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354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354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春玲嗯了一声,懒懒地说道:“这是好事啊,我也这样想过。可现在说的话,我觉得不是很合适。马上又要打仗了,晓宸也没时间呀!不如等反扫荡结束,集中训练的时候,让她给咱们吃吃小灶,传授一下诀窍。”

    赵小丹点了点头,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便说道:“春玲说得对,咱们也别着急,等一等再说。”

    沈宸并没有睡得太死,可也懒得搭话,听得也是一晃就过去,并不清楚是什么事情。

    ……………

    灰暗的云块缓缓地移动,阳光暗淡,一小块一小块,好象是在沉思的冷冷的晴空,不时从云缝里向下窥视。

    睡足吃饱的沈宸,又要以全部的心智和精力投入到与鬼子的战斗当中。

    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人员多了,武器好了,队员们的作战经验也丰富了。再加上地雷这个武器,也给了游击队打击鬼子的信心。

    中国人常说“天意”,就象外国人常说“上帝”一样。当巧合无法解释时,都会被冠以“天意”来应付。

    甚至连贫穷、富贵、刮风、下雨等等都会被老百姓称之为天意。天意不可违抗,就象上帝掷骰子,你不可能知道会是几点。

    但冥冥之中,总有只神秘的手在拔弄着人世间的一切。难道说凡事都在神的掌握之中,没有一件是偶然的?

    就说这次游击队出动,要伏击扫荡回撤的鬼子吧!

    本来要潜近大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行动却异乎寻常的顺利。似乎中国的老天也在帮着游击队,要给异国侵略者以打击。

    赶到伏击地点后,赵铁和老周观察着地形地势,又重新修改了作战计划,开始布置兵力,埋设地雷。

    而沈宸的视角与他们不同,他想着怎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狙击。

    狙击,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埋伏在隐蔽处伺机袭击。但要完美地实施这一战术,却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过程。

    沈宸胆子很大,但却并不鲁莽,杀敌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安全。这就要求他的隐蔽阵位既能狙杀敌人,最好又能使敌人不能轻易接近。

    这样的绝佳位置有吗?当然有,而且这个地方很阴险,并且会令敌人抓狂。

    对着大路拐弯处的是一片陡峭的石壁,高有二十多米,离大路有三四百米。也就是说,敌人冲过来也无法攀登,反倒会成为沈宸居高临下的射击靶子。

    而要绕路上山,最近的一条山路也在两里左右。当然,这并不是沈宸选中此地的唯一原因。

    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老周没有选择,赵铁到了现场,也没发现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距离问题。别说三四百米,对于游击队员来说,能在百米内击中目标的,已经可以算是枪法不错了。

    所以,老周和赵铁选择的是离大路百米左右的一片树林。

    大路上可以埋雷,树林里也可以布雷,而树林后面便是上山的曲折小路。山并不高,游击队可以很快地爬上去,沿着山梁转移。

    沈宸觉得这样的布置既能打击敌人,又能快速转移,可谓是好打也好跑。但他还是对自己的选择有自信,并且争取到了老周和赵铁的同意。

    带着自己的小队,沈宸和队员们爬上了石崖,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狙击阵位。

    石壁中间的一道裂缝年长日久,本来已经被碎石和雪所掩盖。但此时却被重新刨开,一个直上直下的象井一样的洞穴越挖越深,越扩越大。

    沈宸用绳子丈量着洞穴的深度,嗯,已经有两米多深了,应该可以了。

    “好了,不用再往下挖了。”沈宸冲着洞穴里的人喊道:“向外掏,掏出个shè击孔,水桶那么粗。”

    “知道了!”洞里传出瓮声瓮气的回答。

    沈宸站在峭壁边缘,伸出大拇指,估算着到大路的距离。将近四百米,对别人来说是太远了,对沈宸,却并不是他的极限。

    当然,在这个距离爆头还是不容易的。可爆头固然是最好,可过于追求这样的效果,也就失去了很多机会,很多杀敌的机会。

    战场上可不是炫耀的场所,而是杀戮的舞台。子弹打在头上,和打在胸腹部,效果是差不多的。

    摘下身上的长枪,沈宸调整标尺后,开始向大道上瞄准。

    那是路边一棵形状较怪的歪树,在与人齐高的位置上绑了一个不起眼的布条,随风飘动着,正好作为参照物。

    因为从这里射击,最大的困难便是横风的影响,克服不了,调整不好,射击的命中率便会大打折扣。

    认真而细致,沈宸反复估算,反复瞄准,虽然没有试射,可也心中有了些底。

    “哗啦!”一声,裹着雪块土屑的碎石从石壁上滚落下去,洞穴里传出了喜悦的叫声,“通了,通了。”

    隐藏在峭壁中间的射击孔!你会想得到吗?沈宸脸上浮起了一丝冷笑。

    叫来曹小宝,沈宸让他带着其他队员到山路处埋伏。埋地雷,甩手榴弹,利用那里的有利地形,给试图绕路上来的敌人一个打击。

    同时,爆炸声也会给沈宸提供预警。那个时候,也就是他要开始撤退了。

    “队长,给你留下两个人吧!”曹小宝关心地建议道:“只是保根一个,不是很保险。”

    沈宸笑着摇头,说道:“在这里,是最安全的。我又不从山路撤退,在崖后缒根长绳,滑下去就跑了。”

