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亮剑1918 >

第333章

亮剑1918-第333章

小说: 亮剑1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崇禧听后有些不同意见,他建议道:“山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鲁南等地是连通南北的重要铁路线,一旦被日军占去的话,对我方十分不利。”

    “这个我都知道,只是我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用之兵了。要是还能够再有一个第一集团军就好了。”

    说到这里,黄柯轻声叹口气。

    白崇禧自然知道,全国战斗力较强的部队都投入到了华东、华北和东北三大战场,虽然在华南和西南等地也留有不少的防御部队,但那些都是留着防备日军从南部和西南进攻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动的。

    “总长,是否可以扩大招兵的规模?”白崇禧道。

    黄柯摆了摆手:“现在的兵源上不是问题,我们国家的青年储备还是很多的。可难就难在兵员的素质上。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太久,青年的文盲占的比例相当大。这样的新兵到部队你很难跟他讲清楚弹道、风向的问题,更别说是炮兵、坦克兵这一类的技术兵种了。招收兵员之后需要新老兵交替,如果单独成立部队的话,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总长观察入微,能够了解如此细致,值得我们学习。”白崇禧有些惊讶,没想到黄柯在这些方面竟然了解的如此细致,他便随口奉承了几句。

    “算了,不说这个了。回复给刘坚吧,告诉保持这个原则就行了。必要的时候,询问一下东北方面的张学良和林祚大,现在东北的压力小不少了,他们有没有空余的兵力能不能派出支援一下?”

    “是,我这就去办。”白崇禧刚出门,陈烈文又走了进来。看他拿着一个笔记本走了进来。

    黄柯知道他应该是有事汇报,便直截了当的问道:“什么事情?”

    陈烈文摊开本子道:“刚刚获悉的消息,日军第55、33两个师团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发动进攻,缅甸方面防守的英军不能有效抵抗,现在已经向北部开始溃退。另外,美英国元首已经通过其使领馆向我方照会,希望能够就缅甸方面的战局情况进行一个会谈。”

    汇报了之后,他又补充一句说道:“没想到日本人竟然在这个时候进攻缅甸,看来他们不甘心在南京的失利。”

    “缅甸有中缅运输线,这就是一条输血管,日本人占了东南亚,进攻缅甸是迟早的事情。照会回复美英两国的元首,告诉他们我可以同他们就缅甸问题进行磋商,时间和形式上他们来定好了。”

    处理完这些事务之后,已经过了晚饭时间,黄柯就跟陈烈文说,通知家里不要再等他吃饭了。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黄柯乘车回到了位于郊外的地下掩体的家中。妻子赵小婉和儿子黄正忠都还在客厅等着,见到黄柯进来,妻儿都起身站了起来。

    赵小婉上前将黄柯身上的呢子大衣接过来。

    “吃了吗?厨房里还留着饭菜,现在去给你热一下?”

    “不用了,我在食堂已经吃过了。你们吃了吗?”黄柯解开脖子的领带,脱掉皮鞋换上了棉拖鞋。

    “吃过了。”赵小婉将这些东西都接了过来。

    “父亲,您回来了?”黄正忠也走了过来对他向父亲请安。

    “嗯,你吃过饭了吗?”黄柯问道。

    “吃过了,我和妈妈一起吃的。”黄正忠道。

    “好,等会跟我说一下你最近的学习情况,做好准备了吗?”黄柯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学业和生活上要听取汇报,以便从这些话语之中判断出儿子最近在干什么、学到了什么东西。

    赵小婉没有多说,收拾好东西之后去泡了点茶就走开了。

    在这期间,黄正忠向父亲对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了一个汇报。他说的言简意赅,但重点并没有遗漏。其中,还穿插了一些自己的见闻,包括昆明地区的物价飞涨,以及学生游行等等见闻。

    黄柯听后并不加以评论,只是简单的点头。

    十几分钟的时间,黄正忠几乎没有停过。汇报结束的时候,黄柯点点头问道:“最近有在读什么书吗?”

    “最近在看一些国外的典籍,从苏联的到欧美都会有所涉猎,这段时间在读的就是海明威的forwhomthebelltolls。”黄正忠说的是实话,他最近的确是在读英文。

    “海明威的书可以涉猎,但国内的典籍也要看一看。你在国外的学习比较久,国内的文化也可以多了解一些。你们学校的闻一多、朱自清都是一些文学大家,珍惜和他们学习的机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去理解。”和对黄正的教育态度不同,他对黄正忠希望是引导他。

    “是,父亲的话我记下了。”黄正忠依旧站立道。

    黄柯又随便说了几句后道:“好了,没有什么事情。这些天在南京,能够出去帮忙就帮帮忙,不想出去就在家读读书。好了,没什么事情你就先去休息吧。”

    说完,黄柯起身准备回卧室睡觉。

    “父亲,我还有一件事想跟你汇报下。”黄正忠问道。

    黄柯止住了脚步,这倒是有点稀奇,他就转身问道:“说吧。”

