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204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04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沈宸对此并不关心,情报已经给了你,你愿不愿意通过它建功立业,那就是你个人的问题了,“当然,你应该对此极为保密,把这看成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如果成功,你将从亚德利那里找到破译日本人密码的捷径,而且是源源不断的。”

    “我应该申请调职,或者找借口到重庆,不是吗?”奥尔科特若有所思地说道:“当然,这应该还可以等上一段时间,我想三四个月,或者半年应该可以。对了,沈,你对‘桐工作’有没有了解?”

    沈宸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这个‘桐工作’是个什么东西,所以要问得详细一些。

    所谓“桐工作”,是日本人坚持或部分坚持既得利益的诱降国民政府的“和平谈判”。

    重庆方面出于多方面考虑,回应了日方的这一政策,与之进行了会谈。

    而美国人听到了风声,对此表示了忧虑,他们担心中国会屈服,但又因为国内外的种种原因,不能展开对中国更大的支援。

    正是这个“桐工作”,使汪伪政府虽然宣布成立,却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积极回应。

    因为日本人还存着侥幸心理,担心太过支持汪伪而激怒蒋某人。直到“桐工作”宣告失败,日本政府才承认了汪伪政权。

    尽管沈宸对“桐工作”不了解,但历史上中国政府没有屈服,一直坚持抗战,这是无疑的事实。

    沈宸知道奥尔科特的担心,如果中国真的投降了,他所说的便成了空中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能够坚持下去,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

    所以,他可以解除奥尔科特的疑虑,至于奥尔科特相不相信,那就和他无关了。

    “恕我直言,奥尔科特,你是西方人,虽然中国话说得不错,但还是不能全部了解东方人的思维。”

    沈宸想了一会儿,组织好了语言,对奥尔科特说道:“所谓的‘桐工作’不过是日本人的一厢情愿,而对中国政府来说,没有回绝也只是虚以委蛇,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

    喝了口酒,沈宸继续说道:“持久战现在几乎成了国内各阶层的共识。在此情况下,面对日本发出‘和平’信号,没有理由不加以利用,从而拖住日军,延缓其攻势,赢得喘息的时间,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用中国话说:这叫缓兵之计。”

    “很复杂的东方谋略。”奥尔科特摇头苦笑,但对沈宸的说法并不是特别赞同。

    “你还有疑虑,不用说我也知道。”沈宸又想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时间不用太长,再过两三个月,形势就会明朗了。”

    再过几个月,日本正式承认汪伪政权,也就彻底断绝了与国民政府的谈判。

    虽然之后也有几次试探,但随着英美的参战,蒋*委员长的决心也就难以动摇了。

    至于亚德利的事情,是曹怡馨告诉沈宸的。她此次前往香港,便是接应并暂时充当一下翻译。

    而此时,曹怡馨已经登上了轮船,正在前往香港的路上。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

    挂着英国国旗的邮船在海上破浪前进,曹怡馨站在甲板上眺首远望,浮想连翩。

    沈宸没有随行,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曹怡馨在失望之余,也有几分羡慕,羡慕沈宸还是自由自在,没有加入组织。

    而且,沈宸还给了她另外的情报,很重要,完全能使她再次得到上司的嘉奖。

    至于和沈宸的关系,在离别前的最后一晚,两人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也许只是生*理上的需求,不是真的爱恋,但谁又知道以后会不会变成那样呢?

    想到这里,曹怡馨不禁抿起了嘴角,轻轻地笑了起来。

    船上突然骚动起来,有人在甲板上急促地跑来跑去。

    “出什么事了?”曹怡馨拉住一个船员,问道。

    “日本军舰。”船员伸手指了指船头的方向,脸现惊慌。

    那里有一艘巨大的军舰正在向邮船驶来。尽管天色有些昏暗,曹怡馨仍然看清了舰首那面膏药旗。

    “不会吧?这艘邮船可是英国国籍的。”曹怡馨喃喃说道。

    但是日本军舰开始发信号了,邮船缓缓地停在了海面上。

    “日本人要干什么?”曹怡馨疑惑,周围的人也是同样。

    “他们的火炮在动,要开始炮击了。”一个旅客惊呼着伸手指着。

    “轰”,突然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日本军舰上蓦地喷出七八道刺眼的火光,成一面火墙似的向邮船压了过来,仿佛顷刻间就要将邮船吞没。

    船上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天哪……”曹怡馨失声叫道。

第二百二十八章 生死状,货币战争() 
“火墙”掠过头顶,扑向远处的海岸线。只一瞬间,岸上就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火光中,无数个碎片状的东西被抛向天空,又纷纷落下。

    旅客和船员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轰炸完毕,很多人都面无人色,曹怡馨则紧皱着眉头。

    海面上终于安静下来,日本军舰停止了炮击,开始启动了。

    引擎巨大的轰鸣声震得船上的人心惊肉跳,那渐渐压过来的庞大舰体让人感觉到危险真正开始降临。

    好在这只是示威,日本军舰从邮船边上驶了过去,掀起的海浪将邮船弄得剧烈摇摆起来。

    曹怡馨伸手抓着栏杆,极力稳住身体,“日本人,真,真是太嚣张了。”望着远去的日本军舰,她在心里恨恨地骂道。

    曹怡馨走了,时间正好,沈宸便开始按计划行事了。

    随着轰隆一声,院子里腾起黑烟一团,二十斤重的石头划着弧线飞出几十米,重重地砸在地上。

    时间不大,已经有巡捕赶来查看。

    “暴徒扔的炸弹,可惜让他跑了。”沈宸一脸凝重又忿恨的表情,“你们查一下,看周围还有没有可疑的家伙。”

