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32章

开唐烟云-第32章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谢轩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顿时又给了柳浮云更多的想象空间。

    难道谢轩与自己的宗主一样,也有着特殊的身份,否则怎么可能掌控得了一支足以改变天下走势的军队,光是钱粮的消耗,就不是任何一家势力可以承受得起的。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到底藏身在哪里?未知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一支军队,足以让他们在未来举事之时,一败涂地。

    柳浮云沉默了,而谢轩却在瞬间改变了自己的战略。

    “柳氏商行的营生似乎做得很大?”

    柳浮云一时间捉摸不透谢轩问出此话的用意:“不敢言大,倒也勉强能够过活。”

    谢轩笑道:“柳家主既通商贾之道,在下还有一事求教。”

    “幼安请说。”

    “在下家中有鸡子百枚,依柳家主之见,在下是一篮售之,还是分篮而售稳妥?”

    话说到这个份上,柳浮云若还是不明白谢轩的意思,他也就不配拥有今日的地位了。

    谢轩见柳浮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再绕弯子:“汉末三国之时,琅琊诸葛氏为阳都望族,瑾为东吴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纵观古今,同族之内,一母之胞,分主而事者比比皆是,柳家主将柳氏一族尽押一处,是否太儿戏了呢?”

    柳浮云看他一眼,淡淡道:“普天之下,除了宗主之外,还有值得柳某下注的人吗?”

    谢轩指了指自己:“我又如何?”

    柳浮云悚然一惊:“幼安亦欲图谋九鼎乎?”

    谢轩摇了摇头:“非也,在下的目的是保唐。”

    柳浮云嗤笑道:“既如此,柳某又有何注可下?”

    谢轩淡淡道:“柳家主怎知,昔日王、谢之故事不会在今朝重演?又怎知,今日之谢、柳,不是昔时之王、谢?”

    闻听此言,柳浮云瞳孔顿时一缩,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仍是从家族的利益出发,可以说,谢轩的这一番话,真的是打动他了。

    柳浮云故意叹气道:“在下现在身陷囹圄,性命朝夕不保,又哪有下注的资格呢?”

    谢轩道:“身陷囹圄在下解决不了,现下也不想放柳家主出去,但是保下柳家主的性命,在下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柳浮云知道自己洞悉了谢轩最大的秘密,本就对离开羽林狱不抱希望,听得谢轩此言,开口道:“幼安要柳某下注,然柳某现今的情况,即使是保下性命,对外界也是一无所知,怎知道幼安值不值得柳某下注呢?”

    谢轩笑道:“在下每月会将天下发生的大事,录入书卷,着人送给柳家主一观,柳家主以为可否?”

    柳浮云沉吟道:“幼安若是以书卷匡我,柳某安能知晓?”

    谢轩盯着柳浮云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与你的那位宗主是不一样的。”

    柳浮云避开谢轩的眼神:“好,在下便拭目以待。”

    谢轩笑道:“在下保下柳家主的性命,落入浩气盟的柳氏族人,在下亦可暂时确保他们性命无虞,在下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柳家主是否也应该投桃报李?”

    柳浮云沉思良久,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道:“当今圣人自继位以来,抑佛扬道,开元年间,纳宰相姚崇谏,下令清理寺院,举国僧侣,被迫还俗者,万二千人,其后更是下令民间不得擅造寺院,私铸佛像,誊写佛经,佛教损失之大,实是超乎想象。”

    说到这里,柳浮云突然停口了,淡淡地看向谢轩。

    “就只是这些?”

    柳浮云笑道:“这不是现下你等最想知道的事情吗?”然后,他又道,“下注多少,亦要看风险大小,收益几何,幼安想要柳某加注,自然也要拿出真本事来,柳某还是那句话,拭目以待。”

第37章 分析() 
走出羽林营,浩气盟诸人早已在营门等候,上得马车,王逸之开口道:“夜禁了,你回去不方便,也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我已经和金吾卫打好了招呼,安排好了路线,今晚,你就到我那里将就一晚!”

    “好!”

    马车过太极宫,出承天门,直向永兴坊的方向而去,直到过了延禧门,出了皇城的范围,王逸之才长出了一口气,开口问道:“怎么样?柳浮云开口了?”

    谢轩回应道:“那夜出手的另外一人是僧人。”

    王逸之诧异道:“和尚?知道法号吗?”

    谢轩摇头道:“柳浮云没有明说。”

    王逸之沉思半晌,才开口道:“这样的话事情就复杂了。”

    谢轩疑惑道:“长安城的这些个和尚,身手好的有很多?”

    王逸之啐道:“不是多少的问题。长安城的和尚,武道修为能上的了台面的,都和兴善寺脱不了干系。兴善寺乃是皇家寺院,密宗祖庭,如今的住持不空和尚,又有帝师的名头,没有证据,谁敢乱来?”

    谢轩沉吟道:“这么说来,这又是一条没有用的线索?”

    王逸之啐道:“怎么会没有用?只是比较复杂而已。这些个外来和尚,最重声名和面皮,只要找到不空,将此事具告与他,都不用咱们查访,用不了两天,那人就会被扭送到京兆府。”

    谢轩沉吟道:“关键是推出来的这个人是真凶还是替死鬼?而且这整个事情,到底与这位不空和尚,有没有什么关联?”

    王逸之道:“必然是真凶无疑,而且不空和尚也不可能不知道此事。”

    谢轩顿时不解道:“为什么?”

