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亮剑1918 >

第139章

亮剑1918-第139章

小说: 亮剑1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叶绍明一挥手,示意几个人高马大的卫兵将黄柯送回下面安全之地,这次就连十四仔也保持了默认,黄柯的地位今非昔比,在没有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实在不敢让他随便乱走,况且今天这种情况很复杂,上万名学生谁知道有没有混进来什么人?

    “造反了你们?”黄柯怒目斥责,政要挣脱几人往下走的时候,后面传来一个声音叫住了他。黄柯回头望去,军事参谋部的白崇禧走了过来,对黄柯低声耳语道:“司令,张学良将军请求和您直接通话。”

    听到这话,黄柯取消了去门口和学生对话的想法,立刻乘坐电梯直接向军事会议厅走去。军事会议厅里,汪精卫等政府要员已经从秘密通道离开,屋子里只剩下国防部的那些将军参谋了。

    旁边机要室的一部加长线的电话拉到了这里,蒋先云正在和张学良了解着前线的具体情况,看到黄柯到了,蒋先云跟张学良说了几句后,就把话筒递给了黄柯。

    “喂,汉卿兄,我是黄柯,你那边情况如何?”黄柯接过电话,洪亮的声音在大厅里回响,他和张学良虽见面不是太多,在北伐时他们甚至率部大打出手,然而在后来张作霖遇袭和东北易帜中,黄柯多次和他接触,也正因为此,张对黄除了上下级关系之外,还多了一些感激,黄柯年纪稍长,两人也都以兄弟相互称谓。

    此时,张学良和黄柯通话,一面是想看他电话是一会的沉默,不一会张学良低沉和疲惫的声音传来:“兴华兄,我我是千古罪人啊。”

    黄柯听后深吸一口气,看来张学良有些优柔寡断,他既想保全自己的东北军,又想对抗日本人,可日本人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也就只好一步步退让。

    “汉卿兄,不要着急,丢失的城市咱们可以打回来,但历史的罪人却是万万不能做,做了一辈子就改不了了。”

    “哎!”电话那头传来张学良一声叹息:“昨夜丢了沈阳,没想到日军并不满足,现在他们已向周边进发,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还有长春多个城市被他们占了”

    黄柯听后不由吃惊,才半天一夜的时间,没想到丢了沈阳之后竟然又丢了这么多城市,寸寸国土在不断陷落,他们现在还在这里商讨着究竟跟人打还是不打?

    “张学良,一夜之间陷落如此之多的领土,难道你麾下的东北军都是童子军吗?难道你想做被后世代代咒骂的千古罪人吗?”黄柯声音比刚才还要大几分贝,一向自立为王的张学良听到之后竟然没有反驳,这话说完是一阵沉默,军事会议厅里,所有人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蒋先云走过来用眼神劝慰了一下黄柯不要动怒,透过传话筒,蒋先云隐约听到那边的张学良无尽的叹气声。

    半响之后,电话那头传来张学良疲惫而又坚定的声音“兴华兄,我且问你,倘若是你,你该如何处置?”

    黄柯立刻回道:“不用作出这样的假设,我现在无法回答你,但有人已经替你作出了回答。现在,就在国防部大门前已经聚集了上万名学生,他们都是听到了东北事变之后来的,他们在质问国防部,昨晚夜里你张学良和数十万虎狼之师的东北边防军究竟在干什么?为什么一夜之间沈阳城就一枪不发落入日军手中?”

    “汉卿兄,实话告诉你吧,我们这些高级将领就躲在国防部下面的会议厅里不敢出去,因为出去见着他们,我没有办法回答他们的问题,更没有脸去见他们?身为军人守土有责,可这是白白把领土送给人家,这难道就是我们中国军人?”

    电话这头的黄柯发怒了,他对待张学良像是和自己不争气的兄弟说话一样,没有什么外交辞令,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官场话,不过却句句说到了张学良的心坎里,他又何尝不想去和日本人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只是南京方面态度模糊不清,既没有说打,也没有说不打,他明白这是南京想借助日人之手铲除地方势力。况且,中东路事件之后,他本人见识到了列强军队的强大,再加上东北军军中派系林立,中央政府又视之为眼中钉,如果和日本人打光了,那只能落个兔死狗烹了。

    可在放弃沈阳之后,他内心就开始后悔了。这里是他们老张家的地盘,沈阳城里的大帅府、深山老林的貂子皮、肥沃的黑土地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可惜让日本人全部占了,他心不甘,是谁也不会甘心!

    更何况要被上这千古骂名?!

    听到那边的沉默,黄柯用一种坚定的语气问道:“张将军,现在让你重整队伍打回去你愿不愿意?”

    其实黄柯已经做好了打算,倘若张学良说“不愿意”或者推诿的话,他就立刻亲赴前线调兵东上,不就是关东军吗?他倒是要看看关东军都长几个脑袋!

    黄柯这话话音刚落,那边张学良深吸一口道:“属下定不辱命!”

