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61章

开唐烟云-第61章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石却摇头道:“不会,即使杨氏子真的登基为帝,京师的戍卫力量,还是掌握在陈玄礼的手里,以他的为人,绝不至于和太子为难,陈玄礼不允,杨国忠暂时就不敢动。”

    宇文泽看向李亨,故意叹气道:“介甫说得也是暂时,况且一旦让杨氏子坐稳皇位,太子也就变成了前朝的太子,该如何自处呢?”

    这句话顿时就击中了李亨的软肋,想到长久以来,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他眼中顿时怒焰燃烧:“介甫,若是尽起东宫之兵,打下兴庆宫有多大的把握?”

    王石轻叹一声,知道李亨心中已有了决断,实际上,他虽然是屡次相劝,但是心中同样是很不甘心,听了李亨的话开口道:“龙飞兵只有八百人,若是尽起东宫之兵,击破兴庆宫不算难,关键是龙武禁军的态度。陈玄礼现今不在皇宫,若是能策反龙武禁军,哪怕是让其保持中立,则大事定矣。”

    李亨闻言皱眉道:“龙武禁军向来以陈玄礼马首是瞻,想要策反恐怕很难。”

    宇文泽道:“关键还是在一个快字,若是能在龙武禁军反应过来之前,攻入兴庆宫,斩杀杨妃与其幼子,太子本为国之储君,才德兼备,气度恢弘,而杨国忠倒行逆施,专横弄权,人心本就在太子这边。只要太子登基,造成既定事实,便是陈玄礼,也只能就范。”

    王石点头道:“伯通此言甚是,不过在此之前,仍有一事需要确定,便是诸军调动,确是因为陛下驭龙宾天。”

    宇文泽笑道:“介甫放心,我已令崔靖前往兴庆宫打探消息,想来也快回来了。”

    这个崔靖乃是太子洗马,与宇文泽一样,同样也是隐元会安插在太子身边的暗子。

    李亨闻言,顿时笑道:“好,倘若我真能登临大宝,伯通当记首功。”

    一炷香之后,在煎熬中等待的众人,终于是迎来了崔靖。

    宇文泽立马问道:“彦清,情况如何?”

    崔靖演技爆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兴庆宫守卫森严,殿门紧闭,宫人皆被赶了出来,圈禁在一处,我偷偷摸到东南角,隐约之间有哭音传出。”

    实际上,崔靖的这段话,至少有两个破绽,一者,既是守卫森严,他又怎能摸到所谓的东南角,二者,兴庆宫是长安三大宫殿群之一,占地广袤,他在外围就能听到哭音,这得是什么耳力?

    但是众人皆是被欲望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有留意到这些,宇文泽趁势道:“太子殿下,如今已可确定陛下已驭龙宾天,此时还不决断,更待何时?”

    李亨站起身来,眼神中精光闪烁,再也不是那个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生怕行差踏错的太子了,已是有了君临宇内的气派:“介甫,传令诸卫,杨国忠虺蜴为心,豺狼成性,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今勾连其妹,欲害天子,诸将士与我杀入兴庆宫,诛杀叛逆,解救天子。”

    李亨的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了下去,诸卫将军虽然心中并不相信杨国忠会谋反,但是他们身为太子卫率,命运早已与太子联系在一起。李亨犯下罪责,他们也难逃干系,同样的,李亨若是能坐上皇帝宝座,那么他们就将是开国功臣。

    诸军很快就披甲持戈待命,这时,王石开口道:“沿途尽量避开龙武禁军,若是遇上了,便说是奉陛下口谕,戍卫兴庆宫,陈玄礼现下不在皇宫,无人敢阻拦太子殿下。”

    李亨点头道:“好,众军出发。”

    一群人浩浩荡荡向兴庆宫杀去,沿途数次为龙武禁军阻拦,均是被李亨以此理由搪塞过去。他本就是大唐储君,而且一直以来,韬光养晦,谨小慎微,是以他如此说辞,虽然漏洞百出,却根本无人怀疑。

    数千人马直到快到兴庆宫,负责守卫兴庆宫的龙飞军才发现这股人马,气氛顿时间变得剑拔弩张。

    龙飞军的头领立马道:“快,快去禀告陛下,太子反了。”

    兴庆殿内,玄宗和杨玉环正在说着情话,大殿的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撞开了。

    高力士立刻挡在了玄宗面前,看清来人后,才松了一口气:“何事如此惊慌?”

    “陛下,大将军,大事不妙,太子反了。”

    大殿中的三人均是一愣,玄宗反应过来后,根本就不相信:“胡说八道,太子怎会造反?”

    那兵士道:“确是如此,太子东宫人马尽出,人数足有数千,已杀到了兴庆宫来。”

    直到此时,玄宗仍是不肯相信:“引我去看。”

    玄宗几人走出殿门,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太子卫率和飞龙军已经打了起来。

    李亨原本的计划,自然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言语迫对方放下武器。但是,真要是这样,只怕不出几句,所有的事情都将水落石出。

    所以宇文泽怎么可能给李亨这样的机会,来到兴庆宫,一言不发就带头杀了过去。龙飞兵职责所在,还管你是不是太子,自然不可能让宇文泽冲进去,立时就掩杀了过来。此时东宫的其他将领,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还有时间考虑,立刻就加入了战团。

    玄宗出得殿门,看到这一幕,顿时脸都气青了。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想不到今日的玄宗,政治敏感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超高的水准,几乎是在瞬间,就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顿时怒骂道:“这个蠢材。”

    然后他看向高力士道:“命众将士高喊,恭迎陛下,我们出去看看。”

