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257章

十国千娇-第257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Z一共七个儿子,次子死了几年了,现在李弘骥也死,剩下的五个儿子中李璟最喜欢的就是六子李煜;加上李弘骥兵变后,李煜宁肯逃亡也不遵李弘骥为国主,用行动表明了支持父亲。夫君只要回国,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极大。

    权势,李煜说过想要的东西。做南唐国主,是他能得到的最大权势。

    一国之主,至少在南唐是一言九鼎十分尊崇。但周宪说不出为何,总觉得南唐国那样的国主也没有叫人万分敬畏的气势,因为有人骑在头上肆意欺凌恐吓;从大处着眼,简直毫无尊严。

    周宪心里没多少尊敬,但寻思:至少夫君在南唐国最有权力,足够震慑地方豪强,保障周家的安危。

    当天下午,便有人到礼馆来送信,号称是周端派来的人,只交给周宪。周宪出来拿了信件,进屋顺手扯开信封想看周端又有什么消息。

    李煜最近没有怎么过问她,倒让周宪莫名有点轻松,不用时时都注意自己的言行。

    她刚展开信封,眉头就微微一皱,因为字写得实在不怎么好。再看内容,工整的小楷……周宪顿时起身轻轻掩上房门,走到了暖阁里。郭绍的信!

    信中问她,愿不愿意留在东京。若是愿意便在今天内派人联络他,不愿意便不必理会。

    周宪的胸口顿时一番起伏,又看了一遍。寻思可能是郭绍为了避免亲笔信落到别人手里,用左手写的字,所以才这样一笔一划有点刻意生疏。

    留在东京,一时间周宪确实有点冲动……

    郭绍在信中的语气依旧:夫人请把目光放长远,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南唐终会不复存在;与其以后被俘,何不现在就留在东京?现在留下,夫人的地位会大不相同。

    他虽然这么写,最终还是问她愿意不愿意,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周宪确实觉得郭绍此人十分特别,要是换作别人,看上了她又有机会,还管她愿意么?就算是李煜,何曾问过她愿意不愿意……当然周宪倒不觉得夫君应该问,只是郭绍让她想到了自己的“意愿”。

    她在卧房里悄悄地来回走了很久,心情确实有点纠结。不过答案已经有了:如果她能选,当然不会留在东京。

    因为有些考虑十分明显:如果留在东京,她会背上骂名,在南唐国的周家族人也会被影响。不仅是良心要被谴责,李煜和南唐国君臣会在明面上直接指责她……主动抛弃丈夫、另投他人实在有点过分了。

    而且南唐国也不一定立刻就会灭亡,如果那么容易,南唐国也不能在这战乱的世道存在几十年。周宪承认自己还是不能免俗,在乎脸面和地位。只要李煜做上国主,她就是王后;坦坦荡荡的身份,有什么不好?

    不过郭绍真的愿意放人?周宪也有点担心这个,要是他真要强逼……她忽然有点不想以死明志了,要是两个月前她估计宁死不愿意屈身服侍她憎恶的人。

    若是被强留,曾经在夫君面前诅咒发誓要以死明志。周宪感到十分羞愧,为何那些永不分离的山盟海誓如此脆弱……如果是夫君背叛她还可以一番悲情地哀怨几句,现在可好,总觉得自己会背叛。

    那等羞愧难当、自责的纠缠感受,只有周宪自己心里最能体会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 
当天晚上一直到睡下,郭绍也没得到周宪片言只语的消息,于是他就放开了此事。

    次日一早大朝,冬天日短,从家里出时天还没亮。郭绍带人走上马行街时,只见街上一长串灯笼,场面分外壮观。街面上的铺子也早早就开了,许多官员等在热气腾腾的铺子前面、等着随从买烙饼,看来很多人连早饭也没吃就赶着出门了。寒冷的天气完全没法阻止清早的热闹气息。

    蜀国亭驿(使馆)的使节也被召见参加大朝,但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大殿之上,枢密副使魏仁溥当面斥责蜀国使节:“老夫听闻蜀国趁我国丧期间,曾联络南唐、北汉意图我国,可有此事?”

