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地中海霸主 >

第129章

地中海霸主-第129章

小说: 地中海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阿涅利一惊:“英法不管?”

    “懒得管,超编1…2千人不是很正常么?再说就德国防卫军现在的表现,军界都在耻笑他们,只有小齐亚诺把他们当个宝。”

    “他为什么不雇佣意大利军官呢?”

    “雇了,不过数量只有400多人,因为没人愿意去吃苦啊……”小阿涅利耸耸肩,“大家只想去小齐亚诺麾下镀镀金,赚点钱,谁愿意去吃苦?如果舍得吃苦,为什么不去利比亚派遣部队呢?那里同样要去北非,但干得好可以升官,小齐亚诺又不能给他们升官!据我掌握的情报,他把义勇军力量编入1000多人后,现在大概有4000…4500石油警卫。”

    这里小阿涅利根本不知道孔蒂尼会把人员膨胀到7000人以上,也不明白他所没看到的、那些不穿军装的警卫还占用了很多的编制。就在这几天,根据孔蒂尼的部署,已有40多架f1战斗机前出到的黎波里一线进行部署了,除了飞行员和地勤,第一批以老兵组成的石油警卫共计一个营也部署到了的黎波里港。

    他们身着全套黑制服,很好区分,但整个港口除黑制服之外,不穿黑制服的也有很多是为石油警卫服务的。小阿涅利更看不到的一点是,输油管道现在已在紧张地铺设之中了,联合集团采用的是倒铺法,先从港口这一段铺起,然后顺着利比亚沙漠走,一直到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边境线为止这一段大概是500多公里,孔蒂尼估计至少要到8月份以后才行,那时候他的部队将完全成军,阿尔及利亚油井也会装上采油措施,对法国人摊牌就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了。

    “对他的部队留意一下,我相信墨索里尼不会对此视而不见,小齐亚诺要揽兵权的野心似乎有些太急迫了。”

    “急迫?”小阿涅利不解,“不就是区区警卫么?”

    “你这么想,政治家可不这么想,就算墨索里尼不这么想,他手下难道不会想歪那几名干将可一直在你争我夺。”老阿涅利淡淡一笑,“靠这个干不倒小齐亚诺,不过给他添点堵可以少给我们找其他麻烦,他总是拿那些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与我们喋喋不休地叫板,我感觉甚为厌烦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也觉得是。”

    老阿涅利最后补了一句:“不过造住宅、开发房地产可以学,似乎也是一条生财之道啊……”

第四十一章 背后一刀(1)() 
“利比亚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们的人和当地部落武装接上头了么?”

    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内,大不列颠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吐出一个烟圈,慢条斯理地问约瑟夫奥斯汀张伯伦——后者现在正任大不列颠外交大臣。

    在两年前的动荡中,由于保守党和自由党在经济问题上的失分,传统两强第一次丢掉了首相宝座,让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获得了组阁的权利,并前前后后当了10个月首相,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这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从此工党取代自由党变成了英国政坛上第二大政治力量,然还不能动摇保守党的地位,但自由党的势力却被急剧打压下去。

    纠结于领导人个人才能导致政党兴衰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国家力量:正因为一战后大不列颠丧失了号令群雄的实力而转而开始变得保守与封闭起来后,始终恪守自由竞争的理念便显得有些迂腐了,英国政府不是没尝试过继续维持自由贸易、继续提高英镑地位、继续坚持金本位的措施,但除了让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外,就是国内经济衰落、失业率高涨,本来想维持的金本位也维持不下去,让各路投机资本家卷走了不少钱款——这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孔蒂尼和联合集团投机倒把。

    虽然联合集团其实赚得不多,无非就是一起赶了个热闹,甚至孔蒂尼自己都没有感觉,因为是里奥利用他访美期间做得调头生意,一家伙吃掉了70多万英镑的汇兑差异,打了个漂亮的闪电战,论操作实力算是非常漂亮。但英国人后来查到后感觉恼羞成怒——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利用金融搞投机倒把也就算了,现在连意大利人都敢压上来?真是岂有此理。

    金融界对联合集团第二个看得不舒服的是联合集团插手金融市场的行为,这里有两笔账要算:第一笔是联合银行横空出世收购不少意大利中小银行的操作,这动了英国银行界的奶酪。

    原本意大利银行业规模较小,所以如果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国际收支全部通过外资银行中转,这方面瑞士银行不是强项,强的是英国或法国银行,出于传统合作关系,意大利银行基本都通过英国银行尤其是三大行中转,但联合银行成立后,一下子撇开英国银行界,直接与华尔街扯上了关系,从亲英变成亲美,英国人一下子失去了每年几十万英镑的手续费收入不说,联合银行还自己开设美国分行,并利用联合集团的产业优势,让其他未纳入体系的意大利中小银行走联合银行这个渠道。

    为什么华尔街对联合集团这么感兴趣,就因为他们发现孔蒂尼和传统意大利政治家完全不同,不亲近英法,反而亲近美德——在经济、金融上亲美国,在技术、工业、人才上亲德国,这就让美国产业界打通了与意大利的关系,并可以向中欧辐射。

    第二笔账是对美贷款和意大利银行的高息揽储问题。孔蒂尼前前后后已向美国方面申请了将近4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准备再次发行1亿美元的企业债,哪怕按5%利息计算,一年利息开支就在2500万美元——相当于两艘上好的战列舰,而如果按照惯性,这些贷款都应该是流向大不列颠的。

