一时间郭绍也仿佛到了江南一样,这间屋子不大,却非常雅致,只有郭绍和周宪二人,他在歌声之中,似乎身在秦淮河的画船上。

    宁静的宫廷,夜色中,窗外灯火绚丽,窗内声色动人,她的姿态动作十分温柔,玉手拿捏之间都仿佛美妙的舞姿,眼睛顾盼之间真真如歌词里的一笑百媚生。

    那些撕声叫喊、兵戈铁马的轰鸣已消失在遥远的地方,郭绍陶醉在周娥皇营造的温柔美好气氛之中。

    ……郭绍出征近一年平定幽云,携胜归朝,刚回来干了什么所有人都在关注,这阵子见了谁、招谁侍寝,都会有无数人私下议论。

    皇后符二妹正在金盏那里,悄悄对金盏说道:“官家刚回宫,我还以为他不来滋德殿,也会去李圆儿那里,皇子们都三岁了,现在见着爹怕都不认得。却不料去陪了周娥皇,到底那周娥皇的姿色鲜有人比得上。”

    符金盏却带着浅浅的笑意说道:“妹妹的相貌也不比她差。由得他罢,他这回北伐心里那根弦绷了太久,而今大功告成,是得放纵一番。”

    符二妹抿了抿嘴:“我知道了。不过那京娘倒也厉害,竟敢抗旨。”

    金盏不动声色道:“儿郎本性,有了权势富贵就想什么样的女人都尝尝,二妹又不是没见识过(符家父兄也是那样)。不过官家是念旧重情之人,京娘在他微末之时便追随,抗个旨算什么事,官家不会把她怎样。”

    符二妹道:“她可是恃宠而骄。”

    金盏笑道:“京娘一介妇人,娘家没人,能骄到哪儿去?妹妹也不用与她计较。”

    符金盏什么都懂,也明白郭绍为何没急着来见自己……别的男子她不敢肯定,却十分懂得郭绍,他心里最在意的女子一定是自己。

    但是一想到别的女子在他怀里承|欢,金盏脸上虽没露声色,心里还是舒坦不起来。她在帷幔之间缓缓地走动,拽地长裙与华贵的宫室陈设融为一体。

    “后宫不能独宠,皇嗣昌盛才是国家长久之道。”金盏轻轻说道,“二妹为皇后,便要有皇后的气度。”

    二妹撇了一下小嘴,道:“我何曾管过他呀,妹妹也管不住。”

    符金盏似乎不是想说教二妹,却是在说服自己。

    这时她想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自己会有什么改变,强烈的期待冲散了小小的情绪,心里又忍不住激动。

    全天下的女子或许都有追逐的东西,能集美貌、宠爱、尊崇、权势于一身,那是所有妇人都该仰视的。符金盏不能免俗,她一想到这些,心里也十分受用。

    这时二妹似乎也感觉到了金盏强势的气息,软软地说道:“反正有姐姐在,我便没什么忧心了。”

    金盏微笑道:“妹妹说对了。你是我亲妹妹,当年联姻也是我的主意,我还能害你么?”

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泽() 
金祥殿三天大宴,歌舞升平,君臣同庆。早朝时论功行赏,上至文臣武将、东京留守,下至各部将士,都有封赏,自然皇城内库的金银铜钱丝绸是一车车往外流,至今已空了一大半。

    郭绍百日宴饮,晚上依次去皇后嫔妃那里,一人也没落下。

    数日尽情欢愉后,郭绍竟感到十分疲惫,比在前线打仗还累。这就像过年放假似的,年过完人都虚弱了。

    金祥殿的宴饮气味还没散尽,郭绍也不上朝,回到了他平素呆的东殿养德殿。桌案上一堆一年来处理过的重要奏章存档,以及诸事卷宗。

    郭绍很久没经手国内具体政事,一看到这些东西颇感头痛。

    他决定不看,回头见当值的宦官是曹泰,便道:“去枢密院,把王朴叫来,陪朕说说话。”

    曹泰忙道:“奴婢遵旨。”

    于是郭绍便在一张几案后面的榻上坐着等待要见的大臣。这地方没有当值的官员,连宫人也远远地站在门外,四下安静下来,浮躁的心境也似乎渐渐沉淀。

    曾经无数的风浪平息,郭绍沉下心,在纷乱的头绪中,有两件事他不能释怀……是时候尝试去掌控世界的了!如今没有任何人再能阻挡他的意志,他可以让这个天下都按照他认为正确的方式运转。

    除此之外,他还要兑现对一个人的承诺。那不仅是个承诺,也是他甘愿做的事。

    符金盏在他的心底最深处,对郭绍是最重要的人。没有金盏,郭绍完全不可能有今天。当年她已是出身世家贵胄、贵为皇后,郭绍什么都不是,但金盏还是把一切寄托在他身上……如果现在金盏想要什么,无论什么都是她该得的。

    如果郭绍不能让一切与金盏分享,不能补偿她,恐怕郭绍就算做了球长,内心也是空虚的。

    就在这时,王朴走进来了,他目光下移,看了一眼郭绍手里把玩的红绸,躬身道:“老臣奉旨觐见。”

    郭绍道:“不必拘礼了,王使君请坐。”

    王朴走过来,又瞧桌子上摆放的一堆卷宗,小心地坐下来,说道:“陛下,朝中有两件事。”

    “哦?”郭绍道。

    王朴道:“大事是不久前吴越国主钱俶上奏朝廷,欲亲自前来东京朝贡。政事堂已议决准钱俶所请,恰逢陛下已行至东京城外,奏章便送金祥殿东殿了。”

    “吴越国要投降了。”郭绍顿时惊喜。

    王朴从容道:“恐怕确是如此。吴越国一面临海,三面皆为大周之地,孤立东南;天下一统大势已不可违,大周必取吴越。今陛下挟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威,连辽国也不是大周对手,吴越国岂敢与大周为敌,若武力顽抗,其国必生灵涂炭。钱俶请降,乃无奈之举,别无选择。”

    郭绍道:“吴越国向来奉中原正朔,姿态谦恭,攻南唐时又与大周军并肩作战,劳苦功高。今日其国主以军民免遭战祸为念,主动放弃祖宗基业,朕必善待之,保其子孙萌君子五世之泽。”

    王朴拜道:“陛下英明仁厚。”

    王朴又道:“另有一事,陛下此前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旨,要大食人航行至南汉国之造船、航海法子。臣已令李信获得,而今江宁港正在仿造改进海船。”

    郭绍听罢大喜:“王使君与李信十分得力!这李信何许人也?”

    王朴道:“原东汉国(北汉)枢密院事,当年东汉国人试图抓捕我国造甲工匠,并令李信负责仿造。东汉国灭,李信因此罪下狱,数月前才得释。”

    郭绍今天听到的两件事禀报都是好事,心情甚好,当下便道:“河东本是九州之地,而今归复中原,其臣民皆无罪也。李信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