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823章

浴血抗战-第823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可能袭击他;而巴顿去的地方,都有严密的防线。

    至于对付艾森豪威尔的运输队,尽管美军的火力很强大,但还是有漏洞。

    “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侦察兵观察过了,艾森豪威尔的美军防寒设施不是太好。只要我们能尽可能的拖延他们的运输,让他们的被服和燃料运不上去,就能把美国佬冻得哭爹喊娘的!”一名游击队员说道。

    公路线上,美军的巡逻兵端着枪,牵着狗,在前面巡逻。后面有工兵在探雷。

    “砰”一声凄厉的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冰原,一发狙击步枪子弹击穿了一名美军巡逻兵的钢盔,那名美军士兵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敌袭!”美国人大惊。

    话声未落,又是一颗子弹飞来,一名美军士兵钢盔飞了出去,头上喷出一股血剑。

    “袭击者在那边!”大批美军士兵向苏军狙击手藏身的地方冲了过去。

第三十章 艾森豪威尔(3)() 
对付狙击手,就需要大群人集群冲锋,单发的狙击步枪根本就打不过来,填上几条人命,就能消灭一名训练有素,用大量子弹喂出来的狙击手,还是合算的事情。

    但帕夫利琴科不可能单独行动,和她并肩作战的,还有两名苏军机枪手和十多名苏军冲锋枪手在等着美国人。

    “砰”又是一声狙击步枪的枪声,一名挥舞着手枪的美军军官倒下。

    美军的m4坦克缓缓转动炮塔,炮口对准了帕夫利琴科的方向,“咣”一声火药气体的轰爆声,炮口吐出一条五六米长的火舌,一发75毫米高爆榴弹呼啸着砸了过来,落在雪地上,腾起一团火球。

    帕夫利琴科早有防备,她打完一颗子弹就躲在沟内,并移动了位置。

    大群美国人冲上来,就在这个时候,侧翼突然冒出两挺捷格加廖夫转盘式轻机枪。

    “哒哒哒”苏军机枪手扣动扳机,从两个方位角射出的火舌,组成了交叉火力,横扫冲过来的美国人。

    滚烫的子弹壳不断掉在雪地上,美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倒在血泊中。

    m4坦克转动炮口,对准了一挺苏军轻机枪。

    “小心!”一名苏军士兵大喊一声。

    话声未落,炮弹落在苏军轻机枪的阵地上,苏军机枪手连人带枪在火光中飞上天空。

    坦克又缓缓转动炮口,对准了第二挺轻机枪的位置。

    苏军机枪手迅速转移位置,使得美军的坦克炮炮弹落了一个空。

    就在这时候,美军已经扑到阵地跟前。

    苏军冲锋枪手投出一排手雷,随后就用冲锋枪猛烈射击。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几名美军在硝烟中士兵倒下。

    美国人也反击了一排手雷,把躲在河沟中的苏军炸得血肉横飞。

    “哒哒哒”双方的冲锋枪激烈对射,双方的士兵都有人倒下。

    美国人和苏联人在三十米的距离上进行激战,占据有利位置的苏联人和人数占优势的美国人打得难解难分。虽然苏军是防御,有掩蔽物,但是美军后面的那辆坦克,却不断的用机枪进行精确点射,不时有露出头的苏军士兵被坦克机枪击毙。

    “快撤退!”帕夫利琴科喊了一声。

    苏军用交替火力掩护的办法,开始向丛林中撤退。

    美国人在后面紧追不舍,那辆坦克也开了过来,跟在步兵后面,追赶苏联人。此时,那些在公路上扫雷的美军工兵,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个排的美军步兵在保护。

    看到调虎离山计已经成功,雪地中突然跳起一条条白色的影子,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对准美军工兵,吐出一条条火舌。