    蜀国使节听罢面有怒色:“大周于显德元年底进攻我国,夺取秦凤成阶四州之地,从来都是大周实际攻打我国;我国可曾挑衅过大周?可见绝无此事!”

    魏仁溥道:“有荆南国主奏章为凭借,由不得你们不承认。”

    使节皱眉道:“荆南国小邦,常挑拨离间。”

    就在这时一个清幽的声音用威严的口气缓缓说道:“哀家未闻天有二日之象,也不闻天下能有两个皇帝。今蜀国主自称大蜀皇帝,对大周不臣之心举世皆知;正因蜀国主自大,才会挑起争战。蜀国主何不取消尊号,奉大周皇帝为宗主?”

    使节拜道:“太后,我大蜀先帝建国登基时,周朝尚不存在。大蜀皇帝称帝在先,周朝建国在后,岂有我国君不臣之心之说?”

    符金盏的声音已经带着怒气了:“自古以小事大、天经地义。蜀国偏安一隅,理应事大周为主。”

    王朴出列拜道:“太后,既然蜀国君臣目无朝廷、坏不敬之心,臣请对蜀国用兵,夺其国明上下尊卑!”

    这时蜀国使节冷笑道:“大周动辄以兵戈相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必以尊号指责我皇帝?”

    “大胆!”上面一个宦官喝道,“你敢忤逆太后,不想活了?”

    符金盏的声音道:“不必与他一个小小使节计较,向蜀国主下诏书,若其不放弃尊号,只能在战阵上分个高下。”

    片刻后宦官便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郭绍与众臣一起叩拜谢恩,寻思向训等出兵,正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反正就要开打,蜀国什么态度倒也不太要紧……他刚才没说任何话,但现在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众人听说要动兵,从地上爬起来无不注目郭绍。

    每次大朝后,符金盏几乎都要召见他。这次也不例外,早上在金祥殿门外搜身的时候,就有个宦官提前让他退朝后觐见太后。

    于是郭绍退出金祥殿大殿,便在旁边等待召见的敞厅里坐等。不多时,宦官曹泰便走了进来,拜道:“太后现在召见郭将军,郭将军请随杂家来。”

    郭绍从甬道进入后殿在一间书房里见到符金盏。如同往常一样,外厅里站着一众侍从,符金盏会刻意避免在宫里与郭绍孤男寡女独处。

    符金盏此时似乎有点生气。郭绍完全可以理解,平常所有人都对她毕恭毕敬,不敢半点忤逆她的意思;今天一个小小的蜀国使节连跪都不跪,以“大蜀皇帝”的使节自居,言语之间的口气着实叫符金盏很不顺耳。

    她见了郭绍,便挺直脖子说道:“你当初说选蜀国动手,说得很对。南唐国如此恭顺,我们怎好先拿他们动兵?什么‘大蜀皇帝’,简直不可理喻!”

    郭绍轻轻说道:“要是蜀国不这样应对,太后还得另想兴师动众的名义,现在岂不省心?”

    符金盏听罢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了微笑:“你倒是挺会想。”

    郭绍道:“只要真刀真枪打不过,什么颜面尊严都是纸糊的,太后不必和那‘大蜀皇帝’一般见识,过阵子灭了其国就出气了。”

    符金盏拂了一下礼服宽大的袍袖,沉吟道:“你认为向拱能取汉中?”

    “兵力是完全够了,关键是青泥岭路不好过,那地方山岭上经常下雨道路泥泞。蜀兵不堪战,如果向拱能通过青泥岭,我相信他可以攻取汉中。”郭绍道。

    符金盏又看着他轻声说道:“南唐国主李璟派使臣上书,欲接李煜夫妇回国,你愿意就这样放走周宪?”

