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76章

开唐烟云-第76章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元宝笑道:“谢中舍过誉了!”

    “只不知王兄还有什么要求?”

    王元宝笑道:“余者皆小事耳,容他日再叙,方才在下与谢中舍乃是在商言商,如今事既谈毕,便该聊一聊私情了。”

    谢轩看了一眼王元宝肥硕的身躯,心道:“我和你可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又是第一次见面,哪有什么私情好谈的?”

    王元宝又开口道:“在下欲再捐一百万贯给稷下书院,不过是以谢中舍的名义。”

    谢轩心中顿时一声‘卧槽’,王元宝此举,因为是捐献给稷下书院,所以是算不得是行贿的行为,顶多算是赠送。赠人钱财在唐代本就是极为正常的行为,但是这数目也太多了,这可真是神豪,太特么拿钱不当钱了。

    “王兄这是何意?”

    王元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世人皆知我王元宝爱交朋友,知己遍天下。四方名士,朝之名寮,皆为我座上之宾。自开元十五年以来,每岁科举,举国仕子皆会受我邀约款待,唯独今岁没有,谢中舍可知为何?”

    谢轩还真未听说过此事,闻言摇头道:“恕在下愚钝,实不知也!”

    王元宝道:“老神仙常来长安短住,但却从来未肯赐见。但去岁樊川诗会之后,却突然来到我府,言道,天下将乱,吾之钱财取之大唐,也需用之大唐,如此方能保得富贵,否则必遭横祸。并言道,救世之人,就在明岁科举之列。”

    谢轩表面上不动声色,然而内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滔天大浪,他虽然不相信什么神仙之流,但对于周易卜测之类的东西却是深信不疑。《马前课》、《推背图》、《烧饼歌》流传千古,现在再出现一个熟知周易八卦推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的老道士,他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想到这里,他便更加坚定要去一趟清都观的决心:“王兄莫不是在说在下?”

    王元宝看着谢轩的眼睛,淡淡道:“难道不是吗?谢中舍自樊川诗会后,声名鹊起,而老神仙素来喜好诗词,想必是去桃花堡见过谢中舍之后,才会有此一说。在下自那日后,对谢中舍的事迹也是细加留意,以谢中舍的手段来说,这救世之人,舍谢中舍其谁?”

    谢轩笑道:“就算如此,王兄何以姗姗来迟?”

    王元宝道:“生意若想做得长久,便难脱政治,是以在下在朝堂之中才会有那么多的朋友。朋友有难,我自当相助,但是在下却从不参与朝堂之争,这是为了自保,谢中舍可能明白?”

    谢轩点头道:“明白,不过像王兄这样左右逢源,却能始终屹立不倒,不可谓不是个奇迹。”

    王元宝笑道:“道理很简单,朝堂形势风云诡谲,谁也不敢说自己始终得势。所以谁都需要在背后有一个我这样的朋友,在自己失势,众人落井下石,赶尽杀绝之时,出来收拾残局,照顾他的家小。这就是王某能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谢轩顿时心生感慨,这真是把人的心理摸透了,也把生意给做到家了。

    “这么说来,王兄如今不想左右逢源了?”

    王元宝苦笑一声:“自然是想的,不过以谢中舍的为人,只怕不会接受这样的王元宝,况且老神仙说了这是改朝换代的大动乱,乱世人贱如草,金如废纸,我自然也要给自己,给王家找一个靠山。”

    谢轩笑道:“王兄就不怕在下是冰山难靠??”

    王元宝笑道:“我相信老神仙,也相信这段日子以来,自己的眼睛和判断。”

    谢轩笑道:“王兄便笃定我会接受你?”

    王元宝笑道:“那是自然,凭一个金陵沈家,如何能斗得过隐元会?天下除了我王元宝之外,又有谁的财富可以与杨隋宝藏相比?”

第84章 黑板与粉笔() 
谢轩悚然一惊道:“王兄怎么会知道隐元会和杨隋宝藏之事?”

    王元宝笑道:“王某的朋友很多,遍布天下,总是有一些人愿意对我分享他们知道的隐密。”

    谢轩淡笑道:“只不知谢某能否有幸结识王兄的这些朋友?”

    王元宝笑道:“若是在下驱附于君,在下的朋友,自然也是谢君的朋友。”

    谢轩淡淡道:“既如此,明日王兄便去户部捐资吧!”

    王元宝闻言顿时大喜道:“谢君放心,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王某虽是一介商贾,却也是知恩图报之人。王某的财富既取之大唐,便终生不会背弃。”

    两天后,谢轩一大早就来到了安永坊。前段时间,他向浩气盟的工匠提出了黑板和粉笔的概念,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几天之后,还真被那群工匠给捣鼓了出来。

    毫无疑问,黑板和粉笔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文字永远比目视和耳听更加有优势。

    到了安永坊,谢轩看到王逸之,顿时一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逸之没好气道:“昨夜,被特么监门卫在城门外关了一夜,气死老子了。”

    谢轩咧嘴一笑,王逸之这是才从赵郡回来。

    之前,浩气盟前往赵郡的密探,虽然已经确认李幽彦没有问题,但是,两人越与之交往,就越觉得此人深不可测,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会在原有的历史中寂寂无名。是以,王逸之带着吴百川和风不羁便亲自去了一趟赵郡,查访李幽彦的身世,直到昨夜才回到长安。

    “怎么样?”