    两人私人间的对话商讨完毕后,随后黄柯和参谋部决定拟定作战命令,有人劝说他调兵需要经过议会商量同意,黄柯大手一挥道:“再等着他们商量,怕是日本人就打到南京来了,国家宪法规定了遇到地方突然袭击,国防部有权进行自卫处理,宝贵的事件已经过去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国防部在经过商讨后下达了一封命令,令张学良将军所率东北边防军固守领土,对挑衅日军予以还击,这封命令很快就下达了出去;和这封命令一起下达的还有一份一级战备的命令,紧接着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各军区乙种军迅速进行兵员补充,驻扎在绥远、锦州的巴图、刘坚部队开始向东北进发,林祚大、薛伯陵等所部机械化集团军立刻前往锦州集结待命。

    秋风萧瑟,黄柯穿着笔挺的薄呢子军装在杨义兵、十四仔和众多警卫的簇拥下,走出了国防部的大门。已经忍饥挨饿一天的学生们放大了眼睛,有人看到黄柯肩章上的三颗*就知道大官来了,于是乎人群再一次聚集了起来。

    黄柯将扩音喇叭的话筒拿来,中气十足的说道:“同学们!同胞们!我是国防部军事参谋部部长黄柯,昨天东北边防军遇袭受挫,致使国土沦丧,作为军人到再次向大家道歉了!”

    “胡说!他们明明是不敢打!这个人就是骗子!”“对,东北军都是孬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人群中有人开始带头反对起来,站在黄柯身旁的杨义兵对人使了个眼色,一个便衣盯住了那个带头高喊的“学生”。

    虽然有人提出反对,但更多的人则是把目光投向这里,他们都知道黄柯,这个北伐时就敢和日本人开火的将领在学生中声望很高。

    “刚才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这种批评我们接受,毕竟是我们军人没有尽到责任。但东北军只因警惕性低、训练松弛而被日军偷袭所致,就在刚刚不到十分钟之前,国防部已经下达军事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我们要把在东北的日本人赶出去!”

第004章 出关() 
在中央政府通电全国表示坚决抵抗日军侵略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张学良作出了“坚决抵抗、收复国土”的决断,并通电全国,表示愿听从中央政府调遣。随后,他以东北边防军总司令的名义宣告全军“重整队伍、夺回失地”。

    与此同时,驻扎在北方林祚大、薛伯陵机械化集团军群、巴图的草原骑兵也在向东开进,全副装甲的机械化部队在黑土地上卷起滚滚浓烟,向着东北肥沃的黑土地等地开去;数万草原骑兵也向东北调动,车道所到之处竟是过兵马蹄声,绵长的队伍足有数十里长;空军方面,几百架各种型号的运输机、轰炸机和战斗机也飞抵前线,有的在北京机场停靠,更多的则是在锦州野战机场降落,一下来来了这么多飞机,让在锦州坐镇的将领们都心领神会,他们纷纷感慨,黄司令就是高,下野这几天整出这么多动静来。

    黄柯主动请缨前往东北担任此次战役总司令,却被汪精卫否决,一些国党元老说,黄柯是全军参谋部长,亲临一线指挥勇气可嘉,但他还需要为全军参谋,这件事就交给其他人好了。其实汪精卫派是担心黄柯再次利用此次机会赢得民心,并且掌握更多兵权。

    于是,国党推崇陆军部长蒋中正挂帅,总领东北区域局势,可这个意见很快就被廖仲恺、黄柯等人否决,他们的理由同样简单,蒋中正身为陆军部长需要统领全军,不适宜担任一方主帅。思来想去,东北军统帅陷入了僵局,有人提议干脆让张学良,黄柯当即反对,说把军权都放在张学良手里,指不定东三省丢的更快一些。更何况中央也不会让一个军阀去掌控中央军队。

    最后,国防部长蒋先云主动请缨担任东北地区作战总指挥,两派在博弈之后应允这个请求。蒋先云曾经在北伐中指挥过东路军作战,在东北一线不仅有他的熟悉的部下,更对东北地区情况了如指掌,再者国防部长本就应该是军事行动的总指挥,他兼任东北地区作战总指挥也能够使人信服。

    不日之后,蒋先云从南京出发走马上任,他乘坐空军专机抵达锦州,并在那里设立了前线指挥部,此时,从各地调拨的数万大军和出关的东北边防军汇合,大军沿着东北一线驻扎,所有部队准备就绪,随时准备收复失地。

    在东北战场风起云涌的时候,黄柯已经离开了南京,在预干处的护卫下秘密来到了上海。在军事会议上,蒋百里提出提前对驻扎在上海的日军下手,防止日军沿江而上将中国切断,而将其战线逼迫东北、华北一线的作战战略方针。

    黄柯深以为然,蒋百里不愧是有着卓越眼光和见识的参谋长,历史的发展也将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日战争的胜利,不过他知道汪精卫那帮人一定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的作战计划,因为那样的话极有可能促成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对于一个饱经战乱的东方古国来说,一场旷日持久的和平实在是太珍贵了,只可惜和平并非一厢情愿。

    黄柯深知,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不久之后的那场世界大战也不可避免,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只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吧!

    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方面也紧急增援,驻扎在朝鲜北部的日军高唱凯歌进入沈阳等地集结,大有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势头。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里,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大将正在召开一场非正式的会谈。

    会谈的地址是本庄繁在旅顺的住所,这栋中式风格的建筑被改装了完全的日式,地上的大理石让撬开装上了榻榻米,上好的黄花梨木的桌椅被移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日式的低矮座椅,那些雕花精致的门窗也都被换成了日本的推拉门,几个穿着和服和木屐日本女人扭着屁股来回走动。

    此时,会客室的榻榻米坐着十来个穿着立领军装的军人,虽然天气闷热,不过他们身上的军装却依旧笔挺,风纪扣稳稳的扣在脖子上,一张方形桌子的下面是十几个白色厚袜子的包裹着的脚,凉爽的海风吹来,让这个屋子里变得闷热少了许多。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本庄繁的亲信,他麾下的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石原莞尔中佐和土肥原贤二等人都在这里,同时,这些人也同样是驻扎在中国东北部军队的决策和领导群体,这间小屋子里任何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