    高力士悚然一惊道:“陛下。。。”

    玄宗立时打断了他:“无妨,这蠢货是以为朕驾崩了。”

    高力士不是蠢人,闻言立马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立时就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顿时间,整个兴庆宫都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恭迎陛下”的声音,最关键的是,戍卫兴庆宫的那些个龙飞兵,随着这“恭迎陛下”的喊声,由远及近地跪了下去。

    李亨诸人顿时就心头一凉。

    只一会儿,众人就看到了玄宗快步而来的身影,李亨顿时万念俱灰,有心想殊死一搏,但是长久以来,对玄宗的恐惧,却让他根本就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几番挣扎,他还是下令道:“众将士听令,放下武器。”

    闻听此言,太子东宫的人,均是脸色一变,心头泛起悲凉,太子完了,他们也完了。

    玄宗走到李亨面前,不待李亨有任何反应,一个巴掌就打在了李亨的脸上:“蠢货,不成器的东西。”

    “高力士!”

    “臣在。”

    “送太子回东宫,其余人等,皆都绑了,待平定叛乱后,送往大理寺。”

    高力士躬身道:“是,太子,请吧。”

    李亨站起身来,连站都站不稳了,十余载卧薪,一朝化为乌有,他这个东宫太子的位子,恐怕是保不住了。

第71章 某愿代劳() 
回到大殿,玄宗虽是盛怒难平,却逼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一日之内,四子一女反叛,其中更有身为国之储君的太子,这背后若说没有黑手,那是绝无可能之事。

    他这一生,虽历经风浪险阻,数次九死还生,但那只是绝对实力上的差距,实际上,却是无堪为敌者。

    但这一次,玄宗明白,他终于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一个不小心,自太宗伊始,数朝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会沦落他人之手。

    最重要的是,他已老了,而对手却是春秋鼎盛,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与对方争斗了。

    一旁的杨玉环,此刻却是心潮澎拜,事实上,早在她身怀子嗣,还未知男女之时,她与乃兄杨国忠就开始谋划废黜太子之事。但是长久以来,太子行事谨小慎微,难寻过错,却不想今日,幸福竟来得如此突然。

    历朝历代,谋逆皆是大罪,别朝不论,仅是今朝,太宗时,太子李承乾率众逼宫,事败后,即使深得太宗宠爱,依然被罢黜了太子之位,充军黔州。更何况是如今向来不得玄宗宠爱的太子李亨了。

    想到这里,杨玉环开口道:“太子忤逆犯上,罪在不赦,陛下不要气坏了身子。”

    玄宗深深地看了杨玉环一眼:“朕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杨玉环闻言,立刻就站了起来,行了一礼:“那臣妾就告退了,陛下要注意身体。”

    她明白,她最大的倚仗便是玄宗对她的宠爱,所以她就更要明事理,将一身温柔尽付。更重要的是,她要赶紧联系到杨国忠,趁此天载难逢的绝好时机,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玄宗看着杨玉环远去的身影,神色间虽难见喜怒,但内心深处,却第一次对立幼子产生了动摇。

    他子嗣虽众,但才堪大用者,寥寥无几,算来也只有孙辈的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二人。而两人之间,亦有高低之别,李俶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唯有李倓文成武略,骁勇果敢,与年轻时的自己极为相似。

    以对方的手段,恐怕诸子嗣之中,也只有李倓继位,才能确保江山永固,社稷不失。但李倓却是太子的子嗣,莫说是如今这种情势,便是之前,玄宗也未打算传位给太子。

    而这,就是玄宗纠结的原因所在。

    正想着,高力士自门外走了进来:“陛下,太子送回东宫了。”

    “他怎么说?”

    “太子说见到禁军调动异常,以为贼人攻入宫阙,特来勤王。”

    玄宗冷哼一声:“欲盖弥彰,他哪是来勤王,分明是以为朕死了,来杀母屠弟,夺取皇位。”

    “陛下慧眼如炬!”

    玄宗叹了一口气:“待叛乱平定之后,将东宫的这些蠢货送到大理寺,你亲自去审,务必要揪出太子身边的内奸。”

    高力士悚然一惊:“陛下的意思是?”

    玄宗冷哼道:“这分明是有人坑害太子,若非是有人趁势挑唆,那个蠢货哪里有这个胆子?”

    高力士点头道:“陛下言之有理,那谢轩和王逸之怎么办?是否要分开关押?”

    玄宗沉思一会:“就关在一起吧,时刻将监牢的情况向我回禀。”顿了一顿,他又道,“派心腹之人,监视杨妃的一举一动,若是与杨国忠私下会面,随时回报我!”

    “是!”

    高力士走后,玄宗眼眺远方,眸子里光华闪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恐怕任是谁也没有想到,因为这叛逆之事,因为大唐的江山受到威胁,熟睡中的玄宗彻底觉醒了。

    两日之后,京师中的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除在逃的二十余人之外,名单上剩余的叛逆人员全都被羁押在了大理寺狱,相信随着审理的深入,牵扯的人会越来越多。

    而谢轩和王逸之也在这一日被押解往大理寺。

    走到宫门后,两人看到同样被押解往大理寺的东宫诸人,顿时一愣,相比较众人的重枷铁锁,两人的待遇算是好得多了。

    而东宫诸人见到谢轩和王逸之也是愣住了,谢轩如今名传天下,而王逸之在京师经营了二十年,根深蒂固,是以瞬间就被众人给认了出来。

    他们直到此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是以看到两人也被抓了,顿时都是满头雾水。

    不过此时千牛卫在侧,双方也不好交谈,只得压下心头的疑惑,向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王逸之慢慢踱到谢轩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