    扫雷的美军工兵被打死了一大半,剩下的转头就跑。

    担负着保护工兵任务的美军步兵同袭击者展开一场激战,但是苏军人数多,很快就把这批美军全部歼灭,然后迅速滑雪离开。

    美军工兵被迟滞,使得美军的运输队无法行进。

    苏联人一次次的袭击骚扰,让美军寸步难行。

    但后来艾森豪威尔又想出一个办法:用坦克、装甲车和吉普车掩护工兵。一旦发现苏军狙击手袭击,就用坦克炮压制,再用迫击炮轰击苏军狙击手的位置。有苏联人来吸引美军,美国人不再上当,不离开工兵。

    结果苏联人吃了一个大亏,损失了十多名狙击手,还有三百多名游击队员被美军击毙,就连帕夫利琴科都被迫击炮弹炸伤:一块弹片钻入她的右肩,使得她失去战斗力。如果不是两名苏军士兵冒着危险把帕夫利琴科救了下去,她早就被美国人俘虏了。

    苏军又想出对策:他们调来了六辆su85坦克歼击车,配合游击队作战。

    随着su…85在美军的侧翼出现,一辆辆美军坦克被苏军的坦克歼击车打得起火爆炸。等到美军飞机来的时候,苏军坦克歼击车早就躲进森林里面。

    苏联人的坚壁清野,小部队不断的袭扰,使得艾森豪威尔的冒进并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反而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巴顿那边却歼灭了大批来袭击的苏联人。

    苏军为了破坏巴顿的运输线,调来一支装甲师,企图突破巴顿的防线。

    奥博泽尔斯基镇,这是一座只有几千人的小镇。美军攻占了这座小镇之后,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俄国佬来了!”负责警戒的美军士兵发出警报。

    睡梦中的美国人纷纷起床,进入阵位,等待苏联人的出现。

    当苏军的坦克隆隆碾压过来的时候,美军的17磅炮纷纷发出轰鸣声。

    美国人自己制造的牵引式反坦克炮可以说是二战中最烂的反坦克炮,不是口径不够大的37毫米和57毫米炮,就是又笨又高射速又慢的m5式76。2毫米炮,因此美国人还是喜欢使用英国人的17磅反坦克炮。

    苏军对巴顿的进攻,遭到了美军坦克、坦克歼击车和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打击。

    炮声隆隆,一辆接一辆苏军坦克被击中,爆炸起火。

    苏联人进攻了一个多小时,损失惨重,却根本没有什么战果,之后就放弃了攻击。

    天气一天天转冷起来,进入了冬季,

    西线上,德军的进攻也不是那么顺利:死守在城市里面的苏军寸土不让,让进入巷战的德军吃够了苦头。

    不得不承认,苏联人在西线吃了几次大亏之后,苏联指挥官的指挥技术是越来越高。苏军巧妙的在城市中布置防御,每一条街区都埋设了地雷,城市里面的地下室打通,连接成相同的地道,每一栋建筑物都经过了加固。

    德军对苏联城市的进攻,碰到了硬骨头,只能一个个慢慢的啃。

    而艾森豪威尔的美军发起的攻击,也遭到苏联人强烈的反弹。苏军主力开始出现,同美军展开激战。

    塔伊瓦尔科斯基以南一百公里,美军和苏军第一次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坦克战。

    “轰轰轰”炮声隆隆,美苏双方的重炮向对方泼洒去排山倒海般的炮弹,铺满白雪的大地都被烧得一片灼热,雪地融化,树木纷纷在爆炸声中倒下。

    蓝天上,双方的战斗机来回穿梭,天空中留下一道道汽油发电机留下的白烟,机枪和机关炮轰鸣着,一道道暗红色的弹痕飞来窜去。蓝天上不时响起一声爆炸声,中弹的飞机或是凌空爆炸,或是打着旋坠落在地面上。

