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367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367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春玲如释重负,笑道:“我一猜你就不会去。屋子都收拾好了,一会儿你回来,咱们再聊。”

    沈宸点了点头,伸手把吃剩的半袋花生瓜子给了常春玲,转身去找赵铁和老周。

    指挥部也是刚布置完,赵铁和老周看着地图,在商议着什么事情。看见沈宸进来,都笑着打招呼,热情地让座。

    沈宸也不客气,坐下来便问道:“有什么行动计划嘛,我还怕回来晚了赶不上呢!”

    赵铁笑道:“有什么行动,还能缺了你这个顶梁柱?”

    老周给沈宸倒了碗热水,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击毙鬼子少佐的事情已经被内线证实了,并且上报区里,区里又上报县里。估计呀,这嘉奖也快到了。”

    沈宸微皱了皱眉,问道:“是按我的意见上报的?告诉你们啊,要是嘉奖我个人,我才不去领呢!”

    赵铁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就是按你的意见上报的,连你的名字都没提,算是游击队的集体功劳。”

    沈宸松了口气,端起碗喝了两口水。

    老周用手指在桌上叩击了两下,似乎是提醒沈宸注意,才开口说道:“你回来得正好。针对祖旺据点的敌人,我们和主力部队制定了作战计划,配合行动。”

    沈宸转过目光,盯着地图。

    “主力部队明着是到商家铺驻扎,并对河上的木桥进行封锁防范。”老周继续说道:“实际上,却将秘密过河,隐蔽潜伏。游击队的任务便是前往祖旺据点附近活动,争取把敌人引出乌龟壳。”

    沈宸点了点头,这个战术比较正确,在野外寻机歼灭敌人,可比强攻堡垒要有把握,伤亡也会小很多。

    赵桥指着地图,补充道:“游击队将在今天半夜出发,渡过河,直插这里——”

    沈宸有些迷惑,问道:“为什么是这里?这个何家村是什么情况?”

    “要把敌人引出据点,就要制造出声势。”赵铁解释道:“何家村有一个铁杆汉奸,还有几十人的队伍。”

    汉奸部队嘛,战斗力不强,游击队选择这个目标,获胜的把握性很大。而且,估计还有什么内线之类的。

    唯一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就是何家村离祖旺很近,敌人的增援不能不有所防备。

    “我们小队的任务是阻击?”沈宸用手指点了点何家村和祖旺之间的道路,猜测着说道。

    赵铁点了点头,说道:“暂时不能暴露主力部队,行动就要部由游击队负责。当然,如果增援的敌人不多不少,就相机把他们引入伏击圈,一举歼灭。”

    “不多不少是多少啊?”沈宸觉得自己在说绕口令,说完自己都笑了。

    老周说道:“不超过三十个鬼子,皇协军嘛,多一些倒是影响不大。”

    “那主力部队到底有多少人啊?”沈宸问道:“你们不说,我也心里没底,不好掌握啊!”

    赵铁看了老周一眼,传达的意思都明白,便说道:“主力部队是两个半连的兵力,再加上游击队,共是三百多人枪。”

    日军的一个小队,通常由七人小队部、三个十三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八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五十四人。

    如果是加强配置,则每个分队十五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六十二人。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曾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六个分队,每分队八人,只有三个分队配置机枪,加正副排长,小队五十人。

    不管是什么配置,大约在五六十人的鬼子小队,在战斗力和火力配备上还是很强的。

    所以,三百多人要打一个小队,并不是把握性太大的事情,尽管人数达到了五比一。

    可要是只有三十多个鬼子,相当于半个小队,以十打一的结果则会大大不同。

    “要充分利用地雷,这样阻击起来才有把握。”老周说道:“而且,一旦你们顶不住,也可步步后退,我们也会灵活放弃何家村,向伏击地域转进。”

    “只有你的枪法,能对鬼子造成威胁,并使队员能在退却中埋雷,对敌人进行不断的杀伤。”赵铁说道:“当然,我们攻打何家村时会尽量迅速,并无声地解决战斗。”

    你想迅速,你想无声,可计划难保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沈宸深知这一点。

    “那就这么定了。”沈宸倒是没有二话,起身说道:“我去召集队员,多准备地雷,以及相关的物品。然后睡觉,好好休息。”

    “需要的东西我已经布置下去了。”赵铁伸手示意沈宸坐下,沉吟了一下,说道:“还有件事情要征求你的意见。”

    沈宸也没坐,直接说道:“是区中队成立的事情嘛?告诉他们,我不去。”

    老周笑了笑,说道:“也不要拒绝得这么生硬,回去好好想个理由。”

    “你们帮我想吧,我才懒得费那个脑筋。”沈宸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转身走了出去,留下老周和赵铁相视苦笑。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

第八十九章 新雷,猛烈打击() 
    地雷是个好东西,但要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领了阻击任务后,沈宸便召集队员们,提前布置、准备,要在战斗中给敌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在一张纸上,沈宸画出了钉子雷的埋设示意图,还有定向碎石雷。

    前者没有什么限制,前踩后炸,把引线尽量拉远就行;后者则需要一块大石头,以便使爆炸迸飞的碎石向特定的方向激射。

    “这个钉子雷——”曹小宝挠了挠头,说道:“把手榴弹崩得太高,飞得太远,怕是起不到作用吧?”

