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132章

开唐烟云-第132章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一顿,他又道:“不过末将已经问过了当地的渔民,从那条水道进去,便只有老君崖可以驻扎大量的军队。”

    谢轩问道:“没有其他的出口?”

    李晟道:“有,不过水路无法通行。”

    谢轩道:“也就是说有陆路可以通往老君崖!”

    李晟道:“是,不过皆是崎岖山路,人可以行走,想要将物资运出去,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谢轩道:“可曾派人去探查过?”

    李晟点头道:“只走了一半的路程,山势极为陡峭,遍布荆棘,很难通行,而且也不知道对方隐藏的具体方位,斥候不敢冒进!”

    谢轩点头道:“如此看来,对方确是忍不住了,近期便会有动作,你有什么打算?”

    李晟道:“末将这些天仔细观察了淮河水道,十分狭窄,很难藏得住大船。倘若临时调度恐有不及,提前布控,又怕对方察觉。况且龙武卫乃是骑兵,本身并不擅于水战,在淮河上,很难打得出优势。末将想放弃原有的设伏地点,逼迫对方陆战。”

    谢轩问道:“良器想在何地与对方一较长短?”

    李晟闻言,走到谢轩的身边,跪坐下来,右手食指直接点在了地图的某处。

    谢轩双眼瞳孔顿时为之一缩,下意识就道:“这里距离太原未免也太近了。”

    李晟道:“若非离太原如此之近,这些狼牙军又如何敢上岸与我一战?”

    顿了一顿,他又淡淡道:“况且这里距离长安和洛阳也都不算远。”

    谢轩顿时就被李晟的滔天之胆吓到了,双眼一眯:“良器你想吃掉河东的兵力。”

    李晟顿时一愣,他没有想到谢轩的军事嗅觉竟然会这样敏锐。

    而后他缓过神来开口道:“自古以来,守不如战。安禄山坐拥范阳、河东、平卢三镇之地,距离京师咫尺之遥,倘若要反,数日便可打到京师。这么短的时间,朝廷很难有反应的时间,就更不要提调配兵力。与其担惊受怕,终日惶惶,不如主动出战。倘若能够趁此机会,在扣下江淮粮草的同时,尽灭河东之军,掌控河东之地,便可威慑范阳,使其不敢轻动,如此则危局自解。”

    谢轩闻言陷入了沉思,他在考虑李晟此议的可能性。

    安禄山数次上表朝廷,请求调拨粮草,这一点谢轩自然是再清楚不过。北地的战事打了这么久,范阳三镇又没有得到朝廷调拨的一粒米,其军中匮乏粮草,这是不争的事实,绝计无法支撑安禄山去打一场全面的战争。

    在这种局势下,倘若江淮的粮草真的运到了这里,安禄在本已有反心的情况下,恐怕很难抵制住粮草的诱惑,令太原出兵的可能性非常得大。

    也就是说,想要在河南与河北的交界处,与河东之兵进行决战的战略意图,很容易就可以达成。

    问题就在于,朝廷的军队到底是不是河东军的对手?

    招募八万新军之后,京师的驻扎军队,较之河东,在人数上毫无疑问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的。

    但是,河东军队都乃是驰骋沙场的百战精兵,在战斗力上能与之一战的,便只有羽林、龙武二军,这在人数上,便基本持平了。

    一旦羽林、龙武二军战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谢轩几乎是不敢想象,必定会造成全局崩盘。

    而且即使是达到了战略意图,尽收河东之地,也同样是存在很多的隐忧。

    一旦与河东开战,便等于是与安禄山彻底撕破了脸皮,谁也无法保证安禄山在无粮的情况下,不会狗急跳墙,尽起范阳平卢之军南下。

    谢轩敢肯定,只要安禄山起兵,隐元会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南诏、吐蕃甚至那态度不明的回纥都有可能起兵攻唐。这样一来的话,他在江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等于是白费了。

    然而,李晟的这一条提议,对于谢轩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倘若安禄山能够忍下这一口气,按兵不动,那么拿下河东的战略意义就实在是太大了。

    不但削弱了安禄山的实力,而且将河东、河西、朔方三镇连成了一片,在长安的北方地域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在彻底隔绝回纥威胁的同时,可以极大地震慑范阳、平卢二镇。

    倘若天下有变,安禄山便只剩下了攻略河洛这一条路,且时刻都要承受河东军队的威胁。可谓是瞬间就将长安原本被动的形势扭转。

    谢轩沉思良久,突然开口问道:“你估计这支运粮船队多久会有动作?”

    李晟拱手道:“应当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谢轩指着地图上宋州的位置道:“此事事关重大,我要亲自去一趟长安。你暂时将设伏的地点放在宋州,对方是逆流而上,在时间上应当是来得及。倘若没有得到我的消息,可将人马后撤至汴州。”

    顿了一顿,他又道:“如果圣人不答应,汴州便是底线,绝不可让船队进入永济渠。”

    李晟闻言,一句话顿时便滑到嘴边,可是想到王忠嗣的叮嘱,顿时又生生缩了回去,改口道:“此去长安两千余里,我闻谢君不擅驱马,岂非要耽搁许多时日?”

    谢轩闻言,顿时双眼一缩,盯着李晟的眼睛:“良器虽在大理寺狱,却似乎对外界之事极为了解?”

    李晟闻言,顿时心肝一颤,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末将也是至江淮之后,听军中士卒闲聊提起。”

    谢轩当然知道李晟说得不是实话,君子六艺,骑御乃是文人仕子最基本的技能。以谢轩如今的权势地位,区区几个龙武卫士卒又怎敢在李晟面前嘲笑与他?

