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品纨绔 >

第57章

超品纨绔-第57章

小说: 超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华涛与宋华斗法的事情,莫大志也略知一二,宋华是他的亲家,他当然站在宋华那一边。

    “哼,莫大志,你不要高高在上,难道你忘记前年的童生审核考试中,你贪墨不少吗?”陈华涛冷然地看着莫大志。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童生,这是要到县里参加童生审核考试。

    一般来说,不算是很差的,都可以经过考核过关,这只是小考试。

    可也有一些脑子不好使的,考了几年都成不了童生,便想办法走关系了。

    前年,莫大志贪墨了一些士绅的钱,向他们的儿子放水,让其考核过关。

    如果考不到童生,你就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只有童生,才可以参加院试,有机会考取秀才。

    得到秀才功名,从此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例如可以免除徭役,见到县令可以不下跪等。

    莫大志以为这件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可没有想到被陈华涛发现。

    当时莫大志吓坏了,急忙让夫人去找陈华涛的夫人疏通关系,让其不要举报。

    当时陈华涛要挟莫大志写了贪墨的经过,然后没有再提这件事情了。

    今天听到陈华涛说起那事,莫大志吓得浑身发抖。“陈华涛,你想干什么?去年你不是收了我的礼,说不再提这件事情吗?”

    “呵呵,莫大志,我最近手头有点紧,你三天内给我一千两银子,我把你以前写的那张认罪书还给你。要不然,我会把那认罪书交给县令大人。”陈华涛威胁着。

    在陈华涛筹钱的时候,都没有过来找莫大志要钱。

    他知道这种把柄只能要挟一次,在关键时才能拿出来用。

    大**得陈华涛走投无路,他没有办法筹一千两银子。

    “什么?一千两银子?我没有那么多。”莫大志尖叫起来。

    “没有的话,那你等着坐牢完蛋吧。”陈华涛冷笑着往外面走去。

    莫大志生气地把自己喜爱的瓷器给砸在地上,吓得莫夫人跑了过来。

    “老爷,发生什么事情了?”莫夫人心疼地捡着碎裂满地的瓷片。这瓷器可是花了几两银子,一直是老爷的心头肉。

    “陈华涛欺人太甚,他拿前年童生审核考试的事情要挟我,让我给他一千两银子。”莫大志气愤道。

    “啊,我们家哪有这么多年啊。”莫夫人吃惊叫道。

    莫大志道:“如果三天内不给他一千两银子,他就去告发我,让我坐牢。”

    “啊,老爷,这如何是好?”莫夫人害怕了。

    PS:这几天一直有人在书评里冷言嘲语,在这里我说几句吧。一、纨绔是指官富家子弟,并不一定是为恶不作的弟子。二、有人说宋华只是县丞官职,主角算不上什么大纨绔子弟。其实这只是暂时的,本文就是要写通过主角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厉害的纨绔。三、关于一亩产多少粮,可以两造以上,还可以用化肥什么的,一亩一年产十石的话,应该不是难事。四、别人叫主角作二傻子,这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主角父亲被陈家逼害,大家都认为一个月后倒台。主角以前又是一个傻子,肯定会被别人欺负的。另外丫鬟恨主角,那是以前的傻主角做了不少坏事,连娘子的亵衣都偷了等,她能不恨吗?宋家都要倒了,丫鬟也不在乎得罪宋家的人。五、“一”和“十”之事,算是我的疏漏。当时想着修改过来,用“壹”后面再加上一个“拾”的,可又想一下,这是平行世界的月朝,一就一吧,只要表达清楚意思就行,没有必要修改影响读者的阅读。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九十八章 责任颇重() 
在古代,男人就是天,如果男人出事,整个家就要出事了。

    “唉,我们哪能在三天内筹到一千两银子,我这次是在劫难逃了。”莫大志一脸的沮丧。

    莫大志对夫人道:“夫人,一会吃过饭,你们收拾行李,后天离开县城回乡下。”

    文人自古清高贫穷,莫大志管着那些秀才童生,没多少油水可捞。

    逢年过节时,一些秀才会拿一些新作的诗词过来送给莫大志作为贺礼,让莫大志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莫大志一年只是几十两俸禄,就算有点灰心收入,也是勉强维持着这个家。

    他老家有四亩农田,三间祖屋,再怎么卖都卖不到三百两银子。

    让他拿出一百几十两银子,可能还可以翻箱倒柜找到。但是一千两银子,他是没有办法。

    “老爷,难道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吗?”莫夫人哭着问道。

    “陈华涛狗急跳墙了。唉,一千两银子太多了,给我三年时间还可能会筹得到,三天,不如要我的命罢了。”莫大志摇首叹气。莫大志知道陈华涛到处筹九万石税粮的事情。

    “那我去找欣彤想办法。”莫夫人道。

    莫大志一听脸色变了:“我都害了欣彤一次,难道还要害她第二次吗?”

    “哼,欣彤嫁给二傻子是他们宋家的福气。我们不要他们给一千两银子,我们问他们借,这总可以吧?”莫夫人想到才貌出众的女儿嫁给宋文建那个二傻子,心里格外不舒服。

    莫大志摇首道:“宋家比我们还穷,哪能拿得了那么多钱?”

    莫夫人道:“我听说现在宋华得势,不少人都看好他,估计他能想到一些办法。”

    莫大志的眼睛一亮,“夫人,我们不好意思直接跟宋华说,你还是先找欣彤问问。”

    “这个我懂,我现在就去找欣彤。”莫夫人也顾不上吃饱,出去叫轿夫送她去宋家。

    第二天一早,宋文建与戴旺等人去了八里村。

    村民们听说宋文建要安排大家种植水稻,早早地在村祠堂外面的空地等着。

    一般村里祭祀或者有重大事情宣布时,村民们都会过来祠堂前集中。

    宋文建对戴旺道:“戴旺,你们村里有多少五保户?”

