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52章

浴血抗战-第52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了一圈回来,李峰对弟兄们道:“各位,我们现在暂时安全了,但是鬼子还在外面,我们晚上再想办法出去。大家就在这里暂避一个白天吧。”

    但是这一个白天,他们却没有得到安宁,因为他们所在的位置其实并不安全。

    接近中午时分,李峰听到外围一阵嘈杂声,还夹杂着几声狼狗的狗吠声。

    “有人来了!”李峰轻声让弟兄们不要发出声响。

    芦苇丛中安静下来,弟兄们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得到。李峰听着外面乱哄哄的声音,他明显听到,有人用日语说:“这里面可能会藏人!进去搜搜!”期间夹杂着一阵狼狗狂吠的声音。有人应了话,接下来,就听到明显有人在涉水的声音。李峰竖起耳朵仔细听声音,他发现,芦苇丛外那些人涉水的声音距离这里越来越近。

    “不行了,我们再在这里待下去,会被鬼子发现!”李峰暗暗对自己说。

    转身从身后提起歪把子轻机枪,他对弟兄们轻声下令:“你们都在这里别乱动,小鬼子搜过来了,我去引开他们。你们这里等着,等到天黑再找机会撤回去。”

    “长官,您……”听说李峰要亲自掩护自己,罗勇感动不已。

    “长官……”

    郭伟预劝阻李峰,但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李峰打断:“你们都别说了!鬼子就在外面,我这是命令,你们都听好了!在里面不得乱动!我去引开他们。等我把鬼子引远了,你们火速转移!这里不能再待了!”

    李峰说完便提着歪把子轻机枪,背着三八式步枪,猫腰向芦苇丛外走去。

    每个人都知道诱敌任务十分危险,因为离开这个小湖之后,再到前方的一大片芦苇地,要在小河沟里趟水走一公里多路。这种小河沟,是江南最常见的河沟。这些河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河沟壁十分光滑,难以爬上岸,且河的宽度不宽,河底都是淤泥。诱敌的人在河里走,日本人只要沿着河岸追赶,两挺机枪便能封住去路,因此李峰执行在河中诱敌的任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李峰刚走出小“湖心岛”,踏入齐腰深的水中,就发现距离自己五十多米外的水中,有三名穿着黄色军装,头戴钢盔,手持三八式步枪的日本人正向自己的弟兄们藏身之处涉水走来。很明显,李峰涉水的声音,芦苇丛的异动,引起日本人注意。

    “那边有人!”一名日军士兵喊了声。

    话声未落,一声三八式步枪刺耳的枪声打破了芦苇荡的沉寂,一颗子弹呼啸而至,刚好从那个张大嘴巴喊叫的日本人大嘴中钻入。“噗”一泓鲜血从后脑勺射出,日本人仰面向后倒下,压倒一大片芦苇,“哗啦”溅起一片水花。

    另外两名日军士兵听到喊叫声,随后听到枪声,纷纷端起步枪准备射击。

    可是李峰的速度快得惊人,他拉动枪栓,推掉弹壳,紧接着推上枪栓,手指一勾扳机,第二声枪声响起,第二个日本兵又仰面倒下,水中冒起一阵血泡。

    第三名日军士兵向李峰所在的位置放了一枪。但李峰在暗,日本人在明。日军不知道李峰的具体位置,这一枪放了空枪。

    李峰又一枪,把第三名日军士兵也撂倒在河水中。

    喊叫声、枪声,让四处搜索的日军炸开了窝。有人大喊一声:“支那人在那边!”

