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司马相如 >

第146章

司马相如-第146章

小说: 司马相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月有阴晴圆缺,李夫人不幸病入膏肓。武帝难过不已,亲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以被覆面,转面向内,掩泣,任凭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只是啜泣不见。

    李夫人去世前叹气道:“我本出身微贱,皇上之所以眷恋我,只因平时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天我病已将死,他若见我颜色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啊。”

    李夫人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无限的痛苦,将李夫人用皇后礼仪安葬,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武帝思念李夫人之情日夕递增。

    武帝召来一个叫李少翁的方士,让他在宫中设坛招魂,好能与李夫人再见一面。

    于是在晚上点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的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远去。

    武帝痴痴的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

    原来深海里有潜英之石,颜色发青,且轻如毛羽,天气寒冷石头却是温的,当暑热时反而变冷。把这种石头刻成人像,可以说话,方士将石像置于纱帐里,宛若李夫人生时。

    但因石头有剧毒,不可接近,只可以在远处观望。

    于是,武帝思李夫人心切,便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并重用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

    当相如见到李少翁时,却并不以为然。相如知道谁也劝不进武帝,只盼等少翁的骗术露馅后武帝便能幡然醒悟。

    李少翁乃是一个齐地方士,因为面色红润,头发黑亮,完全像个少年人,可他自己跟别人讲已经有二百多岁了。武帝见他能使青春永驻,又听他说能召唤鬼神,所以对少翁大为宠信。

    于是,少翁便请王夫人“显灵”和皇上见上了一面,武帝一高兴便封了他为文成将军。

    相如看不过去了,找到东方朔商量对策。

    东方朔冥思苦想,好半天才拍了下脑门,站起来道:“有了!”

    东方朔对武帝道:“臣乃岁星精转世,知道天上有不死之药。”

    武帝惊道:“天何人可上?”

    “臣能上天。”

    武帝想其又想搞点诙谐的事儿出来,不动声色,即命其上天取药。东方朔刚出殿门,又回来奏道:“今臣上天恐有人怀疑,愿得一人为信。”武帝便遣一方士与其一道,限期三十日返回。

    东方朔既行,每日却与诸侯饮酒行乐,期限将尽,仍无上天之意。方士多次催促,东方朔道:“汝勿急,时刻一到当有神来迎我。”

    于是方士昼寝,良久,东方朔醒来道:“呼君极久不应,我今者已从天上来。”

    方士大惊,告之武帝。武帝以欺君之罪将东方朔下狱。

    东方朔匍匐在地,啼道:“臣顷刻间便几乎两次死亡。”

    “何也?”

    “臣上天后,天帝问臣:‘下方人何衣?’臣朔曰:‘衣虫。’‘虫何若?’臣朔曰:‘虫喙髯髯类马,色邠邠类虎。’天公大怒,以臣为诳言,即派遣使者下凡尘问询,使者还报曰:‘有之,厥名蚕。’天公才让臣得以生还。今陛下认为臣有诈,请陛下也派遣使者上天问之。”

    武帝知道东方朔欲以此来谏止自己的求神访仙活动,岂肯罢休,怒道:“求得的不死之药呢?”

第181章 恭请神灵() 
“臣冤枉啊,陛下!”东方朔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臣被方士偏言所陷害。臣确已上得了天,是天公言道天上天下均无不死之药!恳请陛下派人上天明察!”

    “然谁能上天?”武帝哭笑不得,“罢了罢了,朕恕汝无罪了,休得再胡闹!”

    “臣以为,除臣而外,那李将军必定也可上天!”

    “不得再谈上天之事!”武帝怒道,“虽不能上天见神仙,神仙总可以下地来见朕吧!”

    李少翁趁机谏道:“皇上欲与神仙往来,可是现在的宫室和陈设都不像神仙的用度,神仙又怎么能来呢?”

    武帝一心想会见神仙,对于少翁的建议全盘接受,下令工匠们把皇宫中所有宫殿的殿顶、柱子和墙壁都画上五彩的云头、仙车之类的图案,帷幕和被服上也都绣上神仙的云气。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还是不见神仙下凡,少翁又建议武帝再盖一座专供神仙居住的甘泉宫,里面建筑高台,台上再造屋宇,画上天地之间太乙等等各色各样的神像,摆上各种祭祀用的法器,以欺能请得神仙下来。

    这样又折腾了一年多时间,可是仍没见到半个神仙的影子。

    相如见东方朔屡谏无果,心想该让这少翁早些露馅的好,便激道:“皇上,为臣都等不急了。难道是文成将军故意不让皇上得见神仙?”

