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506章

十国千娇-第506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难军的甲胄刀剑在西北非常精良,得益于鄯州(青海)那边党项部落输送上等好铁。那冯继业以灵州平原为据点,长期对西面党项部落烧_杀劫_掠,阻断道路,严重妨碍了定难军的军备原料。

    但是李彝殷又不敢出兵攻打灵州,灵州是大周设的方镇,一旦用兵,不就是和大周朝廷撕破脸开战,与反叛起兵有何不同?

    这事儿一直叫李彝殷等人十分头痛。若是大周朝廷能把灵州的节度使换一个温和的,改善一下关系,对定难军大有裨益。

    李彝殷当即召集皇室亲戚、各部贵族商议。

    因不久前见过契丹人,契丹人提醒党项,周国和大辽的事一旦缓和,就会腾出手对付夏州地区;这些年定难军着实十分独立,就差一个名分……于是有贵族认为应该联盟契丹,提早防备中原。

    一个贵族便直言不讳道:“所谓茶马互市,周国就是想要战马。若是答应他们,汉儿将来会有更多的战马来对付咱们。”

    没藏氏的首领却道:“就算咱们定难军不加入互市,周国也能从河西、西域等地换取战马。”

    刚才那人道:“咱们什么都不缺,却要损失战马。中原的茶叶虽好,却对增强夏州军力毫无用处。”

    没藏道:“周军这几年有一种盔甲却是不错,据说与大唐时的明光甲一般。倒是可以试试用战马换盔甲。”

    “咱们定难军的盔甲也不差,只要把那冯继业给宰了,何必去换?”

    没藏道:“那还得和周国商谈。”

    他说罢对李彝殷执礼,进言道:“北有辽人和凶悍的达袒诸部,南有中原皇朝,我党项人仅存夏州等五州之地容身,王上为族人长久之计,万望慎重;周国此时武力日盛,敢与辽国正面角逐,常处于攻势,切不可轻易与之为敌。”

    李彝殷点头称是。他内心也认为党项立国壮大的时机还不到,大势不太好。

    其实这些年定难军不断壮大,已不受中原节制,但只要名义上朝奉中原,中原也厚恩封赏。实在不必要铤而走险。

    李彝殷一面琢磨,一面伸手摸着自己的鬓发和脸颊,入手处的皱纹沟壑提醒他,岁数不饶人了。心中的大业抱负,恐怕得交给子孙后代去完成了。

    现在,若能为后人留下比较宽松的形势、养精蓄锐的机遇。便是力所能及的事儿了。

    他不禁看向站在下首的儿子李光睿。

    李彝殷终于开口道:“契丹人不过是信口雌黄,大周皇帝此番西巡并非要动干戈,不然河东那边应该有动静。本王观之,皇帝对定难军还是颇有诚心。可派人前去灵州觐见议事。”

    没藏道:“可提出互市换盔甲、撤换灵州节度使冯继业这两个条件,然后咱们答应朝贡战马,和睦来往……通常朝廷也会回赠价值更多的货物。”

    一个贵族道:“我们不要茶叶,要盔甲,会引起大周的猜忌。”

    没藏不以为然道:“党项四面都是威胁,我们何必掩饰尚武之风?周人实在要猜忌,也无办法。”

    李彝殷不置可否。

第六百六十三章 联姻() 
卢多逊下榻的房屋十分低矮,定难军这地方,恐怕除了宫殿,别的房屋都修得很矮。不过卢多逊还住得习惯,他出身寒微,曾过了苦日子的。

    他四平八稳地坐在正中的椅子上,屋里光线昏暗,毫不掩饰脸上受用的表情。

    因为下首的一个文官正在吹捧他,这个文官便是前期派来的使者,使者一脸崇拜的样子:“下官好说歹说,愣是毫无进展。卢使君一来便拨云见日,叫人钦佩之至,官家如此倚重卢使君,也是慧眼识才……”

    卢多逊大模大样地说道:“契丹人是争不过咱们的,你放心好了。”

    使者拜服。

    卢多逊又道:“你以后跟着本官,好好看着,能不能学到就看你的悟性。”

    使者大喜,忙拜道:“谢卢使君栽培,请受下官一拜!”