    大群的日军根据枪声的位置,嚎叫着向李峰所在的方向冲来。

    凄厉的枪声一声紧似一声,成群结队的日军从一百多米外涉水冲来,一边奔跑还一边向袭击者的方向开枪射击。

    “嗖嗖”作响的子弹不断飞来,像是镰刀一样割倒一片芦苇。

    李峰向跑在前头的一名日军开了一枪,“八勾”一声枪响,子弹击中那名日军的右胸,拉出一条血线,从后背钻出。

    中枪的日本人没死,倒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哀嚎。

    不过一个人受伤,需要两个人抬下去,这一枪,其实解决了对手的三个战斗力。

    李峰打完一枪,转身就跑。

    涉水跑动的水声很大,日本人向声音响起的方向紧追不舍。

    李峰奔跑几步,钻入侧面一处芦苇丛中。

    日本人追赶过来,刚好暴露在一大片空旷的水面上,没有任何遮挡物。这是李峰发挥机枪威力的最好时机。他没有任何犹豫,把步枪往背上一背,换上机枪,向河面上涉水追赶自己的日军扣动扳机。“哒哒哒”轻机枪吐出一长串火舌,犹如死神挥舞的镰刀,向水面上无处藏身的日本人挥舞过去,死神开始了吞噬生命的饕餮大餐。

    子弹怪啸着掠过,冲在前头的五名日军胸口出现一排血洞,应声倒在河水中。日本人的尸体倒在一米多的水中,河面上泛起一片鲜红的河水。

    日本人吃了个大亏,但在河中,又无处藏身,他们只能弯下腰,像熟透的虾一样猫腰伏在水中,试图躲避来袭的子弹。

    李峰扣动扳机,“哒哒哒…哒哒”歪把子轻机枪几个精确的点射。子弹紧贴在河面上方掠过,几个露出一点脑袋的日军士兵被他几个准确的点射一个接一个点了名。子弹射入水中飞溅起一道道小水柱。小水柱推移过去,河面上翻动着阵阵血污。

    为人诟病的歪把子轻机枪极不好用,又装填麻烦。李峰打完一个“漏斗”的子弹,就把轻机枪丢进水中,只带着步枪、手雷、手榴弹和手枪。在水中作战,木柄手榴弹比日本的甜瓜手雷具备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日制手雷,需要在硬物上磕碰后才能使用。而在水中,没有硬物可碰。这时,拉弦投掷的木柄手榴弹,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利器。

    日本人听到机枪声骤然停息,胆量变大了,纷纷从水中爬起,继续追击。

    李峰在水中奔跑,速度又慢,水声又大。这时候河岸上有日本人并排追击,几名日军机枪手超过他,在前方岸上架起轻机枪。预料到危险,李峰突然停止跑动,从水中摸起几块石头,一块接一块向不远处的芦苇丛中投去。石头落进水里,水声不断。

    听到水声,两挺歪把子轻机枪吐出火舌,子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向石头落水之处飞去。一条条猩红色的火镰掠过芦苇塘,割翻了大片芦苇。

    机枪声暴露了日军机枪手的位置。

    李峰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往水中一潜,悄然无声的向前游出几十米。

    两挺歪把子轻机枪正打得热闹,冷不防从芦苇丛中冒出一阵水花。还没等日本人反应过来,从水里钻出来的李峰闪电一样拔出双枪,飞快的左右开弓,向六十米外的日军机枪阵地连续点射。

    枪声连连,火光闪烁,两名日军机枪手、两名副射手和四名日军骑兵眨眼之间就被李峰全部打趴。

    “支那人在那边!”河堤上的日军骑兵纷纷端枪射击。

    “乒乒乓乓”数排骑枪连续轰鸣,暴雨般的子弹泼洒到河中。

    李峰又潜入水中,向河沟深处游去。只一眨眼,就从一米多深的水域进入两米多深的水域。身后的日本人不停开枪射击,不时有子弹带着刺耳的啸声扎入水中,飞速旋转拉出一条条尾迹,从李峰身边掠过。

    “上岸的路被封死了!老子上不去了!”李峰心里暗暗骂着。

第五十九章 诡雷机关冷枪() 
总是待在水中也不是办法,就算没被打死,迟早也会被困死。但李峰现在又不敢脱离敌人太远,他得要保证弟兄们的安全。自己是在河里游泳,而日本人在岸上骑马追击,怎么可能跑得过他们呢。