    “她要走,就随她罢。”郭绍道,“周宪不是我的家人,她有自己的家室和身份,我没必要像父兄一样监护她。应该给她选择的权力。”

    符金盏若有所思,轻声道:“刚才你还说没有实力、颜面尊严都是纸糊的,既然如此,她便没有选择的权力。为何对周宪又额外不同?”

    郭绍道:“妇人不一样。此时本来就是男尊女卑的世道,妇孺是弱小者。暴力用在弱小者身上,得不到任何成就感,也没有实际好处;我宁愿给予她们足够的尊重……所以建议修改周朝律法中的‘通奸罪’,不应对触犯此罪的妇人进行有侮辱性的惩罚,这是迫_害妇孺、滥用权力。”他趁机说道,“臣推荐开封府左厅判官黄炳廉入大理寺,主持一些律法的修订。”

    符金盏听到通奸这个难听的词,脸微微一红,顿时便没有了心情。目光闪烁道:“便依你吧……今天到此为止。”

    郭绍起身拜道:“臣告退。”

    ……

    不多久,周宪夫妇就得到了准许他们回国的诏令。

    原来这么轻巧,周宪事前想的诸如以死相逼等准备一样也用不上。大周建国后一直是天下诸国承认的大国,连敌对的北汉和辽国也承认这点,他们的正式诏令还是比较有权威。周宪松了一口气,也有点意外……因为她认为有权力占有她的男人,都会想方设计去做,这是经验;比如李弘骥不顾兄弟情谊,要强逼夫君进献她。

    但郭绍却让朝廷一道诏书就放了,周宪不知怎地倒觉得微微有些失落。

    “明天就启程。”旁边的李煜高兴地说。

    周宪露出一个笑容:“夫君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她心道:就这样了罢。

    李煜的重瞳里闪过一丝阴郁,一闪即逝,低声说道:“我的……事,只有娥皇一个人知道,别人只不过以为我专宠你罢了。万勿泄露给任何人,否则父王必不会立我为太子。”

    周宪道:“我是那种能把这等隐秘私事说出口的妇人么?”

    李煜恢复了从容,便随口道:“听昝居润说,今天早上的周朝的大殿上,蜀国使节出言不逊惹恼了周朝太后,可能要对蜀国用兵。这下可好了,反观南唐国,父王复位、与周朝交好,周朝没理由先对南唐国用兵;战祸必定先轮到蜀国。”

    周宪想起郭绍那封密信的内容,当下忍不住说道:“蜀国在南唐上游,唇亡齿寒,咱们不能幸灾乐祸。”

    李煜道:“(后)蜀建国经历几十年未被攻灭,因四面山厚,非一朝一夕之力能破之。”

    他随便说了两句,说道:“趁现在还早,我去拜见礼部尚书王溥,好以此向周朝辞行。正好以礼往来,为两国长久之好。”

    周宪听罢替他找出出门的衣裳,为他打扮了一番,送李煜出门。

    她留在礼馆里成天不出门、省得招惹是非,心烦意乱地耗了一阵。这时有随从回来报信,周朝礼部尚书王溥设宴为李煜践行,中午不回来了。

    周宪听罢心道:以前李煜很想结交王溥而不得,现在王溥却如此热情;可能大周真是铁了心要对蜀国用兵,所以才会主动向南唐国示好,避免两线部署兵力。

    这些事她都不是太关心,念头一闪而过。她现在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夫君参加的那种宴席会持续很久,也就是说,从现在到中午、甚至下午,她都有机会和时间……有机会见郭绍一面。这时周宪心里竟然是“砰砰”直响,心跳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但……她看着房间中间的炭火了一会儿怔,见他作甚?

    她想知道郭绍怎么看待那一连三次肌肤之亲,或许只因好色抱着玩弄之心,否则怎会事后就不闻不理?若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