    巡捕们领命而去,沈宸则露出了冷笑。

    实验啊,终于做了,赶在这个时候,别人肯定是怀疑日本人指使。或是威胁,或是逼迫,就是为了比武之事。

    沈宸转身回去,和赵有才、冯老头把地上半埋的铁桶取出藏好。铁桶已经熏得焦黑,但却没有炸开的迹象。

    测量距离,不到三十米,可也符合沈宸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一次实验就差不多够了,又不要求十分精确,能把炸药包从马路上推进76号那么大的宅院里,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而今天,沈宸不仅做了实验,还要在报纸上发声明,对日本人的比武做出回应。

    比武的事情让矢野、宫城刚玄闹了这么多天,很多人都知道了,报纸上也登载评论过。

    可沈宸的声明,还是令大多数人感到吃惊。

    声明很简单,比武难免有失手,日本人又卑鄙无耻,伤了沈宸可以指定日本法庭审判,等于是没事了;而反过来则会不依不饶。

    所以,沈宸在声明中表示,比武可以,但要立生死状。双方找公证,并发表正式声明,生死各安天命,绝不追究。

    谁会想到沈宸会做出这样的回应呢,连宫城刚玄也是出乎意料。

    原先的挑战,还是趾高气扬,可以嘲笑沈宸胆小如鼠,不敢接受;可现在,恰恰反了过来,你不接受,可不正是胆小怕死之辈?

    当然,宫城刚玄满脑子武士道精神,他是不怕死。可其他日本人就不这么想了。

    正象沈宸所想的那样,比武也是日本人的阴谋之一。也就是说,并不是决出胜负高下那么简单,而是要借机杀死沈宸。

    一旦接受正常的比武,沈宸就掉进了陷阱。不敌宫城刚玄,就会被其在比武中干掉;若是宫城刚玄的能力不足,在比武中他也会以死相搏,诱使沈宸失手。

    不管宫城刚玄是死是伤,日本人便会借此向租界当局施压,迫使警务处解除沈宸的职务,甚至将他审判后关押。

    没有了那身警服,或者是关进了监狱,沈宸又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在挑战发出之后,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分析,日本人并没有正面回答,也就证明确有此意。

    历史上的林雄吉事件,那个家伙掏枪打伤了恺自威等人,只被他指定的日本法庭判了两年徒刑,且在日本服刑。

    而回到日本,林雄吉根本就没进监狱,不过一年多,这个老家伙就又回到了上海。

    现在嘛,因为沈宸的当机立断,这个家伙已经命丧黄泉,让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

    同样,沈宸的回应也被日本人解读为摆脱干系的一个手段。就象林雄吉似的,杀死宫城刚玄也是白杀。

    不管怎么样,日本人还是很快做出了回应。以宫城刚玄的名义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便隔空喊话,同意沈宸的要求。

    拖延就是示弱,这是日本人所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看来,沈宸也有虚张声势的意图。

    生死状?这种东西是否会被官方认可,公证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杀人是否无罪,都还不确定,岂能被沈宸所吓住?

    事实上,沈宸也知道这些事情很麻烦,但他却不着急。

    回应已经做出,如果宫城刚玄找死,自会急着去安排,他只要等着就行了。

    而且,他只是个人的意愿,巡捕房、警务处是否会允许公务人员进行这种江湖式的比武,还未可知。

    其实,沈宸倒是希望有更多的等待时间,因为大行动固然可以交给楚娇等人,但由他来干,成功的希望却是更大。

    不管他如何折腾,历史的车轮还在固执的前进,一场腥风血雨又笼罩下来,上海滩又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企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还妄图沦为其侵略亚洲“以战养战”的资源供给地。

    为此,它大肆搜刮金银,疯狂抢夺物资,破坏中国经济。

    七七事变后,日本在中国先后设立了四个大型伪银行,发行伪纸币,抢占沦陷区市场,以适应其政治、军事侵略的需要。

    如在东北,伪满洲中央银行币迅速占领了东北的货币市场,取得了侵华战争中较巩固的货币阵地。

    在华中、华南,日军则肆无忌惮地采取了五种货币进攻战术,步步加紧渗透。

    即以伪币收兑原流通领域里的货币;采取各个击破手法,阻击原有货币流通;人为地提高伪币价值,贬低原有货币价值;用伪币强行购买物资,处处控制市场;以汇票方式大量向我抗日民主根据地汇入伪币,企图扼杀解放区金融。

    同时,日伪还用高压政策,搜刮沦陷区法币,在上海等地套取法币的外汇。

    日伪利用汉奸先后在沪建立了华兴商业银行和中央储备银行,两行均以法币大量吸收外汇,致使中国经济遭受惨重损失。

    国民*政f府为了推行战时财政经济政策,进行了币制改革,宣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以后又增加农民银行)所发行的不兑换纸币为法币,在全国流通。

    这种货币,在华东、华中、华北都占有主导地位,使日伪推行金融渗透遭到了强有力的阻击。

    日伪迫于法币的价值和信誉,不得不改变策略,放弃对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