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地中海霸主 >

第75章

地中海霸主-第75章

小说: 地中海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授权您在尽快短的时间里平定叛乱,目前德国再也经不起一次大的波折,正式公文将在半小时后发到您手上。”

    “我明白了,总统阁下,我会尽快派兵。”

    “好吧,闹事的暴乱分子有多少人?”西克特道,“总统已下令镇压,我得派部队去。”

    “3…4千人吧。”

    “好吧,立即从防卫军抽调一个营并适当加强一下骑兵和机枪部队,然后赶赴慕尼黑平叛。”

    “不!长官,我不认为一个营就能实现目标。”

    “不能?”西克特眉头皱了起来,“你在怀疑军队的实力?一个加强营1000多人还对付不了仅有3…4千人的乌合之众?”

    “暴乱分子确实只有3…4千人,但有两个显著的后续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第一,大批对现政权不满的右翼分子在南下投奔慕尼黑,叫嚣要率先组建巴伐利亚革命政权,拥有武装的国社党成员很快就能膨胀到1万以上;第二,国社党控制慕尼黑后,缴获了所有警察和宪兵的装备,还打开了当地军火库,拿到了不少枪支弹药,虽然都是轻武器,但杀伤力同样不可小觑从审慎角度看,多准备一点兵力总是好的,否则如果伤亡太大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对现政权不满的右翼分子,西克特一想就明白是哪些人:最多的就是对魏玛政府在鲁尔危机中态度软弱,不敢抗争而强烈不满的民族主义者,另外还包括因为经济崩溃而一贫如洗的市民阶层,他们咒骂魏玛政府应该下地狱,现在有人站起来抗争,他们当然要予以热情支持。

    “而且”看着幕僚吞吞吐吐的样子,西克特就意识到对方还有话要说,便道,“说吧,有什么好隐晦的呢?”

    “如果您只派一个加强营过去,艾伯特总统会不会认为您执行任务不力,内心是在变相纵容暴乱分子?并进而怀疑防卫军的忠诚与可靠程度?”

    西克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这该死的政治!好吧,让柏林卫戍团去平叛吧。”

    “卫戍队一起去么?”

    “不必了,还要留着人手担心柏林的局面,谁知道有没有其他阴谋分子也脑子一热就闹腾起来?”

    柏林卫戍团是大德意志师前身,虽只有一个团兵力,但武装力量异常强大,除魏玛政府大力支持与西克特苦心经营外,也与该团是从一战后抽调幸存下来的部队精英组成有关——该团普通士兵都是一战时各部队的少校,可想而知战斗力是多么强大。

    除柏林卫戍团外,西克特手中的防卫军总部卫戍队也是一支精干的武力,这是从防卫军仅有的7个师中各抽调一个连精英士兵组成的部队,用于拱卫要害机关。

    “抵达慕尼黑后限期三天解决问题,不过不要乱杀人,阴谋分子的骨干必须绳之以法并公开审判,否则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后来者!”

    “鲁登道夫将军怎么办?”

    西克特叹了口气,最后下定决心道:“既然他介入不深又没有头面职务,就当是被蒙蔽的,让他自行离去吧”

第四十一章 铁与血(2)() 
来“必须为希腊事件寻求一个体面而果断的解决方式。”看完从德国发来的最新消息,大不列颠首相,保守党人斯坦利·鲍德温在内阁会议上无奈地叹息道,“否则整个欧洲的情绪会脱离我们的掌控,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如此动荡的局面下,实在不宜节外生枝。”

    众人都心情沉重地点头。

    保守党控制的英国政府这当口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带领大不列颠打赢战争并胜利缔结《凡尔赛合约》、建立欧洲秩序的功勋首相,自由党人劳合·乔治已于一年前退休了,促使他下台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经济一团糟。

    大战结束后,英国由债权国沦为债务国,虽成功地从德国身上获得一大笔赔款,但因为德国也面临经济危机,赔款显而易见拿不到手,欠美国的债务却必须逐步清偿,现金流是个大问题。

    本来延期偿还美债这件事可以商量,但因为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维护欧洲主导体制,联手将美国人摁回大西洋对岸,生气之下的美国政府连国联都不肯参与,当然不会在这方面予以通融,该怎么还就怎么还。更要命的是,面对英国不利的经济局面,劳合·乔治听信传统派经济学家建议,采取紧缩疗法,试图削减开支、压缩财政、减少赤字,重新恢复预算平衡并强行再把英镑汇率带起来。

    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的措施,大不列颠在战争结束后已面临开工不足、工人失业等系列问题,再继续紧缩财政,只能迫使经济再度陷入更深层次萎缩并造成更多人失业,强行提升英镑汇率、固守金本位制的操作又遭到国际财团利用黄金定价进行投机套利,他们用各种金融渠道筹集英镑后兑换黄金,使希望维系金本位制度的英格兰银行(大不列颠中央银行)应付起来非常吃力,英伦三岛黄金不断外流,而英镑则始终在金融体系内各部门打转转,看似货币不少,却没用到生产上去,一直在脱实向虚进行投机牟利。

    英国政府也不是没考虑过对美债务拖欠或赖账,但只要他们敢这么做,英镑和英国国债的信誉马上就会威风扫地,拖欠一笔债务容易,为拖欠债务而把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国家信誉葬送掉可不容易——没有一个政治家敢这么选。

