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弃少 >

第355章

隋末弃少-第355章

小说: 隋末弃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天下多少姑娘会生活在痛苦之中,今日陛下负荆请罪无疑开创了一代先河,让或许会提升女人在家的地位。”

    杨延裕点了点头说道:“皇后莫说了,朕改,朕一定痛改前非,以后不会再犯了。”

    闻听延裕这番话,诸位贵妃纷纷笑了起来,就连杨阿五也破涕一笑,幽怨的瞥了一眼杨延裕说道:“好了,耽搁这么久,皇子,公主们给陛下的礼物,陛下还没看呢?”

    说完这番话,平安公主率先奔了过来,手里卷着一幅画,嘻嘻笑了笑说道:“父皇,这是女儿送给你的礼物。”

    延裕微微一笑将这卷画打了开来,但见上面清晰的画着一个驾马手执宝剑的男子,身旁是皑皑白雪的崇山峻岭。

    延裕看见这幅画,有些动容的说道:“蓉儿这是画的父皇吗?”

    平安公主杨蓉点了点头说道:“孩儿听母亲们说父皇一直在打仗,所以就想象了一下父皇打仗的情景,这才画出这幅画,希望父皇喜欢。”

    杨延裕将杨蓉抱了起来,动情的说道:“父皇很喜欢你的画,作为奖赏,你想要什么?”

    杨蓉闻听延裕这句话,便低着头捏着衣角不说话,看见平安公主这番扭捏的样子,延裕轻声问道:“这天下都是父皇的,难道父皇还不能满足你一个小小的愿望吗?”

    只见平安公主抬起头,盯着杨延裕认真的说道:“父皇果真能满足孩儿任何愿望吗?”

    杨延裕不假思索的说道:“你说吧,不管什么事情,父皇都答应你。”

    只见平安公主忽然跪了下去,泪眼婆娑的开口说道:“孩儿什么东西也不要,惟愿父皇能天天陪在女儿身边,别无他求。”

    等到平安公主这番话说完之后,但见蜀王杨定,汉王杨志,太平公主杨英,安阳公主杨思,魏王杨杰,欣怡公主杨玉纷纷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说道:“孩儿等希望父皇陪在孩儿身边,别无他求。”

    眼看着诸位皇子,公主们跪了一地,又说出这种让杨延裕心痛之话,但见杨延裕顾不得擦眼角溢出的泪花,快速的将诸位皇子和公主一一搀扶起来,轻声说道:“孩子们快快起来,父皇答应你们,从现在起到明年一年的时间,父皇都不会离开长安御驾亲征的。”

    闻听延裕这番话,诸多皇子们,公主们兴高采烈的拍着手,又恢复了活蹦乱跳的孩子模样,看见这一幕延裕的心有些沉痛,孩子们需要父皇的陪伴,需要自己的呵护和爱护呀。

    不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迟到。

    杨延裕一一将孩子们送给自己的礼物打开,最多的就是画,而皇子们则给延裕送的是一幅幅书法,待得延裕看完以后,忽然发觉最小的欣怡公主没有给自己送礼物,便将欣怡公主抱在自己的怀里问道:“欣怡你是不是给父皇准备了一个最好的礼物。”

    欣怡点了点头,怯弱弱地说道:“孩子给父皇跳支舞。”

    只见欣怡欢快地从延裕的怀里挣脱出来,站到大殿中央,手足并用,翩翩起舞,虽说没有任何音乐,但是这并不妨碍欣怡欢快的跳着,虽说欣怡的舞蹈有些不好,但是在延裕的心里,却觉得这是自己看过最好的舞蹈,最出众的舞蹈,最特别的舞蹈。

    就在众人说笑的时候,王承恩缓缓走了进来,冲着杨阿五抱拳说道:“皇后娘娘,晚膳已经备好了,是不是该传宴了。”

    杨阿五纤手一挥说道:“想来陛下和诸位皇子,公主们早已经饿了,还是传宴吧。”