    “五保户?”戴旺愣住了。“乡长,我不懂你说什么。”

    宋文建才想起来这可是古代不是现代啊,戴旺哪懂什么五保户。“戴旺,我的意思是你们村里有多少没有亲人的老鳏夫和老寡妇?”

    “这个啊……”戴旺摸着脑袋想了片刻:“好像有十几个。”

    “你叫他们都过来,我要送粮食给他们。”宋文建用上后世领导下乡慰问五保户的做法。

    八里有十几个五保户,那他送每人一石粮食。

    宋文建把粮食借给有劳动力的农户,而没有劳动力的鳏夫寡妇,宋文建便要帮他们。

    反正那些都是不义之财,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也好。

    没有过多久,戴旺他们把那十几个老鳏夫寡妇带了过来,那些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根本没有多少劳动力。

    宋文建转头对身边的大牛道:“大牛,你去后面的马车上搬粮食,一人一石啊。”

    “乡长,你一人送一石粮食?”戴旺吃惊地叫了起来。

    后面的村民们听到戴旺的叫声,也是小声议论着。

    宋文建颔首道:“是的。我身为洋青乡长,就是要帮助你们。特别是一些没有亲人的老人,我今天每人赠送他们一石粮食。”

    大牛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听了宋文建的话后,马上去搬粮食了。

    大牛力气大,一手各抱着一大袋粮食往那边的老人走去。“这是乡长给你的,你看好啊。如果拿不到动,叫其它人帮你搬回去。”

    一个年约七十岁的鳏夫颤颤簸簸地往着宋文建这边走过来:“大人,你这粮食一年后要交多少利息?”

    “不要利息。”宋文建道。

    “那是不是一年后还你一石粮食?”老人又问道。

    宋文建有点无言,自己明明都说送给他们,难道还会有假?“我是送给你们的,不要你们还给我。”

    “这,这怎么可能呢?你们当官的会这么好送粮食给我们?你所图的是什么?”老人不相信了。

    宋文建无奈地苦笑着:“戴旺,你过来跟他们说吧。我宋文建从来说话算话,你们才十五个人,也就是十五石粮食,不算什么。”

    戴旺暗暗点头,乡长真的很有钱啊。“你们放心吧,这里有这么多乡亲看着作证,这些粮食是送给你们的。”

    老人见戴旺都这样说了,猛地往下一跪,大叫道:“乡长,你真是个好官啊。有你这些粮食,我这个老头又能多活几个月了。”

    后面那十四个鳏夫寡妇也跟着跪下来,大叫感谢宋文建。

    戴旺的眼眶红了,洋青乡今年粮食收成非常不好,家家户户都饿肚子,更不要说这些老鳏夫寡妇了。

    如果乡长不救济他们粮食,估计他们活不了多久。

    早上宋文建叫人运了三十石食粮下来,戴旺百思不解,现在明白了。

    乡长真是好官,我跟着他没有错。戴旺在心里暗道。

    大牛走到宋文建的身边:“乡长,我们车里还有十五石的粮食。”

    “戴旺,你再调查一下,你们村里还有哪家哪户穷得揭不开锅的,每户送他们二斗粮食吧。”宋文建道。“他们也不容易啊。”

    看着那些衣服破烂一脸菜色的村民们,宋文建心里不好受。

    他穿越过来月朝,开始没有什么梦想,只是想着对付害自己的人。

    现在当了洋青乡长,感觉身上的责任有点重了。

    唉,我管不了国家兴亡,但我可以让洋青乡兴旺。只要他们听我的话,一年两造,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种植其它的农作物,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

    八里有三分二农户是穷得饿肚子,剩下的十五石只能照顾七十五户人家,还有一些人领不到二斗粮食。

    “你们放心吧,我现在就叫人骑马回去乡所再送粮食过来。”宋文建对那些领不到粮食的农户叫道。

    “宋乡长,你是个好官,你一定能长命百岁的。”村民们一边叫着,一边向宋文建跪了下来。

    宋文建看着那么多村民向他下跪,感觉眼眶湿湿的。

    古代的农民不好过啊!

第九十九章 神汉报复() 
宋文建急忙叫道:“你们都起来,我们来商量一下这两天种植水稻的事情。”

    “什么?这两天就种植水稻了?”戴旺吃惊地叫了起来。

    宋文建奇怪了:“戴旺,我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吗?今天就过来安排吗?”

    “乡长,你说的是安排,并不是说种植啊。”戴旺苦着脸道。“根据雷神汉的意思,我们种植水稻时间是每年的十月,还有很久呢。”

    “雷神汉只懂装神弄鬼,他懂什么农田种植呢。”宋文建没好气道。

    “不是啊,雷神汉上通天界,下达地府,他什么都知道。”刚才那老人对宋文建道。“宋乡长,如果不听雷神汉的话,会遭天谴。”

    宋文建怒道:“现在天气雨水充足,正是种植水稻的良机,你们如果错过这个好时机,收成又不好了。我问你,雷神汉怎么定十月种植水稻?”

    “他先在祠堂面前施法,然后用阴阳卦定出我们水稻种植时间。”老鳏夫道。“大人,这是神灵定下来的时间,我们不能变改,要不然会遭天谴,我们全里的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其它村民们听到老鳏夫这样说,纷纷点头称是。

    宋文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