    美军出动了当时最先进的p…47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和苏联人的战斗机一样,灵活性不是特别好,可是速度快,生命力特别强,能同苏军的战斗机决一高低。

    p…47战斗机是美国人用货船长途运输运来的,虽然在路途中,有多艘货船被苏联人的潜艇击沉到海底,连上面的飞机一起沉入海底,不过这点损失,对美国人来说完全承受得起!美国人的生产能力,要远超过损失数量。

    苏联人也是卯足了劲,他们把资源都开发出来了,已经搬迁到乌拉尔山脉以东,躲藏在西伯利亚森林里面的工厂拼命开动,生产出大量的飞机。

    空战爆发的同时,双方的坦克也一起出动,向对方的坦克集群猛冲过去。

    从空中的战斗机上往下去,苏军黑压压的t…34坦克群,就像是满地的蚂蚁一样,向对面的美军装甲集团发起攻击;而美军的坦克群,也同样黑压压的一大片,排山倒海一样,向苏军的坦克群冲了过来。

    双方的坦克炮几乎是同时开火,猛烈的对轰。

    一辆辆苏军的t…34坦克炮口吐出了修长的火焰,炮弹呼啸着,撞上了对面的坦克。中弹的美军坦克,立即燃起大火。

    美军的m4坦克也不甘示弱,一辆辆坦克炮吐出火球,把对面的t…34坦克打得起火爆炸。

    其实美国人的m4坦克性能和苏联人的t…34相当,就算是略逊一点,但也是可以保证相互能够击穿,哪一边都不存在一边倒的优势。

    一辆美军的m4坦克刚刚击毁一辆t…34坦克,又转动炮口,对准了突然出现的一辆特别巨大的苏联坦克。

    “咣”美军坦克炮吐出一团火球,对面那辆苏军坦克冒起黑烟。

    “打中了!打中了!”美军坦克手欢呼雀跃。

    谁知道对面那辆坦克就停顿了一下,马上就转动炮口。

    目瞪口呆的美国人看着对面的苏军坦克炮口火光一闪,一发炮弹就击中自己的坦克!

    m4坦克被122毫米大口径坦克炮击中,当即爆炸,整辆坦克都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炬,车内的美军坦克手一个都没活着逃出去!

    那辆is…2坦克摧毁一辆美军坦克之后,又杀气腾腾的冲向第二辆美军坦克。苏军坦克已经挨了好几发炮弹,但是皮糙肉厚的is…2坦克只是车内乘员被震伤,坦克外表安然无恙。这辆坦克上的炮手,忍着身上的伤痛,操起火炮,又一炮摧毁一辆美军坦克。

    反而是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巴顿,这时候的表现却令人意外:巴顿在准备就绪之后,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而且巴顿的目标,不是直接攻击莫斯科,而是把攻击目标对准了苏联人已经搬迁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是一招狠棋,一旦被巴顿得手,不仅将会大幅度削弱了苏联的生产能力,而且美军一旦占领了西伯利亚一带,对中国都是一个威胁!

    李峰认为,苏联是应该要推翻,但俄罗斯这个国家还是要留住。也就是把俄国人削弱到对自己没有威胁,但是能挡得住美国和德国两个大国,起到缓冲作用,相当于后世的朝鲜那样的作用,同时中国收复丢失的领土。

第三十一章 艾森豪威尔(4)() 
巴顿大军稳住了补给线之后,就开始放开手脚,发动大规模进攻。

    已经进入深秋的苏联北部地区,天寒地冻,可以说一般人根本就受不了如此严寒。但是巴顿的美军,准备得十分充分。

    每一名美军士兵身上,都穿着保暖性很好的军用棉衣,里面穿着军用毛衣,再里面是军用保暖内衣。这一身的装备穿在身上,重量不会太重,不会让士兵显得太臃肿,而且保暖性又特别好。

    美军士兵头上带着棉帽,戴着口罩,手上还有毛织的手套。所有的枪械,也经过防冻处理,涂上了防冻油,不会出现在严寒情况下拉不开枪栓的情况。

    巴顿的防寒设施不仅在单兵身上,而且还改装了很多大卡车,在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