    不过谢轩也并不打算深究,在史书的记载之中,李晟不仅是军事才能卓越,而且人品也是异常坚挺,其本身又是王忠嗣的心腹爱将,谢轩相信这样的一个人,绝不会是隐元会的暗子。

    至于秘密,谁又没有呢?说起来,他与王逸之身上所背负的东西,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秘密。

第136章 攻略鄱阳 一() 
五天后,一身疲惫的谢轩终于是赶到了长安,一天四百里的速度算不得太快,但是对于谢轩来说,已经是突破了自身的极限。

    为免暴露行踪,一直到夜禁之后,谢轩一行才来到陈玄礼的府上。他们选择拜见陈玄礼,而不是直接去觐见玄宗,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他们心中,即便是如今玄宗已经是对安禄山有了一丝芥蒂,但是直接觐见玄宗提出攻略河东的计划,依然多半会被拒绝。

    朝臣虽众,但是除去不问世事的宁王李宪之外,能真正影响和改变玄宗决策的,恐怕也只有陈玄礼和高力士了,即便是权势滔天的杨国忠也办不到这一点。

    陈玄礼在听了谢轩的计划之后,顿时也被谢轩泼天的胆子给吓到了。但是军旅出身的他,立刻又从中看到了谋夺河东巨大的战略意义。

    是以略有犹豫之后,陈玄礼立即就带谢轩和王逸之二人入宫觐见玄宗。

    让二人意外的是,玄宗在听闻狼牙军参与押运江淮粮草之后顿时大怒,几乎没有丝毫的犹疑便同意了谢轩的作战计划。

    这对于谢轩和王逸之来说,真可谓是意外之喜,临来长安之前,两人最担心的便是玄宗的态度,已经做好了死谏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一切竟是如此顺利。

    翌日早朝,玄宗提出了新军与羽林、龙武二军半年换防一次的提议。除去已经知道真相的杨国忠之外,众臣都把此事又当作了玄宗胡闹的行为,苦谏无果之下,便也只能由得玄宗折腾去了。

    而这时,偷偷潜出京师的谢轩等人已经马不停蹄地赶往汴州与李晟汇合。

    而在另一方面,高仙芝率领的大军也已经到达了浔阳县,进入了鄱阳湖的范围。

    高仙芝临时调拨水军和荆州太守季广琛,自然是有原因的。

    王逸之亲至鄱阳湖查访,但是一到鄱阳郡境内,他就彻底懵逼了。都说江南水乡,水系复杂,但是鄱阳郡的情况,较之江南有过之而不及。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条条河流交叉纵横,而且彼此之间多有联通。想要在这种地形之下全歼敌人,除非能够突袭而至,不给对方任何反应的时间,否则简直就是难比登天。

    但是,经过查探之后,突袭这一条路也被堵死了。鄱阳湖中大小岛屿数十座,勿论大小,皆被隐元会安排了暗哨。对方的铸币之所在鄱阳湖深处的莲湖岛,正面有十多座小岛做为屏障,光是这一道关就根本无法毫无声息地闯过。

    由于时间紧迫,王逸之来不及和远在广陵的谢轩商议,便拟订了打草惊蛇的计划。

    他的本意是让隐元会觉察到行踪已经暴露,自己从莲湖岛撤离出来。无论对方分兵多少路,在鄱阳郡附近,他也已组织了足够的人手,完全可以将对方的行踪锁定。只要是到了陆上,哪怕这些人再如何强悍,也绝不可能是禁军铁骑的对手。

    但是,让王逸之没有想到的是,隐元会对于自己的一系列行动皆是无动于衷,没有丝毫要撤离出莲湖岛的意思。

    王逸之瞬间便想明白了隐元会的意图,这鄱阳郡内的人手和铸币之所,已经被隐元会彻底放弃了。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最明智的一种做法。鄱阳湖深处内地,想要营救出这些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更不要提那些累赘的钱币了。

    然而这样一来,王逸之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方既然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必定会更加警觉,想要突袭莲湖岛已经彻底断绝了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王逸之只能匆匆赶回广陵,将鄱阳郡这里的情况尽皆告诉了谢轩和高仙芝。

    既然要选择强攻,这一万连水都没怎么下过的旱鸭子肯定是没法指望了,不要说他们乃是新军,便是龙武卫和羽林卫,在这浩瀚的湖面之上,也远远不够看。

    于是,高仙芝便想到了与他有一面之缘的荆州太守季广琛,而熟知历史的谢轩,对于这位季太守,也算是有些了解,当下便同意了高仙芝的举荐。

    浔阳县也就是后世的庐山市,背倚庐山,面临鄱阳,距离莲湖岛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二百里,一日可达。季广琛将大军停靠在这里,等于是扼守住了鄱阳湖通往长江的咽喉要道,可以从容地拟订攻打莲湖岛的计划。

    经过一夜的休整,诸军将领齐聚帅舰,季广琛与高仙芝同坐主座之上,高仙芝看着下方的众将道:“此次攻打莲湖岛,季太守才是主将,自本将而下,有敢阳奉阴违,不听调令者,定斩不饶。”

    众将拱手,齐声道:“喏!”

    高仙芝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季广琛道:“季太守,此役如何打,你便传令吧!”

    季广琛道:“对方既然已经有了准备,攻打莲湖岛必定会是一场硬仗。为免后顾之忧,我意先将对方设在鄱阳湖大小岛屿上的暗哨给拔掉,换成我们的人,以免落入对方前后夹攻的圈套。”

    高仙芝疑惑道:“据浩气盟所说,对方在鄱阳郡境内,似乎并无战船,攻打数十座岛屿颇耗时日,何不直捣黄龙?”

    高仙芝如此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临行之前,谢轩并没有给他其他的什么嘱咐,唯有四个字,速战速决。

    高仙芝自然不希望因为攻打这些岛屿,而耗费太多时日,以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