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291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91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吃得比窑户庄好得太多,虽然是自由自在,但经历过此事后,他有些想家了。

    想念小花那清脆的笑声,想念叔叔婶子的关怀,想念二旦的眼神,想念二妞那沾着灰尘的麦芽糖……甚至想念简陋屋中的那铺热炕。

    人在孤独的时候,总是在怀旧感受和品味曾经的种种,在这个时候,总是会想起曾经的故事,心情也就随之降到了冰点。

    而悲伤的,挥不去的记忆就会填满整个心底。于是,悲哀着自己的悲哀,感伤着自己的情怀!

    如果说孤独是一种难得的心境,拥有了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才能产生灵感和创造,以及闪光的思想。

    那沈宸显然还达不到那种境界,他也不是什么思想家、发明家,孤独的乐趣,也并不是他所能长久享受的。

    在喧闹的杂乱和压抑的尘世间或许需要一段时间的孤独,但长久的孤独之后,又会需要一种被称为庸俗世上的热闹和亲人朋友的关怀。

    应该回去看一看了!沈宸忽然觉得肉汤也是淡而无味,他缓缓放下饭盒,起身收拾起来。

    ……………

    冬季的天空,太阳仿佛也失去了温度和亮度,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上覆着冰雪,干燥而坚硬,在沈宸的脚下踩得嘎吱作响。

    发现了老周等人偷运铜碛的小路后,回到窑户庄变得很方便,除了山林中的跋涉和路途较远以外,可却避开了很多盘查和岗哨。

    走过外户村,沈宸看似随意地看了看,已经过了上工的时间,外户村显得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人影。

    走过村北的小土山,眼瞅着四下无人,沈宸钻进了树林,把手枪藏好。

    虽然不是随身携带,可总是个预防万一的手段,也让心里能有点底。

    进了村,走过丁字街,沈宸并没有刻意去找卖糖的二妞,也没有去买什么东西,而是直接向家里走去。

    冬天寒冷,那些补鞋、修灯、卖破烂的都没有出来做生意,街道上也没有几个人,甚至没人理会戴着三块瓦帽子、脸上涂着炭黑、故意低头走路的沈宸。

    破门烂户,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只不过房顶上积了雪,还没有清理,估计是不太厚,不用担心房顶被压塌。

    轻车熟路地把手从门上的洞里伸进去,打开门闩,沈宸推门进了院。

    “谁呀?”屋内传来清脆的童声,门一开,小花走了出来,看着沈宸便愣住了。

    沈宸笑了,露出白白的牙,说道:“认不出吗?我是你姐。”说着,他伸手摘下帽子,马尾头发落了下来。

    “姐,大梅姐。”小花乐得直蹦,上前拉着沈宸的手便往屋里拽。

    进了屋,沈宸把背着的筐放下,瞅了瞅,很奇怪地问道:“人呢,怎么就你和臭子在家?”

    “爹老念叼你,娘和二旦哥一大早就背着拣来的炭去柳村了,看能不能打听到你。”小花把大梅推到热炕上坐下,臭子哇哇啊啊地叫着,往这边爬过来。

    沈宸心中泛起一股温情的暖意,伸手摸着臭子的脑袋,随口问道:“那俺叔呢?病好了,能四下走动了?”

    “爹的病好得差不多了,要做豆腐卖,出去买豆子了。”小花给沈宸倒了碗热水,有些期盼地问道:“姐,你这次回来能多住些日子不?”