    王逸之道:“只要是宗教,多多少少都带有邪教的性质,更不要提只修来世的佛教了。清规戒律一大堆,这辈子都活得像狗一样,没过明白,还谈什么下辈子?论忽悠人的功夫,佛教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让一个武道大宗师心甘情愿去送死,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谢轩顿时笑道:“你似乎是对佛教意见很大?”

    王逸之瞬间转移话题道:“这么说来,你那鸡蛋不同筐的说辞,收到效果了?”

    谢轩摇头道:“效果倒是谈不上,不过柳浮云确实是动心了。”

    王逸之道:“动心就好,有这么第一次,就不怕没有第二次。”

    谢轩叹气道:“恐怕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柳氏在对方的阵营中陷得很深,想要完全抽身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逸之顿时皱眉道:“怎么回事?”

    谢轩当下就将与柳浮云的对话,全都向王逸之复述了一遍。

    王逸之沉思一会开口道:“这会不会是柳浮云为了活命而使的缓兵之计?像他这种人,如果不是真心与我们合作,留下来,终究是个祸害。”

    谢轩点头道:“你说的这种可能性,并非是没有。好在他现在是关在羽林狱中,有羽林卫和陈玄礼这个大高手震慑,他暂时还翻不出什么风浪来。若是日后他确实没有合作的诚意,到时候再杀不迟。”

    王逸之顿时无语道:“把这么一头老虎放在身边,怎么都是不放心,这得担惊受怕到什么时候?”

    谢轩道:“顶多也就是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到时候,如果他还不肯合作,那就只能杀了。”

    王逸之吐槽道:“也只能这样了,你还真能装大尾巴狼,保下柳浮云,你拿什么保,又去找陈玄礼?”

    谢轩点头道:“也就只有他,能在玄宗面前说上话了。”

    王逸之开口问道:“要不要和张九龄知会一声?”

    谢轩摇了摇头:“不必了,陈玄礼若是保不下柳浮云,张相即使是去面圣了,多半也不会有用。”顿了一顿,他又道,“不管保不保得下柳浮云,他都得死上一回,这一点,你要和陈玄礼说清楚。”

    王逸之顿时就明白了谢轩的意思:“是了,柳浮云如果不‘死’,即使是问出什么东西来,多半也没有用了!”

    这时,谢轩突然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道:“对了,对方可能与你一样,手上也掌握有军队。”

    王逸之顿时悚然一惊:“怎么可能?”

    谢轩道:“这一点,是柳浮云提醒我的,当我说他们的阴谋未必能够得逞时,柳浮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手上握有军队。如果反向思考的话。。。。”

    下面的话,谢轩不用再说出口,王逸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军队都被逼到中东去了,对方手上如果真有军队,能藏到哪里?欧洲?”

    谢轩翻白眼道:“你想多了,不可能那么远。”

    王逸之皱眉道:“那能藏到哪里?除非是如今大唐的各镇节度使里,有他们的人!”

    谢轩却瞬间就推翻了王逸之的这个想法:“不太可能,李唐民心未失,国势强盛,这些个节度使大体上,对于皇室还是忠心的,没有那么容易被说反。而且安禄山是被对方以皇帝宝座所诱惑,这些节度使呢?他们本来就已经掌控一域,位极人臣,即使是安禄山做了皇帝,也不可能再给他们更多,怎么可能凭对方的三言两语就去造反?况且,这也算不得是对方自己能掌控的军队!”

    王逸之顿时皱眉道:“那这可真是见了鬼了,这支军队难道还特么会隐身?”

    谢轩道:“肯定是不在大唐的,不过,周边的这些国家就说不定了。”

    “吐蕃、回纥都不是像大唐这样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像突厥和后世的蒙古那样,由大大小小的各个部族组成。对方这么多年的经营,掌控其中的一到两个部落,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南诏虽与大唐相似,都是中央集权,但是在隋末唐初时,洱海地区还是诸国林立,蒙舍诏灭亡其余五诏,统一洱海地区,还是开元二十六年的事情,距今也不过是十来年,对方既然是穿越过来的,很难说此事就与他毫无关系。”

    王逸之闻言,沉思半响,开口道:“那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谢轩开口道:“回纥和南诏。在原本的历史中,回纥和大唐,并没有太多的纷争,算是交好。安史之乱时,回纥也曾应肃宗之邀,助大唐平叛,虽然背后的交易,有些让人不齿,但是两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听柳浮云的意思,回纥很有可能已经站在了大唐的对立面上,以此推之,对方掌控了回纥其中一到两个大部,从而影响到整个回纥战略决策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而南诏,洱海地区发生剧变,是开元二十五年的事情,正好处于你我穿越到大唐的年份之间,对方参与到这场剧变的可能性同样是很高。”

    王逸之叹口气道:“那我还是希望那混球是在回纥,千万别跑到南诏去。”

    谢轩自然是明白王逸之的意思。

    对方如果是在回纥,手中即使是掌控有一到两个大部,拥有对大唐开战的决策权,但是战争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其余部族未必会和对方同心并力,说不定帮不上忙,反而会扯对方的后腿。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对抗中,这样的事情绝没有少发生过。

    而如果对方是在南诏,那事情就会棘手得多,一旦开战,大唐面对的将会是南诏的举国之兵,而且是由南诏王族统一指挥,绝无二心的虎狼之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