    沈宸对曹小宝抱以赞赏的微笑,“所以这引发雷要减装药,不指望它炸死炸伤敌人,主要作用就是把手榴弹崩在半空爆炸。”

    “那手榴弹的引线也截短,让它没有延时,最容易在空中爆炸。”余保根也提出了建议。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时间仓促,咱们就做个简单的实验,不用浪费手榴弹,就是炸个减装药的土地雷。”

    “行,呆会儿我带人去村外试试。”曹小宝答应着,又对沈宸说道:“队长你赶路辛苦,自管去休息,一些小事儿,就交给俺们去做。”

    沈宸笑道:“那我就偷懒躲清闲了。”顿了一下,他又提醒道:“钉子雷嘛,也不定要用手榴弹,引发雷上面放个大地雷,弹到空中爆炸,威力也不小嘛!”

    曹小宝用力点头,笑道:“俺也这样想的。一会儿到村外试验,俺就去借杆秤,弄差不多重的东西来试。”

    这小子,够机灵,够聪明。

    沈宸笑着拍了拍曹小宝的胳膊,又交代了几句,便各自去忙碌。

    经过沈宸的指点,山寨版的跳雷将要问世了。作为反步兵地雷的一种,跳雷在地面以上爆破,杀伤威力何止提高数倍?

    众所周知,一个杀伤爆破型的战斗部,在空中爆炸的杀伤效果最好。

    因为激射的破片呈球形分布,落地爆炸时,轰爆波和破片有一半都射到了泥土中,没有杀伤任何效果。

    所以,战斗部的杀伤半径取决于空爆还是地爆(触地爆炸)方式,例如榴弹炮配用近炸引信的空炸榴弹,其杀伤威力相对于使用触发引信落地爆炸的榴弹,可成倍地增加杀伤半径。

    尽管山寨版跳雷,无法精确地设定弹起的高度。但只要在空中爆炸,且不是太高,弹片便会四下激射,几乎没有死角。

    甚至连卧倒都不能有效躲避,对敌人的杀伤自然极大。

    如果时间允许,且不是冬季的话,沈宸觉得用竹筒制造跳雷更有效果。现在冻天冻地的,刨坑挖土颇为不易,也就只能先因陋就简地对付了。

    回到住处,沈宸也没有马上休息。晚上出发的命令已经下达,常春玲、杨叶等人也正在准备。

    “我刚和队长和指导员申请完,这次行动就归到你的小队。”杨叶看到沈宸,便欢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沈宸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好啊,这下我就有有伴儿了。欢迎,欢迎啊!”

    常春玲和赵小丹对视一眼,无可奈何的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作为游击队的医护员,常春玲一个人往往是忙不过来的,领导上给她配个伴儿,或者说是助手,也在情理之中。

    而杨叶呢,正好和沈宸在一块儿,省得队里只有一个女的,有时候不太方便。

    杨叶笑得开心,又对沈宸问道:“队长,你都计划好了,今晚怎么打?”

    沈宸说道:“倒是布置了一些,小宝领着队员们正在实验练习呢!”

    杨叶坐不住了,赶紧站起来,抓起自己的枪,说道:“那我也去学学,省得晚上啥也不懂。”

    沈宸也没拦她,觉得多学习,多与队员们在一块练习,以后配合起来也有默契。

    杨叶兴冲冲地跑出去了,赵小丹撇嘴道:“叶子老不地道了,偷摸地跟领导申请,连我也没告诉。”

    常春玲又叹了口气,说道:“等来了新人,你也可以申请。倒是我呀,这个医护员是跑不了啦!”

    赵小丹眨了眨眼睛,看向沈宸,说道:“大梅,不如你向上面申请,把女同志都调到你那小队。以后来了女的,也分过来,组建一个女子战斗小队。”

    沈宸张大了嘴巴,这个主意太——要是一帮女的凑在一起,他还能躲清闲嘛?三个女的一台戏,十几个女的呀,一天还有个消停?

    ……………

    游击队屡次扩充,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多人,分成四个小队,每队二十多人。

    沈宸觉得打游击战的话,二三十人的小队伍是比较合适的。目标不大,行动起来快速方便。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规模的小队,也就只能小打小闹,打不了什么大仗了。

    半夜时分,游击队开出了陈村,两个小时后,来到了河边。

    渡河的事情早就安排好了,粗绳加木排,临时架起浮桥,部队顺利通过,且很隐蔽。

    渡过小河,游击队继续轻装疾进,直奔何家村。

    在半路上,沈宸便带着自己的小队拐弯转向,斜插向何家村与祖旺据点的大道。

    按照计划,两个小时后,攻打何家村的行动便要展开。沈宸必须抓紧时间赶到,实地勘察,布置阻击阵地。

    比预定的时候提前了一些,沈宸带着队员终于赶到了预定的伏击地。

    没有急着就地布置,沈宸找了个高点的地方,举着望远镜瞭望片刻,才选定地点,向队员们下达命令。

    鉴于拉线地雷的可控性,依然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引爆。但沈宸发明了新办法,不再需要亡命徒般的队员去拉绳。

    一个特大号的加料地雷被埋在了路旁的巨石边,然后是盖上四下搜集来的碎石冰块,引线拉出,又撒上些浮雪,黑夜里从外表上并看不出什么异样。

    一个小号的铁夹子在巨石缝里固定,上面放了块巴掌大的石头,正好把张开的夹子压住。

    白色的地雷引线延伸过来,小心地挂在夹子上,又盖上些浮雪。

    好了,一个远程控制的起爆装置弄好了。这不仅是沈宸的专利,还可能是他的专用。

    因为,在二三百米的距离,也只有他能够击中那块石头。石头一碎或者挪位,夹子弹开,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