    沈宸也没拿定主意,但看着小花的脸上少了很多菜色,心中高兴,轻轻点着头,说道:“住几天也没准儿,你把那屋的炕烧上吧,我今晚肯定是不走了。”

    “好哇,好哇!”小花笑得开心,跑到炉子前打开一个插板,又添了两铲煤。

    一个炉子烧两铺炕,要烧哪个就把哪个的走热跑烟的插板打开,倒是很省事儿。也有人家把烧火墙和火炕的口子弄上插板,想让哪里热就让哪里热。

    沈宸把外面的旧衣服脱了,洗了把脸,坐在热炕上感觉很舒服,不禁仰躺下去,烙着全身,惬意地哼哼了两声。

    “姐,你好好歇着,俺不让臭子闹。”小花懂事地把要往沈宸身上爬的臭子抱走。

    嗯,嗯!沈宸答应着,伸手拉过一铺被子往身上一盖,闭上了眼睛。

    放心、轻松,身上的劲儿一松下来,困意便不由自主地袭上来。

    ……………

    不知不觉,大梅已经出去快两个月了,看这样子,倒不象受了委屈。

    买豆子回来的孙洪山坐在炕沿上,不时端详一下正熟睡的侄女。长大了,也好看了,或者说是长开了,更好看了。

    只是——孙洪山还有些别的忧虑,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毕竟那种走歪路的担心,对一个大闺女来说,是件很受污辱的事情。

    唉,思来想去,孙洪山无声地叹了口气,掏出烟袋锅又摇了摇头,放了回去。

    他慢慢起身,放轻脚步,到旁边的屋里摸了摸炕,又四下看了看,拿起把笤帚打扫起来。

    这一大觉睡得,真是到家了,没有了睡洞子的防范和警惕,沈宸睁开眼睛时,已经是太阳西斜了。

    婶子和二旦回来了,当然是没有什么收获。

    一大家子,连同臭子,都在旁边的屋子里,生怕吵醒了睡得香甜的沈宸。只是不时轻手轻脚地过来看看,往炉子里添些煤。

    沈宸一醒,家人才又聚到一起,屋子里的安静被打破,说着聊着,重新有了生气。

    “咱们晚上吃饺子吧!”说了一会儿话,沈宸便走到门边,把背筐上面的包袱拿开,底下是几斤白面和两块在屋里已经有些化冻的鹿肉。

    沈宸带来的东西并不多,一来是为了赶路方便,二来则是身上有钱,自然可以就近去买。

第十八章 家中琐事() 
    孙洪山稍微愣了一下,这不年不节的吃什么饺子呢,可转而又笑着点头,“好,好,你说吃什么就吃什么。”

    当家的一发话,婶子自然陪着笑连连附和,忙着把刀、板打磨一下,又找出沾满陈灰的擀面杖擦洗。

    二旦又去外面的窖里取了两个大萝卜,帮着剁肉切菜。

    这个子长得真快。

    孙洪山看着在屋里走来走去,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瞎帮忙的侄女,感叹着时间不长,大梅已经蹿起了一头。

    看模样儿,看作态,听说话,孙洪山觉得大梅不象走了歪路的样子。

    老孙家的孩子,不会是那种人,孙洪山决定不乱问,他相信这个侄女的人品。

    “大梅,你快歇着去。”婶子觉得大梅忙得不得要领,倒象添乱,便笑着委婉说道:“要不去你那屋,看看哪里不合意,再收拾一下,晚上可别睡得不舒服。”

    沈宸倒不觉得自己在瞎忙,他喜欢这种气氛,喜欢大家在一起说笑。

    不过,婶子说得也合情合理,他是得回屋看看,收拾好要晚上住啊!

    回到自己的小屋里,炕已经烧暖,虽然久没人住,可窗户纸都是糊过的,一个窟窿也没有。

    显然,叔叔和婶子还是在等他回来,简单收拾一下就能让他住。

    有些感动,沈宸静静地瞅了片刻,把包袱解开,取出几件衣服。又把炕角那个木箱打开。

    箱上没有灰尘,肯定是有人擦拭,里面的东西齐齐整整,也没人动过。

    那件紫色的小碎花棉袄,虽然旧了,却曾经是大梅最好、最珍爱的衣服,原来都小得不得穿,现在更是不用说了。

    沈宸把它拿出来,微抿着嘴角似笑非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小女孩蹦跳玩耍的情景。

    轻轻的脚步声响起,小花走了进来,脸上是欢乐的笑,大概是想着一会儿吃上饺子的舒畅和满足。

    “来,让姐看看。”沈宸笑着招手。

    嗯,不错。拿着手里的衣服在小花身上比量了一下,沈宸连连点头,说道:“把这件衣服换上,看合适不。”

    小花很意外,这件衣服她是知道的,可姐姐不能穿也象宝贝似的藏着,听娘说那是大伯母留给姐姐的念想。

    “快呀,愣着干啥?”沈宸摸了摸小花的脸蛋,笑着说道:“虽然有些旧,可姐姐穿得在意,上面没有补丁呢!”