    卢多逊又详细询问使者在夏州的见闻,互通消息。使者在长篇大论里提起了李月姬很有艳名。

    不料卢多逊立刻打断了使者,问道:“李月姬是李彝殷之女?”然后详细询问了一番,那使者也是道听途说,只从一个叫赤凌的党项人口中得知。

    卢多逊表现得十分重视这事,沉吟道:“如果能说服李彝殷联姻,这趟差事我便办妥了。”

    使者皱眉道:“党项蛮夷,又不知礼,就是那李月姬在当地有些姿色,岂能入得了官家之眼?那蛮女无寸功,却到皇宫锦衣玉食享福,着实是件麻烦事……”

    卢多逊笑而不语。

    使者住了口,沉声道:“请卢使君指点迷津。”

    卢多逊直言不讳道:“你是圣贤书读了太多,最简单的事儿反倒不懂。所以办不好差事。”

    卢多逊立刻提起案上的毛笔,下笔行云流水,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书信,说道:“找个人,立刻昼夜兼程送往灵州。”

    ……数日之后,灵州皇帝行宫迅速回应卢多逊,只要能拉拢李彝殷,什么都可以商量,联姻也可尝试。

    于是卢多逊向李彝殷提起了联姻之事。

    首先反对的便是李月姬本人。

    她一得知此事,在李彝殷召卢多逊议事时,便前往窥探。卢多逊那汉儿虽然年轻,但个子瘦小,却穿着十分宽大的袍服,看起来空荡荡的;其礼数繁琐,说话拐弯抹角,叫李月姬十分不喜。

    一等卢多逊离开土夯的宫城,李月姬立刻去见了父亲。

    她此时已顾不得许多,急着就说:“父亲不能把我嫁给汉儿,我不去!”

    李彝殷平素对她千依百顺十分宠爱,此时却没有答应她,反而用党项话说道:“月姬是李家的女子,如若对族人有利,你理当以大事为重。”

    李月姬听到这口话,心都凉了半截。她急得快要哭出来:“汉儿长相丑陋,奸猾无比,还看不起我们,将我们称为蛮夷。父亲不是最疼女儿,怎么忍心把我送到那么远的地方?”

    李彝殷道:“谁说的?民间的传言有失偏颇,汉儿没那么不堪,唐朝时各族皆以唐人为荣,求之不得。如今中原衰落,人还是原来的人,怎会如此不堪?你不必太过担心。”

    李月姬哽咽道:“没藏叔叔对父亲忠心耿耿,您已答应将女儿嫁给没藏岺哥,如今反悔又如何与没藏叔叔说?”

    ……李彝殷听罢踱了几步,也重视起这事儿来。立刻便派人召没藏氏首领进宫商议。

    月姬平素在父亲面前不敢造次,但这次她是真乱了,见到没藏,不等他与王上见礼,月姬便哭了出来:“没藏叔叔……”

    没藏好言道:“郡主勿急。”对她使了个眼色,然后鞠躬与李彝殷见面。

    李彝殷看在眼里,自然也明白女儿的心思了……她的没藏叔叔对她挺好,没藏家的人很熟悉,岺哥又几乎是一块儿长大的人,兄弟一样。她当然不愿意远嫁。

    没藏开口说道:“王上视月姬郡主如掌上明珠,定也舍不得,党项女子很多,就算联姻,王上也不必让月姬郡主前去。”

    果然没藏是在为李月姬说情了。

    李彝殷打量了一番女儿,五彩衣裙把身材包裹得饱满紧致,白净的肌肤如玉一般光洁,脖颈泛着阳光晒出的健康鹅黄色,充满活力,脸蛋圆润、五官美丽,全然不像有些人一样皮肤生来就黑。

    李彝殷道:“没藏有所不知,中原王朝宫廷女子权力很大,只要得宠完全能影响朝廷国策。汉朝便是后宫专权的朝代,唐朝时杨贵妃的事,你听说过的罢?”