    武帝盯着少翁看,看得少翁心中发毛,忙揖道:“陛下欲见神仙,指日可待。”

    少翁不得不再弄玄虚,他将字写到绢帛上,拌到饲料中,让牛吞下,伪装着自己不知道。

    这天,少翁请武帝到甘泉宫去求仙,他让手下人牵着牛走过。少翁指着牛对武帝道:“这只牛的肚子里有奇怪的东西。”他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半天,才又回头对武帝道,“这牛的肚子里准有天书。”

    武帝觉得挺神秘,马上叫人当场把那头牛宰了,果真从牛肚子里扯出一条绢帛来,上面还写着字。

    手下人把帛书呈送上来,心中无不佩服少翁,原来真是个高不可测的仙人啊。

    相如看着帛书上的字迹不放:“皇上,臣眼愚钝,这字迹似有些眼熟。”

    武帝跟着相如的眼光,也仔细地看看帛书,终觉得有些不对头。

    尽管帛书上的字写得稀奇古怪,字句也晦涩难懂,可武帝还是看出来这帛书上的字体和少翁的字体有某种相似之处。

    武帝不动声色,转眼看看少翁,少翁做贼心虚,赶紧把眼睛转向别处。

    武帝心中明白个大概,心想竟敢在我面前行骗。他喝令手下将文成将军捆上,自己要亲自审理。

    还没等到用大刑,在武帝的严厉诘问下,少翁就全招了。

    武帝自以为精明,反而被人愚弄,心中恼羞成怒,他马上下令将文成将军砍了。

    武帝余怒未息,又怕天下人知道自己被人愚弄而笑话他,便下令手下人对此事保密,违者处斩。

    这样,少翁被处死的事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真情。

    相如以为这次被骗后,武帝便会不再信神仙了。可过了不久,武帝又请来了一个叫上郡的巫师。

    原来,武帝在鼎湖宫祭祀黄帝时,突然病倒了。这时有个侍从对武帝道:“有人在关东又见到了被处死的少翁,原来他还活着。”武帝心中也犯了疑,就派人去把少翁的棺材掘出来,打开一看,棺材里面是空的,只有一个竹筒在里面。武帝便确定少翁是仙化而去了,而自己是杀了少翁才惹得神仙怪罪下来,所以病魔缠身。方士游水发根便给武帝引见了一位叫上郡的巫师。

    巫师经过一番仪式之后,说已经和附体的神灵取得了联系。

    又折腾了半天,那方士口吐白沫神秘兮兮地道:“天子不必担惊受怕,病马上就会痊愈,附体的大仙已让我请走,病愈之后,来甘泉宫与我会面。”

    武帝经过多次折腾,心情也放松了,病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

    武帝见自己又恢复了精神,认为巫师的法术果然高明,等到完全复原之后,汉武帝为了感激神灵开恩,特地在长安城里的寿宫中,供奉感恩酒筵。

    “不知上郡爱卿可否恭请神灵到此?”

    那巫师也不言语,只是又行作法,人们根本看不到神灵的影子,但仿佛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跟人的声音一样,那方士轻嘘一声说道:“神灵降临了。”

    在座众人仿佛觉得有些微风拂面,但睁大双眼仍是什么也没看到。

    那方士道:“神灵已降临在帷帐之中了。”

    随后,他转身对武帝道:“陛下,神灵吩咐的话,请派人在帷帐外记录。”

    武帝连忙照办,吩咐记录员在帷帐外一一记录。

    过了半天,又是一阵微风拂面,那方士站起身冲天上行了个礼,这才道:“神灵又回仙界去了。”

    神灵所吩咐的话平淡无奇,世间人人皆知,毫无特别之处,侍从群臣有些怀疑,却无人敢于戳破。

    相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说破了吧,不但会被斥为对神的不尊敬,而且也不会丝毫影响皇上的信仰。

    看着武帝一人窃喜,相如想到了应该写一篇赋来委婉地劝谏武帝。

    上郡走后,武帝随即吟道:“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

    “皇上才思敏捷远在微臣之上,亦当胜过东方朔和枚皋啊!”相如赞道。

    “司马爱卿,汝之子虚上林之华章,字字珠玑,但终究要用很长时间来写。而朕却能一挥而就。”

    “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

    “太好啦,还有比上林之赋更靡丽的?”武帝惊讶而又挑衅道,“此次作赋能快点吗?或以朕作文之快来换汝之慢,何如?”

    相如亦不客气:“在我是没有问题的,只不知道陛下会怎么样?”言外之意便是,我是可以快的,但不知道陛下为文能否如我的一样工笔曼妙。

    武帝哈哈大笑:“汝每一赋均要数月才成,此次限汝数日成赋献来!”

    “臣遵旨!”

第182章 大人赋() 
相如领旨回家,与文君说笑一通,觉得武帝着实迷信得可爱,也自负得可爱。

    说过笑过之后,虽心中早有赋旨,这赋,却仍不知从何下笔。

    熬到半夜子时依然没有理出头绪,文君便劝相如歇了。

    相如心中有事,老久睡不着,然后竟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只见一位黄衣老翁翩然而至,拂尘一甩:“司马先生为何事烦恼?”

    “皇上欲成仙,作臣子的不知怎么劝,苦啊!”

    “汝何不作一《大人赋》,或能谏阻?”

    “何以着笔?”

    “神仙哪有世人好!”黄衣老翁如此这般对他诵读一番,相如大喜。

    醒来,相如惊道:“这《大人赋》,不正是我十多年前就草拟在胸的那篇吗?”

    灵感倏忽而至,于是翻身起床,握笔走龙蛇,不多一会,一篇《大人赋》一挥而就。

    “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

    “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悉征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於摇光。……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嵺廓而无天。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怳而亡闻。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

    相如写完,再诵一遍,相当满意。

    他这次作赋的心境已和十几年前写《上林赋》时大不相同了,那时他志向恢宏,一意进取,希望自己的文采赋才见赏于武帝而获得重用;可是现在他已不想借此赋获得什么名利了,他只是希望武帝读了赋后,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打消求仙的念头。

    “启奏陛下,臣于昨夜作好《大人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