    小花脱掉身上的破棉袄,换上新衣服,左看右看,笑得开心。

    “姐,你咋不梳辫子呢?”小花既好奇又迷惑地眨着眼睛。

    “梳辫子多麻烦,姐可没那个耐心。”沈宸笑着晃晃头,说道:“你看,这多简单,一拢一扎就完事了。”

    “俺帮你梳吧,娘说扎上辫子,别人才不乱嚼舌头。”小花拿出把木梳,冲着沈宸晃了晃。

    沈宸想了想,咧嘴一笑,说道:“扎吧,姐听小花的。”

    热腾腾的饺子,蘸着醋,尽管馅里作料不多,可沈宸还是吃得很香。

    主要是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看着小花、二旦吃得欢快,大人自然感到由衷的高兴。

    只是有一点点的怪异之处,那便是沈宸在家里似乎成了老大。

    叔叔、婶子可能是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她;也可能是家里能支撑,孙洪山的病能治好,全亏了她的接济。

    “婶子,你快坐下吃呀!”沈宸也感觉到了这种怪异,他作小辈的坐在炕桌前吃,婶子却忙忙碌碌。

    “你吃你的,我先忙活着。”婶子又去盛汤,又去剥蒜。

    “大梅,你甭管她,自家人,不用讲究那个虚礼。”

    孙洪山仿佛也没觉有什么不妥,说道:“难得回来一趟,在家里就好生歇歇。那个,嗯,明天吧,叔还要跟你商量个事儿。”

    “叔,你有啥事儿?现在就说呗!”沈宸不以为意地说道。

    孙洪山看了一眼坐着小板凳,在炕沿上狼吞虎咽吃得正香的孩子,摇了摇头,“明天再说。”

    婶子端过饺子汤,自己男人的话听得真,却没有吭声,坐到炕桌前,和沈宸打了个对面,笑着一个劲儿地让着。

    沈宸放下筷子,把饺子碗向桌子那边推了推,端着汤喝着。

    婶子端详了下沈宸,笑着说道:“大梅出落得越发俊了,可把咱村的女娃都比下去了。要是再穿上新衣服,打扮打扮,那十里八村也是出挑的。”

    “哪有,婶子在笑话俺。”沈宸笑着谦逊,心里却并不在意。

    “这可不是婶子胡说,大梅白净了,眉眼身架都长开了,是真的更俊了。”婶子咽下一个饺子,转向丈夫求证道:“当家的,你说是不是?”

    孙洪山看着沈宸,笑着点了点头,转而又郑重地叮嘱道:“这世道,你个大闺女出门在外可要小心。要是在东山那边就好了,穿得漂亮也没啥,听说——”他意识到有些走嘴,便停住了话头。

    婶子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低头吃饭,心里却打着主意,想让大梅来说服当家的,可别拖家带口的乱跑乱颠。

    沈宸吃饱了,两个孩子也吃得畅快淋漓。

    虽然婶子留了块肉,在馅里多添了个萝卜,可这白面肉馅的饺子,连过年也吃不上啊!兴许有过一两回,可也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晚上也没啥娱乐活动,闲聊了一会儿,沈宸便回到自己屋里,婶子收拾完碗筷后也来了。

    沈宸有话要对婶子说,婶子也有事情要找沈宸商量呢!

    “大梅呀,你叔听说东山那边没有鬼子和二鬼子,是八路军管事儿,老百姓活得好,就想着把家搬过去。”

    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