    王逸之啐道:“老子都说了派去的人没有问题,害得老子白跑了一趟,这回好了,连他祖宗都查清楚了。”

    谢轩笑道:“那就不算白跑,可以设法拉拢他了,他在李林甫的手下,过得可不痛快。”

    王逸之却揶揄道:“老子才走了这么点时间,你弄得挺大啊,专利、物价局、小中大学都被你整出来了,你这是要上天啊?”

    谢轩却并没有回应他,而是饶有兴趣地看向了那唐代山寨版的黑板和粉笔。因为只是样品的关系,两块黑板都只有两尺见方,而粉笔除了形状不太规整之外,和后世的粉笔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谢轩拿起一支粉笔在两块黑板上各划了一笔,顿时便留下了白色的粉笔字迹,谢轩顿时欣喜道:“陈兄,这些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能否量产?”

    浩气盟的工匠陈清躬身道:“下贱手艺人,何敢当谢君一个兄字?谢君若不嫌弃,直呼在下贱名即可。”

    谢轩笑道:“术业有专攻,在这一方面,陈兄何止可以称兄,便是当我等的师父都绰绰有余了。”

    陈清躬身道:“谢君说笑了,谢君请看,黑板在下做了两种,一为木质,一为石质,打磨平整后,皆上以黑漆。”

    谢轩点头道:“何贵何贱,工量如何?”

    陈清道:“木贵石贱,工量两者反之,总体来说还是木质的偏贵一些,主要是木质黑板想要达到同样的书写效果,耗漆是石质的数倍。不过石质黑板虽然便宜,但是同样有缺点,若是做得太厚,不易搬运,悬挂也是问题,若是做得太薄,工量便上去了,而且易碎。”

    谢轩问道:“依陈兄之见,哪一种更加适合在书院推广?”

    陈清道:“此等大事,在下只是一介匠人,安敢置喙?还得由谢君做主。”

    谢轩笑道:“便用木质的吧,漆可以多上几层,不用计较成本。”

    王逸之顿时挖苦道:“没错,他现在可是土财主,用别人的钱,一点儿也不心疼。”

    谢轩刺激他道:“你还真说对了,昨日王元宝找到我,捐资两百万贯。”

    “咳咳咳。。。”王逸之差点没被一口口水噎死,“多少?”

    “两百万贯!”

    “特么的,我艹,这孙子疯了吧?两百万贯,长安都差不多能买下来了!”

    谢轩道:“此事回头再说,先看看粉笔吧!”

    王逸之闻言,顿时就意识到这两百万贯后面肯定别有内情,也不再多言,看向陈清:“粉笔在何处制作?”

    陈清躬身道:“盟主,谢君,请移贵步。”

    众人在陈清的引领下,来到庭院之中,一眼就看见了堆积在院中如小山一般的碳酸钙和生石灰。

    陈清道:“这是石灰石和和寒水石,在下按照谢君的吩咐,将寒水石煅烧,而后将两者与水混合,浇入模具成型,试了几天,终于调制好了比例。”

    谢轩道:“模具在哪里?可以量产吗?”

    陈清着人拿来模具,两人一看,是一个圆柱体的金属模具,上面密布小孔,猛看上去,有一些像是放大版的手枪轮盘,可以从中间拆卸成两半,短短几天设计成这个样子,也算是独具匠心了。

    陈清躬身道:“量产问题不大,只是模具耗铁匪少,朝廷恐难以。。。”

    谢轩明白了陈清的意思:“这一点你不要担心,我会处理,不过生铁耗费一定要登记清楚,一定不能出现问题,被别人拿住把柄。”

    陈清肃容道:“谢君尽管放心,陈某以性命担保,绝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谢轩点头道:“好了,我和你们盟主还有事情,先告辞了,粉笔的调制比例一定不要泄露出去,后日常参,我会禀明陛下,为你申请专利。”

    王逸之闻言,顿时嘴角一抽:“要是这样的话,你应该让户部除了设立物价司之外,再弄一个专利司。”

    谢轩白他一眼:“不懂何为精兵简政吗?”

    “哎呦,我艹!”

    两人坐上马车,驶出安永坊,王逸之开口道:“两百万怎么回事?自古无商不奸,王元宝更是成了精的,怎么可能突然变得这么大方?”

    谢轩当下就将整个事情向王逸之复述了一遍,而后问道:“你觉得可信吗?”

    王逸之沉吟一会:“一半一半吧,就像你说服柳浮云时,所说的蛋不同筐的道理。王元宝是大唐最成功的商人,他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他既然知道隐元会的事情,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你一个人的身上。这只是理性的投资行为,和他的人品与道德无关,可以利用,但是不可付真心,除非是你真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谢轩笑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从后世的商业角度来分析,未必完全正确。他说的老神仙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荒谬,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众人皆信的。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在这个时代,神仙或许比皇权还更有威慑力,毕竟他是通过所谓的神仙指点而发家的。”

    王逸之沉思一会:“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谢轩笑道:“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去清都观求证。”

    王逸之啐道:“这一听就又是一个神棍,还掐指一算,天下不久将乱,救世之人,就在当届科举之列,你还真信?”

    谢轩道:“为什么不信?河图洛书本身就很神秘,《马前课》、《推背图》在后世不是多有应验吗?”

    王逸之啐道:“应验个屁,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完全就是后人牵强附会,按照字面结合已经发生的历史,当然是怎么理解都可以。你信不信,我现在如果矫李淳风、袁天罡之名,写一本乱七八糟的搓澡图,后世之人,依然能解释出来了不得的东西?”

    谢轩笑道:“我不和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