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392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392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菊子和魏春儿见识了沈宸的精准枪法,学到了经验和要领后,便仿佛着了魔一般。

    “有枪你瞄,烧火也瞄,别把饭烧糊了。”沈宸苦笑着直抚额头,魏春儿却只是看了眼灶火,继续用手里的烧火棍向墙上的圆圈瞄着。

    菊子则更过分,枪是没装子弹,可她是见着谁瞄准,走过路过全不放过。

    “这样不礼貌,也不安全。”沈宸无奈地拿块炭黑,在院墙上画着圈圈。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短短的几天过去后,沈宸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丫头的进步。

    特别是魏春儿,有过打猎经验的她,更加沉稳,更加耐心。而这,正是狙击手所应该具有的特质之一。

    “大梅,听游击队的人说,过段时间要进行考核检验,射击成绩优秀的要进行高级的学习?”魏春儿确实对枪、对射击着了迷,并不满足现在学到的东西。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你们的学习时间好象快到了,可能等不了吧?”

    “那你现在教我们呀!”菊子凑了过来,搂着沈宸的肩膀,说道:“我们学会了,就回家苦练,也不用非得等到跟着大家一起学嘛!”

    “这样啊——”沈宸有些犹豫地歪头思考。

    “就这么定了。”魏春儿倒是痛快,还没等沈宸答应,她便作了主张,还伸手捧着沈宸的脸,象哄小孩似的笑着摸了摸,“等有了好吃的,我一定给你送来。”

    沈宸翻了翻眼睛,自己贪吃的名声传得就这么广,都拿这个来哄自己?

    “打猎的野味,我熏好了让二旦给你送来。”菊子有样学样儿,也赶紧加上贿赂攻势。

    沈宸无奈地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好吧,那咱们就到外面看看,看有没有风。”

    有没有风?菊子和魏春儿对视了一眼,都露出迷惑的神情,但也没多说,跟着沈宸到了院子里。

    还真有风!沈宸简单试了下,觉得可以讲解。但又想了想,认为与其讲给两个人听,不如把大家都召来,以后倒也省事了。

    尽管选拔还没有进行,可多知道一些射击知识,即便是射击技术不佳的队员,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想到这里,沈宸看了看手表,村外游击队的训练还没结束,赶过去正好。

    来到村外训练场时,游击队刚结束了刺杀训练,从主力部队请来的教练还在队前进行总结讲话。

    对于刺杀训练,沈宸获准不用参加。除了他,还有杨叶等人,可杨叶她们却不肯接受这样的优待。

    赵铁和老周听了沈宸的解释,觉得天还没黑,补上一节射击技术提高课,也未尝不可。

    等到刺杀教练讲完话,赵铁便来到队前,简单说了几句,沈宸便走了过来。

    要追求较远距离的射击精准度,要达到接近狙击手的水平,就必须要考虑到风速、风向、气压等外界因素对弹道的影响。

    比如射击二百米外的敌人,如果碰上了侧面吹来的强风,不进行修正的话,可能子弹打出去,连毛都沾不上。

    如果在同等条件下风没那么强,比如三四级的风,那么这个距离你瞄心脏的话,还勉强可以打中胳膊。

    所以,如果在无风条件下能够射中两百米的目标,就要进行沈宸之前说过的高级学习。

    气压、温度太过高深,沈宸不准备讲;风速、风向呢,他准备利用经验来固化数据,纵使别人达不到他的程度,但对提高精准度和命中率还是大有好处的。

    而射击时修风偏,实际上却是个复杂问题,不仅要背许多数据,还要进行计算,因为你得同时考虑风力、风向和距离等因素。

    所以,尽可能地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数据固定化,这也是沈宸的无奈选择。

    大家的文化水平摆在那儿,别说专业术语,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有很多人不会。

    沈宸这些日子也一直在准备,在头脑中准备,如何才能把话说得大家都能听明白,或者说是大多数人能明白。

    “之前我说过会在考核选拔后进行高级的射击学习,但现在看来,提前教授也没有什么弊端。当然,如果你能击中二百米外的目标,再开始学习更合适一些。”沈宸拿过一个人形靶,插在地上,又往上面系了根布条,开始了进阶讲解。

    通常来说,风向有正侧风、斜侧风以及逆风和顺风。

    逆风和顺风不会产生横向风偏,只会影响高低,对步枪在有效射程内的其影响很小,如果瞄准躯干的话,基本可以不加考虑。

    但如果风不是从正侧方而是从斜侧方吹来的,你就要进行修正。

    比如二百米外的胸靶,大约要修正十二点五毫米。这个毫米不好估测和计算,沈宸就改为靶子偏左四分之一靶位。

    如果改左侧强风了,你要乘二(25毫米),也就是要向左边修正半个靶位,即瞄准靶子左侧边缘线即可。

    但要如何估测风速风向呢?在没有瞄准镜,没有专业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就只能利用一些常见的物体或指标了。

    例如旗帜、烟、树木、草、雨点以及自己的感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旗帜。

    专业狙击手在有旗帜观察时,会利用旗帜与旗杆形成的角度,然后将角度除以一个常数,以便得出风速。

    如果没有帜旗可观察,狙击手可拿一张纸、草、棉花或其他的轻东西,然后放手。接着用手指着物件着陆点,利用手臂跟身体形成的角度除以常数,得出来的答案也比较准确。

    沈宸把乘常数这项省略掉,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定出风速风向的三个级别,以及如何观察确定,来告诉队员们应该如何修正瞄准点。