    就算潜在水底也不行,日本人可以展开拉网式搜索,只要被发现,他们就能像是炸鱼一样炸自己,或者用网来捞自己。

    前方河道出现一条小汊港,那里是两条河流交界处。游过去,在右岸追击的鬼子步兵就无法追上自己。尽管还有鬼子骑兵,但李峰很清楚只要把骑兵向一片沼泽里引过去,鬼子的骑兵就无法追上自己。

    李峰憋足一口气,潜在水中奋力游过小汊港。

    日军骑兵沿着河岸追赶,他们没有发现目标,只是胡乱向河中投掷几枚手雷,想要把李峰像炸鱼一样炸晕在河水中。

    手雷投进河中,腾起几道冲天水柱。

    但李峰却安然无恙,他早就冲过小汊港,进入另外一条河道。

    李峰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岸来,从身上解下一枚木柄手榴弹,咬开保险盖,看了看,还好手榴弹没有受潮。于是把手榴弹木柄去掉,拉出导火索,用刀割短,再把拉火帽和拉弦固定回到导火索上。随后扯下一根芦苇叶,连接在拉弦上,把手榴弹挂在芦苇丛中。就这样制造出一枚诡雷。

    割短导火索,可以减少手榴弹的延时时间。

    制作好诡雷之后,李峰就听到芦苇丛外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鬼子来了!”李峰心里暗道了声,便转身像兔子一样逃开。

    日本人赶来,望着“沙沙”响的芦苇丛,有人喊了声:“在那边!追!”

    几名日军士兵追过去,有一个倒霉的家伙刚刚冲入芦苇丛,追出没有几步,就只见芦苇杆上掉下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手榴弹!”

    日本人纷纷趴下,一个胆量大的家伙伸手去拾手榴弹。

    谁知这枚手榴弹几乎没有延迟时间,还没落地,就“轰”一声炸开一团火球。那个试图伸手去拾起手榴弹的家伙指尖刚触到手榴弹,直接就被炸飞了脑袋。手榴弹爆炸太快了,他们根本来不及趴下。旁边的几名日军也跟着倒霉,其中一人被炸重伤,另一个被炸瞎了眼睛,还有一人比较幸运的家伙被炸成轻伤。

    日本人不知道是诡雷,还以为是李峰投掷来的手榴弹。

    日军向前方响起声音的地方胡乱打了一阵乱枪,又继续追赶。

    追赶出去不到一百米,又一枚诡雷爆炸,当场炸死一人,炸伤两个。

    李峰已经上了岸,进入一片相对比较干燥的水草和芦苇混长的泥地中。他又是光着脚奔跑,相比日本人穿的大头皮鞋,他光脚的跑起来要方便得多,不必担心鞋子因为粘满烂泥巴而变得沉重不堪。

    后面追赶的日本人累得气喘吁吁,却根本追赶不上。

    拉开了一段距离,李峰担心日本人找不到自己,回去搜索自己的弟兄。他又偷偷转了回来,找到了一处河边竹林,躲在里面放了偷偷一枪,给一个刺刀上挂着膏药旗的家伙送了张免费船票,打发他回了日本老家。

    以李峰的枪法,在六七百米的距离上一枪毙敌,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日本人又追了上来,这次冲过来的是骑兵。

    李峰瞄准了冲在前头的一匹高头大马扣动扳机,一枪就把骑在马上的家伙打得一个倒栽葱从马背上翻落下去。失去主人的战马奔跑几步,便停下来悠然自得的吃草。

    日军骑兵追进树林里,里面早有李峰精心准备好的“礼物”等着他们。为首的一匹战马冲入竹林,从一株竹子上落下一枚手榴弹,在那个倒霉的家伙怀里爆炸。“轰”火光之中夹杂着一团血雾,日军骑兵的上半截身体被炸飞出去,下半截身体还留在马背上。因为马鞍和人体挡住手榴弹弹片,战马没有被炸死。受伤的战马负痛长嘶一声,拉着半截尸体狂奔而出,也不知道跑出了多远才停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