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国千娇 >

第187章

十国千娇-第187章

小说: 十国千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皇帝病重,下旨皇后监国。皇后乃四皇子母妃,名正言顺,在这关头下懿旨,末将敢不遵从?”郭绍一本正经道,“全仰仗皇后运筹得当,末将只是实行。皇后监国,今后还得仰仗诸公辅佐国事的。请!”

    “郭将军请。”王朴道。

    郭绍一番客气推辞,众人见他满心有礼,便按照品级高低继续上台阶。

    走在大殿门外,照常有一众宦官守在那里,依次上下大概搜身,确认没有武器就放行。大伙儿早就习惯这种规矩了,十分配合地抬起双臂,让宦官从上到下拍打一遍,做做样子而已,大伙儿都是读书治国的文臣,带什么武器有屁用。郭绍也直接把佩剑解下来交给宦官,被搜了一下。

    大伙儿走进大殿时,忽见一个美艳高贵的妇人带着个小孩,同坐在原本属于皇帝坐的宝座上。他们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挺对劲的。皇后是皇帝的妻子,一个妇人,坐坐龙椅也没什么;特别几年前也时常见着皇后坐在龙椅旁边的高位上。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跪伏于于地喊道:“臣等叩见皇后。”

    “平身。”符金盏的声音十分好听。她要是以后经常坐朝,也许上朝对大伙儿来说是一种享受也说不定。

    接着宦官杨士良上前,又把之前在军队面前的“圣旨”念了一遍,字数很少、三方面的关键内容却是言简意赅,内容主要就是:皇帝只知无法理政下旨皇后监国,皇后闻密报有动荡的可能、请旨调兵,郭绍部是奉旨进宫。

    大臣都知道那宦官杨士良是皇帝跟前的近侍,前两天就是他在皇帝面前代为下旨了……现在又是他念圣旨。在场的人不比那大部分都目不识丁的武夫,大家知道动脑子,见到这状况自然觉得有很多可能;但又没法也没必要去质疑杨士良的圣旨。

    待宦官念完,符金盏立刻又开口道:“官家正在静养,此时那么多人见他,怕惊扰了,对他的病情不利。何况今天有军队‘调入’皇城,情势仓促,为尽快稳定京城,先以大事为要。一旦大事平复,诸位大臣便可立刻朝见圣驾;今早官家同意要议立太子,此事尚需大臣参与的。”

    符金盏的紧张情绪还没法平静,毕竟皇城外面一共还有约十万禁军、光驻扎在军营的也有几万人。但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她至少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表现了。

    虽然内心并不是那么淡定,但她表现得相当从容。说话的声音舒缓、动听、富有节奏,一点都不慌张。符金盏确实是个很压得住场面的女人,好几年前太祖在世时就欣赏她这一点。

    郭绍率先附和道:“臣谨遵懿旨。”众人忙纷纷拜道:“臣等遵旨。”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有序、措施一环接一环步步为营。符金盏见状十分满意,但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又道:“除了刚才宣读的圣旨,我还拟了一份懿旨,诸位大臣看看是否妥当。若是妥当,枢密院可否依此向殿前司、侍卫司及诸军将士下达一些军令?”

    “懿旨。”宦官曹泰上前展开一张黄色打底的精致绸缎,念道,“今诸将用心防务,严遵枢密府军令、未得圣旨与军令不动一兵一卒,忠心可嘉。与大臣议定,拟嘉奖擢升、并开国库赏赐禁军将士。张永德为殿前都检点加兼侍中,擢升史彦超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擢升袁彦、殿前都虞候……(一大串名字和军职,全面升迁褒奖到军一级武将)。

    李重进为中书令校检太尉淮南节度使,韩通为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郭绍为侍卫马步司副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侍卫马步司都虞候,柴贵为步军司都指挥使,张令铎建节加兼武信军节度使……(又是一串名字和军职)。”

    众人聚精会神地听着。

    或许别人会以为符金盏早有预谋准备,但郭绍知道她在半个时辰以前还被困在金祥殿动惮不能、连外面的人都见不着;但现在,她一口气就嘉奖升迁了一大堆武将,只可能是在刚才短短时间内完成的。或许有些考虑不周,但嘉奖的范围是非常全面,情急之下能立刻展开恩惠至全部禁军!

    这一份手段、记忆力、心智,叫郭绍也是非常震惊。仓促之下在金祥殿能查到什么?这些军职和人名都是她靠记忆记住的!

    郭绍根本记不住后面那些具体的军职和人名,有些军一级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他连听都没听过,特别是殿前司的人他很多都不熟悉,高层大将倒是知道。

    不过郭绍不善于记住太多人名,却善于分析线索,立刻从这份懿旨中听出了三个关键的地方:第一,只恩及在京的禁军将领、外镇武将没有提及;除了李重进直接被削去了禁军军职,给了一个大大大的官职中书令,当然节度使的实职还在(他一“让贤”,侍卫司所有大将都可以提一级)。

    第二,高级武将升军职;中高级的建节(节度使虽然大部分遥领,但还是武将们最在意、最津津乐道的名分);中低级加兼团练使、防御使、刺史,变相加地位和俸禄。封赏都是实实在在的、很诱惑人的内容。

    第三,赵匡胤和其几个最心腹的武将没有提及,肯定是故意的,不可能恰好漏掉他们。

    郭绍觉得这一手非常高明!

    他认为符金盏此时的做法,简直是唯一的、最直接简单的稳定禁军的第一招。可以预见效果很明显:所有禁军武将、士卒,只要按兵不动就能升官,得到钱财,又安全又获利多多;而如果起兵帮凶,极可能被治谋逆大罪诛灭全家,冒险巨大还不知道能得到什么好处(反正有丁点机会做皇帝的人也非常非常少,不是人人都能想的事)。怎么选择?何去何从?不是一目了然吗?特别是底层将士根本不习惯多想,眼前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

    皇后刚刚出手,便是惊艳的一招!