    于是劳合·乔治只能下台,把首相位置交给保守党人,不过保守党虽然在口头上攻击劳合·乔治无能,但实际上他们采取的办法也大同小异,无非是换一派人马来执行而已。

    这样只有一个结果:富豪阶层特别是掌握金融权力的权贵阶层越来越富,中产阶级的存款和收入开始发毛(表面上英镑没有贬值,但资产价格急速上涨,相对购买力就大幅度缩水,就像后世某东亚大国,表面看起来收入持续增长,汇率也稳定,普通生活物资也可以应付,但房价如火箭般升天,10年前大城市一对年轻人工作一年勉强还能买个卧室,10年后连买个厕所都困难,用房价衡量的收入持续下跌),而下层阶级因失业率在提高而沦为赤贫的风险不断加大。

    说到底,英国还没有正视一战结束后世界金融中心已从伦敦逐渐转移到纽约的事实,依然在徒劳挣扎而不是顺水推舟,反倒是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干脆利落地利用货币贬值而完成经济转向。不是英国统治阶级看不到货币贬值的好处,而是他们顾虑会造成一场革命风暴。货币贬值的意大利引发了法西斯蒂上台,德国货币贬值造就了国社党暴乱,如果大不列颠敢推行货币竞争性贬值,一定会有一场革命和断头台等待着决策者,所以他们不敢选。

    这种修修补补、无所适从的政策让劳合·乔治和自由党下了台,甚至原本可与保守党抗衡的声势都消减了很多,劳合·乔治下台后,安德鲁·伯纳尔·劳和鲍德温先后以保守党身份成为内阁首相,但保守党的支持率也很低迷,劳当了半年首相就下了台,鲍德温这个首相很快也可能要倒台,根据进度安排,由于下院通过了内阁的不信任投票,上院虽然驳回,但鲍德温认为这种态势不可持续,决定下个月再次举行大选,很多舆论在大胆预计下一位首相将会破天荒地会由一位工党人士担任,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

    自由党衰微,保守党萎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工党的兴起。工党不但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废除私有制”,还表明要调整财政开支结构,“将无用且奢侈的军费开支转移到民生上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砍舰队——工党认为在德国大舰队自沉之后,大不列颠在欧洲没有海上威胁,根本不必要维系如此庞大且十分容易过时的舰队。

    而针对希腊问题,工党反复强调:工党没兴趣投入这样一场战争——一场纯粹因为某些国家支持实施恐怖主义而引发的地区战争,这表态深受厌战大众欢迎,他们实在不愿意为战争在捐献税收和血汗了,虽然工党领袖麦克唐纳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希腊,但舆论很快就将这层意思解读出来。很多英国人连希腊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又听说希腊先暗杀了一个意大利中将,无论基于切身利益还是“朴素”正义感,都不认为大不列颠应该为此打仗,甚至认为英国应该主持正义帮助意大利。

    “管这些地中海蛮子他们去死!”

    “意大利人和希腊人爱打多久打多久!”

    这种声音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还为工党咄咄逼人的态势加了分,虽然在保守党政府眼里,希腊是比意大利重要得多的盟友,但如果这个盟友要拉上英国打仗,那就不是一个好盟友,墨索里尼的强硬表态、意大利国内的态度和英国国内的舆论风向迫使老资格政治家鲍德温迅速做出决定:不支持希腊的战争行为,争取尽快在国联框架内解决问题,如能在大选前达成一致,说不定还有挽回选情颓废的希望。

第四十二章 铁与血(3)() 
“和意大利人接触过了,墨索里尼很坦率,他不想征服希腊,也不想夺取希腊土地,但这件事不给他一个交代是不行的。我认为也不是没有道理:意大利毕竟是列强和国联常任理事国,这点地位都维持不下去,他在意大利国内的独裁就到了头,更别说事端还是希腊人首先挑起来的,当然意大利反应过激也加剧了地区矛盾。”外交大臣乔治寇松(以寇松线而闻名)解释道,“我倾向于给一个合理的交代,当然不能完全按意大利的价码来。”

    “他想要什么交代?”

    “惩凶、道歉、赔款。”

    “意大利要干预希腊司法么?”鲍德温皱起眉头,塞尔维亚暗杀奥匈王储后,奥地利提出的要求基本也是这三条,不过奥匈不但要派遣官员审理恐怖分子,还要塞尔维亚保证取缔一切反奥匈组织等诸多干涉主权的行为,这就让塞尔维亚忍不下去了,再加上俄国在背后怂恿,最后谈判破裂,爆发了惨烈的战争。

    “不,他对这个没兴趣,对道歉也表示口头表达一下即可,倒是赔款要求不低。”

    “多少?”

    “5000万美元!”

    “墨索里尼疯了吗?区区一个中将居然敢索赔5000万美元?这价码可以造3…4艘非常不错的主力舰了。”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意大利人就是这个德性,再说他出动了海军,动用了上万军队,国内还进行了总动员,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演习,花费估计不少,肯定要求获得补偿,我认为5000万美元太多,1000万美元差不多了。”寇松道,“关键问题是需要我们出面和希腊人沟通么?”

    “沟通吧,不过不要通过国家间斡旋的方式,而要由国联通过决议——这样能有效提升权威。”鲍德温分析道,“而且这种处理方式肯定会引起希腊人不满,如果由不列颠单纯施压,很容易反噬我们,通过国际组织出面就显得是国际主流意见,希腊民间的情绪能适当得到缓解。”

    “好的。”寇松点点头,“德国问题大家怎么看?”

    谈到德国问题,众人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对通过暴力政变上台的政府坚决予以坚决反对。不过众口一致的他们似乎忘了这样一个事实:意大利政府就是通过暴力威胁上台的,也不见英国政府有什么作为。

    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