    至于为什么不向英国人借款,孔蒂尼一摊手:英国人借款条件没有低于6%的,凭什么向英国贷?可英国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联合集团在美国大量采购,所以华尔街大亨才肯以5%甚至4。8%的低息发放贷款,如果联合集团把这些订单转到英国,保证也给5%甚至更低的利息。问题英国那些又贵又差的工业破烂孔蒂尼看不上,他倒是看上了罗…罗公司的公司产业和技术专利,可高傲的不列颠人不肯出售,最后只能逼得联合集团拿着罗罗发动机利用德国工程师测绘后搞“自主创新”,这就是矛盾的一大根源。

    如果大不列颠依然是自视甚高的自由贸易思想,说不定这批绅士会对联合集团向哪里贷款一笑了之,但现在大不列颠也开始贸易保护了,联合集团这点利益当然不可放过。

    而联合银行高息揽储的行为更加剧了金融界的不安,3。75%的利率对意大利人来说,不过是加了0。5%,但对英法等存款利率普遍在2%左右徘徊的国家来说,3。75%几乎就等于翻了一倍,这立即将大量的资金虹吸过来——法国人对此意见不大,反正本来就是放贷过日,意大利人愿意付高息最好,英国政府普遍就感觉不可容忍了。

    提高本国利率?那会抽紧银根,加剧经济动荡,增加政府债务的利息开支,可不提高利率,同样会资金外流,引发社会紧缩——在原本历史时空没有孔蒂尼这个吸金5亿美元的集团,美国人还会痛痛快快向不列颠发放贷款,现在一头是意大利人贷款向美国购买东西搞国内建设,一头是英国人贷款后增强不列颠工业实力试图和美国竞争,美国人当然愿意选择前者——同样是赚钱,为什么要给自己添堵呢?

    所以英国方面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不断向意大利方向流动,用孔蒂尼的话说,联合集团是这股潮流的发动机:为了和联合集团配套,有关上下游产业单元的贷款也达到了2个多亿美元,同时因为联合集团很多货物从德国订购,这又让德国在道威斯计划后实现了资金快速流入。孔蒂尼自己也不清楚,就因为他大手笔的举债,造成了两年内将近10亿国际资金流的变化,并引起了不列颠人的不安。

    英国人不是没想过弥补,在科孚岛问题上他们压希腊让步是想进一步拉近与意大利的关系,没想到意大利人把好处吃了,后续的回报却不肯给大不列颠,甚至还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这一刀就是石油问题。

第四十二章 背后一刀(2)() 
确切地说,联合集团在石油问题上捅了英国人三刀,瞬间让英国人控制欧洲原油定价权成为泡影。

    第一刀是联合石油的伟大发现,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油田发现的原油比英国人控制的伊朗石油距离更近、品质更好,而且据说储量更大——实际上伊朗储量更大,不过英国人还没来得及发现而已。

    在欧洲主要强国中,俄国本来有油,但这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三股——一股伊朗石油,一股罗马尼亚石油(受英国资本控制)、一股东印度石油(荷属东印度的原油由壳牌公司开发,但壳牌却是英国和荷兰共同合资的),这三股石油的供应量都不算太大,加起来不到1500万吨,但足够满足欧洲需求了,现在两个油田一发现,瞬间就将这种控制体系撕扯得七零八落。

    更糟糕的是,现在法国、意大利都在本国殖民地发现了石油,这就意味着战事英国通过石油工业卡两国舰队脖子的期望落空了——在地中海同时与意法两国为敌?即便英国人再狂妄也不敢这么布局。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意大利和法国的石油殖民地近在咫尺,而伊朗石油到大不列颠本土却需要绕大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的石油供应线(远东的东印度油田、中东的伊朗油田)反过来有被意大利和法国切断的风险。

    第二刀是联合集团与苏联的石油贸易。由于苏联拒不归还沙皇俄国的欠款,所以英国和苏联的关系继续是冷冻的——麦克唐纳只是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他左右不了经济往来,而联合集团这一杆子打下去,巴库原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欧洲敞开供应了,更要命的是,联合集团还破天荒利用了两头采购的契机——一头向苏联采购石油、一头向其他国家(主要是德国)采购工业品交换石油,这就绕开了欧洲传统用英镑结算石油贸易的体系,相当于又在英镑已摇摇欲坠的国际支付货币地位上狠狠戳了一刀。

    更绝的是,孔蒂尼对外贸易除了里拉结算外,其他全部用美元,动不动就是上亿,连苏联这样的国家也能打开通道——这让华尔街大佬们高兴地不得了,美联储都对孔蒂尼赞赏有加,认为他极大地推动了美意关系发展,甚至还破天荒在联合集团发行1亿美元企业债务时说好话,以私人名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是可信赖的投资品种——对一帮大佬说话时,用私人名义和官方名义有什么区别?这就让英镑雪上加霜。

    第三刀是联合集团在部署完纽约现货市场远期多单后宣布了“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原则,限定了最低限价1美元和最高限价1。25美元,使目前在低位徘徊的国际油价立即开始抬升,按理说英国人作为输出国应感到高兴才对,问题是英国人鉴于上一年的教训,在石油上进行了套保——贸易市场看多、投机市场看空,用多空对冲来轧平头寸,对冲风险。

    如果肯老老实1:1配比套保,无论怎么波动都不会额外损失钱,但人坏就坏在自作聪明,石油资本家们认为远期随着苏联原油增加、北非石油开采,未来市场原油供应将大大超过消耗,因此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