    “有我跟着队长,你们都放心好了。”余保根大包大揽,就差拍着胸脯保证沈宸的安全了。

    ……………

第七十六章 狙击之威() 
    冬天,道路没法修整,鬼子还无法施展其快速机动的威力。

    为了弥补持续运输补给能力的不足,并使扫荡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扫荡前的鬼子还是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征招民伕车辆,使部队能尽量多地携带带弹药和物资。

    所以,这次扫荡持续的时间较长,虽然没有抓住八路军的主力,却使根据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当然,对于鬼子来说。扫荡扑空这是常有的事情。

    又抓民伕,又征大车,这么折腾,傻子才看不出你们要有军事行动。

    没有抓住八路军的主力,这对河野雄来说并不意外,但要紧追不放,却又受限于物资和道路运输的状况。

    扫荡收兵了,河野雄不是很甘心,可觉得将八路军逼出了根据地,也算达到了部分军事目的。

    接下来,他准备稍事休整后,趁八路军主力不在,抽出部分军队对地方武装进行清剿作战,以期彻底巩固占领地区。

    地方武装,不过是八路军的附庸,几杆破枪,大刀长矛,哪里是皇军的对手?只要少量的皇军督阵,皇协军的部队差不多也能够胜任这个任务吧?

    河野雄这样想着,骑在马上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他当然不会想到,被他瞧不起的地方武装,竟敢捋虎须,对回撤的鬼子大队展开袭击。

    “阁下,请您注意安全。”副官贴近了长官,劝说道:“虽然敌人已经被打得四散奔逃,但不得不防……”

    河野雄猛地抬手打断了副官的劝谏,冷然问道:“山本君,武士的荣耀是不是至高无上的?”

    “当然,每一个武士都应该珍惜荣誉。”副官对这个问题想都没想便干脆地回答道,随即明白了长官的意思,有些抱歉地低下了头,说道:“阁下,对不起,卑职错了。”

    原始的信仰与崇拜往往积淀成为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并成为其文化生长和价值选择的制约力量。

    日本人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的精髓是“忠义勇武”。简单的说,包括忠诚至上、重名轻死、武勇为本。

    而重名誉轻死亡,则表示如果在面临名誉与生命的两难抉择时,武士会毅然选择名誉。

    所以,别说是没有危险,就是真的矢石当头,武士也绝不会退缩,绝不应该害怕,这是对武士名誉的极大污辱。

    临危向前。置生死于度外,不惜牺牲生命保全名誉,这才是武士本色,也是河野雄反驳幕僚的原因所在。

    在他看来,贪生怕死,畏畏缩缩地躲在保护圈内,都是不可饶恕的对武士名誉的玷污和侵犯。

    驱使于矢石之间。出身于生死之门。禀持着这种武士道的信念,河野雄正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而不自知,反倒因为自己坚定的信念而沾沾自喜。

    “嗨,嗨。过来一个大官儿,骑马的。”余保根趴在崖顶,拿着望远镜看得挺来劲,嘴里叫着。

    “让我看看。”沈宸伸手拿过望远镜,仔细瞭望。毕竟离得还远,他的眼力虽好,也需要确认一下。

    在日本军队中,大队长多为中佐、少佐军衔,这个鬼子大队长是少佐军衔,一杠三星。

    而在日本步兵中,通常情况下,中队长以下的军官是徒步行军的,中队长以上的大队长、联队长等才是乘马的。

    沈宸准确地分辨出鬼子军衔,也判断出这个鬼子军官是条大鱼。余保根说得不错,从衣服到表情,再到周围鬼子的神态,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一点。

    “队长,就打他吧!”余保根在旁撺掇道:“别错过了,便宜了鬼子官。”

    沈宸点了点头,拉着绳子,下了藏身洞,就好象躲进了一个小碉堡。从外面,用枪是威胁不到他的。

    如果是迫击炮,因为是抛射线的角度,直接落进洞子的概率也非常小。

    所以,只要鬼子不绕路爬上来,沈宸觉得在这里可以一直与鬼子干下去。

    慢慢伸出枪口,沈宸眯起眼睛,观察着参照物,那棵树枝上的布条,计算着风速风偏,调整着枪枝。

    余保根见沈宸要动手了,赶忙趴在雪里,用望远镜看着鬼子的队列。

    近了,越来越近了。沈宸深吸了一口气,屏住呼吸,瞄准了距离几百米外的河野雄。

    身后突然枪声大作,河野雄心中不由得一惊,勒住了座马,扭身回头张望。

    目标的胸口露出来了,就是现在。

    沈宸轻轻扣动了板机,苦苦等候多时的子弹迫不及待地飞出枪口,带着蓄积的能量和仇恨射穿了鬼子大队长的胳膊,钻进了河野雄的身体。

    三八式步枪射程远,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命中精度高,但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杀伤力显得不足。

    可在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则会更为严重。

    这也是鬼子在近战拼刺时,要求退出子弹的主要原因。子弹的穿透力强,很容易误伤目标后面的自己人。而被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

    隔山打牛?!嗯,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被三八枪子弹穿透射伤的两个人,似乎也很贴切。

    被贯通的可能并不会马上失去战斗力,还能够反抗;第二个被击中的则可能遭受重伤,倒地不起。

    河野雄因为是扭着身子,便意外地赶上了这样的结果。

    子弹穿出胳膊,钻进他的胸口,翻滚着搅碎了无数的肺泡。他惨叫一声跌下马来,混和着气体的血沫子从口鼻涌了出来。

    “打中了,打中了。”余保根乐得象个孩子似的连声说道:“俺咋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