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三生传奇 >

第193章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93章

小说: 抗战之三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宸听曹怡馨这么说话还是头一回,模模糊糊的,也不组织词汇。可以看出曹怡馨还真当他是外人,说话相当随便。

    “明的他们来不了,暗的嘛,我也不会客气。”沈宸冷笑了两声,说道:“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曹怡馨看着沈宸,突然把手放在沈宸的手上,用力握了握,笑道:“多加小心,我还等着你的情报呢!”

    法国的沦陷,使法租界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一九四零年六月,新成立的法国维希政府将徐家汇的警权交给了汪伪政府,并允许汪伪特工在法租界内采取对付亲重庆的恐怖活动的行动。

    这项与汪伪政府达成的新协议,使法租界巡捕房完全丧失了曾经有过的阻碍作用,也使法租界内的抗日人士面临着危险的处境。

    上海法租界的屏蔽能力的衰落带来的危险性,并没有引起重庆特工组织的足够重视。

    毕竟,日本人碍于德国承认维希政府的事实,没有公然派兵进入法租界。而公共租界为了安抚日本人,也与日本人有引渡协议。

    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还是有很大不同。

    因为公共租界工部局始终没有答应让日本人或汪伪特工自由行动,始终坚持着会同办案的原则。

    但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给公共租界当局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首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不得不在公共租界中意军和英军的防区之间调整布署,以防两国士兵发生不测意外,因为两国正处于交战状态。

    其次是困守岛屿的英国,在军事上举步维艰,便不能不损及其在远东的地位。

    首相丘吉尔宣布,政府将与中国政府签署废除治外法权和归还租界的协定。不过,前提条件是恢复了和平以后。

    随后,上海开始流传一本“华人驱英团”发的小册子,呼吁英国海陆军“自恃本国之丑态,莫如即刻撤军上海”,否则必将“自陷灭绝”。

    日本人被德国的胜利所刺激,决定加入轴心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协定。野心随之膨胀,对工部局的态度也日趋强硬。

    “上海租界应与中国其他地方租界依照同样的原则收回,其时机和方法视世界政局的动向,及帝国国防实力的充实与否而定。鉴于公共租界在世界经济上所处的地位,应当把它变成弼补当今帝国资源不足的据点。”

    “同时,不能使其失去国际化都市的色彩,并且必须保证其安定。但在必要时,为了能够在任何时候收回,必须推各项准备工作。”

    岩井英一放下了外相发来的上海租界对策。他明白,在此形势急转直下这时,帝国已暗下决心,准备以武力控制租界了。

    但什么时候诉诸于武力,岩井英一并不清楚。而与英美开战,显然还需要充分的准备,否则——

    也就是说,武力控制租界,涉及到帝国的国策,准备是准备,却不是轻易能够实施的。

    而且,为了使德意日三国协定能够顺利签订,帝国给了战败的法国一个面子,承认了维希政府,没有派兵接管法租界。

    尽管法租界当局表示了与帝国合作,但汪伪特工也并不是完全能够自由行动。

    还是要继续施加压力,迫使法租界巡捕房进行无条件的全面合作,才能将法租界内的抗日力量完全摧毁。

    至于公共租界,也要同样的处置,以期得到更多的让步。

    岩井英一这样思索着,又想到了沈宸。这个家伙,真是个阻碍,越早除掉越好。

    房门被轻轻敲响,久保田引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岩井阁下您好。”矢野鞠躬行礼,介绍道:“他是鄙人的师兄,宫城刚玄。”

    “宫城先生,久仰久仰。”岩井英一起身打着招呼,“刚柔流的大师兄,在下真是幸会了。”

    宫城刚玄鞠躬如仪,说道:“岩井阁下过奖了。鄙人现在是陆军**师团的一名少尉,请您不必客气。”

    “帝国军人,很好啊!”岩井英一伸手相让,“请坐。”

    宫城刚玄谢过之后,和矢野坐了下来。

    “此次登门拜访,鄙人是想请岩井阁下帮忙,促成我与沈晓宸的比武。”宫城刚玄开门见山的说道。

    岩井英一愣了一下,皱眉说道:“与他比武,这恐怕不好办,他是不会轻易答应的。”

    宫城刚玄说道:“所以才要岩井阁下的帮助。如果我击败了他,对于帝国在上海租界的政策,是不是会很有利?”

    岩井英一摇了摇头,说道:“借比武重伤沈晓宸,或者杀死他,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万一失手,对帝国形象的影响,也是十分恶劣。”

    “我师兄怎么会败?”矢野不满的说道:“姓沈的只是枪法厉害,若是用冷兵器比武较量,我都有信心打败他。”

    宫城刚玄看了一眼矢野,说道:“如果能够限制所使用的武器,大家都用刀剑之类的,鄙人有八成把握战胜沈晓宸。”

    岩井英一有些犹豫了,如果真能用比武的名义除掉沈宸,那当然是最好的。

    但是,怎么能让沈宸答应呢,那家伙可是很狡滑的;再者,万一败了怎么办,颜面问题,甚至还有政治影响呢!