    这样讲下来就简单多了,虽然达不到十分精确,但修正就比不修正要强。只有那么那么几种情况,死记硬背下来,只要有心,只要花点时间,总能掌握的。

    说得再详细一点,队员们如果能达到二百米的射击距离,在考虑风向时就只剩下左右的横风。

    而横风又分微风(可忽略不计),半速风(修正四分四一靶位),全速风(射击目标边缘)。

    再有就是观察的技巧和判断的根据,沈宸就用布条,以及一张纸和一根稻草来分别作了演示。

    “其实,观察风速风向更多的还是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测量距离是一样的。”沈宸说道:“只有平时多加练习,你才能判断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快速。”

    说着,他摘下帽子,轻轻而缓慢地转动脑袋,微微眯着眼睛。

    大家都不明所以的时候,沈宸停止了动作,笑了一下,说道:“这是我摸索出来的办法,以前头发长的时候更敏感。现在嘛,就凭耳朵听风声的大小,以及吹到脸上的感觉,来判断风速风向。”

    菊子好奇地学着做了一遍,丧气地嘀咕道:“那是你脸皮薄儿,俺天天吹着风,都春了,就感觉不出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然的进攻() 
尽管沈宸已经尽量讲得细致,但和测距一样,估测风速风向还是需要勤加练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判断准确。

    而且,不用沈宸太过频繁地教授。他所讲过的射击知识都将被老周和赵铁所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印成教材,从游击队到民兵,逐步地推广下去。

    其实,这也是沈宸的本意和初衷。把知识和技能传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提高战斗素质,使敌人遭受到更多的打击。

    主力部队派来教授拼刺技术的是两个老兵,开始还是随便地听着,大概是觉得一个地方部队的射击教导,也没什么值得学习的,难道还能超过主力部队?

    但听着听着,两个老兵的脸色郑重起来,神情也变得非常认真。

    等沈宸讲完,开始给队员们进行演示和答疑的时候,两人交头结耳了几句,便向老周和赵铁低声说起什么事情来。

    此时,临近黄昏,风大了起来,风向也有改变。

    沈宸借着这个机会,又指着飘动的布条,结合实际,给队员们讲了一遍观察和判断的技巧。

    “今天讲的已经是高级的射击知识,能记住就记住,记不住也不要着急。”沈宸看出有些队员的神情不是很对劲儿,便大声说道:“先练以前的基础内容,等你们能在两百米距离击中目标,再来学习掌握也不晚。”

    “那你以后还会教吗?”有队员试探着问道。

    沈宸笑了笑,说道:“就算我没时间,也会有别人来教授。这个,你们可以放心。”

    队员们这才松了口气,神情也轻松下来。

    授课完毕,解散回村。沈宸又被赵铁和老周叫过去。

    “把记录抄一份给他们不就行了。”沈宸不愿意动弹,也不把去主力部队讲授射击课当成什么炫耀自豪的事情,“我还想着清闲两天,放松放松呢!”

    “你这丫头,懒病又犯了。”老周嘴上数落着,脸上却带着笑,“给人家记录那显得多不重视,太过敷衍了。”

    赵铁点头称是,说道:“主力部队对咱们可是热情支持,怎么轮到咱们出点力,就推三阻四的?”

    “你还是去一趟,呆上两天,这好吃好喝还能少了?”老周又拿出诱*惑攻势,笑道:“我还知道你这丫头兜里有钱,换个大镇子,想买什么也花得出去,不象咱们这小村子。”

    沈宸想了想,说道:“人家也没邀请我,不过是两个老兵有这个意思,我巴巴地跑过去给人家上课,脸咋那么大呢?”

    赵铁呵呵笑了起来,对老周说道:“还真别说,大梅想得周到。咱俩呀,还真疏忽了这一点。”

    老周抚了下额头,笑着说道:“那就跟那两位同志说一声,咱们的大梅呀,脸皮薄儿,没有大红请帖可是不去的。”

    沈宸撇了撇嘴,说道:“明天请假哈,去张庄赶个集,买些日用品。”

    赵铁和老周交换了下目光,点头道:“行,给你一天假。反正向上面请示,再正式请你去,怎么也得一两天的时间。”

    …………

    战争年月,形势瞬息万变,别说一天,就是一个小时,一两分钟后,都可能出现打破计划的事情。

    沈宸请好了假,可没等到第二天,夜里便传来了消息,祖旺的敌人有行动,游击队进入戒备状态。

    不管敌人是不是真的会打来,进入戒备状态后,沈宸自然是不能去赶集买东西了。

    第二天中午,又有命令下来,游击队全体出动,天黑前赶到小榆树村,准备配合主力部队进行作战。

    各村的民兵也得到区上的命令,开始集结。他们打仗是不行,可抬个担架,运些物资,还是比老百姓要强得多。

    何况,让民兵感受一下战场的氛围,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好处。

    游击队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后便开出陈村,向小榆树村开拔。

    稍微具体点的情报,沈宸也知道些,还是祖旺的敌人,耐不住僵持,主动发起进攻了。

    其实,就凭祖旺的敌人兵力,一个中队的鬼子,两百多皇协军,也未必有多强的进攻能力。

    但情况有了变化,很大原因是游击队在敌占区搞的几次行动,使本县的敌人很是恼火震怒。

    而据松本提供的情报,实施破坏的抗日武装已经逃回匪区,其中就有冷枪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