    “是有关学生参军的事情。”黄正忠把穆旦学长的这些思想情况告诉了他,并且将朱景行等一类学生参军的顾虑提了出来。

    “学生中的参军热情还算高,但一部分只是口头上说说。让他们去游行闹事还行,真让战场恐怕不行。不过还是有不少学生报国热情还是很高涨的,但也有人担心从军之后不能继续读书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能不能让参军之后的学生在战后可以继续读书呢?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等手段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呢?”黄正忠说道。

第076章 青年社() 
这是南京解除日军之围后的第一个春节,尽管战争的阴霾嗨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但每天已经不必像以前那样颠簸流离。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也正因为此,这个新年虽然物质依旧匮乏,但却显得格外的热闹和喜庆。

    从中山陵到夫子庙,秦淮河岸以及枫林路,还有古城墙上都挂上了不少的国旗、春联灯笼,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行政院的办公机构已经在年前整体搬迁回了南京,新成立的民食调配委员会向南京市民发放了多于平时的口粮,用来庆祝这个新年的到来。

    黄柯一家虽然没有团圆,但在前线的哥哥黄正和在美国的黄英也都打来了电话,闲言碎语之中他们才发觉,一家人已经有三年没有在一起过过一个年了。

    这些天黄正忠去行政院和国防部帮办,在陈烈文的带领下,也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这里工作的一个基本流程。对国家机器的如何运转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转眼几天的时间过去,黄正忠见习的日子结束。

    元宵节前的一天,黄正忠和自己所在几个部门的人辞行之后,特意来到了陈烈文的办公室,向他辞行。

    陈烈文是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政治秘书,又是国防部秘书长,办公室本应该按照少将级别来配置,但因为战争时期办公地点紧张,所以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办公室让了出来,搬出桌子和众多秘书处的秘书们一起在大厅办公。

    见黄正忠过来,陈烈文知道在这里说话不是很方便,就和他一起到后院走走了。

    “没想到你还能够来向我辞行,像你这样做的,我目前只是见过两个人。”陈烈文边走边道。

    “让我猜一下,那两个人之中,肯定有一个是我哥哥黄正。”黄正忠笑道。

    陈烈文点点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层的子女来到各部门进行见习性质的工作,我也都安排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让他们去。只有你哥哥和蒋家的建丰来向我辞行过,其他的都是拍拍屁股就走。更有甚者,连来都不来。”

    说到这里,陈烈文摇了摇头,这些高层子弟的作风实在是不能让人苟同。

    “算了,不说他们了。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要按照你父亲的意思,在这结束之后找你谈一次话。”陈烈文就问他:“最近这些天有什么感悟和想法吗?”

    黄正忠想了想之后认真的说道:“工作程序上我就不多说了,这些专业性的东西比较多,再加上我没有接触到一些机密性的岗位,也不好多做评价。”

    “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国家机构里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存在着很多的废物和无能之辈,也没有像很多人传说的那样清闲和舒适;相反,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机器里,更多的人都是在各自领域的精英和佼佼者,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忙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工作有多么的辛苦,也并不是就表明这里的人工作就有多么的伟大。毕竟和广大的农民和工人等底层社会来说,这里的人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要好上很多倍。当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一些想法的无知。”

    陈烈文点点头,他又问道:“除了这些之外,你还有其他的什么感受吗?”

    黄正忠这次没有思考,他笑着问道:“这一次是我父亲的意思,还是你自己要问我的?”

    “有什么区别吗?”陈烈文道。

    “有,如果是我父亲让你问的话,我想他会让我说一些有关宏观的感受,也就是上面的这些。而你来问我,我会把你当做是一个朋友来回答,这样的话说出来的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好吧,我想听一听朋友之间的回答。”陈烈文道。

    黄正忠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眼睛之后说道:“其实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所以对于军政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还是有所了解的。后来我去了英美,也对他们的政治环境有所了解。总体来说,两者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但总体上我更加倾向于他们的那一套。”

    “喔?为什么?”陈烈文对这点感了兴趣。

    “我在这里虽然看到了井井有绪,但也看到了诸多事情之间的累赘和办事机构的臃肿,一件小事要经过那么多的手续,各部门之间的交叉过多,但协同不够。说句实话,我觉得领导者,也就是我父亲本人负有很大的责任。”

    陈烈文没想到黄正忠会对他父亲提出批评,不过黄柯事先也告诉过他,要他了解一下黄正忠的全面思想,所以陈烈文也就没有阻止。

    黄正忠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辛亥革命之初,中山先生等人原意是希望建立仿效美国的总统制,后来又搞过责任制内阁,五院制,甚至还有张勋复辟、溥仪重新登基的君主制,后来又实行委员会制度,现在是委员会制和五院制并行,汪精卫投敌之后,制度更倾向于委员会制,可这只是倾向,并不是真正的委员会制。所以,这才导致了现在的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内部机构涣散和人员贪腐,监督机制不到位,一帮老态龙钟的人在握权,他们的心里哪有半点的三民主义?”

    黄正忠说了很多有关这些的事情,说过之后他笑道:“我这些都只是自己浅陋的看法,很多问题上都还是很幼稚,烈文兄见笑了。”

    陈烈文没有笑,他严肃的说道:“你说的很对。我们也有一批类似中青年对这样的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