    一听说吃饭,就属这些皇子,公主们最是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谈笑吃饭,吃的众人喜乐滋滋,尤其是这些皇子和公主们吃的最多。

    月落树梢的时候,延裕携手与杨阿五回到了寝宫之中。

第648章 改革创新1() 
杨延裕和杨阿五回到寝宫之后,两人簇拥着依偎在一起,杨阿五靠在延裕的怀里,柔情蜜意地说道:“陛下今日向妾身负荆求罪,明日估计满朝文武大臣就全知道了,到时候,文武百官肯定说陛下向一介女流之辈负荆请罪,肯定有损陛下威名,这该怎么办呢?”

    延裕抚摸着阿五的秀脸说道:“这有什么呢?朕虽说是天子,但也是凡胎肉体,也有七情六欲,再说了朕向自己的妻妾负荆求罪,有错吗?也没有人说作为皇帝不能向自己家人负荆求罪呀。”

    闻听延裕这番不着边际的话,杨阿五轻轻一笑说道:“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妾身说不下,文武百官谁又拦得住呢?不过妾身希望陛下以后莫要做那种事情了,倘若陛下想的话,妾身可以做主给陛下挑选一些秀女充实后宫。”

    延裕闻听杨阿五这番话,便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吧,朕现在有你们这些妻妾在身边,哪里能伺候的过来那些秀女呢?”

    杨阿五听得延裕这番话,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说的是心里话吗?”

    杨延裕轻轻捏着杨阿五的秀脸说道:“朕何曾在你面前说过谎话。”

    夜色撩人,一轮残月悄悄挂在树梢,屋内一场酣畅淋漓又上映了。

    中兴三年十月中旬,回到长安的杨延裕,第一次端坐武德殿举行朝议,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武德殿,一番山呼海啸般的行礼过后,杨延裕挥手说道:“众卿家免礼平身吧。”

    待的文武百官起身后,杨延裕缓缓问道:“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天下可有大事发生?”

    中书省内侍令长孙无忌率先说道:“启奏陛下,这一年来,我大梁国内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各项措施一一落实到县域一级,各县之前的响马,盗贼等一一剿灭干净,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大事情。”

    尚书省右仆射房玄龄拱手说道:“户部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关中,河南,河西,河东,河北,江南等地风调雨顺,粮食大获丰收,各地收缴上来的粮食,分别囤放在洛口仓,兴洛仓,黎阳仓,广通仓等。相信这些粮食足矣支撑起一场大仗了。”

    杨延裕闻听房玄龄这番话,心里自然是有些激动的,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风调雨顺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种植庄家,是靠天吃饭的,倘若遇上灾荒年的话,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除了依靠朝廷接济以外,自然是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充饥的。

    杨延裕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说道:“朕在江都的时候,赦免了江都附近诸郡百姓的税负,就是希望当地百姓能尽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诸位爱卿要多加注意,严令当地官府引到百姓尽快加紧耕种,自力更生。”

    一众文武百官齐声说道:“臣等遵旨。”

    又见刑部尚书柳述上前一步说道:“启奏陛下,今年以来刑部统计各地郡县传来的奏报,今年我大梁国判处死刑的总计七千多人,流放的九千多人,另外看押在监牢的尚有一万两千多人。”

    闻听柳述这番话,杨延裕有些郁闷的问道:“我大梁如今各郡人口算下来,不过仅有一千多万人,这样的犯罪率也太高了吧。”

    柳述拱手说道:“大部分案件都是陛下新近收复那些郡州报上来的,属于历史遗留案件。”

    闻听此话,延裕这才恍然大悟,只听杨延裕继续说道:“既然说道这里,从中兴四年各级官府在处理死刑案件的时候,必须要慎之又慎,倘若叛错任何一件死刑案件,直接摘掉乌纱帽,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草率不得。”