    郭绍忍不住都想大拇指了,估计王朴魏仁溥等一干人也是被皇后惊艳的手段惊得心里不断翻滚。

    不料就在这时,范质忽然拜道:“臣有进言。”

    “范公请直言。”符金盏缓缓说道。

    范质拜道:“臣以为,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也该一并加入封赏之列,更可稳固人心。”

    符金盏一听马上眉头微微一皱。

    郭绍也忍不住白他一眼,心道:您本来就是老好人呢,还是投了赵匡胤?

    当然,如果现在嘉奖赵匡胤可以稍稍暂时安慰一下他担惊受怕的内心(虽然效果不大,赵匡胤又不傻,他会信你这个么),但也会让朝廷失去直接灭他的大义……朝廷都嘉奖他了,怎么好很快就朝令夕改、罗列罪名?

    全部禁军都嘉奖,恰恰忽视他们几个人,气势上确实有点盛气凌人,更容易逼出他们鱼死网破的决心。但长痛不如短痛!郭绍希望符金盏不要被范质忽悠,干脆点好。赵匡胤要干,现在就痛快点战一场!

    圣旨、懿旨、枢密院的命令一下去,郭绍判断大部分禁军要打酱油;他认为铁骑军被嘉奖了很多人估计也没啥拼命的决心,因为攻打皇城太冒险了,皇城就是积威的地方。

    郭绍可以随后通过枢密院合法地动员、虎捷军左厢解散休整的部队,或许一两天之内,虎捷军左厢满编就能急召集结完毕。高怀德的虎捷军右厢也可以调动使用了……高怀德只要有点脑子,在这种情势下他肯定会想方设法捞点实在的功劳;现在用枢密使军令调动他,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是新的军政格局下受信任的一员、不要太欢喜。

    万一压力大,那些按兵不动的军队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调动一部分助战。

    所以,现在郭绍根本不怕赵匡胤来硬的,要干,就直接干!看你怎么被群殴。

    果不出所料,符金盏忽然说道:“不准!大臣可以直言,但也最好讲一些有用的话!”

    郭绍听到这里,差点没笑出声来!对符金盏拒绝的方式有点意外……忽然之间,他觉得符金盏在不高兴时也很可爱,带着点小脾气的口气、十分率真。

    ……

    (求月票。)

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 
殿前司衙署,武将们正陆续赶过来,但是张永德已经不在这里。;ybdu;

    一张黑脸的赵匡胤颓然地在大堂上坐了一会儿,心中充满愤怒和伤心,有一种被人背叛的心情涌上来。四年前,张永德把赵匡胤从开封府马直调入禁军,高平之战中相互信任并肩杀敌,战后张永德又不遗余力替他请功……一幕幕往事如同就在昨昔。

    但在这种紧要时刻、在最需要张永德的时候,他不见了!张永德和左厢厢都指挥使一起去了控鹤军军营,说是要派人去宫里问发生了什么?现在还有什么好问!他急急忙忙离开殿前司衙署躲到控鹤军军营去作甚?

    果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张永德定然是意识到了危险,根本不愿意在逆境中冒险,走为上计了……赵匡胤心道:枉我把你当兄弟,平时尊敬有加,你就是这样和我玩心眼、斗心思的?

    就在这时,赵普、石守信带着一干武将到大堂外面来了。赵匡胤还没想清楚何去何从,便起身离开了大堂。赵普看到了他,也急步跟了上来,二人走到大堂后面的签押房内,赵普把房门关上,赶紧问道:“张永德呢?”

    “跑了。”赵匡胤直截了当道,随手把手里的包裹放在案上一推,“这东西你帮我收好,没用了。”

    赵普一脸黑气,愣在那里同样愁眉苦脸。

    匡胤又道:“咱们也得赶紧离开殿前司,有可能现在‘叛军’已经进入皇城。”

    “来了几十个将帅,要不……主公干脆在这里就登基称帝!”赵普露出疯狂的神色,“我去叫石守信等人帮忙,一会儿把黄袍披在主公身上,别的人多半就被裹挟着从了!”

    匡胤听到这里嘴角一阵抽搐。在这个一连五朝都是武将取代皇权上位的世道,经验和例子有样板可寻,赵匡胤两年前就已是周朝二号武将,上面只有个张永德(李重进到外镇就没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从来没想过那巨大的诱惑是不可能的。但有些东西,看似近在咫尺,其实遥不可及。

    “有什么用?”匡胤摇头道。

    赵普急道:“那么,来的这些武将,叫他们赶紧回营集结兵马吧!”

    匡胤顾不得伤感,沉吟片刻后道:“立刻派人去皇城西边瞧瞧。南边的路不好走通,从皇城北绕道过去。一定要确认‘叛军’进皇城没有!西华门在危急时是一道较强的防御工事,强攻同样很费力费时。”

    赵普忙抱拳道:“我马上找人去。”

    匡胤在危难关头表现得还是十分理智和镇定,并未慌张就乱来,他点点头道:“你派我的亲兵去看情况,得到消息了叫他们直接去铁骑左厢第一军中军禀报。这里不能呆了,我现在去找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叫他们带着铁骑军的武将直接去军营议事。除铁骑军、别的人马现在更不好号令。”

    “东西一定要拿好。”匡胤指着赵普抱着的包袱。这玩意现在还真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包袱。

    匡胤迅速对眼前的形势进行了一番判断:张永德先走一步,临时自然无法再追到控鹤军左厢去逼他上位;在皇城外面拥立皇帝后取得调动大军名义的谋划现在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