    没藏不吭声。

    李彝殷又道:“月姬是本王的亲生女儿,我怎不疼惜?但党项族人生在夹缝,存活下去、壮大实力是咱们最重要的事。与全族相比,本王一个女儿又相提并论?

    夏州要找比得上月姬的女子实在不易,忠心也靠不住。月姬是最好的选择……”

    他以男人的目光再度审视了月姬的相貌身段,点头道:“本王觉得月姬很可能得宠。”

    “父亲……”李月姬脸色苍白。

    李彝殷正色道:“记住你是李氏之女!党项儿郎的责任是在沙场上流血流汗,而联姻则是你应有的责任!”

    没藏听到这里,也不劝李彝殷了。没藏说道:“没藏氏对王上忠心耿耿,联姻并非紧要之事。”

    李彝殷道:“我儿李光睿,可娶没藏家的女子。”

    没藏顿时一喜,拜道:“谢王上。”

    ……李月姬欲哭无泪,父亲和没藏贵族三言两语,便把她的命运决定了。无论她说什么都没有用,除了哭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没多久,岺哥就到宫城求见,找李月姬来了。

    党项举族尚武,那岺哥长得虎背熊腰,在夏州是英雄般的年轻好汉。他身上还穿着兽皮衣服,一身打扮好像刚打猎回来。

    李月姬见岺哥时,眼睛已哭得通红,见面又忍不住泪流满面。

    岺哥见状又恼又难过,急得团团转,他不知怎么安慰月姬,当下便愤愤道:“就是那个汉儿使者捣的鬼!我先去教训他一顿,然后找父亲劝说王上。”

    说罢调头就走。

    李月姬呆呆地看着那熟悉的背影,岺哥对她来说就像亲人一样,很熟悉也很靠得住。片刻后她想起父亲和没藏叔叔的商议,觉得岺哥去劝他们没用。

    接着她回过神来:岺哥要去“教训”周国使臣卢多逊,顿时觉得岺哥要闯祸!

    她赶紧拿袖子抹了一把眼泪,急匆匆赶出宫城,又问侍卫周国使臣住在何处。

    李月姬骑马急匆匆赶到礼官时,却毫无动静。然后等了一会儿,果然见岺哥带着一群马队气势汹汹地涌了过来。

    李月姬忙勒马站在路口,喊道:“岺哥,你不能胡来!”

    众人见到李月姬,都停下来,仰慕地盯着她,眼睛都不眨一样。岺哥策马上前,用马鞭指了一下示意道:“郡主快让开,我要给那卑鄙的汉官颜色瞧瞧!郡主离远点,不要伤着了。你别担心,一人做事一人当,什么后果我来担当!”

    李月姬见劝他不住,想了想岺哥是脾气急躁的武夫,她策马上前软下一口气道:“岺哥哥,我知道你为我好……”

    果然她的柔软,立刻让岺哥怒气稍减,仿佛冷静了些。

    李月姬又好言劝道:“那卢使臣只是个跑腿的,你伤着了他没用。况且父王已经决定,此事恐怕不容易改变,将来我真要去了周国,得罪了周国官员,对我也没好处。岺哥为我好,切不要做这等无益之事。”

    就在这时,卢多逊听到动静,从房子里面走出来了。他身材相比壮士的军汉,要瘦小不少,可是面对一群气势汹汹的兵马竟然面不改色。

    卢多逊应该听不懂党项人的方言,默默地站在那里观看了一下形势,便向马上的李月姬抱拳执礼,面有感谢之意。

    卢多逊鞠躬之后,又眯着眼睛细看带头的岺哥,打量得十分仔细,仍旧没有说话。

    岺哥与李月姬僵持在那里,却是怎么也劝不退。

    终于没藏头人闻讯亲自来了,一阵呵斥,才把岺哥叫走。

    李月姬松了一口气,回到宫城内。到了下午,岺哥再次来找她。李月姬不抱什么希望地问道:“怎样?没藏叔叔不会答应你罢?”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