    待的众人异口同声附议之后,杨延裕站了起来朗声说道:“而今徐茂公,李靖,尉迟恭等兵分三路攻击萧铣建立的魏国,按照朕之前的部署,到年底之前,三路大军定要剿灭雄霸巴蜀之地的萧铣。而李渊被我们逼迫在涿郡,收复天下也是指日可待。”

    文武百官听得杨延裕这番话,纷纷拱手说道:“陛下文成武德,英明神武,臣等自当鞠躬尽碎,为陛下雄图霸业尽忠。”

    杨延裕哈哈大笑三声,摊开双手说道:“众卿家起身吧。”

    待的文武百官重新站好之后,杨延裕环顾四周,朗声说道:“而今我大梁已经建国三年有余,不管是官职体系也好,还是科举制度,府兵制度,邢律,各郡疆域,官员升迁等都是沿用前朝旧制旧礼,朕意欲对此进行改革创新,不知道诸位大人有何意见?”

    闻听延裕这番话,右仆射房玄龄首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不知陛下是准备改革三省六部,还是从朝廷到地方全部进行阔刀大斧的改革?”

    杨延裕沉浸片刻说道:“三省六部制现在不存在任何问题,朕思虑良久之后,觉得应该设立一个政事堂,政事堂由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纳言,尚书省左右仆射六人,以及六部尚书组成,专门处理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和商议朝廷各项决策的策划,颁布,下达,监督等事情。”

    左仆射杜如晦抱拳说道:“前朝的各项制度都是从两晋,南北朝,隋朝之中吸取的经验之谈,纵然如此,亦有很多弊端,既然陛下准备大刀阔斧的改变,依微臣的意思,给各部门官吏三天的时间,待的三天后,我们在行商议,对于好的意见,可行的,我们可以运用,对于行不通的,我们直接摒弃就足矣了。”

    闻听杜如晦这番话,纳言兼御史大夫魏征上前一步,心平气和的说道:“杜大人言之有理,微臣附议。”

    房玄龄拱手说道:“微臣附议。”

    但见其余官员异口同声说道:“臣等附议。”

    下朝之后,杨延裕独自回到太液池边的南书房内,王承恩垂手站在一边,替杨延裕研磨。

    崭新的竹片上,杨延裕轻轻的写了一个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六部名字,按照杨延裕的设想,成立政事堂,政事堂人员分别由左右仆射杜如晦和房玄龄,内史令长孙无忌,内史舍人裴元福,岑文本,纳言姚思廉,魏征,给事黄门侍郎马周,以及六部尚书等组成。

第649章 改革创新2() 
政事堂从此之后,将是大梁最高的议事机构,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用来协助自己统治全国各地政务,政事堂下属除了三省六部以外,将分别设立商贸司具体负责国内的经济一事,对于延裕来说,下一步开通丝绸之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倘若一旦开通丝绸之路的话,将会吸引更多的栗特人,波斯人,甚至是康国人等西域诸国商人,前来长安前来进行商贸活动。

    到时候商贸司只要给前来长安做生意的人开具通关文书,另外收取一定的费用,那么仅凭这一点,将能加大朝廷的额外收入,另外对于天下做生意的店铺,商人等收取管理费,那么也能增加一点额外的收入。

    另外政事堂之下要设立监察司,监察司与政事堂一样属于自己直接管理,设立监察史一人,侍郎两人,吏员五名,主要搜集朝廷官员贪污腐败以及结党营私等事情。

    可以说监察司就好比是明朝设立的锦衣卫那样,当然杨延裕是不会让监察司变成锦衣卫那样令人谈虎色变的,说到底不过是用来震慑天下官员而已。

    待得三省六部这些事情确定好了之后,就剩下人选的问题,面对诺大的朝廷,这么多文武百官,杨延裕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去负责商贸和监察司,想了许久,杨延裕有些头疼,索性暂时不在去想。

    那么接下来,大刀阔斧需要改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