    矢野解释道:“因为沈晓宸是公共租界巡捕房的高级警官,大师兄要上门冒昧挑战的话,肯定不会被他接受,甚至被他罗织罪名,利用职权而驱离或逮捕。”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所以,请岩井阁下想个办法,使他不能或不方便这样做。”

    岩井英一缓缓点头,说道:“这样啊,且容我想一想。在这个时候,向一个支那人提出比武挑战,我个人觉得并不妥当。当然,这并不是最后的决定。”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大内迁,情报推想() 
一九三七年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上海部分大学搬入了租界,承担了为沦陷区培养人才的重任。

    从此,沪上大学在上海就为内地院校代招录取大量新生,单单上海医学院就录取了百余人。

    随着日军全面占领上海,上海高校陆续西迁:同济大学迁至李庄;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迁至重庆;大夏大学迁至贵阳;上海医学院迁至昆明、重庆……但这些学校仍然一路弦歌不辍,培养出了大批后来各行各业的奠基者。

    抗战全面爆发后,交大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学校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暂先在法租界办学。

    随着租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交大一再向教育主管机关提出部分内迁的想法。

    但教育部鉴于“交大素著成绩,政府期望至殷,所处环境可勉励进行,务望立即设法开学,为国效力”,指令学校在原校址或上海其他处所设法开学,以致内迁计划屡屡受挫。

    在法租界内,交大的临时校舍分散于租界内数处,条件非常艰苦,起初竟没有一间实验室。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学校师生想方设法,或创办一些简易实验室,或租借工场设备,或直接在露天马路上进行实验。

    到一九四零年前后,交大已经逐步恢复了大部分物理、化学等基础实验课,有的甚至达到战前水平。

    随着抗战大形势的变化,东南沿海一带工厂企业纷纷内迁,内地交通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急需大批交通工程和管理人才。

    因此,在上海租界学习的交大毕业生首选就是奔赴内地参加建设。

    此外,还有不少毕业生通过清华留美公费考试、留英公费实习、自费考试等途径出国深造。

    据统计,至一九四四年秋,交大近四百多人赴北美、西欧各国讲学、考察、实习,人数之多为当时各校所仅有。

    法国战败,法租界形势不断恶化。为策应时变,同时满足大后方抗战和建设对交通工程人才的急需,重庆交大校友纷纷热心奔走,筹备渝地建校。

    “交大分校(即交大渝校)有望在年底筹备完成,上海交大内迁就可能在明年年初进行。”楚娇看着沈宸漫不经心的样子,不由得敲了敲桌子。

    沈宸抬起眼皮,说道:“不就是要钱嘛,痛快点,多少?”

    楚娇翻了翻眼睛,没好气地说道:“越多越好喽!”

    沈宸知道楚娇也是富婆一个,但现金却不是很多。而且,他也提醒过,不要出手太过阔绰,以免惹人怀疑。

    “募款,我出一笔,你出一笔,也就差不多了。”楚娇显然也考虑过具体的办法,开口说道:“还有一处临时校舍,环境太差,也不安全,准备暂时搬进公共租界。”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行,你给个具体数字,我来想办法。”

    楚娇笑了笑,说道:“好歹让你当上师爷了,你不出大头,还真说不过去。”

    教沈百合的事情,沈宸知道,也并没当回事儿。听楚娇说起,不由得淡淡一笑,说道:“我可不稀罕什么师爷,好象我多老了似的。”

    楚娇挤了下眼睛,揶揄道:“人家长得也可挺漂亮,你不想手把手地教一教?”

    “教了你这个笨徒弟,我肠子都悔青了。”沈宸摆了摆手,撇嘴道:“幸亏别人不知道,要不,我这老脸都丢尽了。”

    “我又精又灵,哪里笨了?”楚娇瞪起眼睛,狠狠剜了沈宸两眼,说道:“你要这么说,可就不是光出钱那么简单了。北极冰箱公司不是要正卖房子嘛,你去把它买下来当校舍。”

    沈宸连连摇头,说道:“要是我出面,人家肯定不好意思出价。再说,买下来不过一年多,就得全送给日本人,我才不干呢!”

    楚娇眨了眨眼睛,皱眉道:“那怎么办?找房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沈宸想了想,说道:“既然是暂时当校舍,那呆的时间就不长。你不说年底就可能内迁嘛,我看先租个房子比较合算。”

    “好,就租北极冰箱公司的房子。”楚娇立刻拍板,冲着沈宸笑得鸡贼,“那还得劳您大驾,让他们改卖为租。租金方面,也得优惠些吧?”

    沈宸哼了一声,说道:“这种搭人情、卖老脸的事情,我是真不愿意去。好吧,我去说一下,看人家愿不愿意。”

    其实,沈宸是能够把房子买下来的。赶在太平洋战争前卖出,可能会损失一些,但比租房几个月还要省一些。

    只不过,沈宸同样不想过于招摇,过于露富。

    自陈经理避难离开上海后,北极冰箱公司的经营是日渐困难。陈经理的表弟程先生不是这方面的人才,陈经理也有意把资金逐步抽出。

    现在,把这房子出手后,陈经理便算是彻底把产业转移出上海,要专心在美国经营了。

    所以,陈经理的表弟热情接待了沈宸,但听说来意后,不由得面露难色。

    “表哥的意思是把上海这边尽快料理清楚,不想留下什么麻烦。如果沈先生要买的话,我甚至可以做主,把价格再降一降,相信表哥也不会见怪。这个——我给那边发个电报,询问一下可好?”

    沈宸听他这么一说,觉得自己有点强人所难了,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让你和陈经理为难,便买下来好了。不过——”

    要是现金的话,沈宸也没法一下子拿出太多,但他有钻石、珠宝啊!

    既然陈经理的表弟处理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